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發現,伊拉克只是個「內陸」國家 | 地球知識局

(⊙_⊙)

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地球知識局微信公號ID:diqiuzhishiju

本文來自公號地球知識局——有沒有發現,伊拉克只是個「內陸」國家? 地球知識局

本文為我局的第179篇觀察文章,今天我們講講伊拉克的故事

文字:重光 | 製圖:孫綠 | 編輯:大綠

當翻開中東地圖,我們不難發現中東大部分國家的國境線都異常奇怪,直來直去,直得不合常理,完全不按照常規的自然邊界(山脈、河流等)來劃定國界,有些國家的國界甚至劃得奇怪到幾乎使其喪失了出海口,其中就有伊拉克。

伊拉克的大部分邊界都是直來直去的

那麼伊拉克的國界是如何確定下來的呢?

伊拉克的海岸線為什麼這麼短呢?

今日各位且聽我局娓娓道來。

被隨意劃定的中東國界線

《賽克斯—皮科協定》

1916年,英國軍官托馬斯·愛德華·勞倫斯(人稱阿拉伯的勞倫斯)來到了阿拉伯半島,這位中東通發動了阿拉伯大起義,領導阿拉伯人協同英軍共同對抗奧斯曼帝國。

1919年的阿拉伯的勞倫斯

奧斯曼帝國在中東陷入了戰爭的泥潭,「歐洲病夫」本就孱弱的國力被逐漸透支殆盡,協約國在中東戰線上由此佔據了優勢,勝利只是時間問題,是時候討論戰後如何處置奧斯曼帝國的領土了。

阿拉伯的勞倫斯的故事我局之前已經講過,下面附上鏈接,點擊即可查看:

《阿拉伯百團大戰,勞倫斯與他的鐵道游擊隊》

知乎專欄阿拉伯百團大戰,勞倫斯與他的鐵道游擊隊

1916年5月16日,英國、法國與俄羅斯之間簽訂了瓜分奧斯曼帝國的秘密協定——《賽克斯—皮科協定》,這份協議的草案是由英國的中東專家馬克·賽克斯和法國外交官弗朗索瓦·皮科制定的,故有此名。

《賽克斯—皮科協定》原件所附地圖。

協定內容如下:

? 敘利亞、安那托利亞南部、伊拉克的摩蘇爾地區劃為法國的勢力範圍。

? 敘利亞南部和美索不達米亞南部(包括現伊拉克大部分地區、科威特以及沙烏地阿拉伯東部部分地區)為英國勢力範圍。

? 黑海東南沿岸、博斯普魯斯海峽、達達尼爾海峽兩岸地區(溝通地中海與黑海的要道)為俄羅斯勢力範圍。

《賽克斯—皮科協定》所規定的

英、法、俄三國勢力範圍圖

這個協定和英國在發動阿拉伯大起義時所保證中東阿拉伯國家將獲得統一與獨立的海珊-馬克馬洪協定及英國關於巴勒斯坦地區猶太人居住地的貝爾福宣言互相矛盾,因而遭到了批判。

俄羅斯因1917年十月革命退出一戰,因而放棄了協定所規定的勢力範圍,並將秘密協定公之於眾,引起了阿拉伯人的強烈不滿。

我們絕不和帝國主義列強同流合污

奧斯曼帝國在一戰戰敗後解體,進而發生了凱末爾革命,部分涉及土耳其本土的協定因土軍對希臘&英法的戰爭勝利而失效,法國放棄了在安納托利亞(土耳其)的勢力範圍要求,而摩蘇爾轉而由英國控制,其餘地區則在戰後根據協定瓜分,英法開始了在中東的殖民統治。

現代土耳其收復了至關重要的南部地區

賽克斯-皮科協定及其之後的瓜分交涉所確定的國境線對之後這一地區的國境產生了影響。

敘利亞、約旦、巴勒斯坦、伊拉克與科威特之間的國境線系人工隨意劃定,並不是自然山脈&河流的國境線,而且在劃定的時候完全沒有考慮中東民族與宗教教派的分布。

如庫爾德人被分割到敘利亞、土耳其、伊拉克與伊朗四個國家之內,亞述人被分割到敘利亞與伊拉克,伊拉克境內互相敵對的什葉派與遜尼派阿拉伯人混居,敘利亞與黎巴嫩本是一個整體,卻被硬生生拆開……

被分割在多國的庫爾德人

現代的伊拉克國家因《賽克斯—皮科協定》而生,也因協定而面臨著嚴峻的國內外問題:國內部落意識強,民族意識弱,什葉派阿拉伯人與遜尼派阿拉伯人互相看不上,還有庫爾德人整天搞事要獨立自主,國家凝聚力堪憂。

