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城堡224.當男神遭遇屍體美學—《美國眾神》S01E01全解析!

「我崇拜你的乳房,生命之乳從這裡流淌。你的親吻如蜜糖般甜美,你的觸摸如火焰般灼人,我崇拜你。」隨著他們身體的碰撞,他的語調變得充滿節奏,「請在清晨將你的旺盛慾望帶給我,請在夜晚將你的安慰和祝福帶給我。讓我在黑暗中無所畏懼地行走,讓我再次回到你的身邊,與你共眠與你做愛。我用我的全部身心崇拜你,我用我的全部思想崇拜你,無論走到何方,我都將崇拜你,在我的夢中……」

——獻給比奇絲的祈禱,《美國眾神》

當男神遭遇屍體美學,惡之花就此綻放

——《美國眾神》S01E01解析

卷首語

期待了大半年的《美國眾神》終於上映了,但本篇解析拖到現在才發,原因是只有我一人寫,其他作者紛紛表示沒看過原著,或看不懂/不喜歡劇。而且要歸納起來的話確實有點混亂,無從下筆……男神尼爾·蓋曼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和「屍體美學大師」腐勒那神棍兮兮的改編,會讓多數沒有看過書的人會認為這劇對非原著黨不甚友好。

本身尼爾·蓋曼就善於旁徵博引,經常要解釋一個情節就要查一串資料。加上腐勒那種表達精神(病)幻象的狂熱,導致整個片子信息量極大,畫面意義根本無法深究。所以好這口的自己覺得有共鳴就好。《漢尼拔》的粉絲,完全可以當它是續集。這個屍體派文藝暴力片的調調,真是能讓愛的人甘之若飴,喜大普奔,不愛的人一頭霧水「什麼玩意兒」。

那麼我就勉為其難,試著抓住一些線索,去解讀一下這部神劇,希望口重的患者們不要錯過。左邊有直線的灰色字都是引用原著,如非特殊情況不再予以說明。

首先,如果看了題圖還沒嚇跑,我要聲明一下這個劇的風格是這樣的,容易引起強烈不適,請口味輕的還是繞道吧……

鮮血猶如綻放的惡之花

這樣的:

比《權力的遊戲》嚇人多了!

真是一言不合就劈頭潑狗血啊~不愧是製作了著名黃暴劇《斯巴達克斯》的STARZ……其實在《漢尼拔》中我們還看過更邪惡、更精緻、更血腥的畫面,而看過前面那部的觀眾普遍認為本作中血漿噴濺有點過猛,生鮮有餘文藝不足。又有書粉直呼這與我家蓋曼叔文藝小清新男神的氣質不符啊,建議你們先看看蓋曼叔與DC合作的《睡魔》。蓋曼還真不是啥小清新,深挖人心中的善與惡才是他的愛好

如果你說「這算啥!我看過的手撕xx多了!」那麼恭喜你~開干吧~

畢竟誰還沒看過幾部血腥又暴力的神劇!

本集出場神祇

奧丁

Odin

北歐神話中的主神,獨眼龍。在本片中自稱星期三,不是隨便講的,因為星期三是奧丁之日(Wednesday ← Woden"s day ← Woden即為Odin,前者是古英語名,後者是古諾斯語名)。相信大家都在《雷神》中見過正牌奧丁的樣子,但在本作中他可沒那麼大的能耐,只是一個狡猾而魅力無窮,喜歡金髮妹的老騙子,充滿了邪惡的智慧、令人好奇的魔法以及宏偉的抱負。扮演者:Ian McShane。

Ian McShane伊恩·麥克肖恩(請不要與伊恩·麥克萊恩干豆腐老爺爺混淆了),著名演員,導演,主要出現作品:加勒比海盜5(黑鬍子),功夫熊貓(Tai Lung)等,以及在去年GOT中成功打了一個醬油

原來是你……

洛基

Low Key Lyesmith

北歐神話中的惡作劇之神、火神,在每一個版本的故事中都是反角。本劇中一副賤兮兮的樣子,和抖森版的洛基有一拼。小劇透一下,雖然前半部沒啥戲份,實際上他的背後還有更大的陰謀。扮演者:Jonathan Tucker。

