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走偏鋒——交互設計轉HCI PhD申請總結
這篇總結我只想強調一個詞:獨立思考,只談三件事:定位、精要、營銷。
先報一下背景和申請結果:
- 2017Fall
- 本科專業: Information Design
- GPA 3.92(自己瞎算的)
- T: 100;G: 321+3.5
一共申請11個項目,5個offer, 6個rej.
Offer: UCI INFS, IUB IS, UCSD CogSci, Cornell IS, Georgia Tech HCC
Rej: UCB IMS, UMD INFS, MIT Media Lab, UW HCDE, CMU HCII, Umichi INFS
最終選擇了Cornell.留學這件事,我不是專家,只是過來人,我的看法充滿了主觀色彩,只能當做參考,希望大家批判性的閱讀、獨立思考,結合自身情況制定計劃。(FAQ、推薦閱讀見文末)
定位:我是誰?我想要什麼?我有什麼?
從設計思維的角度看,我們每要解決一個新的問題,都要經歷Define這一步驟。一連串的提問有助於我們找到答案:
- 我為什麼要出國?
- 我為什麼要讀PhD? 我適合做研究嗎?
- 我是不是因為經濟原因才選擇讀PhD?
- 我是不是因為逃避工作才選擇繼續讀書?
- 我到底想要什麼?
- 我想要的是否可以通過讀Master得到?
- 我的現狀如何?和目標差距有多大?
這個過程很痛苦,但是太有必要了。特別在這個出國成風的時代,不少人都是因為跟風才選擇出國,但其實並不能適應國外的學習生活環境;或者目標是找一份工程性工作,卻繞了一個大彎去做了學術研究。
申請不是公式:Offer = GPA>3.5 + TOEFL>100 + GRE>330 + 牛推 + 牛實習。這種單維度思考問題的方式深受應試教育影響,而現實不是公式,申請更是一個多維度的考察方式。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色和興趣,首先自己要清楚,然後才能針對自己的情況制定申請計劃。
相信很多人都有和我一樣的體驗,喜歡去論壇看前輩的經驗分享,比較他們的背景、三圍,然後估量自己被錄取的可能性。的確選校的時候要參考一些前輩的情況,對申master或許有用,但是對於PhD就是另一回事了。他GPA 3.3都被錄取了,我3.9就一定沒問題嗎?他一篇一作兩篇二作,我一篇paper都沒有,就一定沒戲了?我一開始準備選校的時候,幾乎所有人都認為我是自殺式申請,沒有paper,沒有計算機背景,還想申Top20的學校?這些判斷都是經驗,可以相信一部分,但不能全信。沒有誰有權力給你的未來下定義,除了你自己。
冰山模型
我認為PhD申請更偏重軟體方面,即冰山模型中的能力和天賦。知識和技能可以通過CV, GPA, 托福和GRE來體現,但更重要的是what you think and what you want.
冰山模型(圖片來自網路)申請HCI的人本來就來自於各種專業,關鍵在於你如何定位。作為一個設計/心理學/計算機背景的申請者,你如何定位自己?你的Title是什麼?你如何定位你在未來團隊中的角色?除了這些,還要思考的是,你的優勢是什麼?劣勢的什麼?如何彌補?
我們要盡量保持短板不要太短,但更重要的是讓長處更長。我此前犯的一個錯誤就是,我一直糾結於自己沒有計算機背景,雖然自學過編程,但是和專業的人相比還是太嫩了,以後做科研也肯定是不夠的。但是,如果從老闆的角度想,為什麼他冒著被坑的風險,去招一個相對外行的人呢?他想要得到的,無非是一個跨學科的團隊,你在其中貢獻你從原專業角度的見解。設計師在人機交互研究中的優勢在於設計思維能力、對用戶行為的觀察、對界面和其他交互方式的理解和經驗等等。至於會不會編程,最起碼C語言什麼的入個門,但是並不需要你那麼精通,因為團隊里肯定有比你更專業的人。
關於職業發展和自我提升,推薦一本書《請停止無效努力》(圈姐的書都是乾貨,除了書名感覺很雞湯)。
我到底想要什麼?我的職業方向在哪裡?這個問題很關鍵,但是解決度太低。在沒有目標的情況下,抱著嘗試的心態去留學未嘗不可,但缺少了動機和熱情多少有些可惜。起初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幹什麼。一開始我一心想做視覺設計師,做過標誌、UI、動畫,然後學了點代碼,寫過前端、遊戲,接過不少商業私活,也參與過學校和企業的科研項目,最後才決定做學術研究(說不定以後也會變呢)。人生是一條動態的河流,只有不斷有水源才會奔流。年輕的時候就應該多嘗試多總結,多接觸不同的人和事。就像喬幫主說的:
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so you have to trust that the dots will somehow connect in your future.
