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半小時讀完一本書?

我在博士後期間參加過一個活動,認識了一位北大中文系的女生。她家住四川南充。當了幾年老師,考研到北大。言談舉止間,是民國女子之風。

她給我講了許多四川的故事。我在國家隊當教練的時候,前後在四川工作過一年,所以相談投機。我卻沒有分享自己的故事。因為太長,說起來滔滔不絕,會讓人感到有不良企圖。因此,感覺似乎有些歉意。

當然,這不是一個愛情故事,本文的主題是快速閱讀。所以,我們此後交流的都是學術問題。

有一次,這位女生抱怨道,導師留的閱讀作業太多了,多到讀不過來,幾乎沒什麼業餘時間。

我一聽,兩眼直放光,這個我擅長啊。

我回應道,「看小說有什麼不好的。輕鬆,好玩兒。怎麼可能是個問題呢」。好像我非常擅長讀小說似的,還略帶得意。

她說,「閱讀任務不是看小說。是看各種文學理論。」

我有點兒不解,「中文系就應該多看看小說。看什麼文學理論。文學理論誰都可以胡編一套。小說嘛,雖然也是編造的,但編造的好看啊。當然也有不少次品。」

她說,「文學理論可沒有你想的那麼簡單。.....」後面說的我全都忘了。

我說,「你要說讀小說讀得快,這個有點兒難。關鍵是讀小說是一種享受啊,讀的快,等於享受的時間短。總不能直接翻到結局吧。譬如《西遊記》就不能總結提煉為,有個和尚叫唐僧,然後取到了真經。有個猴子是從石頭裡蹦出來的,叫孫悟空,後來成了斗戰勝佛。我們要看的是過程,是細節。例如唐僧如何一次次快要變唐僧肉了,孫悟空的眼睛差點在太上老君的煉丹爐里燒瞎了,卻煉出了火眼金睛。我們要看各種妖魔鬼怪輪番出場。我們要看我們的英雄被千百遍折磨的死去活來,然而沒死,還成事兒了。如果說,要讀什麼理論,那就簡單多了。一小時可以看一本。」

她說,「不可能。我們這個是要寫閱讀報告,要在討論會上講的。」

我說,「沒問題。一小時看一本,足夠寫讀書報告了,講也是可以的。」

她說,「這不可能。文學理論可沒有你想的那麼簡單。.......」

我說,「這樣吧。你把正在讀的書都拿過來。當場實驗。」

她忽然雙眼放光,期待著一個理工科男倒在文學理論的腳下。

她說,「你等著。」

於是,我就在中關新園的大花園兒里的小廣場坐等。

春天裡,陽光明媚,沒有霧霾。

古木參天,百花盛開,空氣中瀰漫著萬種芳香。

天空沒有痕迹,鳥兒卻已經飛過......

1.讀書就是探案

沒過多久,她抱了一堆書到中關新園的小院子里,準備將我砸倒。

我看著這堆書,輕描淡寫的說,「隨便挑一本。我現場示範。」

她從中挑選一本300多頁的書。

她說,「這是一本專門研究魯迅文學的書,作者是日本人,很有影響力。是我們的必讀書。專業以外的人看的不多。估計你沒看過。」說著,把書遞給我。

我看到,這本書是日本文學評論家山田敬三寫的《魯迅——無意識的存在主義》,名字很陌生。魯迅的書,我沒看過幾本,太苦,太悶。

我翻了翻,「的確沒看過。剛才我說,一小時讀一本。現在我改主意了。這本書,30分鐘就夠了。」

她說,「你就吹吧。我們老師說.....文學理論.....我的感覺是.....」。

她看我似乎沒聽她在說什麼,然後問道,「什麼時候開始?」

我還在埋頭看那本書,「現在開始。我又改主意了。20分鐘讀完。」

趁她說話的時候,我已經把目錄瀏覽完畢,提煉了幾個關鍵詞。

她說,「從現在開始,我計時了。」

我說,「等一下。這本書能不能做標記。就是說,我能不能用筆在上面畫?」

她說,「行。這是我的書,你隨便畫。」

我說,「好吧。這本書將來能賣大錢,真聰明。開始計時吧。」

她看著手錶計時。

我一邊翻書,一邊喃喃自語,「這本書的名字是《魯迅——無意識的存在主義》,給一本書起名字是很難的。有些作者胡亂取名字,沒有任何內涵。有些作者挖空心思,絞盡腦汁兒。這本書,顯然屬於後者。書名是有含義的。一旦書名有含義,那就意味著書名包含著作者最重要的思考了,而且是高度濃縮的。書名就是關鍵。」