Jonathan Tucker喬納森·塔克,美國演員,為人所知的作品為漢尼拔(Matthew Brown)以及搏擊王國的Jay Kulina ,並出演《德州電鋸殺人狂》

示巴女王

Queen of Sheba

也叫比奇絲(Bilquis),儘管在一些傳說中示巴女王的形象是美艷動人、聰慧非凡的異國君主,但在猶太教傳說中她被比喻為古代亞述和巴比倫神話中誘人墮落的蕩婦。比奇絲則是她在伊斯蘭教傳說中的稱呼,意為妖怪,說她對人類來說意味著災難。尼爾·蓋曼把她描寫成一個站街女。扮演者:Yetide Badaki。

Yetide Badaki,曾出演作品《性愛大師》

高科技小子

Technical Boy

代替舊神出現的新神之一,以人類對互聯網和高科技產品的依賴和崇拜為給養。原作中是個滿臉青春痘的小胖子,這裡變成了一個gay里gay氣,頭髮很浮誇的大牙縫少年。扮演者:Bruce Langley。

《美國眾神》這本書很神奇,得獎無數,喜歡的人多,討厭的人也很多。作者不大擅長用對話表現人物,這點頗為詬病。但對於大戰即將來臨、世界面臨巨變的沉重畫面感,卻描寫得生動淋漓。而電視劇的優點則是不一定要說那麼多話,內心獨白和心理活動更是免了。腐勒的大招就是用聲光電去營造氣氛,用優雅的慢鏡觸動觀眾的視覺,居然和《美國眾神》還挺絕配的。

記錄之神的筆尖

注意寫書的這位,也是一位舊神,他負責把一切發生的事情記錄下來,後面他還會出場的。你們猜他是哪位神祇?

「主將統治死者的力量賜予我的生意合伙人,正如他將駕御文字的技能賜予我一樣。文字,好東西呀。知道嗎?我自己也寫故事,不是什麼文學作品,只是自娛自樂,人生的一些記錄而已。」

正片之前,插播了一個小短劇,講北歐海盜的《來到美國》。其實在原著中,這一段出現在第三章的結尾,且並沒那麼血腥(原版試閱讀我放在今天第二條了)。類似的故事書中還有若干個。蓋曼叔那層出不窮又清奇的腦洞更適合寫短篇,所以這幾個劇中劇我覺得更加感人,有機會和正劇一起帶出來給大家試閱。

這部作品的設定是這樣的,神隨著人類的遷徙來到新的地方,以人的崇拜為食糧。如果沒人供奉,會變得很脆弱,能夠被殺死。信仰稀薄的年代,他們也得打工養活自己。腦子好使的變成了職業騙子,命運之神就去算命,力氣大的去肉聯廠,性愛之神直接就站街去了……

話說回來,第一集的劇中劇講的是一個假設:維京人是最早到達美洲大陸的歐洲人。

據北歐傳說,982年,維京人的頭領紅髮埃里克發現了格陵蘭島。992年,紅髮埃里克的兒子勒夫·埃里克森率領35名男子離開格陵蘭島,起航向西航行去尋找新的土地。埃里克森發現了美洲,到達加拿大東部的拉布拉多海岸,並向南到達紐芬蘭島。次年,埃里克森返回格陵蘭島,並宣布了他的發現。此後,也有幾隻維京人的穿隊到達新大陸,不過由於和當地的印第安人發生衝突,不得不離開那片土地。直到大航海時代的到來,哥倫布再次「發現」了這片新大陸。

這裡翻得不對,應該是回去後這幫人再也不敢踏上任何船隻一步了

但蓋曼寫的這個小故事,要早於埃里克森一百多年。根據正經歷史記載,815年維京人發現了冰島,展示了高超的航海技術。片中假想的是比這還早一點的813年,一批比紅鬍子還早的殖民者到達了北美,而且原著中他們並沒有回到家鄉。

現代公路奇幻

好了,正片開始。

你以為這是奇幻?作者講話,這是一部公路片!

