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的主要消費群體已經是 25-35 歲了嗎?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變化?

本題亦收入知乎圓桌 ? 消費升級啟示錄,更多「消費升級」相關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本題已收入知乎圓桌 ? 商業研究所,更多「商業」、「公司」、「行業研究」相關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看到一篇文章:Gucci 銷售額首次超過愛馬仕,母公司開雲相當開心

根據 Pinault 說法,35 歲以下的顧客目前已成為開雲集團的主力消費群體。「Gucci 50% 的銷售額都來自千禧一代,而在 Saint Laurent,這個比例高達 65%。這意味著我們的核心客戶年齡只有 25 - 35 歲,成衣對這群人的吸引力比上一代人強得多。」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年齡「下沉」?年輕人是變得越來越有錢了嗎?


我不認為目前「已經是」,而是「趨勢如此」。

目前並沒有嚴謹的數據支持題主的觀點。而且客觀地來說,80-90後的收入,總體並不比60-70後這批目前人到中年,事業有成的多。 但是從幾個趨勢來看,確實有著越來越多的25-35歲人群在消費奢侈品。有2個明顯現象可以支持到這個趨勢觀點:

1、奢侈品其實總體這兩年業績挑戰很大。 CHANEL這樣的老牌奢侈品也遭遇增速降低的表現。而題主所標記的幾個這兩年財報數據大獲成功的品牌,恰恰都是因為他們順應時代要求, 在產品設計師風格上做了大的改變,迎合了80-90後的口味。他們的設計,正在脫離原來奢侈品所強調的那種優雅、高貴的風格,而是混入了街頭、運動、充滿活力、文化大雜燴式的元素。 那些沒有順應青年人口味改變的,恰恰都遭遇了業績挑戰。

2、從所用的代言人或者活動邀請明星也可以看出,小鮮肉所佔的比例越來越大。諸如Angela Baby, 趙思穎,吳亦凡, 王俊凱等,在傳統奢侈品時代,是很難想像奢侈品會使用這些其實並沒有到達全球一線位置的明星的。回顧奢侈品傳統用明星的習慣,基本都是熟女臘肉形象居多。

原因:

1、經濟消費能力肯定是毋庸置疑的。 這個眾人都已看到。

2、個人觀察,80-90後雖然同樣穿奢侈品,但是消費心理與他們的前輩(家長)已經不太一樣。 他們的前輩在消費奢侈品時,還多以炫耀性消費為主。但是80-90後更看重產品本身(特別是設計),而非只認牌子。這是為什麼 同樣是奢侈品, 那些產品設計風格轉型的幾個品牌都大獲成功,而依然堅守自己那種高貴、優雅、經典路線的卻在遭遇業績挑戰。

3、時尚品位是80-90後的另一個超越他們前輩的地方。 說實話,GUCCI現在的設計風格的搭配, 不是一般人能駕馭得了的。 但是會買它的80-90後很清楚怎麼能把GUCCI與ZARA這樣的衣服混搭在一起。以前傳統時代,很多買奢侈品的人都只是在身上堆積一堆名牌而已。

4、與此同時,那些具備消費奢侈品能力的60-70後,相當一部分轉向了高級定製。 這也是老的奢侈品流失掉的一部分客人。 所以相對會顯得, 80-90後有逐漸成為主力軍的趨勢。


可能研究下這些奢侈品牌的產品結構就懂了。我沒有具體數據,但很多傳統奢侈品牌已經逐漸轉向輕奢品和快消品,比如我剛入手某奢侈品牌香氛一罐,不貴幾百而已。利潤上,傳統產品<輕奢<快消,也別覺得這些品牌多牛逼,為了續命,也得賺屌絲的錢。


從縱向商業角度來看,奢侈品走向年輕化是奢侈品品牌商的整體策略,這也的確是一個持續發展的趨勢——

奢侈品在發展的初期是為了權貴階層的,比如LV的誕生和興起起源於給貴族製作輕便的旅行箱:以前貴族出趟門,不塞個二三十輛馬車不過癮,小到燭台大到小姐夫人們巨大的裙撐,都要一起帶走。LV的帆布材質行李箱特別利落好使,還能經受住長途跋涉和風吹雨打。

