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克爾·柯林斯緣何死去——愛爾蘭獨立戰爭的結束

1921年7月11日,英愛雙方於7月8日簽訂的停火協議在這一天正式生效。愛爾蘭民眾歡欣鼓舞,滿心以為戰爭就此結束了,他們贏了,之後的和平談判將只是一個把他們歷經千辛萬苦得來的勝利果實從法律上確定下來的過程。民眾們沒有意識到,英王喬治五世(George V)的演講不過是英方釋放出的一個「緩和」信號,並不代表英國政府的態度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愛爾蘭共和軍(Irish Republican Army)的部分領導人和多數基層軍官對這點看得比較清楚,他們把停火與和談視為戰爭間歇,並在這段時間裡繼續招募、訓練共和軍戰士。

由於英國首相大衛·勞合·喬治(David Lloyd George)在停火之初的幾個月堅持「共和軍放下武器是正式談判的先決條件」,和談因此拖延到10月21日才得以開始。愛方代表團由外交部長阿瑟·格里菲斯(Arthur Griffith)和財政部長邁克爾·約翰·「米克」·柯林斯(Michael John "Mick" Collins)率領,他們在談判中的主要對手是勞合·喬治與轉任殖民地事務大臣的溫斯頓·倫納德·斯賓塞-丘吉爾(Winston Leonard Spencer-Churchill)。英國政府打一開始就掌控了談判進程。在戰爭訛詐(藉助懸殊的綜合軍力對比)和軟硬兼施(通過巨大的外交經驗差距)之下,英國人用事實證明——倘若有足夠的實力與手腕,在戰場上沒能得到的東西,在談判桌上倒未必不能得到。12月6日,雙方簽署了《英愛條約》。簽完字後,英方代表之一、時任大不列顛大法官的弗雷德里克·埃德溫·史密斯(Frederick Edwin Smith)向柯林斯表示,「今天我簽的,或許是對自己政治生涯的死刑判決」。柯林斯聽完後則回答:「今天我簽的,是對自己的死刑判決。」史密斯的確想多了。他在條約上簽字後,繼續著他的政治生涯——大法官、印度事務大臣,還從伯肯黑德子爵(Viscount Birkenhead)升為伯肯黑德伯爵(Earl of Birkenhead),直到1930年死於肝硬化並發的肺炎。而柯林斯則準確地「預言」了自己的命運。他於條約簽訂後不到一年的1922年8月22日,在視察家鄉科克郡的途中,遭遇小股反條約派共和軍的伏擊,當場斃命,結束了毀譽參半的一生。他是這場僅僅持續了20分鐘的戰鬥里唯一的死者。同時,他也是一大批死於愛爾蘭內戰中的獨立運動領導人里重要的一員。柯林斯為何如此自嘲?看一看條約內容就能明白:

根據《英愛條約》,南愛二十六郡,成立擁有與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紐芬蘭、南非聯邦等大英帝國自治領同等地位的愛爾蘭自由邦(Irish Free State)。自由邦名義上享有自治自決的全權,擁有一個有權制定法律的議會,以及向議會負責的行政機構。英軍從自由邦撤出。愛爾蘭為此需要付出的代價是:北愛六郡歸屬聯合王國,單獨實施地方自治。英王仍是愛爾蘭的國王,當一名愛爾蘭人加入自由邦議會時必須向英王宣誓效忠。國王的代表——總督依然保留,只是職務從「愛爾蘭總督」變為「愛爾蘭自由邦總督」。自由邦議會通過的法律需要經過「御准(Royal Assent)」方能生效,而總督在執行御准程序時實際上要接受英國政府的指示。比如第一代愛爾蘭自由邦總督蒂莫西·邁克爾·「提姆」·希利(Timothy Michael "Tim" Healy)曾收到「君主制誥(Letters Patent from the Crown)」,制誥上詳細列出了縱使自由邦議會通過,總督也必須加以拒絕的法案類別。自由邦如同所有大英帝國自治領一樣,地位低於聯合王國。具體來說就是:不能直接與英王聯繫,而必須通過英國政府;所有政府文件上只能使用英國國璽;自由邦外交委託英國政府,即不能公開同其他國家以及國際組織發生關係等等。另外,英國政府還借口防務需要,在條約中規定三個自由邦港口由英國皇家海軍控制。

