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年輕,讓我的巢再空會兒

有一種冷叫你媽覺得你冷

有一種慘叫你媽覺得你慘

「我總是生活在我家人

意淫出來的水深火熱中

在他們眼裡

我要早上起個大早擠在早高峰的地鐵上

跟陌生人交換汗液,甚至還要冒著被咸豬手佔便宜的風險

吃得也慘,天天吃外賣送的垃圾食品,喝地溝油

住的就更別說了,花好幾千住地下室

進門就是床,冬冷夏熱

他們不懂我為什麼一定要

在這個巨大城市裡犧牲青春浪費時間

可能還賺不到什麼錢」

kiki已經來北京一年了

在一家互聯網公司工作

朝十晚七,也經常加班追熱點

夢想可能是有一天出篇10萬+

但如果你問她,回家不是更輕鬆嗎?回家不好嗎?

「不好。

他們並不知道我每天八點半才慢悠悠爬起來

出門的時候早已錯過了早高峰

甚至還能在公車上安靜的看看書

他們也不知道我有多喜歡吃外賣

因為這比我自己費盡心力做出來的屎好吃多了

當然他們也不知道其實我住得也不錯

有自己的小陽台,周末還能曬太陽澆花

他們真的不知道嗎?

他們知道,只是選擇不知道

他們願意活在自己意淫出的高潮里

只為了證明他們那種群居的生活方式是對的」

kiki是北上廣2000萬空巢青年中的一個

渺小但不唯一

2017年是個神奇的年份

在這一年,90後被扣上了中年人的帽子

北漂被貼上了「空巢青年」的標籤

社會就這樣按照條條框框

把年輕人塞進了一個又一個標準里

他們被擠得血肉模糊無力反抗

獨居,我們是認真的

什麼樣的人是空巢青年?

零仔簡單粗暴地總結了一下:

一份還不錯的工作+一間管你租來還是買來的房

+一個獨自生活的人=空巢青年

這樣的生活狀態

多少違背了人類自古以來群居的生存方式

所以在其他群居人眼裡

空巢青年就變成了

像空巢老人一樣可憐的「弱勢群體」

他們孤獨、寂寞、生活中沒有吵鬧和煙火氣

但零仔想問

你們是不是對孤獨有什麼誤解?

清華大學心理學系主任彭凱平說

心理學家對孤獨感是有診斷標準的

孤獨並非因為他是一個人

孤獨是一種心靈的空虛、失落和挫折感

一個人和很多人在一起也可能很孤獨

所以決定一個人是否孤獨的

不是巢空不空,而是心

如果心和腦袋都是空的

就算過著群居生活

還是會覺得真他媽孤獨炸了

「獨居是一種很自由的狀態

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做各種選擇

比如朋友聚會或者自玩自樂

只有一個人生活的時候

才能真正的去探索自己

獨自一人才能找到自己的定位

獨居幾年,是每個人必要的階段

如果一個人的身邊總是有人介入和影響

他很難找到真實的自己」

28歲的陳岩從海外歸來後

從河南來到成都工作

現在是一個媒體人,已經獨居兩年

「孤獨不可恥,我們有自己的精彩」

「時常會想,留在大城市的我們

最終在這些奮鬥的年月裡面,留下了什麼?

大概是留下了學習如何一個人生活的能力吧

其實一個人也沒什麼不好

吃不到第二件半價,就買一份咯

餐盤離開後會被收走,就打包咯

電影一個人去看,就自己在腦子裡飛彈幕咯

每個人都總歸是個體,除了戀人和親人

沒有誰會一直依附或依賴誰生活」

知乎用戶shirline 說

可有人要依附別人生活

是什麼讓社會覺得空巢青年是「弱勢群體」?

零仔覺得可能是「空巢」對應的另一人群——

空巢老人

他們是真實的弱勢群體

是上世紀混亂社會的犧牲品

這讓「空巢」這個詞被蒙上了一層

孤寂凄涼的陰影

「我的姥爺和姥姥就是空巢老人

如果我媽今天下班打電話說

會過去一趟的話

那我姥姥和姥爺就會從中午開始等

到了她下班的時間

我姥爺甚至會坐到陽台邊

看著我媽回家經過的馬路

還會趴在貓眼上等著她的電梯上來

第一時間給她開門」

扣子的媽媽並沒有和父母雙城分居

但她姥姥姥爺每天最大的事兒依然是

等到她下班回家的媽媽

「你能感覺到,他們臉上都在放光

雖然不擅表達

但他們的每一個眼神和動作都在告訴你:

我需要你陪」

扣子說

這讓零仔想到了電影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的女主角松子

她成年後的生存狀態就是——

把感情和生活的希望都寄放在別人身上

有人陪時開心得全世界都充滿了彩虹泡泡

沒人陪時就像被世界一腳踹下了地獄

「就算被打,也好過孤單一人」

這是松子被家暴時說的一句話

我們的上一代、上上代

都是像松子這樣生活的

他們渴望家庭生活,喜歡群居

哪怕這可能會帶來很多矛盾和麻煩

「人奔群,狗奔堆兒」

這可是自古以來的真理啊

我們承受的所有不幸,皆因我們無法獨處

叔本華在《關於獨處》中說 :

「在獨處的時候

一個可憐蟲就會感受到自己的全部可憐之處

而一個具有豐富思想的人

只會感覺到自己豐富的思想

一言以蔽之,一個人只會感覺到自己的自身」

年輕人和長輩在「空巢」上的矛盾

其關鍵點也就在於「獨處」

上一代人不知如何獨處

傳統的群居觀念促使他們

把下一代捆綁到婚姻和家庭上

而更多當代的年輕人

已經在學會享受「空巢」

雖然已經被打上了弱勢的標籤

但年輕人的「空巢」本就是一個自主選擇

要知道,一個人越是具備自身價值

越是獨特,就越難以被群居捆綁

獨處本就是人應該學會的基本生活技能

巢可以空

心和腦袋不能空

據淘寶5月3日發布的《中國空巢青年圖鑑》顯示:

空巢青年最喜歡聽五月天和EXO

每晚10點狂刷淘寶

想知道自己到底是被定義的「空巢青年」嗎?

公眾號後台回復 空巢青年

獲得完整版《中國空巢青年圖鑑》 一份

我在評論區等你!

在529D實驗室中

代表「七宗罪」的零仔們

挖掘青年人被囚禁的B面

講述主流社會所拒絕的一切

回復「BIBO」加入亞文化微信群


推薦閱讀:

在這個網文泛濫的時代,我如何才能實現我的作家夢?
生於想贏,死於出家
有沒有學生時代一直好好學習,絕不抄作業,去網吧的人?他們現在怎麼樣?
如何評價韓寒導演的新電影《乘風破浪》?

TAG:孤独 | 空巢老人 | 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