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夸夸其談還是貨真價實:明朝火器真是世界第一嗎?》一文

(題圖為李達康式斜眼)原文鏈接參上:zhuanlan.zhihu.com/p/26

如是我聞,撕逼分兩種,拿史料對砸的和拿帽子對扣的。後者,自然屬於典型的訴諸人身;而前者,倒是可以幫我們看清不少歷史的實像。真金不怕火煉,真理也應該越撕越明才對。本喵也不愛寫這種嘴仗文章,但是對於帶bug的文字——特別是本來寫的很好但是帶bug的,實在痛心得看不下去。閑言少敘,開整。

《夸夸其談還是貨真價實:明朝火器真是世界第一嗎?》這篇文章的論點是大抵無錯的,也很好地駁斥了某些無腦吹和無腦黑的「神論」——比如下面這種。

但是啊但是,文里的論據,有幾處可就禁不起推敲了。

明朝從建國初期就極其重視火器的運用,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支獨立成建制的火器部隊——神機營。全國三分之一的步兵,裝備了大量火器性。

宣德三年閏四月,整治神機營部伍。先是陽武侯薛祿言,舊制神機營設左哨、右哨、左掖、右掖、中軍十五司及隨駕馬隊官軍共七萬五千七十一人。

——《明宣宗實錄》

據方誌遠《明朝軍隊的編製與領導體制》一文的數據,明軍三大營在永樂朝共有超過三十萬人,而神機營中還有「五千下營」這樣的騎兵,使得火器手哪怕是佔三大營的比例也應該達不到三分之一,更遑論整個明軍了。

著名導演黑澤明的電影《最後的武士》中,織田信長以三段式火槍射擊加防馬柵欄戰術,擊潰武田信玄的強悍騎兵。

如果說上面那個屬於讀史不細,這個就屬於信口胡柴了。哪怕對日本電影史有點了解的人,都應該知道,他說的這部電影,其實是《影武者》……(至於長筱合戰究竟是怎麼回事,那和本文無關)而且《影武者》也是織田信長VS武田勝賴......人生已經如此艱難,何必要把入土了的武田信玄再折騰出來一次呢?

1591年,日本大舉入侵朝鮮。此時的日本已經是東亞最強鐵炮國家,軍中大量裝備改進型的葡萄牙火繩槍(日本人稱鐵炮)。

作為一個寫了快20篇一共十幾萬字相關文章的人,看到這樣的顯著錯誤的時候,我的心是很痛的。

關於萬曆朝鮮之戰 - 知乎專欄關於萬曆朝鮮之戰 - 知乎專欄這場戰爭的爆發,是在1592年。(大明萬曆20年,日本文祿元年,朝鮮宣祖25年)

平壤戰役中,李如松率領的1萬明軍,猛攻侵朝日軍第一軍團18000餘人駐守的平壤。

首先這個數字不合常理。「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1萬人攻城,小兩萬人守城,能打成這個樣子,除非遼東軍拿的是AK47而不是三眼銃。

日軍第一軍的入朝兵力為18700,在1593年初的平壤之戰期間,兵力已經下降到了15000左右。(除了傷亡之外,還有一部分第一軍團的軍隊被分出去守護後方的中和城,但兵力不詳)

明軍兵力,個人認為還是要看《經略復國要編》這本由明軍動員總負責人、經略宋應昌寫的書。(《日本戰史》作43000,《帝國最後的榮耀》信之)

明軍原本計划動員7萬人,但是實際動員的兵力如下:

薊鎮11000,保定5000,遼東7000,宣府5000,大同5000,山西2000,播州(楊應龍)5000,川軍(劉綎)5000,延綏入京的班軍3000,諸將家丁2637,共50637人。

後來楊應龍拒調不出(再後來直接造反了——是為萬曆三大征的最後一戰,播州之役),劉綎遲到,延綏軍中抽出1700人防虜,實到兵力為38537人(該書原文如此,雖然我算完是38937人……相差的那400人,無從考證)。

但是這三萬八千多人,也沒有全到,而是還留了一部分遮護後方、保衛行朝等等,「我兵過朝鮮者,僅三萬六千餘」。

明軍憑藉在重型火器上的絕對優勢,集中將軍炮(大型佛郎機)與虎蹲炮等幾百門火炮猛轟平壤城,甚至還使用了毒火箭。一時間地動山搖,硝煙瀰漫數十里,日軍的糧倉、彈藥庫係數中彈燃燒。隨後,明軍用兩門大炮轟碎了七星門的城門,步、騎兵乘勝殺入城內。日軍在城內專門構建了大量堅固的工事,用火器猛烈反擊。李如松在督戰時,坐騎被鐵炮打死,換馬再戰的時候一不留神吸入了毒煙,鼻孔流血。其弟副將李如柏的頭盔,也被鐵炮擊中。幸虧盔中綿厚,未至重傷。眼見久攻不下,明軍又調來小型佛郎機,試圖抵近炮擊日軍工事,效果甚微。反覆拉鋸幾日後,自知固守無望的日軍為了不被全殲,主動撤出了平壤城。此戰明軍的佛郎機火炮,以強大的火力彌補了輕武器上的弱勢。

講句公道話,在萬曆朝鮮之戰這個話題上,能寫得這麼漂亮,已經是不錯的了。很多地方都是有所本的(大炮轟碎城門、李如松換馬中毒、李如柏被打中頭部等等)。

但是這段話還是有問題的。

第一, 明軍雖然帶去了大將軍炮,但是如宋應昌所言,「倉皇之際,遺此一招」,也就是沒用上。

第二, 所謂的「拉鋸幾日」是不存在的。當天夜裡,日軍就開了大同、長慶二門跑路,半道還被明軍截殺了一陣,斬首三百多。

1626年2月,努爾哈赤率領13萬精兵進攻寧遠城。之前從沒有上過戰場的守將袁崇煥,率領2萬官兵誓死防禦。憑藉11門紅夷大炮的幫助,袁崇煥最終取得了著名的「寧遠大捷」。努爾哈赤因為此次打敗,郁忿成疾,8個月後便死去。

遼東經略高第塘報:本月二十三日大營達子俱到寧遠紮營一日。至二十四日寅時攻打西南城角,城上用大炮打死無數,賊復攻南角,推板車遮蓋,用斧鑿城數處。被道臣袁崇煥縛柴澆油並攙火藥,用鐵繩系下燒之。至二更方退。又選健丁五十名縋下,用棉花火藥等物將達賊戰車盡行燒毀。今奴賊見在西南上離城五里龍官寺一帶紮營。約有五萬餘騎。其龍官寺收貯糧囤好米,俱運至覺華島。遺下爛米,俱行燒毀訖。近島海岸,冰俱鑿開,達賊不能過海。袁參政於賊退後,差景松與馬有功從城上系下,前來報信等情。

——《明熹宗實錄》

當事人高第、袁崇煥的報告,是最有說服力的。這份從城上縋下來的報告,確實證明了明軍大炮的作用,但是也有一點,它證明了後金軍兵力並非《清實錄》中的13萬,而是只有五六萬。至於努爾哈赤的死因,那是一個超級大公案,暫且不表。

總之,這是一篇文筆很優秀的歷史科普文章。所謂「愛之深,責之切」,越是優秀的文章,我們讀者越是希望它精益求精,爭取在最大限度上還原歷史的本來面目。
推薦閱讀:

【直江筆記】《瀛寰志略》里的萬曆朝鮮戰爭和琉球征伐

TAG:明朝历史 | 万历朝鲜战争 | 热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