《英愛條約》中規定由英國控制的三個港口。在愛爾蘭事實獨立後的第二年(1938年),愛方經談判將其全部收回。

Spike Island:斯派克島,一個要塞化的小島,控扼著科克灣。

Berehaven:英國控制的區域包括現在被稱為卡斯爾敦貝爾(Castletownbere)的小鎮和貝爾島(Bere Island)。

Lough Swilly:名為「陰影湖」,但並非一個湖,而是一個峽灣。英國控制區域以此地的旦利堡(Fort Dunree)為中心。

消息傳到愛爾蘭島內,舉國嘩然。經過短暫的震驚後,愛爾蘭的民意迅速分裂了。對於國防部長卡哈爾·布魯阿(Cathal Brugha)這樣堅定的共和主義者而言,「共和國」是底限,越過這個底限,那就繼續打唄~而對於國民大會主席埃蒙·德·瓦萊拉(éamon de Valera)為首的那些更務實的共和主義者來說,讓步沒關係,參加談判就多多少少得讓步,可這個條約讓步太多,以至跟英國那個《分治法》沒有本質區別了。何況,代表團在最終簽字之前,並未同共和國政府通氣……柯林斯則認為,游擊戰是不可能無休止地進行下去的。拖下去,英國可能完蛋,愛爾蘭更可能完蛋。眼下共和軍的攻勢陷入了相對停滯之中,總數約4萬名的共和軍活躍分子中,能夠保持在作戰狀態的不到5千人。除了巨大的精神壓力和身體疲憊,更關鍵的是嚴重缺乏武器彈藥。為了讓沒有重武器的共和軍,在對抗英軍時能獲得稍微像樣的火力加強,蓋爾人兄弟會(Clan na Gael)花重金為共和軍購買了653枝新式武器——湯普森衝鋒槍(M1921)。結果其中495枝在1921年6月被美國海關截獲,美國政府不願意在軍火上向愛爾蘭共和國提供幫助。唯一承認愛爾蘭共和國的蘇維埃俄國自己還在內戰當中,既不可能給予愛爾蘭共和國大規模的軍火援助,也沒有能力突破英國的海上封鎖進行運輸。而靠著以戰養戰、搶英軍的武器彈藥,這亦只是一個有限的渠道,畢竟勞合·喬治不是運輸大隊長常凱申。於是,柯林斯覺得可以把條約當做通向共和國之路上的一塊「踏腳石」——先接受條約,等做好準備後,再撕毀條約,武力奪取北愛六郡,重建一個完整的愛爾蘭共和國即可。他沒有意識到,一戰之後的大英帝國正在明顯地走下坡路。英愛之間的戰爭對於愛爾蘭難熬,對於英國更難熬。他更沒有意識到,愛爾蘭人民對共和軍的支持,是建立在一個特定的社會環境與時代背景之下的。一旦民眾普遍接受《英愛條約》這樣一個可以帶來「和平」的妥協案,形成對英戰爭「打不贏」、「代價太大」之類的印象,他們可能就很難再接受武力手段了。當然,也有對《英愛條約》基本滿意的群體,根本不算共和派的民族主義者格里菲斯就是其中代表。在他看來,這個條約所帶來的實惠,已經比過去幾百年中的任何一次努力所獲得的多得多了,英國甚至還承諾撤軍。

愛爾蘭民眾因此也大致分成了四派:強硬的反條約派、溫和的反條約派、「踏腳石」派、支持條約派。普通大眾支持哪派的都有。大商人、大地主、大工廠主等上流階層,以及南方統一派分子和愛爾蘭天主教會則堅決地支持條約。統一派分子自不用說。上流階層的選擇也可以理解,即便是這個階層中的共和主義者,也對「發動群眾」懷有著極大的恐懼。如果想要把反英游擊戰繼續打下去,發動群眾乃至土地改革乃是必不可少的,而這些最終很可能會給愛爾蘭帶來一場社會革命。至於愛爾蘭天主教會,在戰爭開始後便一直在大放闕詞。他們能說出「若希望一場戰爭正義與合法,則必定建立在有『成功的希望』基礎之上。你們反對強大的大英帝國,有何成功的希望?沒有、一點都沒有。既然沒有,那便是不正義與非法的;而如果它是非法的,在戰爭中每死一個人都是一次謀殺。」這類胡說八道的話,立場可想而知。而就當南部民眾陷入爭吵之中的時候,愛爾蘭北部正在發生一些影響延續至今的事件。