這本書幾乎所有事件都發生在紐約人、洛杉磯人所謂「只有坐飛機才會經過的地方」。它描寫的是一次公路旅行,可裡面又有小鎮謀殺案,而且寫得很棒。它講的是新舊世界的交戰,卻又是一場騙局。主角不停練習硬幣戲法,賤賤的洛基裝神弄鬼,總是能用花言巧語達到目的的「星期三」,一點都不矮的「矮妖精」斯維尼,處處充滿了障眼法

一開始很簡單,就是在講一個男人想要回家的故事。後來這個「人在囧途」麻煩不斷的旅程,忽然就變成了「我是誰?我從哪兒來?要到哪兒去?」這種對終極問題的探索。

這是一本有氣味的書,書中描寫的曠山大湖,美國荒野的無人大道,刺骨的冬天,亮閃閃濕漉漉的霓虹燈,要想全部用鏡頭去描繪,也不那麼容易,但這部劇做到了。腐勒沉醉於這些「精神印記」,沉醉於一個隱喻、一個表象、一個細節。

一個死在路上的小穿山甲,已經腐爛。看似沒有意義,其實不是的。後面你還會看到比穿山甲驚悚的,不過不用擔心,這片子不是《生化危機》。

看到這頭牛的時候是不是燃了!太帥氣了~(還很毛毛)

在夢中,影子來到一個黑暗的地方,一個長著毛茸茸水牛頭的生物靜靜地看著他。他有一雙濕漉漉的巨眼,但身體卻是人類的身體,肌膚順滑,油光光的。

原著中的牛頭人變成了一頭雙眼噴火的美洲野牛,和《漢尼拔》中的雄鹿一樣,只存在於男主的頭腦中。雖然睜開眼就不見,但它清晰的腳步聲如影隨形,它鼻子里的潮氣還留在手背上,它的炯炯雙目有著燃燒的熱度。

這牛被譽為美國國獸,曾一度面臨滅絕。在各種文藝作品中常作為大平原印第安人的精神象徵出現。其實呢它也是北美洲的新移民,和諸神一樣都是後搬來滴。它源自歐亞大陸的歐洲野牛,後來遷移至白令海峽。

那麼這牛是美國之神?是一個徵兆?男主與神的關係?男主的噩夢?精分的產物?是男主自己?好像什麼都說得通。

人格分裂?

說到了精分,閱片無數的大家有一個共識:如果一個角色只和主角一個人有過互動,那麼這個「人」多半是分裂的人格。那麼現在只和男主互動過的除了牛(太明顯了吧這),還有我們的賤賤——洛基。雖然在監獄有2場戲,機場1場,但監獄裡說實話根本判斷不出,而機場那裡明顯就是男主自己腦內小劇場。

萊斯密斯一頭橙金色的短髮剃得短短的,短得可以看見頭骨的輪廓。

神話插畫中洛基的橙金色短髮經常被描繪成火焰的形狀(對就超級賽亞人那造型)。因為也是火神。

(笑得和趙本山似的)

洛基是一個來自明尼蘇達州的騙子,他咧開帶著傷疤的嘴,露出笑容。

除了《機場生存守則》,我們的基神也向男主提供過不少人生金科玉律,比如:

「 記住,影子,撒尿的時候你沒辦法還手。」洛基對他這麼說過。洛基說過的話總會出現在他腦子中。

到底是不是一個分裂人格,看過書的當然知道。但看樣子腐勒不一定會這麼拍,有改編才有趣。那麼就讓我們在「到底是不是精分」的猜想中拭目以待吧。不過有腐勒的地方必有搞基,本來書里就曖昧不清的兩個人,又會在劇中擦出怎樣唯美的火花呢?真是喜聞樂見呀~

被絞死的臆想

男主的腦內除了洛基小劇場,還有被絞死和被斧頭剁的臆想。

可以解釋為對死亡和獻祭的渴望。先說絞死,因為它和已經出場的某一位神祇有關(喜歡用斧頭剁那個神還沒出來)。

除了「基友的誘惑」,他也經常會自己想到這個誘人的繩套。多數人都有過類似的體驗,也許不是斧頭剁啦吊起來啦之類的,但很多人都承認自己有從高處跳下的衝動,哪怕並沒有自殺的想法。法語中將這稱作「L』Appel du Vide」,意思就是虛空的召喚(the call of the void,專指某類哲學思考,或者是日常生活中想要做一些毀滅性行為的衝動)。一項調查表明,在431個從沒想過要自殺的研究對象中有半數都曾想過從高處一躍而下(有自殺衝動的調查對象中則高達75%)。這些最容易感覺到想縱身一跳的人常常也會更焦慮一些(所以說「信仰之躍」的設計來源是有群眾基礎的)。

