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鞋王百麗落幕背後:中國實業已死!

一代鞋王百麗要被收購了

據彭博報道,知情人士透露,鼎輝投資正與鞋類零售商百麗國際的管理層就收購事宜洽談。交易價格可能是57億美元。知情人稱,相關公告最早或於本周公布。

百麗國際停牌公告

另據老智了解,百麗國際於4月18日發布停牌公告,停牌前報5.27元。與該公司有關的所有結構性產品已同時短暫停止買賣。

在停牌公告中,百麗國際表示,等待根據香港公司收購及合併守則發出一份公告,該公告屬於股價敏感性質。

據悉,百麗國際日前發布了2016/17財政年度第四季度(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中國國內零售營運數據及盈利警告(不包括香港、澳門和台灣)。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2月28日,百麗集團在國內共開設20716間零售店鋪,其中,13062間為鞋類店鋪,7654間為運動服飾店鋪。

鞋類業務同店銷售下降6.2%,運動、服飾業務同店銷售增長4.5%。百麗集團董事會預期,財務業績所錄得的權益持有人應占利潤將減少約15%至25%。

對於2016-2017財年利潤繼續大跌,百麗集團將其歸咎於鞋類業務持續疲弱,導致相關業務商譽減值,預期同時其他無形資產減值;另外,鞋類業績表現疲軟、毛利潤及營業利潤均同比下滑。百麗集團表示,利潤下滑與集團2014年5月26日推行的管理層股份激勵計劃調整有關,相關費用在上一財年有較大增加。

據百麗官網資料顯示,百麗是中國鞋業規模最大的公司,年銷售額超過230億元;同時也是國內市值最大的消費零售股,香港恒生指數成分股,世界鞋類上市公司市值排名第二。

百麗集團業務由兩大部分構成——鞋類業務及運動服飾業務。

鞋類業務的自有品牌包括:Belle、Teenmix、Tata、Staccato、Senda、Basto、JipiJapa、Millie"s、 Joy & Peace及Mirabell等;代理品牌主要包括 Bata、Geox、Clarks、Mephisto、BCBG、ELLE、Merrell及Caterpillar等。

運動服飾業務目前以代理經銷為主,包括一線運動品牌Nike及Adidas;二線運動品牌Kappa、PUMA、Converse、Reebok、Mizuno及LiNing等。

據中國行業企業信息中心統計,2009年度,以銷售額計國內女皮鞋市場排名前10名中,有6個品牌屬於百麗集團,它們分別是百麗(第一),天美意(第二),他她(第三),思加圖(第六),森達-女鞋(第七)和百思圖(第九);森達-男鞋居男裝皮鞋市場排名首位。其中,百麗品牌連續14年榮居中國女裝鞋銷售榜首。

但是,2015財年,百麗集團業績出現拐點,該集團錄得上市9年首次利潤下滑,從2014財年的47.639億元跌至29.341億元,股價跌了將近一半。

除了股價的一路下坡,隨之關店的聲音也是擊鼓傳花,目前百麗國際已關近500家門店,同店銷售增長率下降11.7%。

一代鞋王百麗落幕背後:中國實業已死!

由於宏觀經濟增速放緩,製造業產能過剩和電商的衝擊,國內服裝鞋業持續低迷。銷售下滑、關店裁員的現象並非百麗獨有。2016年,美特斯邦威巨虧超4億,三年內關店1600家;達芙妮關店近千家,全年凈虧損超過50%;晉江喜得龍公司破產、晉江閩超鞋業公司破產重整......

20多年,中國服裝鞋類製造業,憑藉「OEM起家——轉做內銷——簽代言人砸廣告建品牌——門店擴張——上市」這個捷徑不再有效,反而像聚沙成塔一樣,經不起風吹雨打。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實業的壓力來自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實業的艱難險阻。當人們曾經引以為豪的「中國製造」接連易手,當「實業報國」這個昔日鼓舞無數中國人的辭彙,已經淪為笑談,「中國製造」註定窮途末路,實業經濟註定面臨大蕭條。

另一方面是企業家們的浮躁心態。改革開放30多年來,遊資以及遊資心態正像流感一樣,侵染並且毒害實業。當那些中國實業的代表頻繁「不務正業」,當企業上市墮落成為「圈錢遊戲」,做實業的人總是處於一種焦慮無力的狀態之中。

2016年實體店陣亡名單,數據由零售老闆內參整理

一、不在樓市,就在股市

有這樣一個危險信號。越來越多的實業家開始圈錢運動,他們認為,從實業轉做投資,無疑是一個更「科學」的選擇。

一類老闆既在做實業,也在投資本。金融危機之後,浙江一帶幾乎所有的製造業企業都在收縮規模。剩下來的資金,樓市是第一大去處。在房價大漲帶動下,製造業企業投資房地產收益頗豐,甚至超過主業。

格力本是一心一意做實業的絕好案例,董明珠二十幾年如一日堅持「工業精神」,但2009年11月格力地產完成借殼上市,第二年營業收入就超過5億元,進軍地產業不足一年,格力地產就成為格力集團三大產業結構中當之無愧的一個重要板塊。