使用彈鼓的M1921型湯普森衝鋒槍,此時單價高達200~225美元。同一時期(1921年6月~12月),一輛普通福特T型汽車(Ford Model T)的售價為325美元。

1921年7月11日之後,南愛地區就基本實現了停火,通常所說的愛爾蘭獨立戰爭(英愛戰爭)即到此為止。到了10月談判正式開始,南愛地區的英軍部隊甚至被要求不得離開營房。但同一時間段里,北愛地區不僅沒有實現停火,衝突反而還有所升級。7月10日,停火協議正式生效的前一天,因8~9日共和軍與皇家愛爾蘭保安隊(Royal Irish Constabulary)在貝爾法斯特的幾次小規模衝突引發了報復行動。新教徒的報復與天主教徒的反抗導致這一天里有16人死亡(其中包括11名天主教徒和5名新教徒)、70人以上受傷、161所房屋被燒毀(其中150所屬於天主教徒)。這便是愛爾蘭歷史上的第四次「血腥星期日」事件。12月《英愛條約》簽訂後,衝突也未見減少。共和軍與英軍、天主教徒與新教徒、共和派與統一派,北愛爾蘭的人們依舊在互相襲擊、互相綁架、互相暗殺、互相報復。

在丘吉爾的安排下,柯林斯同在1921年大選後就任北愛爾蘭首相的詹姆斯·克雷格(James Craig)進行了幾次會面。他們於1922年3月30日發布了一個假惺惺的「宣布和平」共同宣言,但連兩個當事人自己都不把這宣言當回事兒。柯林斯在接下去的4~6月發動了一連串針對北愛地區的游擊攻勢,卻大體以失敗告終。克雷格則加緊派遣厄爾斯特特別保安隊(Ulster Special Constabulary,俗稱"B Men"")到民族主義·共和主義明顯抬頭的阿馬、倫敦德里、蒂龍、弗馬納四郡去進行鎮壓,他擔不起可能失去這四郡的風險。待到8月柯林斯死後,自由邦的領導人們便悄悄停止了游擊攻勢。而北愛當地的共和軍則因為統一派不斷加大鎮壓力度,一時造成了很大的損失,以及部分部隊趕回南方參加內戰等原因,就此一蹶不振了一段時間。四郡自1918年開始萌發的,愈來愈熱烈的民族主義·共和主義勢頭暫時被壓制住了。當根據條約組建的劃定邊界委員會最終划出一個完整的北愛六郡之時,自由邦已無能為力,只好勉強收下作為交換的安慰獎——英國政府不要求自由邦償還所欠債務。雖則按照政界中瓦萊拉一派人的想法,這些錢他們從來就沒準備還過。

愛爾蘭島四省三十二郡:

倫斯特省(Leinster),卡婁(Carlow)、都柏林(Dublin)、基爾代爾(Kildare)、基爾肯尼(Kilkenny)、利施(Laois)、朗福德(Longford)、勞斯(Louth)、米斯(Meath)、奧法利(Offaly)、西米斯(Westmeath)、韋克斯福德(Wexford)、威克婁(Wicklow) 十二郡。

芒斯特省(Munster),克萊爾(Clare)、科克(Cork)、凱瑞(Kerry)、利默里克(Limerick)、蒂珀雷里(Tipperary)、沃特福德(Waterford)六郡

康諾特省(Connacht),高維(Galway)、利特里姆(Leitrim)、梅歐(Mayo)、羅斯康門(Roscommon)、斯萊戈(Sligo) 五郡。

厄爾斯特省(Ulster),其中卡文(Cavan)、當尼戈爾(Donegal)、莫納亨(Monaghan)三郡歸愛爾蘭,唐(Down)、安特里姆(Antrim)、阿馬(Armagh)、倫敦德里(Londonderry)、蒂龍(Tyrone)、弗馬納(Fermanagh)六郡歸北愛爾蘭。