伊拉克的什葉派與遜尼派之爭

對外則是國界線的劃定使得伊拉克失去了阿拉伯河(幼發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匯流而成)下游東岸的阿拉伯人聚居的平原(被劃給波斯)。

曾是伊拉克一部分的科威特也由半獨立地位轉為完全的獨立,進一步壓縮了伊拉克的出海口,使得海岸線長度驟減到58公里,其中還有數十公里是內河海岸線,真正可用的僅有十幾公里。

伊拉克形態像一個大肚瓶子

西北肚大,到東南沿海形成瓶口

伊拉克出海口

僅在其位於波斯灣頭的一小段海岸

不斷淤積的海岸線

然而這十幾公裏海岸線也十分糟糕:千百年來幼發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不僅給兩河流域帶來了充沛的水源,肥沃的淤泥,也給兩河下游帶來了大量的泥沙淤積。

在古巴比倫王國時期,伊拉克的海岸線在烏爾城一帶,該地以南就是波斯灣了,伊拉克名城巴士拉還在水裡。(三千年前,上海也還在東海里)

公元前1750年古巴比倫王國

漢謨拉比統治時期的海岸線

此時的兩河仍是分開入海的

尚未匯流為阿拉伯河

如今則已匯流為阿拉伯河

並且仍在生長

然而到了3000多年後的今天,千年來幼發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日以繼夜地攜滾滾泥沙而下,將曾經的大海變為了肥沃的淤積平原,將伊拉克的海岸線向前推進了數百公里,並且目前阿拉伯河河口還在淤積泥沙,不斷形成新的河口沙洲。

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地球知識局微信公號ID:diqiuzhishiju

仍然在不斷生長

因而伊拉克海岸線上水深普遍不足,沒有一個天然優良海港,也難以建設新的深水港口供大型船隻停靠,只能依靠內河航運或通過約旦與科威特的海港來進行對外航運業務。

不僅如此,根據伊拉克與伊朗的協定,伊拉克的主要內河出海航道——阿拉伯河由兩國沿河流中線平分,本就不是很寬闊的阿拉伯河只有一半可供伊拉克航運使用,這樣的話如果水手不注意,船開著開著就開到伊朗領水上去了……

船家要看著地圖掌舵才不會出國

伊拉克的另外一條入海水道——祖拜爾水道在進入波斯灣後被屬於科威特的兩個小島——沃爾拜島與布比延島所分割為兩條水道,伊拉克只有其中一條阿卜杜拉水道的一半的主權……

無論是阿卜杜拉水道還是阿拉伯河

伊拉克都只有一半

一半阿拉伯河+一半阿卜杜拉水道

因而伊拉克全國沒有一段條件良好的海岸線,沒有一個優良海港,大部分對外航運貿易依靠巴士拉這個內河港來進行,海運通常交給約旦與科威特的港口處理。

伊拉克的進出口貿易因此受到嚴重製約,2015年伊拉克80%石油出口依賴條件運力有限的巴士拉河港,其餘通過基爾庫克—傑伊漢原油管道出口,增加出口量因出海條件的限制而有一定難度,對伊拉克的經濟發展也有一定的影響。

在巴士拉石油港口停泊注油的三艘油輪

兩伊戰爭&入侵科威特戰爭

——為了更好的出海口

伊拉克為了擺脫對他國港口的依賴,徹底改變准「內陸國」的地位,不惜發動了兩次對外戰爭:兩伊戰爭與入侵科威特戰爭。

出海口和石油,我全都要

自1980年起,伊拉克與伊朗進行長達8年的戰爭,目的是奪回與伊朗存在爭議的阿拉伯斯坦(伊朗稱之為胡齊斯坦)中面積約為400平方公里的土地,位於席林堡一帶,包含波斯灣良港阿巴丹港,該地區其居民大部分是阿拉伯人,此外伊拉克還要取得伊拉克的航運大動脈——阿拉伯河的全部主權。