我們的過去塑造了今天的我們,這關乎我們的性格和價值觀。只有先認清自己是誰,才能開始有效規划下一步。
精要: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
一旦下定決心要出國,你的人生道路就發生了很大的轉變。俗話說,錐子不能兩頭快,想要做成一件事,就必須有犧牲。選擇了出國,意味著別人在刷劇的時候你在準備托福GRE, 別人參加社團活動的時候你在實驗室默默工作,別人在假期旅遊的時候你在圖書館看書寫論文。只有少數大神可以面面俱到,大多數人精力有限,我們的注意力只能在一件事上。雖然同時進行幾個項目是常有的事,但肯定有輕有重。
多面手是個美麗的謊言
背景條件好的同學會面臨很多選擇,是申請海外暑研,還是踏踏實實在實驗室跟著導師幹活?是找一個大公司的實習,還是去創業公司鍛煉能力?我們面臨太多的選擇,糾結於如何找到最優解。我們希望可以實現效益最大化,一種方法就是在同樣的時間內做足夠多的事。但是這樣真的好嗎?
大四前的暑假,我實習、和企業合作做項目、參加國際課程、去歐洲參加布展,可謂非常充實。但遺憾的是,每個項目我都無法全程參與,甚至幾天內從美國飛中國再到和歐洲,好在自己年輕精力充沛,並不覺得累。魚與熊掌不可得兼,道理都懂,遇到實際問題了我卻不會取捨。做決定很難,如果重來一次,可能我還是會那樣選擇,但我認為如果有三個以上的事情排在一起,一定可以剔除一兩個。例如我的實習,我選擇了嚮往了很久的公司,做的工作卻對我的申請和日後的研究方向並沒有太多加分。幸好老闆很善解人意,沒有給我太大壓力。假使當初沒有做這份實習,而是踏踏實實做完手上正在進行的項目,我就不用心懷愧疚了。
多面手是一個美好的謊言,永遠不要以為自己可以多線程工作,被所謂的高效蒙蔽了雙眼,結果往往是每件事都做不好。
切入重點,少做無意義的事
在做申請的準備工作時,任務也有輕重之分。GPA重要嗎?托福GRE成績重要嗎?我不能說不重要,但和做研究的能力和項目經驗相比,肯定沒那麼重要。我不認為托福110分和100分在申請博士的時候有什麼特別優勢,更何況在國際學術環境里,大家都默認你英語達標。
為自己定戰略的時候可以把目光放長遠一點。
Q: 成為一個學術工作者,最核心的要求是什麼?
A: 批判性思維、創新思維、學術研究能力、閱讀文獻、寫論文和報告...Q: 這些能夠通過什麼提高?A: 參加實際項目、像老師和前輩請教、看書看論文...答案很顯而易見啊!那還花那麼多時間逛論壇看帖子幹什麼呢?本科生申請最大的問題是缺乏paper和經驗,但優勢在於「潛力」。然而這本身就是一個悖論,真正有潛力的人不會大學四年什麼都不幹,等著伯樂發現自己這匹千里馬。
現在就參加研究項目,好好看書吧,就算已經到了十月十一月也不算晚,整個申請季從十月到來年三四月有半年時間,這仍是一個能夠得到巨大提升的時間段。專業價值的提升,才是申請中的核心問題,而且來不得半點虛假。能最快達到目標的,就是參加專業領域的科研項目,爭取發一篇有含金量的一作論文,這最直接的體現了你的價值。
關於如何進行學術英文寫作,知乎上有Live和回答可以參考。我是個半吊子研究員,對正兒八經的學術研究起步很晚,也沒有很系統。寫論文閱讀報告還是在美國交換的時候實驗室的教授教的,讀寫論文也是在大四二學位的課上學的。不過我相信只要有心學,都會有收穫。
PhD申請的時候需要寫Research Proposal介紹自己大致的研究方向,如何了解要申請學校/教授的研究方向呢?教授們的個人都會有Publication, google scholar上也有很多,先從近幾年開始讀,再看看引用次數最高的。申請的學校一多,這個工作量就不小了。最起碼每個教授的論文要看10篇以上才能有基本的了解。從申請季開始我就給自己定了大量的閱讀目標,每天都帶著列印出來的論文去圖書館閱讀、整理、對比。每精讀一篇都要有summary和critique. 一系列的文章要寫或長或短的報告。看的多了容易被論文的數量麻痹,陷入了「我真努力」的自我感動。更重要的是你在這些文章里發現了什麼?學到了什麼?哪些可以為我所用?特別是critique, 即使是大牛發的文章也不會是完美無缺的,動腦筋想問題,非常鍛煉批判性思維。一次,我對一篇論文提出了自己的觀點,發郵件跟教授交流了一下,錄取了之後她還和我提起此事,說我當時提的問題挺有意思,讓她印象很深刻。
讀paper很燒腦,也是一種樂趣。有時候我會沉醉其中,這個實驗方法真是有意思,這個研究問題很有創意,這個結果和討論很有見解... 遇到真正感興趣的課題心裡會對那裡的研究充滿嚮往。有時候我還會把近幾年的CHI, CSCW, DIS和UIST的paper掃一遍,看看有什麼有意思的課題,再看是哪個教授,哪個學校的,是否可以申請。(用這種方法申請的學校和項目基本都是真愛)。
這段經歷是我第一次叩開國際前沿學術研究的大門,看了各種方向厚厚一摞的論文之後,對這個領域有了初步的了解。雖然很累卻很享受,這更加印證了我之前對「我想要什麼」的回答。
營銷:如何成為高段位的推銷員
看過《太傻十日談》的朋友都知道這個詞在書中反覆出現。營銷,這個詞用的太妙了,一語道破了現代社會競爭的本質。書中提到,推銷是門藝術,想要做一個把握命運的推銷員,就要打破心中的障礙,主動向別人推銷自己。
社會上的競爭,跟校園裡與同學的競爭兩碼事。雖說以後是出去讀書,但殘酷的現實是,這就是一場價值交換。你付出自己的智力和勞動,換取資金的支持和未來的科研成果。
我們每個人都在提供一種服務,如何體現自己的能力?如何讓別人對我們的服務產生信心?如何匹配我的價值和對方的需求?