傳統家電企業毛利潤5%已經非常驚人,但跟房地產行業35%左右的毛利潤率一比,頓時相形見絀。有人感嘆:七匹狼做地產、美的做地產,雅戈爾做地產,蘇寧做地產,國美做地產,連五糧液、郎酒、阿里巴巴都在做地產,72行最後都殊途同歸。

其二,「不在樓市,就在股市」。比如2009年股市好的時候,不少浙江老闆是用麻袋一袋一袋扛著錢去營業部開戶的,甚至因為開戶的人太多,要開戶還得找人「走後門」。

除此之外,這類老闆甚至把企業作為融資平台,變成自己另一條生財之道。比如一位上海老闆,因為公司現金流好,很容易通過擔保拿到銀行3000萬元以下的貸款。他就把這部分貸出來的錢再增加幾分利息,轉借給急需資金的企業。「規模不大,但是一次也能賺個一兩百萬,比一分一厘辛苦做企業強多了」。

另一類老闆則是完全轉戰投資。把蘇泊爾做到國內行業第一,全球產量第四的蘇增福就是一個典型案例。2007年底,他將蘇泊爾賣給外資,套現二十多億元,隨後在浙江投資了一個島,準備開發房地產和碼頭,「盈利前景大大好過生產壓力鍋,而且很輕鬆」。

這是一個企業發展史漸漸被融資史覆蓋的年代。一手成就了UT斯達康神話的「小靈通英雄」吳鷹,轉型做了投資人;在金山整整做了16年,最終他卻於金山香港上市70天後毅然辭職,隨後開始在中關村扮演「天使投資人」這一新角色。

他們更願意中途轉身為投資家,將自己的資源、經驗以及教訓,跟後生們分享,讓其少走一些彎路,成就另一個「自己」。

另外,現在玩PE(私募股權投資)/VC(風險投資)成了新時尚。一位溫州炒房團的資深成員坦言,「股權投資這事,看著高深,事實上無非也就是股權交易獲取差價,這裡所要承受的風險也並不是特別大。」像他這樣把資金轉投至PE/VC的人不在少數,看似扶持實業企業,然而最終目的還是逐利。

二、實 業 之 心 為 何 冷 卻

這的確是一場實業之心與資本逐利之心的激烈博弈。不幸的是,我們看到的是實業之心正在逐漸冷卻,而資本之心正在洶湧躁動。

無恆產者無恆心。一旦中國企業家對市場公平沒有了信心,實業之心必然會死去。短期依靠投資獲得資本收益,也就成為必然的選擇。據不完全統計,A股上市公司有對外投資行為的有近千家,比如雅戈爾與復星醫藥,就是A股上市公司對外投資的「兩大金剛」。

實業之心已死,還有一個原因來自政策的失衡。從仰融出走華晨,到「鐵本」下馬;從龔家龍身陷囹圄,到民營航空公司的紛紛「凋謝」;贏利的民營鋼鐵公司「日鋼」被虧損的國營「山東」強行兼并。民營經濟到底有多大生存和發展的空間?這不是發一兩個文件就可以解決的問題。

國有企業是在走T台,民營企業是在走鋼絲。國有航空公司虧損幾百億可以得到巨額注資,領導層安然無恙,民營航空公司虧損幾千萬公司破產、老闆入獄。

中國已經遠離短缺經濟,步入過剩經濟。在「整合資源」、「節能減排」、「產業升級」、「淘汰落後技術」、「壓縮過剩產能」等旗號下的「國進民退」已是不爭的事實。山西的民營煤礦幾乎全軍覆沒,河北的民營鋼鐵廠大面積停產,留給私營企業去乾的「活兒」就是解決就業、干臟活累活、應對沃爾瑪那樣挑剔的客戶,再由壟斷國企搜刮、聚斂財富。民企500強的利潤總和還抵不上中石油和中移動兩家。這就是部分人士熱衷,並打算上升為理論的「中國模式」。

政策尷尬層面下,實業家們需要自我救贖。獨立於實業之外的資本,固然是空中樓閣;而脫離資本輔助的實業,卻也無法快速發展。唯有以實業促進資本,以資本反哺實業,資與產螺旋演進,才是不論資本還是實業的興盛之道。

我們的企業出現種種問題,僅僅是因為企業家們處於實業的困境與資本的誘惑之間,失去了堅持實業的信心。但事實上,資本與實業並不是一對矛盾體,兩者反而是相互促進的關係。 當前形勢下,怎樣給這些資本找到出口,從而形成對實業的助力?