伊拉克、伊朗、胡齊斯坦

奈何伊拉克打輸了對伊朗的戰爭,白白傾注了全部的國力,幾乎耗盡了國庫內的所有資金,弄得個兩敗俱傷,領土仍和戰前一樣,薩達姆的向東獲取出海口的雄心壯志未能實現。

打不過東面的強鄰伊朗,那麼往南試試?於是薩達姆打起了自己的阿拉伯兄弟——產油富國科威特的主意,科威特相比伊朗與伊拉克,只是個彈丸小國。

伊拉克和科威特沒有進行邊界勘定工作,在1961年科威特獨立後伊拉克不但拒絕承認科威特,還向科威特提出了領土要求。

老薩一直想將科威特變為伊拉克的一個省

科威特的兩個島嶼——沃爾拜島與布比延島與伊拉克相距不遠,一旦伊拉克擁有了這兩個島嶼,就等於擴大了伊拉克的出海口。

一旦伊拉克佔領了科威特,那就將徹底改變伊拉克的出海口狀況,不僅延長海岸線達200多公里,而且會給伊拉克的石油出口帶來更大、更快的收益。

吞併科威特

伊拉克便是名副其實的沿海國了

何況科威特也是一個儲油大國與產油大國,國家人口少而國民收入高,1990年時海外資產高達1000億美元,境內外匯儲備超過800億美元。

吞併科威特可以讓伊拉克迅速得到財富(以及擺脫債務),增加經濟實力,扭轉兩伊戰爭以來的經濟頹勢,緩解經濟危機壓力,從而確立伊拉克地區大國的地位,實現薩達姆的「巴比倫」夢。

科威特首都科威特城的天際線,一片繁華

1990月8月2日凌晨2點伊拉克對科威特發起了閃電戰,10小時內就佔領了科威特全境,並將其吞併,作為伊拉克第19個省。

然而伊拉克的做法遭到了國際社會的反對,尤其世界警察美國反應強烈,於1991年開展代號「沙漠風暴」的軍事行動,迅速擊敗了伊拉克軍隊。伊拉克擴大自己出海口的嘗試再次失敗了。

我們要做世界秩序的維護者

伊拉克的准「內陸國」地位既有人為因素,也有自然因素:列強隨意劃分國界,卻沒給伊拉克一個良港;幼發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給伊拉克帶來了肥沃的土地,卻也給她帶來了不斷淤積的海岸線。伊拉克的出海口之夢,已隨強人薩達姆遠去了。

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地球知識局微信公號ID:diqiuzhishiju

參考資料:

1. "Kuwait". The World Factbook.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10 April 2015.

2. , Al Moqatel

3. "IRAQ: NAVAL THREAT TO US FORCES.". Retrieved 19 December 2014.

4. , , Al Moquatel

5. United Nations Security Council Resolution 660 (Condemning the Invasion of Kuwait by Iraq), S.C. res. 660, 45 U.N. SCOR at 19, U.N. Doc. S/RES/660 (1990)Archived 20 May 2016 at the Wayback Machine.. umn.edu. Retrieved on 12 June 2011

6. Gause, F. Gregory, III (2005).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s of the Gulf". In Louise Fawcett.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the Middle East. Oxford: The University Press. pp. 263–274. ISBN 0-19-926963-7.

7. "Frontline Chronology"(PDF). Public Broadcasting Service. Retrieved 20 March 2007.

8. Molavi, Afshin (2005). The Soul of Iran: A Nation"s Journey to Freedom (Revised ed.). England: W. W. Norton & Company. p. 152. ISBN 9780393325973.

9. Montgomery, Darryl L. (2009-10-10). "U.S. Sailors, Coast Guard Protect Iraq"s Economy". American Forces Press Service.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Retrieved January 26, 2012.

10. "Leighton Delivers First Oil In Iraq" (PDF). The Wave. Leighton Offshore (1). March 2012. Retrieved 1 April 2014.

11. "Iraq - Major Geographical Features". country-data.com. Retrieved 28 November 2015.

12. Fromkin, David (1989). A Peace to End All Peace: The Fall of the Ottoman Empire and the Creation of the Modern Middle East. New York: Owl. pp. 286, 288. ISBN 0-8050-6884-8.

13. Martin Sicker (2001). The Middle East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p. 26. ISBN 0275968936. Retrieved July 4, 2016 – via Google Books.

14. Middle East still rocking from first world war pacts made 100 years agoPublished in The Guardian, December 30, 2015

END

aHR0cHM6Ly93eC50ZW5wYXkuY29tL2YyZj90PUFRQUFBSzI2JTJGQjk0emZUakxmSm1DT3libmswJTNE (二維碼自動識別)

擴展閱讀

我局更多觀察文章,戳下面

國家:美國 | 日本 | 英國 | 法國 | 俄國

省區:河南 | 山西 | 甘肅 | 西藏 | 東北

城市:南京 | 徐州 | 長春 | 大連 | 樓蘭


推薦閱讀:

數說地圖之等面積投影
為什麼俄羅斯這麼重視克里米亞半島?
相比於周邊地方,為何上黨地區(長治和晉城)在中國歷史上的存在感低的可憐?
為何大多數人都覺得山西屬於西北?

TAG:地理 | 历史 | 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