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貝爾福宣言》發表100周年:幾家歡喜幾家愁?

據美國Breitbart新聞網站報道,5月8日,英國外交部官員稱,為避免引起阿拉伯國家的不滿,英國政府已取消查爾斯王子原定於今年秋季對以色列進行的正式國事訪問計劃。查爾斯王子原本計劃參加在以色列舉辦的《貝爾福宣言》百年紀念活動。

查爾斯王子

圖片來源:breitbart

2017年是英國發表關於贊成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民族之家的《貝爾福宣言》的100周年。為此,英國和以色列計劃在官方和民間層面舉辦慶祝和紀念活動。

實際上,英國自2016年起就開啟了長達一年的紀念活動,並設立了一個由23個公共組織組成的督導小組,專門負責準備工作。該督導小組組長由代表羅斯柴爾德基金會(歐洲)的凱斯滕鮑姆勛爵(Lord Kestenbaum)出任,督導小組成員包括董事會,猶太復國主義聯盟、猶太領導理事會和以色列大使館。

2016年11月下旬,英國議會舉行了紀念性會議。以色列駐英國大使馬克·雷格夫在會議開幕致詞中稱:「《貝爾福宣言》是建立獨立的猶太國家歷程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以色列前駐加拿大大使、資深外交家阿蘭·貝克表示,「《貝爾福宣言》是在嚴肅、細緻地考慮了猶太人3000年的歷史及其與那片土地的固有關係後而發表的」;英國司法大臣邁克爾·戈夫還「敦促英國政府將英國駐以使館遷至耶路撒冷。」

英國議會舉辦的《貝爾福宣言》發表100周年紀念性會議

圖片來源:The Times of Israel

《貝爾福宣言》的發表

1917年11月2日,英國外交大臣亞瑟·詹姆斯·貝爾福致函英國猶太人代表局領袖列昂內爾?沃特?羅斯柴爾德。貝爾福在信中稱:「英王陛下政府贊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猶太人的民族之家(national home),並願盡最大努力促其實現;但應明確理解,不得做任何事情損害目前巴勒斯坦非猶太人的公民權利和宗教權利,或損害其他國家猶太人所享有的權利和政治地位。」

這封信後來被稱為《貝爾福宣言》,它是猶太復國主義運動的產物。

英國外交大臣貝爾福及《貝爾福宣言》內容

圖片來源:Wikipedia

這封信的收信人列昂內爾?沃特?羅斯柴爾德是羅斯柴爾德家族後裔、英國銀行家、政治家、動物學學者,同時兼任英國聯合猶太會堂、盎格魯猶太協會及猶太免費學校的領導職務。

猶太復國主義運動

猶太復國主義運動又被稱為錫安主義運動,錫安(Zion)一詞來源於希伯來語的「錫安山」,位於耶路撒冷,一直是猶太人心目中的聖山。猶太民族自誕生之日起就信奉《舊約聖經》,猶太人深信巴勒斯坦是上帝與其祖先亞伯蘭立約時就已應允永遠賜給猶太民族的土地。

19世紀中葉,歐洲大陸興起了聲勢浩大的民族主義運動,這也喚醒了很多弱小民族的民族意識。早期的猶太復國主義者以「猶太民族主義」為口號開展運動,呼籲流散在世界各地的猶太人返回家園。

猶太復國主義的創始人、世界猶太復國主義組織的締造者西奧多·赫茨爾橋曾強調:「我們是一個民族,一個種族。」

19世紀末,猶太人興起了錫安主義運動,提倡建立猶太人的民族國家。與此同時,歐洲出現了大規模反猶主義浪潮,這也進一步刺激了猶太復國主義的迅猛發展。

隨著身處各國的猶太人的經濟地位不斷提高,他們形成了以猶太資產階級為核心的復國運動組織。大銀行家羅斯柴爾德家族就是其中一支重要的復國運動力量,他們的銀行業務遍布歐洲中西部地區,並積極鼓勵和支持猶太領袖同反猶排猶作鬥爭。

第一屆猶太復國主義代表大會現場

圖片來源:wikipedia

1897年8月,第一屆猶太復國主義代表大會在巴塞爾召開,西奧多·赫茨爾擔任主席,他希望從當時的奧斯曼政府獲得一項特許,即通過合法的方式有組織地將一部分猶太人遷到巴勒斯坦地區,但未見成效。

此後數年,他試圖與奧斯曼蘇丹商談通過讓歐洲猶太銀行資助奧斯曼政府清償國債的方式換取部分猶太人遷入巴勒斯坦的條件,但最終達成任何協議。

英國在猶太復國主義運動中的角色

隨後,赫茨爾將目光轉向了時任英國殖民大臣張伯倫。1903年,英政府宣布支持在烏干達(內羅畢西北一塊屬於英國東非公司的土地)建立獨立的猶太人移民區的計劃,但該計劃遭到了俄國的強烈反對。

俄代表在一次會議上以最後通牒的方式發表明確的聲明:除非赫茨爾以書面形式取消烏干達計劃,並保證除巴勒斯坦和敘利亞外不向猶太復國主義代表大會建議任何其他領土,否則他們將建立自己的獨立組織。該聲明使猶太復國主義運動進一步面臨分裂和瓦解的危險。

一戰爆發後,猶太復國主義運動領導的中心轉移至英國。1916年底,勞合·喬治擔任英國首相。他和他的外交大臣貝爾福都較為同情錫安主義運動。勞合·喬治在大戰前曾擔任錫安主義者的法律諮詢,後在做軍需大臣時結識了在皇家海軍實驗室工作的哈伊姆·魏茨曼。

