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漫畫編輯成就了強大的日本ACG產業 | 大塚英志講座
17號大冢先生活動的現場照片(照片是淺野老師親自照的)
大家對活動做了詳細的文字記錄。學術趴之後這段時間會陸續推出講座的內容記錄。每一場都非常精彩哦!
今天分享的是17號的內容,由來自樂益數碼(大連)有限公司的秦健老師整理。快來一起看看吧!(文字略有調整。)
大塚英志先生
編輯是什麼
3月17日講座,大塚英志主講
在日本的出版社,雜誌社,有編輯這個職業。我本人在做原創作者之前做過很長一段時間編輯。
為什麼日本的漫畫(為中心)、遊戲、動畫和電影的這一產業如此發達呢?被(包括中國在內的)國外這麼問到卻不知道怎麼回答。被問到了之後,我們才開始思考這個問題。
我的答案是,這個產業是以漫畫雜誌的編輯為重點來發展的。
日本的漫畫雜誌編輯和其他國家的不一樣,我雖然有十多年不做編輯了,但是整理當時的筆記,發現記錄了700多個新人作者的聯繫方式,直接合作過的有幾十個。編輯的一個重要職責就是培養新人作者,這次也請來了兩位很重要的編輯:角川書店的芹澤老師和小學館的武藤老師來和大家分享。
日本編輯會進行一種現場投稿(日語:持ち込み)。講座期間我們會現場示範這種投稿形式,各位學生可以假設是來編輯部投稿,對出版社和編輯發問,編輯也會根據作品水平進行溝通點評。這樣,大家可以親眼看到在日本的出版社,編輯是怎樣和新人作者交流的。
講座現場真的做了示範投稿的環節!
編輯的基本工作有三個:
第一,參與書籍雜誌的製作,收集原稿進行審計設計,製作出版物。
第二,也會參與戰略性的設計。當然,漫畫雜誌的話是會把單個的作品串聯起來,擔當編集者。
第三,新人作者的培養。日本的漫畫雜誌都有不同的漫畫作者,1960年代,漫畫雜誌剛剛開始興起的時候,《少年Sunday》、《少年Jump》等雜誌漸漸流行,各個雜誌會以自己挖掘的新人作者為中心製作出版物。特別是《少年Jump》曾有一個時期只啟用自己培養的漫畫作者——所以當年的《少年Jump》上某某作家的作品只能在《少年Jump》上看到。雖然當時所謂的「獨家作者」很多都並不是有名的作者,但是這種獨特的方式使其成為了最有名的漫畫雜誌。所以,漫畫雜誌有很強的新人育成能力。
現在的雜誌社,會把一些工作外包出去。而且隨著網路的發展,雜誌社的工作也減輕了,比如很多原稿都用電子版來發送。我在當編輯的時候,會在作家家中等待,拿到原稿後把原稿放上計程車送給我在印刷廠等待的同事。我自己則繼續在作者家家中等待,為什麼呢,因為我走了的話作家就會畫別的出版社的內容了。(大家笑)。但現在都不會這樣了,作者們都用郵件把稿件發過來就行了。
編輯會有什麼樣的屬性呢?基本有以下幾種類型:
製片人
製作製片
導演
故事編輯
原作者
項目管理
經紀人
我在轉行做原作者之前,上面的角色都擔當過。對不同出版社來說,編輯的上述的屬性重點會不一樣。比如有製片人類型的編輯,故事類型的編輯等等。下面詳細給大家介紹一下。
>>製片人類型的編輯<<
這種編輯會進行企劃:企劃所擔當的作者在什麼時候,畫什麼樣類型的故事會比較好,執行實際的企劃,立案,試畫,進行等。這個跟電影的製片比較像。
>>line producer (執行製片人)類型的編輯<<
Line producer是做具體事務的producer,更傾向於執行。而producer則傾向於企劃。比如剛剛說的催稿等事務,都是line producer的工作內容,類似助理,幫助作家做具體的協助事務。比如取材的協調工作等等。
Line producer 在電影中的工作,漫畫編輯也會做。
>>導演類型的編輯<<
導演類型的編輯會給漫畫家提出具體演出上的指導,比如畫面呈現。淺野龍哉老師(北外教師,大塚老師的學生)之前進行的講座都是這方面的內容,他很擅長這方面的內容。