但自從LV家族的好女婿Henry Racamier通過一系列商業運作使得奢侈品品牌不再只能作坊式地提供小眾和特定客戶的服務,開始擴大受眾:通過取消中間商,開設直營店,使得LV的利潤率做到競爭對手的兩倍,又通過收購和併購,創立了LVMH集團,把一件小眾的生意變成了可以實現品牌間協同的集團。

這樣的操作直接帶領奢侈品行業走上集團化的道路。

而之後,外姓人Bernard Arnault 奪權,LVMH在激進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集團逐利要遠大於提供「完美的產品」。Arnault通過售賣奢侈品獲得巨額的利潤和穩定的現金流,用一種近乎「工業化」的方式收購和整合甚至改造品牌:品牌美譽+先鋒設計+廣告攻勢。

而在高端市場賺得盆滿缽滿之後,有潛力的新人群也成為了重點開拓對象:亞洲新貴(以極度從眾、自尊心強、認為奢侈品反映了自己對精益求精的心態,尤其還能反應社會地位差距的日本人為首)。

與此同時,產品不再局限於皮質手袋、包包,而是將產品線擴大至小型皮具(錢包、鑰匙扣)和香水,並且大事開展品牌授權業務。比如Burberry一度在日本有藍標黑標,連Burberry自己的管理層都數不清自家到底有多少品牌授權方。

這樣的擴張使得定價直接下降了一個數量級,也使產品的受眾可以接近於大眾消費市場,而這裡面大部分是年輕人,擁有一個chanel名片夾和一支dior口紅是她們進入奢侈品市場的一扇大門。

總而言之,奢侈品大眾化的路徑,本身已經決定了其對越來越多年輕消費群體的觸達。

從偏社會學角度來說,走下神壇也並非全是奢侈品品牌一廂情願,甚至可以說是年輕消費者積極主動的把自己推到了奢侈品的射程之內。

消費方式是技術、政治、經濟、社會語境、社群和個體綜合作用的結果,簡單的「衣食無憂」顯然已經無法承攬年輕人的慾望,消費主義的社交反饋之下,每個人都越來越被鼓勵追求多元、個性的生活方式。但是,「多樣」並不等於「確定」,很多年輕人並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歡什麼,他們需要被什麼「擊中」,從而接受「什麼值得買」的引導。

此時,品牌商出面承擔這個引導者的角色可謂眾望所歸。

這是因為品牌歷來是人類身份象徵的工具,作為一種外力幫助甚至強行推動人進行自我表達,這種圈層認同並不排除年輕人。於是,「有點小錢,花不起大錢」的年輕人迫切的將自己暴露在亟需被引導的行列,爭奪話語權的方式之一就是學習如何用自己那點錢,為自己理想的生活質量投票,或許,這種指引的本質,是如何最大程度地通過「花點小錢」來抵抗「花不起大錢」的焦慮。

那麼,具體什麼品牌最有資格充當「佈道者」的角色呢?當然是神壇上的那些品牌,以其「不食人間煙火」的高冷氣質,回應年輕人對「站在鄙視鏈頂端」的嚮往。

於是,本身就不「大眾」的奢侈品品牌優雅而客套的伸出了橄欖枝,既然捕獲新消費群體是品牌的天性,那麼年輕人顯然是最好的「獵物」。

至於找當紅「愛豆」代言、數字化營銷、高科技手段等等「年輕化」的新營銷策略,不過是奢侈品品牌強化社交反饋的具體手段而已。只不過,一路高歌猛進也難免容易有雜音:原本高(大)端(齡)的消費群體開始逃離,年輕人又因為某些奢侈品牌越來越便宜而心生嫌棄。

事實上,任何消費群體都在「被關注也被利用、被看重也被當作靶子、被聆聽觀點也被榨取消費」的死循環中不斷輪迴;而任何品牌也在「無論怎麼討好都得不到喜歡」和「好像怎麼擺臭臉也照樣被偏愛」的極端里左右搖擺。

總之,年輕人和奢侈品相互擁抱取暖是個並不新鮮的噱頭,不過是商家和消費者各懷鬼胎同場共舞的結果。


作者:以太投資總監 @Kelin


其實也看在哪裡吧。

本人常年在國外居住,感覺在國外工作的年輕人都比較務實,在金融區上班路上見到的包包牌子都是MK, Kate Spade這些,偶爾有些人背LV,Prada什麼的,極少看見有人背愛馬仕。以前在投資銀行工作的時候,的確見到奢侈品比例高一點,但畢竟行業需求,需要裝點門面。

