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同老爹遇上同性戀兒子,最後還是得到了父親的祝福

這周,台灣成為了中國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的地區,台灣司法院宣布《民法》禁止同性婚姻違憲,並且要求立法院最晚2019年5月之前完成《民法》的修改!

台灣最高立法院門外人潮湧動,彩虹旗飄揚,有人喜極而泣,有人深情相擁。他們終於等到了期待已久的結果。

台灣在婚姻平權問題上走在亞洲的前列,而這條路並不是那麼好走。

LGTB群體經過了幾十年的努力和抗爭才有了今天,也許是出於宗教信仰,或許是認為同性婚姻會破壞家庭結構,或許是出於個人選擇等等....

世界上許多國家各地區還在為爭取同性戀婚姻合法化不斷抗爭著,而即使在同性戀合法的國家,也依然存在各種歧視和偏見

2013年,法國承認了同性戀婚姻的合法性,5月29日,法國南部城市舉行了第一場同性婚姻,一對戀人在兩百名親友和100多名記者的見證下交換了誓詞。

但是,在大家沉浸在幸福和激動的喜悅時,有大批民眾來到了當地的市政廳門口進行抗議,還有許多極右分子尋釁滋事,幾十名防暴警察只得嚴陣以待。

雷蒙德·巴迪特(Raymond Bardet)也是反對者中的一員,而他也是法國南部城市維拉格翁(Ville-la-Grand)的市長,70多歲的巴迪特是個典型的保守人士,面對同性婚姻,他一直持反對態度。

在法國,新人一般會在周六上午到市政廳專門用來舉行婚禮的廳堂里,由市長或市長代理主持婚禮,見證新人交換婚戒,宣布兩人結成夫妻,併當場完成登記。

作為市長,Raymond Bardet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自己不會主持同性婚禮,那是不可能的。

然而,另Raymond Bardet沒有想到的是,自己的兒子在2014年的某一天突然對他說,自己其實是一個同性戀,而且已經有了對象,他們彼此相愛,打算在近期結婚。

這對於Raymond Bardet來說簡直是晴天霹靂,他先是暴怒,然後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他告訴兒子,自己要好好消化這個消息。

作為一名堅決反對同性戀的人士,他真的很難接受這個事實。

可是兒子的話他也明白,兒子告知他這個消息,不僅是想讓他作為市長能主持這個婚禮,更想他作為父親,能接受這個「不一樣」的兒子

Raymond Bardet說自己花了兩三天終於接受了這個事實,兒子已經40歲了,他們父子關係一直很好。

雖然他經常會擔心孩子的婚姻問題,但是沒想到他最後決定攜手一生的人竟然也是個男人。

他表示願意見一見兒子的伴侶,而見面之後,他對兒子說:「他是個很好的人,你們很般配。」

Raymond Bardet決定,為自己的兒子主持這場婚禮。

在婚禮上,Raymond Bardet說,我不會願意把主持婚禮的工作交給代理人的。

外人會認為我因為我兒子是同性戀所以否定了他,事實不是這樣,他是同性戀,但我是他的父親,一定要由我來主持。

「雖然我還是不認同同性婚姻,但是對於我來說,我首先是一個父親,父親的本能勝過一切。」

與此同時,Raymond Bardet也說,這是他主持的第一場也是最後一場同性戀婚禮,只因為對象是自己的兒子,以後的婚禮,他會交給代理人來主持。

Raymond Bardet說他避免和兒子討論同性戀的話題。

「當了33年的市長,我學到一套哲學,知道什麼時候該說話,什麼時候閉嘴。」

因為在他心裡,他始終認為同性戀是「不自然」的,對他來說,自然是男女在一起能孕育下一代。

在愛之前,人人都是平等的。

也許Raymond Bardet不能理解自己兒子對伴侶的選擇,但是出於愛,他選擇了尊重

愛一個人沒有什麼錯,可能只是因為性別恰巧相同,即使不理解,但是請別傷害它。

從2001年荷蘭同性戀合法化開始,如今承認同性戀合法的國家和地區越來越多。

到如今的台灣是第24個,雖然隨之而來的社會問題也會增多,但是愛總會驅散一切陰霾,這條路,我們會一起走下去。

推薦閱讀:

評論『你不尊重我我也不尊重你』和『不管你做不尊重我我都尊重你』?
什麼是尊重?
為什麼總有人不會尊重別人?
「不喜歡拍照」因為影響氣氛 破壞氛圍這樣的大局原因就不該被尊重嗎?
如果一些地區或國家的很多文化與正確的三觀背道而馳,我們還應該尊重它們嗎?

TAG:同性恋 | LGBTQIA | 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