所有的道歉,最怕後面跟著「但是」
我們都知道大方承認錯誤是一件多麼舒坦的事,更明白「退一步海闊天空」的道理,了解道歉對於緩和矛盾的驚人效果。可為什麼我們總是做不到呢?
四處張望一下,我們真的生活在一個格外抗拒道歉的文化里。
小時候,家長總是笨拙粗暴地維護全知全能,不會犯錯的形象。當他們隱隱發覺是自己做錯了的時候,於是更加暴躁——」閉嘴!不準再說!「
長大了以後,遇上了愛人,他們會溫柔一些。但愛情里的道歉像是刀鞘,「對不起」後總是緊跟著」但是「,方向立馬掉轉,露出刀刃。
但我們自己又好到哪裡去呢?我們對不肯認錯的蠢和傷人指數都心知肚明,但也常忍不住用迴避、開脫、泄憤,來逃避那一聲對不起。
今天,就是想幫你解決這個問題,並為你提出些關於「好好道歉」的建設性意見。
1)認知失調,阻礙我們認錯的元兇
拒絕道歉常和「固執己見」、「獨斷專行」這樣的辭彙聯繫在一起,但其實它們都不是特別準確的描述。
社會心理學上有個專門的術語,叫做「認知失調」,能給到我們更好的解釋。認知失調理論最早由社會心理學家費斯廷格於1957年提出,後成為社會心理學中最有影響的理論。
認知協調理論的一個重要意義在於:別總往自己臉上貼「開明」的金啦,一旦有挑戰自己既有認知的觀點出現,是個人都會不舒服;換言之,我們比自己想像中偏執。
認知失調也有程度之分:如果只是平時看到一個穿著奇怪的路人,或是離自己很是遙遠的明星破了人設,這些溫和考驗型認知失調,我們往往還是能一笑而過的;
中型考驗的認知失調,常發生在我們瀏覽的「震驚體」的新媒體文章上:看到我們以為的健康食物、正確觀點一個個被推翻,感受到的那股刺激,也來自於認知失調;
但是一對一對話下的認知失調,絕對算的上是嚴酷考驗型了:畢竟你需要在對話中當下迅速做出決定,到底是屈服還是保衛自己。
可惜的是,大多數人會選擇後者。最近一項發表於《歐洲社會心理學雜誌》(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的研究發現,當面拒絕道歉,能讓我們的力量感與控制感在短時間內有非常大的提升。
這項研究的作者泰勒·沖本(Tyler Okimoto)還揭露了我們的另一層小心思:「從某種程度講,道歉是把權力交給了接受道歉的一方」,說:這裡說的權力,指的大概是對方可以原諒我、也可以繼續折磨我的權力。
2)拒絕道歉,不僅會激化矛盾
也會阻礙我們的自我提升
雖然說我們比自己想像中固執,但不代表我們只能破罐子破摔。況且,拒絕道歉的壞處,還是挺致命的。
首先,拒絕認錯會激化矛盾,這不用我們多說:我們都有太多自己的防禦心理如何激發出對方更強鬥志的經歷;
同時,拒絕認錯意味著拒絕建設性意見:若不是我們在不斷接受那些「摧毀三觀」的新想法,現在的我們或許還是幼兒園心智。
3)關於「好好道歉」,我們有這4條建議
好了,現在你已經了解了拒絕道歉的機理以及道歉的好處,現在可以來和你分享一些關於道歉的小技巧了,它們都是來自心理學家兼作家哈麗雅特·勒納(Harriet Lerner)的建議:
了解「認知失調」是一種人人都有的壓力:通過第一部分你一定已經明白,拒絕道歉是「認知失調」之下的一種壓力變形動作。所以下一次,當認知失調再度侵襲你時,多給它點耐心,告訴自己,我是有能力對抗這種壓力的;
所有的道歉,都不要跟著「但是」:要不然它和借口有什麼區別呢?最好的道歉都是短促有力的,是不能留有解釋空間的;
要求原諒,不應該是道歉的一部分:這世上沒有多少「應該」,道了歉對方就要原諒當然也不算是一項。再真誠的道歉對方也有可能不接受,但反過來,對方可能也沒有你想像中那麼不寬容;
道完歉之後,還需要有不帶防禦性的傾聽:在一些歷史淵源更為久遠的例子里(比如原生家庭的各類問題),被道歉者的確不太容易因為一句「我錯了」就立馬原諒你。但既然我們道歉是為了緩解矛盾,當我們的道歉招致進一步批評時,在當下接受它們而不是回嘴,是更符合道歉目標的選擇。
如此說來,道歉可真是個苦差事。但想想它遠期的好處,你或許就能釋然。如勒納所說的那樣,「明智而巧妙地道歉的勇氣,是送給受傷害者的一份禮物,可以令他感到安慰,令他從難以釋懷的相互指責、痛苦和侵蝕人心的憤怒中擺脫出來;不僅如此,這也是送給自身健康的一份禮物,為自己帶來自尊、誠實與成熟。」
—END—
K計劃是一項情緒重塑計劃。
比起全人類,我們更關心你的情緒更多詳情,歡迎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K計划行動組
推薦閱讀:
※這樣的男人會單身?那一定是女人瞎了
※「做人要低調」「我呸!」
※你為什麼抵抗不了物質的誘惑?
※學會放手,別讓不甘心繼續傷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