中國留學生是我在國外見過使用奢侈品比例最高的群體了,基本想知道什麼在流行,只要去大學校園裡面轉一圈看看中國留學生用什麼就行了。

每次回國的時候(在國內我都住在北上廣深之一),在好點的購物區總是看到很多年輕人都是背著奢侈品包包,比如Chanel,Gucci之類的,還跟朋友感嘆過(當然朋友也指出很大一部分可能是假貨)。

我個人覺得有這麼幾點原因:

  • 媒體的渲染
    • 最近為了發展自己的社交賬號而研究了很多自媒體,發現很多自媒體都是積極倡導消費,各種誇大奢侈品的好處以及貶低其他品牌的價值。這裡面的利益關係我不好評論,但是感覺如果是年輕人,平時缺乏自己的一些思考,很容易被這樣的媒體帶節奏而盲目消費。
  • 經濟條件提升
    • 現在25-35歲的年輕人成長的大環境經歷了經濟的高速發展,不管是他們的家庭還是他們自身都更有能力消費奢侈品。
  • 人口結構變化
    • 25-35歲的年輕人應該是獨生子女那一輩,父母更加嬌慣孩子,因此消費觀應該主要是買讓自己高興的產品,結合前面兩點,更容易進行奢侈品消費。

上班路上回答問題時間有限。如果以後想到還有什麼,會回來繼續補充。


年輕時不知天高地厚,不知命途多舛,不知父母艱難,只知人不風流枉少年,加上熱血衝動臉皮薄,所以難免好攀比,說到底,兒賣爺田不心痛。真正靠自己雙手打拚的,是不敢這麼亂花亂用的。


這正是剛開始有點錢,而且有多少都敢花光的年紀啊。

買買買到35還窮得身無分文…估計就想明白了…


從現實的大角度來看,奢侈品的消費依舊不是青年人的專利。二十五六歲的青年人除去一些已經在就業 創業方面小有成就的人。其餘大部分人依舊沒有能夠長期支撐長期消費奢侈品的能力。


女孩子越來越難追了。以前都是老男人買奢侈品送姑娘,現在25~35的中年人也不得不買奢侈品來討好姑娘們了。

說的就是你,來打我呀。


第一次知道Gucci的鞋子要5000塊一雙,京東也有賣!!!


記得哪裡看過說現在商品大眾化同質化嚴重,早年的手機各種奇形怪狀都有,現在的手機只有一種樣子了。雖然商家也搞了不少的外殼但是本身上面並沒有太大區別,這樣就只能靠品牌了。


年齡下沉是因為虛榮心的原因導致,所以經常有攀比心理。

急切想要與周圍人拉開距離,表示老娘買得起,你們並不能,這是身份地位的象徵。

誰不知道奢侈品如果太貴太貴除了本身質量真的好,還有有一部分是買logo呢。


其實是因為這一代人的生活質量水平上升了。老一代人普遍比較不跟潮流,但他們製造了一定的經濟基礎條件讓自己的孩子們能買上這些品牌。而且25-30已經是自己能賺錢買的年紀了,這個年紀能自己賺也是很正常的。

我作為一家奢侈品百貨,接觸過很多的客人,普遍來看客人也不全都是敗家的。

至於樓里有個人說一雙鞋子換個樣子就要小几千,希望大家去了解一下奢侈品的品牌歷史,品牌理念,然後去看看經濟的書,再去百度一下,什麼叫品牌附加值。一個奢侈品,不是無憑無證就要那麼貴的。


個人感覺是有這樣的趨勢,而且呈明顯狀態。

家裡做了十年的皮具生意,剛起家的時候我還在讀書,沒有參與到生意中來,但從看到的,聽到的,當時的顧客群體年紀都跟我父母般大,差不多40+的多

現在自己稍稍接手一些生意,接觸到的群體都是跟我差不多大的,27-33之間的。而且這兩三年,大學生越來越多。

至於說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我個人感覺,除了經濟條件越來越好,人民生活越來越富足這個大的社會背景之外,可能還有以下的原因:

1、奢侈品行業逐漸拋棄以前的那種看一眼就覺得貴的辣眼睛的氣質了,而是越來越接地氣。設計會更多的去考慮讓大部分人都能接受,而非只聚焦於極小部分的人群,而且大部分品牌也越來越年輕化潮流話

