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再跟你說「存在即合理」,你就大耳光子抽他

前兩天在群里跟人閑聊,聊著聊著就扯到了當前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各種令人氣悶的事情。大到貧富差距拉大,房東跟房客完全過的是兩種生活;小到上公交被人逼著讓座,超市排隊被插隊……微信群里一時間立刻變得負能量爆棚,幾乎能讓人感覺到每個人頭上都頂著一大坨烏雲。

「算了算了,反正黑格爾都說過『存在即合理』,我們在這裡把自己搞得一肚子氣又有什麼用呢?不如換個話題啦。」一向在群里當老好人,喜歡賣雞湯的G老師出來打圓場。

「現在這麼多不合理的事情,黑格爾的棺材板都要壓不住了。」F同學在一邊吐槽G老師。

「我要說你們這麼曲解黑格爾的話,黑格爾的棺材板才真的是要壓不住了。」我忍不住也插了一句。

「那你說黑格爾的原意是什麼?」F同學一下子就像是找到了友軍,一把把我拉進了戰局。為了快速脫身,我只好答應他們把這個說來話長的話題變成本周的更新,詳細地解釋一下:為什麼黑格爾的這句名言會變成被曲解最嚴重和被錯誤引用最多的話。

「我沒有說過這句話。」——黑格爾

「存在即合理」這句話,其實黑格爾並沒有說過。它來源於對黑格爾的著作《法哲學原理——或自然法與國家學綱要》一書序言中的一句話的誤譯。這句話的原文是:「Was vernünftig ist, das ist wirklich; und was wirklich ist, das ist vernünftig.」

這句話翻譯成中文,就是:「凡是合乎理性的東西都是現實的;凡是現實的東西都是合乎理性的。

看到了沒,黑格爾的原話其實有個德國哲學家流行的毛病:不·說·人·話

所謂的「不說人話」,就是他原話里的所有單詞,你都不能按照日常的理解去進行解釋,一定要回到西方哲學的那套話語體系里,按照他們的說話邏輯來理解。而最初開始解讀這句話的人,我們已經無從得知他究竟是為了省事,還是根本沒有了解德國哲學家這種「有話就是不好好說」的語言習慣,把上面那一大段有著豐富內涵的話給簡化成了五個字——存在即合理。

實際上,黑格爾的原話有一個非常大的理論前提,那就是存在一個像是基督教里至高無上的上帝一樣的「絕對理性」。所以在後來他的另一本書《小邏輯》里,他又解釋了一遍自己的這句話,專門說明了這句話里「合乎理性」中的「理性」,是那個像上帝一樣的「絕對理性」,而不是倫理道德或是主觀判斷中的「道理」,我們也可以相對偷懶(同時也不太準確)地把這個「理性」理解為「客觀規律」。而這個「現實」則是指「已經存在於現實中的事物」,承認的是它們「存在於世界上」的這個狀態,也並非認可這些事物本身。

所以,把黑格爾不太講人話的原話重新翻譯一下,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凡是符合客觀規律的事物,都會出現在世界上;凡是已經出現在了世界上的東西,都是遵循著客觀規律出現的。

如果還有人覺得這句話太繞,太不講人話,那我們只好再把它簡單化(同時也更偏離願意)一些。那麼這句話大概可以理解為:所有已經存在的事物,都有導致它們如此存在的原因。

引起歧義本來就是中文的擅長項目

放在語法規則相對嚴格,單詞意義也比較受限制的德語語境之下,黑格爾尚且還要把這句話內涵豐富的話說得如此曲折拐彎以免被人誤解。那麼放到語法規則相對寬鬆得多,單詞意義也容易模糊的中文語境下,又有人把黑格爾的原話壓縮得如此過分,最終的解讀把黑格爾的原意做180°扭曲也就一點都不奇怪了。

更何況,引起歧義本來就是中文擅長的項目。和同樣古老但多少還算有人在用的拉丁語相比,一個中文漢字能夠承載的信息量,往往要比一個拉丁語單詞要多得多。更不用說在不同的語境下,同樣一句話話能夠產生出的不同解讀了。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大概就是「我下面給你吃」和「能幹的妹妹」之類了吧。我知道有人看到這裡一定會N臉懵逼,也肯定有人看到這裡已經面帶詭異笑容。嗯,這就是我說的不同的解讀帶來的結果。