我在這方面的一些知識是從石森老師那裡學到的。我畢業的時候沒有好好就業,在漫畫雜誌作為編輯打工,當時的總編輯是很厲害的人物,是手塚治虫老師的編輯,是業界傳奇的人物。我在打工的時候,他竟然讓我做石森老師的編輯,他(石森老師)對我來說是神一樣的存在。
漫畫大師石森章太郎先生石森老師經常在咖啡廳里創作,一般首先會考慮台詞部分,有一次我去取稿件來,看到石森老師在畫分鏡腳本,他畫完了把畫稿給我,當時沒有複印版的,只能我用拓紙一頁一頁的複製,我剛剛要做這個事情就被石森老師制止了,他說:「你不是我的編輯嗎?」
我不能告訴他說我只是一個時薪450日元(在當時來說非常便宜)的打工者。
他說:「你是我的編輯,你對我的漫畫有什麼意見?,肯定有哪裡是不對勁的你快給我指出來!「
但我什麼也說不出來。
後來我硬著頭皮指出一些問題來,但是石森老師會說,這是怎麼怎麼回事,這裡其實是正確的。後來的一年,這種場景都反反覆復的上演。我一直不知道石森老師為什麼要這樣對我……(註:第二天武藤老師介紹編輯成長的時候提到,日本的出版社都是資深漫畫家帶新人編輯,新人編輯成長為資深編輯之後,才會培養新人漫畫家,編輯和作家之間就是這樣互相培養的,大塚老師說明白了石森老師當年為什麼那麼嚴格的要求他。)
>>原作者屬性的編輯<<
原作者有很多就是編輯出身(比如大塚老師本人)。
這類編輯會從作品的創意,梗概,故事線,點子等開始創作。
>>故事編輯屬性的編輯<<
是把作者不成熟的,片段性的創作物來整理,整合起來。
這個一般是新人編輯來做的職務,在美國電視劇里就會有story editor的職務。當你覺得這個故事很好的話,一般都是同一個story editor來做的。漫畫里也是,會有很多的image ,比如大結局啊高潮啊等想法,但是做成一個完整的作品的話就需要story editor的編輯來做。
>>管理型編輯<<
會做各種各樣的雜務,和助理工作。我之前也做過很多這種工作,比如排日程,解決各種問題狀況。我也是學生的戀愛商談對象。很多人把戀愛的趣事畫成漫畫。
這個管理型屬性的編輯者會在很多意想不到的地方幫助作者。
>>Agent(經紀人)類型的編輯<<
作家的權益和對外活動都由這種類型的編輯來代為處理。現在會有書面的協議來規範這些。在美國會有Agent和所屬公司是不一樣的歸屬,但日本基本都是一樣的。
新人作家的培養方式
面對面投稿
投稿
介紹
星探挖掘
編輯認為作者有潛力的話會成為該作者的擔當編輯。
以前會有作者在面對面投稿的時候拿到了編輯的名片,願意給作家名片的話,那就表明該編輯是看好這個作者,願意做其編輯的。
編輯如果覺得原稿好能看完,成為了這種關係就意味著作者和編輯建立了擔當關係。
有好的作品也可以參加新人賞。
很多編輯認為自己的本質工作就是扶持自己的作家獲獎成功。
現在,編輯的工作很多都被數字化和網路化代替,有些時候人們會覺得是不是不再需要編輯了。在這種網路平台投稿的時代,漫畫的品質到底怎麼來控制呢?編輯還剩下了什麼工作呢?
我個人認為編輯最後所剩下的本質最重要的就是看藍本分鏡,培養新人作者,把一個作品通過反覆的推敲做到最好。
——註:以上只是其中一場講座的內容。我們之後還會陸續推出其他各場活動的超硬幹貨。歡迎大家隨時關注哦。
原文鏈接(點擊閱讀更多內容)
(出自:動畫學術趴 微信公眾號:babblers)
推薦閱讀:
※誰說動畫和遊戲不能同時操作?這部番分分鐘打臉
※很多人認為日本動畫聲優一定強過中國配音演員,怎麼以理服人地說明中國動畫配音演員也很優秀?
※ˉ\_(ツ)_/ˉ論不同字體顏文字的特效 (另附顏文字神器下載)
※英雄重生?——寶石之國第三話
※遠坂點評:賣腐也要遵守基本法!——《冰上的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