2、各路明星高頻率的曝光率,特別是一些流量小生的代言,導致很多年輕人沖著自己的愛豆也要去買回一件衣服包包什麼的,為了支持自己的愛豆。

3、購物越來越方便,以前可能只有在一線城市才有機會購買到這些奢侈品,但是現在 海淘、代購等新興購物模式的火熱,大大降低地了人們在購買時的機會成本,極大的方便了人們的消費行為。

想到再補充吧


因為他們的爸媽有錢啊


是的

對於中國來說,30歲左右,月均收入在5000至10000之間的高收入、高學歷人群是奢侈品消費的主力人群。這些年輕的奢侈品消費者,其中一多半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有錢人,他們需要動用40%甚至更大的比例去追求奢侈品。而在歐美,奢侈品的購買主力人群要主要在40-60歲的中產階層,動用的個人財富佔比也僅在4%左右。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可能是因為以下幾個原因吧:

1. 購物動機轉變

自2012年掀起的反腐之風起,購買奢侈品不再作為給上司或者官員的禮物,而更多的是給自己或者家人朋友。奢侈品已從炫耀財富逐漸變為彰顯品位,因此消費年齡層也有所下沉。

2. 購買人群的轉變

目前中國30歲左右的年輕人正是改革開放以後成長起來一批獨生子女大軍。他們對於自身的關注度更高,文化水平,收入水平也較自己上一輩有了明顯提升。與老一輩的艱苦奮鬥相比,他們也更加註重生活品質和個人品位。

3. 網路購物、海外代購的興起

可以說中國是全球網購最活躍的國家,網購的興起也進一步帶動了奢侈品消費的熱潮。傳統的奢侈品銷售主要通過專櫃,由於奢侈品價高折扣少,櫃員高冷,許多底氣不足的消費者並不敢步入店內選購。隨著網路和媒體的興起,了解挑選和購買奢侈品變成了足不出戶就能完成的事情。

4. 網紅、直播文化的興起

要說在中國奢侈品購買人群的年輕化,還離不開網紅經濟的興起。根據艾瑞諮詢發布的《中國網紅經濟發展洞察報告》,目前,坐擁「10萬+」粉絲以上的網紅人數較去年增長57.3%,網紅粉絲總人數達到4.7億人,同比增長20.6%。網紅人數與粉絲規模雙雙增長。網紅賺了錢自然需要進行奢侈品消費彰顯自己的身份地位而同時也會相應的影響自己的粉絲對於奢侈品的態度。

5. 海外價差

除了以上因素以外,由於匯率關稅等等因素,許多奢侈品在國內的價格比海外高出了10%-50%甚至更高。雖然即便在海外購買奢侈品也並非小數目,但比國內專櫃價格便宜了成千上萬的價格優勢還是非常令人心動的。而隨著出境游的普及,自己或者請朋友更或者請代購幫買購買奢侈品也變的非常尋常。

綜上,經濟的進步發展,人群的教育水平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對自身的關注度提升;購買渠道的寬鬆和多元化;社會氛圍,信息文化的傳播等因素可能是造成我國奢侈品消費人群年齡下沉的主要因素吧。


年輕人對於時尚的需求比較強烈,愛玩和對新奇特的敏感,及易受影響的閱歷弱勢,使得他們成為了輕奢品牌競相追逐的目標消費者。


大家都是從小長大的,25--35都買過了,往後追求的都不一樣了


觀察一下現在主流中級車和豪華品牌入門車費設計趨向就能看出來,這個世界消費主體在向年輕人傾斜。


建議題主自行查詢一下20年前中國人購購買力和現在的人均購買力


司我想做一個婚戀網站,不知道思路有無邏輯上的硬傷?名字取好了,叫做「愛情角」。計劃是在婚戀交友環節,不以盈利為目的,真心實地的正兒八經的為單身人士服務。品牌出來後,靠品牌授權盈利,比如授權化妝品、皮具、飾品等。最終打造一款可以借物喻意的輕奢品牌。


推薦閱讀:

為什麼明明很醜但是很多奢侈品包布滿LOGO?
Burberry 在豪華品牌里到底算是個什麼檔次?
大牌正品和高仿 A貨 原版皮的鑒別。?
排除價格的因素三十萬的豪華品牌汽車和二十萬的普通品牌汽車相比優勢在哪裡?
請教,如何進入奢侈品行業的管理和營銷部門?

TAG:行業分析 | 奢侈品行業 | 消費升級TradingU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