「合理」這個詞,在百度漢語中的解釋是:「合乎道理或事理。」這裡的「道理」可以理解為「天理」,也就是「客觀規律」,而「事理」則可以理解為「人理」,也就是「倫理道德」或者「法律法規」。當初把黑格爾那長長的一段話壓縮成五個字的那個人,很顯然把「合理」按照「合乎客觀規律」的「道理」來解釋了。

也就是說,在闡述這句話的時候,他有意無意地混淆了「客觀規律」和「倫理道德、法律法規」這兩個很可能會在具體問題上發生衝突的概念,而這也就是很多人誤讀黑格爾原話的原因所在。

符合「客觀規律」的東西是一種客觀的存在,很多時候是無法用「正確」和「錯誤」來進行評判的。然而「倫理道德」和「法律法規」本來就是一種用來評判人們日常言行的標準,從誕生之初起就承擔著評判正確和錯誤的職責。所以,承認一件事情「合乎事理」,實際上就暗含了認為「這是正確的」的意思。這也就難怪有懶于思考或者懦弱膽怯的人會用「存在即合理」來作為自己不思考、不作為的借口了。

黑格爾的繼承者對他的進一步闡述

那麼,回到了我們一開始的話題,如果當你面對一些不合理(這個理指的是「人理」而非「天理」)的事物,感到心中憤憤不平的時候,有人拿出「存在即合理」來要你忍讓的時候,我們應當怎麼做呢?

魯迅先生給了一個很好的回答:「損著別人的牙眼,卻反對報復、主張寬容的人,萬勿和他接近。」

其實黑格爾的原話,深究下去,就會發現在他看似保守守舊的外表下,隱藏著一種革命的鋒芒。這種鋒芒後來被黑格爾哲學的繼承者——馬克思和恩格斯看了出來。

因為如果「凡是合乎理性的東西都是現實的;凡是現實的東西都是合乎理性的。」,那麼我們就可以繼續往下推論:如果有一個已經存在的東西不再符合黑格爾所說的「絕對理性」,那麼會怎麼樣呢?無疑,這個東西將會由於不再符合「絕對理性」而滅亡。羅馬帝國也好,大清帝國也好,無一不是這樣滅亡的。

於是,恩格斯在這個基礎上又往前再推論了一步:既然世界是永遠處於發展變化中的,那麼現存的東西遲早都會有不再符合絕對理性的一天。由於「不符合理性的事物就會滅亡」,所以可以得出的結論就是——所有現存的東西遲早都會滅亡。

這樣一來,看起來本來好像是十分保守,在維護現有社會狀態的話,就變成了非常激進的革命言論。所以在黑格爾自己推出了這個結論之後,他一直對此非常緊張,生怕這句話的背後的深意被人引申解讀。所幸,當時的普魯士國王對這句話的解讀和很多普羅大眾後來的誤讀如出一轍,也以為黑格爾是單純地為現實狀況辯護,所以並未為難過他。

不過,現在你已經知道了,黑格爾的原話和他的繼承者——恩格斯對這句話的進一步闡述。所以,下次當你遇到了什麼糟心事,而有人試圖用「存在即合理」這種話來勸說你忍讓的時候,不妨一個大耳光子抽他臉上,然後對他微笑著說:「既然存在即合理,那麼我打你耳光這件事已經存在,它就是合理的,所以請你接受嘍。」

當然,如果在你打完之後他會反打回來的話,倉老師還是建議你不要打了。畢竟,我們自己是知道「符合天理並不意味著符合人理」這個事實的,就沒必要再嘗試了。

===================================

歡迎關注個人微信 號:倉鼠老師的心書房

每周五定期更新關於心理學的知識、技術和思考,其他時間不定期更新


推薦閱讀:

你在哪一刻才能感受到「人生的真實」?
你是什麼時候意識到自己存在的?
2008年之後都發生了什麼?

TAG:哲学 | 黑格尔Hegel | 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