從一封郵件開始
大家都清楚,PhD如果不事先找教授的話希望很小,也就是所謂的「套磁」。套磁這個詞聽起來很功利,但卻是一種直接高效的營銷手段。人得堅持,得不要臉,還得堅持不要臉。年輕的時候丟幾個人沒什麼大不了的。不發這封郵件,沒有知道你是誰,你也不知道對方今年是否準備招生。
既然已經目的是把自己的服務賣出去,不妨把教授視為用戶:
Q: 他們的需求是什麼?A: 找一個科研能力強的、研究方向匹配的、靠譜的博士生來實驗室參與研究項目那麼寫郵件的時候重點把這些突出就好了。你的背景、經歷、和對方的匹配、期望等。套磁要主動,沒有哪個推銷員是坐在家裡等客戶上門的。雖然很多時候會石沉大海沒有迴音,但是不嘗試一下誰會知道呢?教授寫在個人主頁上的介紹和他們正在進行的項目還是有很大差距的,說不定他們就想招一個設計/心理背景的人呢。沒有第一個塊敲門磚,你們永遠隔著一個太平洋。
第一封之後,如果得到了積極的回復,一定會一來二去的繼續發郵件。寫郵件沒有什麼技巧,唯有真誠二字能夠打動人。教授們都經驗豐富,我們這樣的學生他們見的多了,你心裡想什麼,人家一眼就能識破。所以不要自作聰明,而是摒棄功利心,在套磁中學習。一方面學習如何用英文郵件交流,另一方面套磁促使我們去看更多的論文,對不懂的問題提問,虛心的請教。這是學術交流的一種方式,以後的職業生涯會有很多這樣的情景,申請是給了我們一個機會,提前進入學術圈的交流環境里。
幸運的是,我一路上遇到的教授和PhD都非常非常nice,非常耐心的解答我的問題。十二月的時候我自己做一個項目,恰好讀到一篇最新的paper和我想做的項目很相近,我試探性的發了一封郵件給一作(一位在讀PhD)詢問paper里不理解的問題。她毫無保留的告訴了我實驗的細節和用到的材料,讓我少走了不少彎路。其實這件事和申請無關,卻告訴我對不懂的問題要勇敢的走出第一步。
有的教授很有耐心,不僅和我詳細解釋自己正在進行的項目,在了解我的背景之後還推薦了一些閱讀和學習的材料。甚至在拿到好幾封offer之後的選校糾結期,他們還給我一些客觀的建議。有時候收到一封長郵件會覺得深受鼓舞,或者說是感動,這種情緒立刻轉化為了學習的動力。
Note:套磁只是助攻,不是申請階段的主要工作。提升自身實力才是硬道理,切莫顧此失彼。
一些可以參考的:
我的套磁心得,獻給那些對教授充滿愛意卻無法開口的同學(推薦好文)從教授的角度淺談應該如何高效套磁-2L加入兩個陶瓷信反面典型關於套磁有什麼經驗和建議?——知乎申請國外PhD的時候如何與教授套磁?——知乎在申請中套磁起到的作用大嗎?套磁都有哪些誤區?——知乎來Skype吧
寫郵件傳達的信息量終究是有限的。如果前面的表現不錯,教授說不定就會跟你說:「來Skype吧」。
誰都怕面試,怕面對面的交流,怕當面被人質疑、被人挑戰。但越是你畏懼的,越是一個飛躍的機會。面試要求你最基本的英語交流(語言),對定位、優劣勢分析、研究經歷和未來期望爛熟於心(內容和乾貨),還要淡定沉著(心理素質)。對於面試,我只能說,練好口語、做好準備、看眼緣。對自己簡歷里的每一段經歷都要百分之百的熟悉,當然這些都必須是真實的。準備的時候從面試官的角度審視自己的材料,如果你是面試官,你會提什麼樣的問題?最好請朋友同學幫你看看,他們會提什麼問題?有時候我們信心滿滿的說辭,被別人一問,還是會漏洞百出,所以不要輕易認為自己已經準備好了。
第一次面試一定都是黑歷史,我無語倫次的不知道自己講了些什麼,好在教授人很好,我表達不清的時候還幫我想詞。之後我每次面試開始前,都會提前一小時把攝像頭準備好,保持網路通暢,看著自己,先說自我介紹再介紹幾個項目。總之先把英語說溜了,開幾個玩笑,放輕鬆。
Note: 不管對方有沒有問,有幾個問題都是要說的:
- 你的研究興趣是什麼?