無論是信仰之躍還是繩套,反正這種衝動並不能證明你瘋了,或是真的有自殘衝動。這時候牛就出現了,鼓勵他「相信」。

這些長得很像鹿角的樹應該是葉子掉光的岑樹(梣木、白蠟木,Ash),中間那顆大的(就是牛從後面繞出來的),就是世界之樹。就是世界之樹(the world tree Yggdrasil),北歐神話中世界的支柱。傳說奧丁為求智慧在樹上被吊起九天九夜,那棵樹就是指的世界之樹。所以「吊起來」不一定是求死,也可以只是為了求真相,男主渴望著被吊起,也象徵著願以生命的代價經歷洗禮重生,是對知識和真理的渴求。野牛的催促,是希望他以信仰滋養生命之樹的力量。

到了本集的最後,高科技小子手下的一群絲襪無臉男還真的就把他掛了起來!雖然這可能也是電子幻覺,可導演你這也太直接了吧……

情慾之神

這是一間暗紅色的房間,牆壁是近似肝臟的顏色。一個高個子女人,穿著頗為卡通化的緊身絲綢短褲,胸部被黃色束胸內衣擠得高高聳立。她的黑髮束著,在頭頂打了一個馬尾。這間紅色房間里有一張床,床上鋪著白色綢緞床單和深紅色被罩。床角有一張小小的木頭桌子,上面擺著一尊小小的大屁股女人的石頭雕像,還有一個燭台。

所以說約炮的時候看見這種古里古怪的房間,第一時間拔腳逃才是正事!

這段鏡頭可算是全書最重口的部分了,不過可能由於演員不夠養眼,想擼的可以把紙收起來了。圖嘛我就不放了,怎麼打馬賽克都不對……整個圖上就剩下馬賽克了。至於嘿嘿嘿的時候整個人都被吸了進去這種高難度鏡頭,劇組只是用了錯位拍攝這麼簡單的方法,害我之前好奇了很久,結果看的時候覺得實在不夠邪典。

這也叫特效?!

比奇絲,也就是示巴女王的故事可以見於《舊約·列王紀》中覲見所羅門的故事。在多數神話中,示巴女王的形象是比較邪惡的,比如在卡巴拉教里(《新世紀福音戰士》里的卡巴拉生命之樹),她就被認為是惡魔女王,有時也被認為是莉莉絲的化身,因此在書中和電視劇中她作為妓女的形象出現也就不足為奇。而且在基督教文化中,傾向於把她描述成黑人女性,因此劇中選用黑人演員的緣由大約為此。那位白人大叔在原作中也不是約會網站認識的,而是一位製片人,花50塊買春的piao客。

電子迷幻藥

男孩用一隻表面粗糙的黑色芝寶打火機點燃香煙。煙味聞起來有點像焚燒電子元件。男孩深深吸一口,然後屏住呼吸,讓煙慢慢從嘴裡冒出來,再從鼻孔吸回肺里。影子猜他一定在家裡對著鏡子練習了好久,然後才在眾人面前表演。

和原著里的死肥宅相比,這位Cyberpunk風的矽谷精英看上去更時髦。人類對電子產品的痴迷造就了他。對,說你呢,就拿著手機在刷的你。

小蛤蟆還眨了下眼睛,萌得慌

「這是用人造蟾蜍皮做捲紙的,」他解釋說,「知道嗎,現在人們已經能合成蟾毒色胺了。」

電視劇這裡直接把小蛤蟆放進去泡著抽了。無臉男、蛤蟆煙、血雨,也許只是電子迷幻藥造成的幻覺吧。

「很高興和你說話。」他說,香煙讓他的聲音變得成熟了些,「你要知道,只要我們想幹掉你,我們可以立刻把你刪除。你明白嗎?只要輕輕一點,你就會被隨機重寫,一切歸零。你沒有選擇權。」

