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總人騎車下坡出事?你的下坡技術過關嗎?

2015年12月25日,小洪受邀從寧波趕到溫州。26日,小何、小洪兩人結伴騎自行車去大羅山遊玩。小何原本有一輛於2015年10月份從溫州市甌海區某自行車店新買的自行車,又向同學借了一輛自行車,兩人從學校出髮結伴向大羅山騎行,在上山途中多次互相換騎自行車。

誰知下山時在一U型拐彎下坡處,小何在前,小洪在後,一個不注意,小洪連人帶車墜入近7米高的山崖。詳情看這裡女大學生溫州騎「死飛」墜亡 這起悲劇誰該擔責

這樣的事情發生就是因為下坡技術太差,甚至根本不會。

在天朝,普通人覺得自行車只要能騎得走就能騎著上街了,簡直可笑。你學開車的時候,教練是不是只會教你怎麼踩油門?只會踩油門你敢開上馬路嗎?很多人開車不敢,有趣的是同樣是上馬路,換成自行車的時候他就不怕了。在沒有意識到騎車技術有多重要的時候,往往就會導致上面那樣的悲劇。

曾經我在一處山坡,還目睹過這樣的慘案。

空無一人的盤山公路,在一個過彎後不知為何變得熱鬧異常,救護車,警車的車燈忽閃忽閃的,即使在中午的太陽下也顯得刺眼異常。穿著緊身衣的和穿著白大褂的人混雜在一起,喧喧鬧鬧的堵住了路的大半邊。

不知道是自行車上哪個部位的的零件,稀稀拉拉的碎了一地,一個價值不菲的頭盔,狼狽的裂成數塊,幾乎看不出原來的樣子。

人群周圍十分的喧鬧,搶救聲,哭喊聲夾雜在一起,讓人無法分辨到底說了些什麼內容。在靠近下坡的位置,幾條暗紅的小溪從擁擠的人群中慢慢流淌出來,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堅定的向前行進,即使隔著十幾米的距離,也能聞到濃厚的血腥味。

靠近之後,一種名為恐懼的麻痹感從腳底迅速的升起。四個被遮住面孔的騎行者靜靜的躺在地上,身下的黑色柏油路被染得看不出原本的顏色,這幾個人身邊都圍繞著數人在進行著搶救,可就算是個外行也能從地上人的身體異常變化上看的出來,這搶救恐怕是回天乏術了。

推著車子靠近人群,這才弄清楚事情的原委:原來,這是一隻本地俱樂部的騎游團,來到這裡之後,突然有人提議說要比比在這裡誰能第一個到達另外一邊的山腳下,結果一呼百應,眾人立馬開始了加速。

暴雨讓路面又濕又滑,下坡又陡又多過彎再加上慘不忍睹的控車技術導致了慘劇。領先的人由於技術不佳,在下坡入彎的時候突然減速,後面的其他人由於跟車距離太近猝不及防撞了上去,這才釀成了開頭看到的這出慘劇。

那麼下坡的時候,怎麼才能控制好自己的車子?

這是一個所有騎自行車的人都會碰到的難題。不過這個問題的核心真的是在於如何「下坡」嗎?並不是完全是,下坡不敢下,入彎不會減速,過彎不會切彎這歸根結底是「控車」技術太過粗糙。在下坡這個明顯需要控車技術發揮的路段上,原本不明顯的短板才被無限放大。

下坡不比上坡那麼艱難,相反因為重力的原因,即使不用力踩踏,也能飛快的從山頂降落至山腳下。

盤山公路在上坡令人崩潰的彎角,在掉頭下坡的時候立馬變成了死神的鐮刀,川藏線上的七十二道拐那個恐怖的下坡,每年都要葬送幾名騎行者的生命。

如果不想重蹈這些人的覆轍,就看看下坡技術的乾貨吧。

一.戴頭盔

非機動車事故致死事件當中,有80%的原因是沒有戴頭盔。

我知道你們覺得戴頭盔很low逼,呵呵,這些TB上的丑出翔的爆款我也覺得很傻。

不說這種幾十塊一百出頭的垃圾貨質量有多差,光是樣子都丑的一逼。

舉個正面例子,前世界冠軍掛科司機,戴的這款KASK就是經典之一。外觀和安全兼備,這才是一款令人滿意的頭盔,當然價格方面是四位數起步的啦。百元級別的頭盔當中推薦我現在戴的OGK,頭盔這種東西需要去店裡試戴一下,不然很容易出現夾頭等不適合的情況。

二.學會使用剎車

經常騎自行車的人能夠感覺到,前剎的力度遠大過後剎,但是如果使用不當,剎車也可以變成殺人的利器。

舉個例子,前剎車雖然力度大,能夠很好地控制下坡的速度。但是沒有經過系統訓練的人,在緊張的情況下很容易用力過度導致抱死前輪,後果就是整個人都會飛出去。要是在盤山公路上搞不好就是飛下山崖的下場,所以要經常熟悉自己剎車的力度,防止出現抱死的情況。