- 你的優劣勢?如何彌補?
- 你能帶來什麼價值?
還有比Skype更厲害的,那就是面地面交流。有的學校會邀請學生去學校當面招生。我寒假的時候飛了一次西海岸,那次真是被嚇到了,來自世界各地名校的三十多名申請者參加了為期兩天的開放日。他們有的已經碩士畢業,有的已經工作了很多年,甚至有了幾個孩子。他們每個人無論是教育背景、研究經驗都在我之上。我作為一個還沒畢業的本科生,是其中年齡最小的。但是我明白自己的優劣勢,我雖然沒有發表過paper,但我項目類型多、充滿熱情,而且設計背景的申請者本身就不多。所以我會揚長避短,凸顯自己有價值的一面。
面試的結果真的吃不準,你覺得聊的不錯卻沒有下文,你覺得十分糟糕卻反而拿到了offer. 沒有必要偽裝和演戲,展示自己最真誠的一面就好。
除了面試,這樣難得的交流機會還讓我認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即使未來五年沒有機會共事,以後的研究生涯說不定就能遇到呢。
Note: 如果有這樣的機會一定不要因為地理原因拒絕,不然肯定沒戲。小秘告訴我,他們不會考慮沒來的申請者。
附上一些參考:
- 圈姐的《求職面試不得不知的9大誤區》同樣適用於留學申請
- 申請美國留學面試中應注意什麼?——知乎
現在已經塵埃落定,大家已經陸陸續續的開始準備簽證了。PhD申請真的看緣分,有時候不是你不夠好,而是和教授不夠match;不是你不優秀,而是今年組裡不缺你這個背景的人。我相信,如果做到了找準定位、抓住重點、學習營銷,這個申請季就沒有遺憾。
FAQ
Q: 要不要找留學機構?
A: 個人認為,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請專家做他們擅長的事,把時間省下來做重要的事。申請的一大問題就是信息的不對等。世界那麼大,我們不知道到底有多少領域內的教授方向和我們相近,有多少人在招生。申請前期的大量工作都會花在搜集信息上面。中期會花很多時間修改CV和文書。如果能有專業人士幫助我們,就可以集中精力在正在進行的項目和論文閱讀上了,豈不美哉?Q: HCI申請PhD如何選校?
A: 這個學科目前還沒有官方的學校排名,將HCI單獨開一個專業的也不多。方法一:參考前人的選校清單,地里和知乎上都有;方法二:問老師,特別是海外背景的教授;第三,把CHI, CSCW, DIS, UIST等會議的網站上各學校投paper的數目從高到低排一遍。附一些教授寫的建議:
A Five-Minute Guide to Ph.D. Program Applications by Philip Guo另外他還有一本115頁的PhD Grind, 講述了在Stanford讀CS PhD六年的生涯。我在UCSD見了本人之後才聽說有這本書,立刻翻來看了看,覺得特別有意思。建議大家先讀讀這本書,再決定要不要申請PhD.Jason Hong的Grad school advice同樣非常有名
最後,拿到offer之後記得給以前聯繫過的教授都打聲招呼。前幾天還因為這事被老師給數落了。感慨自己還是情商太低。
感謝這一路上給過我支持和幫助的家人,老師,同學。我踩過不少坑,也得罪過人,但誰沒有年輕的時候?這半年是我大學收穫最多的時光,分享給大家,希望能提供一些幫助。重要的事情說三遍:獨立思考,獨立思考,獨立思考。
推薦閱讀:
※怎樣在會議中套瓷教授PhD?
※讀純數學phd的人要有多熱愛數學與科研?
※被阿姆斯特丹大學語言學專業本科錄取該不該去?
※PhD讀生物物理理論or高能理論?
※大牛教授or普通藤校or普通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