書里這段比較樸實,只是被拉進車裡打了一頓,刪除也只是讓一個人失去身份,不是真的就往死了打。這裡則是主角撿到了一個VR頭盔(看來以後裝備不能隨便撿),遭遇了這一番虛擬現實(和一群腦袋上蒙著絲襪的大漢)。

有人說互聯網之神要什麼血漿,我就問你難道一打就打出來ZETA數量級的貓片快閃記憶體么?……蓋曼叔這書出版於2001年,當時還是web1.0,和現在的web3.5有偏差也是必然的了。

奧丁的宏偉大計

最後講講星期三(奧丁)的宏偉大計,一切都是因他而起。目前的技能看起來就是演技(…),以及運氣特別好。但他想幹什麼大事業,現在還沒有顯露出來。這裡有一個伏筆,就是他對金髮女郎有著特別的癖好,而且有辦法讓女性認為他很有魅力,從而喜歡上他,然後達到各種目的。

撩妹技能滿分

酒的顏色是暗金黃色。影子喝了一小口,舌頭嘗到一種奇怪的酸酸甜甜的味道。他可以分辨出裡面的酒精味,還有某種古怪的混合味道。這種味道讓他回想起監獄裡的私釀酒,那是在垃圾袋裡,用腐爛的水果、麵包、糖和水釀造的酒。但這杯酒感覺更甜,味道更古怪。

「好了,」影子說,「我嘗過了。這酒叫什麼名字?」

「蜜酒。」星期三告訴他,「用蜂蜜釀的酒。是英雄們喝的酒,也是神喝的酒。」

影子又喝了一小口。是的,他覺得自己辨出了蜂蜜味道,但那只是諸多味道中的一種。「嘗起來有點像腌醋汁。」他說,「酸甜醋汁酒。」

「味道像喝醉的糖尿病人的尿。」星期三贊同地說,「我痛恨這東西。」

「那為什麼還讓我喝?」影子問。

星期三用他那不對稱的眼睛凝視著影子。影子覺得其中一隻眼睛是玻璃假眼,但分辨不出到底是哪一隻。「我拿蜜酒給你喝,因為這是傳統。而現在,所有的傳統我們都得用起來。喝下這杯酒,我們之間的契約就敲定了。」

再說說奧丁的蜜酒。在北歐神話里這種酒據說來自於克瓦希爾(Kvasir),他被侏儒法亞拉(Fjalar)和戈拉(Galar)殺害,用他的血釀製的蜜酒據說只要喝一口就能成為詩歌之神。而通常說來,選取蜜酒這種在神話傳說中常見的酒類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麥酒(Ale)也經常出現,但是現代人喝麥酒也喝得多,容易失去象徵意義。

三首歌

既然這是個公路故事,作者也是不嫌累地在許多章節開篇放了一首適合開長途時聽的歌兒,電視劇自然繼承了這個傳統,第一集裡面有三首。

1. The Everly Brothers的Torture,這首歌出現在影子的漫漫歸家路上,這囧事百出的旅途果然也是一種折磨。The Everly Brothers成名於搖滾樂新興的1957年,他們是第一個以二重唱形態成為巨星的團體,可以說沒有他們就沒有後來的Simon & Garfunkle、Beatles、The Beach boys……

2. Where Did You Sleep Last Night,在勞拉的葬禮上奏響。這是一首歷史久遠的美國民間歌曲,最早可以追溯到1870年的《In The Pines(松林中)》這首歌,當時只有簡單的四句歌詞,唱道「Black girl,black girl,don』t lie to me」,所以這首歌也稱作《Black Girl》。之後,The Longest Train又被加入到歌詞里(大概那個時候火車用來運樹木及煤炭,它進入松林也是理所當然的事),後來,decapitation(斬首)這個詞又與train聯繫起來(大概火車壓斷腦袋不費吹灰之力的緣故)。