哈伊姆·魏茨曼

圖片來源:wikipedia

魏茨曼出生於俄國的英國猶太裔家庭,是著名的化學家、現代工業發酵技術之父,他是以色列猶太復國主義運動的最高領袖,曾任以色列首任總統。魏茨曼通過一系列的努力,終於促使英國政府於1917年11月2日發表了贊同和認可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猶太人的民族之家」的《貝爾福宣言》。

英國發表該宣言的政治目的並非是什麼秘密。首先,英國對巴勒斯坦垂涎已久,它希望利用猶太復國主義,控制巴勒斯坦,將之作為其日後在中東地區的落腳點。

其次英國試圖爭取猶太人的經濟支援,幫助正在一戰中處於僵持狀態的協約國一方,同時可避免德國爭取到猶太人的經濟支持;另外就是阻止猶太人占較大比例的俄國布爾什維克派與德國進行議和等。

寥寥數語的《貝爾福宣言》為猶太復國主義者在巴勒斯坦建立猶太國提供了依據,儘管這種依據無任何合法效力。但同時,它也埋下了猶太復國主義者與阿拉伯人之間長期衝突的禍根。

儘管猶太人認為巴勒斯坦是他們的「應許之地」,但自公元前1世紀羅馬帝國侵入這塊土地後,絕大部分猶太人便開始了流亡世界各地的苦難遭遇。

公元7世紀,巴勒斯坦地區成為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阿拉伯人不斷移入,逐漸形成了現代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在他們看來,巴勒斯坦是他們世世代代生活了1000多年的地方,這裡理應是阿拉伯人的固有家園。

幾家歡喜幾家愁

故事的一部分主角正在熱火朝天地準備慶祝活動,而故事的另一部分主角在作何感想呢?

在第71屆聯合國大會上,巴勒斯坦總統、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阿巴斯在演講中指出:「儘管安理會自1967年以來通過了12項決議,譴責以色列在被占巴勒斯坦領土進行的定居點活動,但沒有一項決議得到執行。」

他公開指出了以色列定居者在過去幾十年中實施的一系列暴力活動,例如焚燒、殺戮、摧毀財產、切斷民眾生計等。與此同時,以色列當局還一直在試圖將定居點擴張合法化並默許定居者對被佔領土「殖民地化」。

1917年至今巴勒斯坦人失去的土地

黑色代表巴勒斯坦人佔據的區域,黃色為猶太人佔據的區域

圖片來源:dgtle.com

以色列在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中佔領了「綠線」之外的東耶路撒冷和約旦河西岸,此後開始在這些地區興建猶太人定居點。今年4月,我們又看到以色列政府決定在約旦河西岸修建新的猶太人定居點,用於接受從非法定居點阿莫納撤離的定居者。

這是以色列政府20多年來首次批准在約旦河西岸修建新的猶太人定居點。對此,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譴責一切給和平帶來威脅、破壞「兩國方案」的單邊行動,並強調定居點活動違反國際法,是實現和平的障礙。

今年5月2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投票通過了一項有關耶路撒冷的決議,決議稱以色列是「佔領國」,敦促以色列停止在東耶路撒冷的考古挖掘和其他工程。這一決議招致以色列的反對。作為抗議,以色列次日決定再次削減其應支付的聯合國機構會費。

2017年,於巴勒斯坦而言,確實也代表著幾個重要的時間節點。巴勒斯坦外長利亞德·馬勒基在今年4月中旬訪問北京外國語大學時發表了題為「巴勒斯坦問題及中東和平的前景」的演講。

馬勒基在演講中強調:「2017年於巴勒斯坦人民而言是一個特殊的年份。這一年,正值《貝爾福宣言》發表100周年。《貝爾福宣言》是巴以問題的根源,導致了巴勒斯坦人民數十年來的苦難。」

他還表示:「這一年,也將迎來第70個巴勒斯坦的『民族災難日(NAKBA)」,巴勒斯坦人民永遠無法忘記被趕出家園的痛苦;這一年,距離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50周年,以色列由此佔領了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這一年,距2007年以色列封鎖圍困加沙的行動也已10周年。長期的封鎖已令該地區的經濟每況愈下,物資缺乏,人民生活困苦。」

結語

以色列總理拉賓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主席阿拉法特在美國白宮簽署了《臨時自治安排原則宣言》

圖片來源:youtube

的確,從聯大《巴以分治決議》到《戴維營協議》,從馬德里和會到《奧斯陸協議》,巴以和談長路漫漫,困難重重。

回顧《貝爾福宣言》發表以來的百年歷程,圍繞巴以衝突的問題有諸多深刻的因素,這包括民族、歷史、宗教、文化等方面,當然最不可忽視的一個外部因素就是大國干預,包括英國的干預、美蘇的介入以及冷戰格局的影響等。這些因素相互交織、相互激化,使得巴以衝突成為中東地區頗為棘手的熱點問題之一。

自1917年該宣言的發表到1920年英國在巴勒斯坦實行委任統治,再到1948年以色列建國以來,巴勒斯坦人民被剝奪生存權利的歷史幾乎從未改變。或許,2017年應當作為英國深刻反思而不是熱烈慶祝的一年,它要反思它給巴勒斯坦人民乃至更廣泛的中東地區所帶來的苦難遭遇和禍亂衝突。

今日主筆 王惠

推薦閱讀:

「伊斯蘭國家」,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定製?
半島電視台遭封殺 卡達外交再遇挑戰
中東驚變背後:沙特為何同卡達高調撕逼?
穆巴拉克經濟團隊復辟,埃及重啟私有化政策
從朋友到死敵:沙特與穆兄會的關係史

TAG: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