三、實業和金融,是一個內在和外在的關係

1、階段性內在動力和外在引力

當實業已然壯大,並形成比較強大的資本平台的時候,尤其是在現有業務進入一個相對飽和和成熟期時,有理想的企業領導者必然會尋找新的機會。企業在穩固並創新發展現有業務的同時,資本會流向其所看好的下一個目標,這個目標就是資本運作的開始:一方面,可以選擇從頭做起,創建新的項目平台;另一方面就是通過併購或重組等方式「短平快」地獲得項目。這就是資本富餘帶來的內在投資動力。

與此同時,產業的演進帶來的巨大機會,形成了資本演進的外在引力。尤其是近十年來,新興產業和企業不斷湧現,帶來了大量的兼并和重組的機會。對於這些精明的企業家們來說,他們是不會輕易放過的。與其從頭開始搞一個項目,跟別人競爭,不如利用資本手段和管控實力實際「吃」掉項目或從中分一杯羹。

2、「資」「產」之間的價值平衡

不過,儘管資本有擴張的衝動,卻也不能「想吃就吃」。聯想與復星所做的,是在收益與風險之間做好取捨,掌握「資」「產」的平衡。是堅持實業還是偏向資本,抑或是「資」「產」互動,都需要站在企業本體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比如在復星和聯想在企業的整個發展過程中,都是在「資」「產」之間導演了一個螺旋演進的過程,既要把每個項目都做好,又強調實業的整體性,還要不斷發現和整合新的機會。在「資」「產」之間,兩個企業並不是一條道走到黑,而是張弛有度、能進能退,有時候為了戰略需要,甚至不惜出售一些項目,在長期、中期、短期尋求一種價值最大化的平衡,

3、金融的工具性價值和實業的本體性價值

從實體經濟的本身而言,金融是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資本的最大價值,在於它能為實業成長提供強有力的輔助。單純的虛擬資本經營,帶來的只是一串串虛無飄渺的數字。企業的本質目的都是在創造商業價值,實業的本質目的是直接為生產和生活的物質資料提供產品或服務。所以金融應該更多地發揮其工具性價值,而不能作為價值追求的目的,實業才是價值追求最直接的載體。

在歐美和日本,很少有正身處壯年的實業家在事業巔峰期激流勇退,轉向投資。韋爾奇在GE,格羅夫在英特爾,喬布斯在蘋果,都是經年累月屹立不倒。即使IBM的郭士納,也是在59歲退休後才進入私募投資,成為凱雷集團的董事長。

四、三 大 國 外 實 業 模 式

與典型以實業立國的國家相比,我們的實業家與投資家顯示出的是雙重的青澀。在國外的實業發展模式中,最具代表性的無疑是:美國模式、日本模式與德國模式。

1、美國模式:投資為私營實業主體服務

美國模式是商品經濟發展模式的總結,高效、有利於投資,它起源於英國,在美國達到頂峰。這種模式中,資本積累的決策權主要在私人公司,它們可以自由地最大限度地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通過金融市場獲得資本。

美國模式中企業格局是:核心500家大公司,周圍是一大批中型企業,邊緣是數以萬計的小企業,私營實業企業是市場活動的主體。美國企業籌措資金,比較側重於發行股票、債券方式。美國模式中金融市場發育比較成熟,大多數公民手中都握有公司股票和債券。美國證券公司種類很多,股票價格的升降,反映企業經營的好壞,推動實業企業必須講究經濟效益。

2、日本模式:交叉持股,以資促產

日本模式的主要特點是:注重企業技術進步,出口主導,貿易立國。

日本企業往往與政府有著密切的關係,政府通過產業政策和經濟計劃指導企業運作。日本企業籌集資金,主要依靠儲蓄和銀行,企業資金籌措大約有60%以上是商業銀行提供,因此在日本,銀行與公司、公司與公司之間往往是交叉持股,中小投資者力量相對較弱。

這種模式使得日本企業的眼光通常都比較長遠,日本模式側重企業的利益,它的主要目標是最大限度地佔有市場份額和獲得盡量多的利潤。

3、德國模式:銀行服務實業

德國模式的主要特徵是銀行和公司間關係密切,銀行以股東和放款人的雙重身份對公司實行監督。德國與日本同樣重視儲蓄,銀行在吸收居民存款和對企業放款中起關鍵作用,而股票、債券市場、社會集資方面的力量比較薄弱。

五、寫 在 最 後

有一天,我們可能會驀然發現,我們已經與自己的蘋果、西門子、松下擦肩而過,而誕生中國的喬布斯與稻盛和夫,更將成為無稽之談。

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裡,中國經濟要在全球競爭中抗擊風險、有所作為,必須依賴實業經濟的勃興。而在實業發展觸碰到「天花板」之時,企業家們已經不再那麼缺錢了,中國幾十年來不斷「滾雪球」般被創造出來的「資本的原始積累」,需要找到一個新的出路。

但我們需要的不是投機,不是泡沫,而是「資」與「產」融合,是藉助資本讓我們的實業更加強壯和穩固。不論如何,希望經年之後,我們再回頭來看這段歷史,不會是一次失敗的嘗試,或者是一場泡沫的發端,而是一段新的工業文明的開始。整合來源:億邦動力網、首席品牌官

推薦閱讀:

為什麼說製造業是立國之本?
新實體經濟是什麼?
實體經濟為什麼越來越不行了?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拋棄了實體經濟?
年底了,做實業的你都有哪些苦逼事兒?

TAG:实业投资 | 实体经济 | 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