1922年1月7日,經過20餘日的爭論,愛爾蘭國民大會為是否批准條約進行了投票表決。64對57,微弱優勢下條約被批准,對大英帝國的恐懼戰勝了傳承幾個世紀的「獨立·共和·革命」理念。瓦萊拉為首的反條約派退出政府,格里菲斯接任愛爾蘭共和國的國民大會主席,柯林斯則出任南愛爾蘭(亦即愛爾蘭自由邦)的臨時政府主席,大家準備在6月的大選中見真章。此時,掌握了實際權力的柯林斯希望彌合支持與反對條約兩大陣營之間的裂痕,他希望各派繼續作為同一個政黨(新芬黨)參加大選,然後組成聯合政府。為此他做了許多努力:他設計了一份愛爾蘭議員向英王宣誓效忠的誓詞,內容避重就輕、拐彎抹角,結果這份誓詞既不能讓共和派滿意,又為統一派和其他自治領所詬病。他建立了一個由各派成員組成的「軍隊再統一委員會」,試圖阻止共和軍的分裂。但是3月26日,在政府嚴令禁止參加的情況下,愛爾蘭共和軍代表大會依然成功召開,證明共和軍內部已經公開分裂。他還建議自由邦制定一部共和憲法,其中既不提及英王,也不批評條約。英國政府得知後,聲稱愛爾蘭人簽署條約時不真誠,威脅要進行經濟封鎖,柯林斯只得作罷。無論他怎麼做,支持與反對條約兩大陣營間的矛盾都已經變得無法調和了,何況英國人還在通過各種手段不斷挑動自由邦內鬥。柯林斯在條約上簽字前並沒有真正想明白——新芬黨不是一個列寧式政黨,他也不是列寧——而想要完成他的「踏腳石」構想,這二者似乎是缺一不可的。

1922年愛爾蘭自由邦大選各黨派席位分布綜合統計:

Pro-Treaty Sinn Féin:新芬黨(支持條約派),贏得58席。

Anti-Treaty Sinn Féin:新芬黨(反對條約派),贏得36席。

Labour Party:(愛爾蘭)工黨,贏得17席。

minor parties & independents:小黨和無所屬。小黨包括農民黨(Farmers" Party)、贏得7席,商人與專業人士集團(Business and Professional Group)、贏得1席。無所屬當選人贏得9席。

NUI:愛爾蘭國立大學,這屆選舉中國立大學及該校畢業生擁有4個額外席位。

TCD:都柏林三一學院,這屆選舉中三一學院及該校畢業生擁有4個額外席位。

1922年6月16日,愛爾蘭自由邦舉行了第一次大選。在英國的經濟操縱和軍事威懾之下,許多愛爾蘭選民被動地做出了選擇。新芬黨(支持條約派)取得了多數席位,工黨等其他政黨與無所屬人士中的絕大多數當選者也傾向於支持條約(雖然工黨的基層成員中有不少反對條約的)。早在1月份,自由邦政府已經在英國的幫助下,把大量英國正規軍中的愛爾蘭人士兵、支持條約的一部分共和軍成員,外加通過各種渠道招募來的有軍事經驗的愛爾蘭人,混合整編成統一制服、拿薪水、配備制式武器的愛爾蘭國民軍(Irish National Army)。對於反對條約派,無論是激進分子還是溫和分子,倘若不想放棄原則,除了放手一搏之外便別無他法。愛爾蘭內戰,一場傷亡數倍於獨立戰爭的悲劇由是拉開帷幕——那就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

本文節選自我的《冰與火之歌——愛爾蘭獨立戰爭》一文(刊載於《戰爭事典013》)。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推薦閱讀:

不朽的里茲 永恆的傳奇(上)
日本家徽與日本史不得不說的事
晚明將領系列——杜氏三將(一)
春秋戰國時期的夏、夷觀

TAG:历史 | 爱尔兰 | 英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