加了後述的兩個元素,這首《Where did you sleep last night 》(昨晚上哪兒浪去啦)被理解起來,含義就豐富多啦。分三個層面多重意思來理解:一,走進松林以及被斬首的人,明喻成一個男人或一個女人或一個少年或一個丈夫或一個妻子或一對農民等;二,松林用來暗喻性、慾望、死亡、孤獨等;三,火車也是用來暗喻殺死愛人、剝奪愛情、拆散家庭的恐怖工具。因此,就有了多種版本解讀,加上後來藝人的加工,各種各樣的故事都有了,體現在包括詩、歌、小說等文學創作以及電影、話劇等各種藝術形式上。

科特·柯本的盛世美顏也曾讓一個時代津津樂道

第三首聽過的人肯定最多,因為它在很多電影里出現過,我把它放在今天的問答部分。

黑問答

酒吧點唱機放的那首歌是什麼?有點耳熟。

黑城堡網友 問:

為什麼忽然放了那麼歡脫的歌曲?好像裡面有些詞我聽不懂?非洲語?印第安語?

妮女王萬歲 答:

這首歌叫做Iko Iko,原名為Jock-A-Mo,是新奧爾良地區的一首傳統民謠,影子在這裡所聽的是1965年,美國女子樂隊The Dixie Cups以Iko Iko為名錄製的歌曲。這首歌也出現在1988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雨人》中,為全球觀眾所熟知。

影子推開門,走回酒吧。室內煙霧繚繞,空氣也變成了藍色,迪西杯子樂隊正在自動點唱機里唱著《哎哦哎哦》。影子忍不住笑了,這是一首很老的兒歌。

「看我的國王穿著一身紅,

「哎哦哎哦穿了一整天,

「我賭5塊錢他要處死你,

「傑克瑪菲娜娜。」

點唱機這個神器讓我想起了《西部世界》里的自動鋼琴

其實看了《雨人》後很長一段時間內這些古怪的歌詞也在困擾著我,還以為自己英語聽力出了問題。實際上這不是哪種真正的語言,更像是方言。在新奧爾良陰暗的沼澤和森林中,非洲原始的巫毒宗教和文化與新大陸和現代文明碰撞,發酵。這一坩堝女巫雜燴湯當中,誕生了種種神奇的產物,諸如爵士樂、《夜訪吸血鬼》、馬丁大爺的《熱夜之夢》、黃衣王、克蘇魯……扯遠了。聽不懂的那部分翻譯如下:

這段歌詞里的Iko, Iko, un ay是Ekout, Ekout an deye的轉寫。Jockamo feeno ai na nay"是Chaque amour fi nou wa na né的轉寫。Jockamo fee na nay, 是 Chaque amour fi na né的轉寫。這種語言是源自海地後轉至新奧爾良的法語克里奧語。即一種法語和西非語言混合成型,辭彙以及語法有固定規則的語言。辭彙像chaque,ecoute,amour, né都能一眼看出是法語的每一個,聽,愛,出生,但是其餘部分就明顯是非洲語言的辭彙和語法。Ekout, Ekout an deye 翻譯出來就是 listen, listen at the back(聽,聽那遠方),Chaque amour fi nou wa na né翻譯出來就是 every love made our king be born,每段愛情讓我們的國王出世;Chaque amour fi na né翻譯出來就是every love made it happen,每段愛情將夢想實現。

所以說,把這首神奇的混血兒放在《美國眾神》當中,實在是再合適不過。

作者:妮妮大王

愛生活,愛蓋曼叔。這篇寫的我好頭大。

本篇排版、責編:妮女王萬歲

黑城堡奇幻平台(微信號HEICHENGBAO,新浪微博@黑城堡Epicastle):立足《冰與火之歌》,宣傳一切西方優秀奇幻、科幻作品。如果您也喜歡,請加入我們。投稿、合作,一律歡迎!

郵箱:epicastle@126.com

微信小黑:heichengbao2016


推薦閱讀:

《當怪物來敲門》:水逆都不是事兒了,這部走心奇幻佳作教你面對自己
《魔法世界》第一章 落星,第三節 記憶
穿白大褂的小白鼠
面具
《權力的遊戲》這組美炸了的封面照里,藏著這麼多玄機,你真能看懂嗎?

TAG:奇幻 | 西方奇幻小说 | NeilGaim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