後剎抱死雖然不會出現直接飛出去的情況,但是依然很危險。常見的情況就是後輪漂移失去摩擦力。像死飛的skid技巧就屬於抱死後輪進行漂移減速,在山地自行車技巧裡面也有抱死後輪過彎的技巧,但是在高速下坡的過程當中,抱死後輪就意味著失去摩擦力,車身非常容易失去控制,如果後輪抱死趕緊鬆開剎車,等恢復平衡之後再嘗試減速。

1. 進彎前提前減速。剎車時,要同時輕按前後剎,並保證兩邊施力均衡,以調節前後輪負荷,避免車身失控、轉向偏移等情況。

2. 進彎後要及時鬆開剎車,以免後輪打滑。

所以如何合理的分配前後剎車的力度就很關鍵,書上給出的三七比我覺得現實中壓根不實際,還是以自己的手感為準。

三.升級剎車系統

分成山地自行車和公路自行車來講。市面上常見的就是V剎,碟剎,夾器這三種剎車系統。

1. V剎和夾器都是通過向輪圈施加壓力,使用剎車皮摩擦輪圈進行減速。碟剎則是通過摩擦單獨固定在花鼓上的碟片進行減速。下圖便是傳統V剎。

V剎在高端的山地自行車上幾乎見不到了,現在稍微高端一點的山地自行車都會使用油壓碟剎系統,高端的碟剎能夠給人非常明確的臨界點手感反饋,V剎就沒那麼多講究了,而且力度較大也容易抱死。有錢的話可以試試升級高端的SHIMANO或者SRAM的油壓碟剎,那會給你帶來不錯的手感。

2.公路自行車和山地有很大的不同的是,幾百年來公路自行車上一直使用的都是夾器,跟V剎類似,都是通過摩擦輪圈進行減速。不同的是,在山地車上V剎往往是低端的象徵,但是在公路車上即使是頂級型號也是使用夾器系統的。

這主要是重量(碟剎相比夾器重不少)和安全(碟片有可能在摔車當中割傷車手)還有風阻的考慮(夾器現在已經可以很好的和車身合二為一了,碟剎的造型卻很突兀)

在這兩年廠商才開始推廣碟剎公路車,據說手感也比較不錯。相比山地自行車種類繁多的碟剎種類,公路車的夾器選擇就不會特別多,如果既想要頂級的剎車手感又不想要太貴的價格,推薦shimano的UT6800夾器,在級別上屬於次頂級,性能和頂級的DA9000沒有明顯差距,但是價格差距就非常明顯了。

四.增強控車平衡能力

下坡的時候為了防止摔車,盡量把自己的重心往後移,通俗點說就是把你的屁股往後挪一點,手臂和膝蓋微微彎曲,吸收路上的震動,不然容易在碰到較大的顛簸時脫把。這也是個需要積累的活計。

推薦一個鍛煉控車平衡能力的技巧,我從外網上看到山地車大神(世界冠軍+奧運冠軍)尼諾在用的,國內應該沒什麼人試過。

使用TB上那種鍛煉平衡的大球或者一些鍛煉平衡感的器械,就像這樣每天堅持上一陣子(循序漸進增加時間)這玩意看起來都很能鍛煉平衡能力...

五.鍛煉過彎技巧

通常就下坡及平地路段來說,有三種過彎方式。

1.正向過彎法

這種過彎方式適合最普通的路面使用,如果地面上有明顯的積水或者沙子石頭啥的,還是需要多多謹慎。

(1)特點之一就是身體上下相同一側傾斜,眼睛盯著過彎自己要走的路線。

(2)看看第一張圖,到彎度最大的時候,內側腿稍微向上抬,外側死死地踩住踏板

2.反向過彎法

環法冠軍泥巴里就喜歡用這招,不但安全而且可以高速過彎。圖上明顯看得出來身子和車身方向相反,車身盡量向彎心傾斜,身體重心下壓,可以多上路試試感覺。

(1)和正向過彎一樣,外側一邊用力踩住踏板,可以用內側大腿壓住坐墊來保持平衡

(2)把你的屁股往坐墊後面移動,降低自己重心。

3.垂直過彎法

在砂石路或者比較濕滑的地方,用這招就對了,速度較慢的情況下也更加安全。

具體怎麼做,圖片上說的很明白啦,主要還是要多多練習,才能發揮這些技巧真正的價值,光是看不去練習毛用都沒有。

不過,你以為光是下坡需要技巧嗎?平路,上坡一樣需要!關注公眾號:火力聊單車 學習最新的自行車知識吧~


推薦閱讀:

大家好,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是我的女朋友@公路車
騎自行車減肥有什麼訣竅和要注意的嗎?

TAG:骑行 | 自行车 | 自行车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