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該嚴肅的說說中醫藥了
這麼多年來,我一直佩服那個把中國傳統醫學命名為「中醫藥」的人。這個命名讓中國傳統醫學延續了很多年的壽命。因為中醫這個名字讓人以為:否定了中醫就是否定了中國。你想誰願意否定自己的祖國呢?
雖然中醫藥的確代表了中國傳統文化,但現代醫學其實也充滿了中國人的心血和智慧。不說近年來國內醫學科學的貢獻,往前追溯幾十年,中國人也曾為醫學進步做了不少貢獻。比如北京協和醫院劉士豪教授、朱憲彝於Science發表的《TREATMENT OF RENAL OSTEODYSTROPHY WITH DIHYDROTACHYSTEROL (A.T.10) AND IRON》,提出「腎性骨營養不良」疾病命名。這是少數中國人命名的疾病分類,該命名沿用到最近才更改。而現代臨床醫學最嚴苛的高質量研究評判標準「隨機雙盲對照」原則也是由中國學者李景均教授提倡並推廣到全球。
世界鈣磷代謝研究的奠基者之一:劉士豪教授
臨床研究的隨機雙盲原則的倡導者:李景均教授
新中國建國前,當時的政府已經開始著手摒棄中國傳統醫學、建立跟世界一致的現代醫學體系。新中國建國後也曾著力推行摒棄中醫的做法,但因為政治干涉而停止……這其中的根源可能是基於這樣的社會心態:中醫藥是中國人的醫學,要是否定了它,豈不是否定了中國、否定了中國人?這豈不是打擊了大家的自信心?
廢除中醫其實並不影響中國人的自信。今天的中國根本不需要用中醫藥來建立所謂的自信。哪怕往前推幾十年,我們也不需要這些來蠱惑自己的心智!因為幾十年前的中國人就可以很好的掌握現代醫學、推動人類醫學的進步!
再何況,一切的醫療行為都最終以療效來說話!不能祛除疾患、改善健康,那你如何吹噓也是無用的。我們考察中醫藥統治中國時的醫療衛生現狀: 根據《人口研究》的一篇論文所統計的數據,清代宗室成員大多很短命。順治同輩的宗室成員平均壽命35歲,康熙同輩的宗室成員平均壽命33歲,雍正同輩的宗室成員平均壽命29歲,而乾隆的最低,平均壽命僅為25.3歲。16歲以下死亡率非常高,14%-48%之間。 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郭松義的一篇論文,在統計了清代135位民間紳士的子女死亡情況,976個子女中有244個死於0-4歲,佔到25%。而同時期宮廷內宗室的情況是怎樣呢?從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到乾隆六十年(1795年)的80年間,北京男性宗室成員死亡1375人,其中0-4歲死亡者499人,佔到36.3%,比民間紳士的子女高11.3%。女性宗室更慘,0-4歲死亡佔比竟然可以高達63.1%。因此,可以推出清朝宮廷內宗室成員平均壽命,可能比民間紳士都要低得多。
世界衛生組織在2013年發表了一篇叫做《2014-2023年傳統醫學戰略》的文章。中醫粉絲們立馬做欣欣然,大叫世界衛生組織支持中醫。仔細看看這部「戰略」,說的傳統醫學,包括非洲的巫醫、歐美的替代醫學,比如美國的水晶球看病------是不是覺得很像童話故事裡的巫師,是的就是這玩意!跟這樣的巫醫並列,可想世界衛生組織是作如何看待。但中醫欣欣然,以為被人表揚了一番……
實際上,世界衛生組織出這樣一份「戰略」,是體察到這樣的現實:現代醫學並不能覆蓋世界的各個角落,很多人因為傳統信仰、經濟原因而不選擇現代醫學,而傾向於傳統醫學。為了保障各地人類的健康,世界衛生組織從尊重現實的角度出發,用一種含糊的說法,希望推行對世界各地傳統醫學予以「驗醫驗葯」。不信?我們一起看看一些中醫粉絲丟給我們的證據
(仔細看看世界衛生組織含糊說法,就明白它的良苦用心了)
回顧歷史,不論是中國傳統醫學,還是曾經的古代西醫,乃至近代、現代醫學都需要嚴格的驗證才能被今天的我們認可。別說傳統醫學,現代醫學裡也有大量診療措施因為通不過驗證而被否定。而最嚴苛最可靠的驗證手段就是李景均教授提倡的「隨機雙盲原則」。但很可惜的是,李景均教授本是在中國災難 最深重 時期-----日本全面侵華時期歷經萬難艱辛從國外留學歸來,但卻在新中國建國後,因為政治干涉學術而離開新中國、最終去了美國。據說該事件還引起了毛澤東同志的震怒。到美國後,李景均先生在人類遺傳醫學、醫學統計學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可以說大大的改變了現代臨床醫學面貌。而這一切,他原本可以把功績寫在中國。撫今追昔,回到中醫藥問題上來,我們能否汲取教訓,不讓歷史重演呢?
鳴謝:本文大量引用和參考了「希波克拉底門徒」先生的文章,在此特別感謝!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