她坐在旁邊聽,沒有插話,也許是因為感覺到我似乎不是在胡說八道。

我繼續說,「存在主義很玄了。但所有書的名字都包含著一個問題。作者究竟在關注什麼問題?如果一本專著沒有討論任何問題,或者討論了各種問題而沒有最突出的問題,那就算不上是專著了。只能是文集之類的。這個人想要研究什麼問題呢?我找找看啊,不要急。」

我繼續翻書,「奧。原來山田敬三還寫過一本書,叫做《魯迅的世界》。好啦。這就是問題了:魯迅的世界是什麼?客觀的說,核心問題是這樣的。在山田敬三看來,魯迅的世界究竟是什麼?這就是這本書要回答的最重要的問題。書名就是答案。他認為魯迅的世界是無意識的存在主義的世界。但這麼說就太抽象了,都是空洞的概念。我自己都不懂。」

我抬頭看了看她,她微微點頭,表示贊同。

我低頭抓緊時間,一邊翻書,一邊繼續說,「現在我們要從書里找最關鍵的句子,來回答這個問題。必須要找原話。不能是自己模模糊糊的感覺。現在還不到總結觀點的時候。現在呢,我們要如實看,如實觀照。不看原話,匆忙總結,很容易歪曲作者的意思,還自以為讀懂了。

這都是為了讓她等的不太無聊而說的,也是在整理自己的思路。

我繼續,「一般來說,既然是個評論家,觀點就必須鮮明。否則怎麼能成家。如果觀點鮮明,就必須有關於核心問題的關鍵句子。顯然,這本書整個都是講這個問題的。他會說很多相關的話,但是,我們的目標是找到最關鍵的句子。」

我一邊翻,一邊從中找句子。凡是講魯迅個人經歷的部分全部略過去,凡是講魯迅某一部作品的部分全部略過去,凡是講歷史的部分全部略過去。

偶爾找到相關的句子,我用筆畫下來。一邊畫,一邊讀給她聽。

我找到了這麼一段話,並讀出來,「『在魯迅所處時代的中國,深刻的社會問題與嚴峻的日常現實是今天根本無法想像的。有很多人甚至得不到作為人的最低限度的生存保障。魯迅為此而痛心,他苦苦去追尋如何才能改變這種現實。結果,他發現自己能做的,就是通過文學來作用於人的精神。』」

我順手把上面那段話里的重點辭彙和短語標註出來,邊說邊總結了這段話的意思,

「可見,在山田敬三眼裡,魯迅面臨兩個世界。一個世界是有著深刻的社會問題的現實世界。另外一個是精神世界,或者文學世界。魯迅希望用文學世界作用於現實世界中的的人的精神,從而改變現實。這個結論,很容易理解,也沒有什麼獨特之處。所以,應該還有更關鍵的句子。」

憑著這本書的名字「存在主義」和我對這本書目錄的理解,我快速切入存在主義的相關部分。

我一邊翻書一邊跟他說,「既然山田敬三說魯迅是存在主義者。那咱們就要回答,什麼是存在主義?我找找哈。」

然後我迅速找到了關鍵的句子,「存在主義是這樣的。或者具體的說,山田敬三所理解的存在主義是這樣的。他說,『人只要活著,就會在所有事情上被迫作出選擇思考其生存方式,去創造出新的價值。對沒有既定的指南,甚至對既有指南持懷疑態度的人來說,自由選擇的空間也因此更加開闊。但另一方面,在自由選擇的餘地擴大的同時,也必然會招致選擇時的責任和苦惱。依薩特所說,人不是從一開始就形成的,是在「選擇自己的道德的過程中形成自己」,因此而「被處以無依靠、無幫助的時時刻刻創造出人類的刑罰」,「被處以自由之刑」。與自由形影相隨的是責任、苦惱、不安和孤獨。』這話說的很深刻啊。總結一下,存在主義,是人面對有限自由的過程中被迫做出選擇而面臨責任、苦惱、不安和孤獨的生存方式,並主張人必須直面這一切。」

我繼續往下翻,「我們看看在山田敬三眼裡,魯迅為什麼是一個存在主義者?我要找到原話。」

很快找到了,因為就在上一段文字的下面,「山田敬三是這麼說的:正如魯迅說過的那樣,到達「彷徨」境界的生存方式,是只將「黑暗與虛無」視為「實有」而「向這些作絕望的抗戰」。連他自己都認為自己的思想「太黑暗」。但即使如此,被封閉在找不到出口的黑暗中,他還是不能休息,朝著前方「只得走」,即使前方是墳,也「只得走」,這就是他的生存方式這正是被處以「自由之刑」的存在主義者的生存方式。

我繼續,「你看。人家不愧是專家。很深刻啊。這就是山田敬三的核心觀點了。而且有理有據。」

她連連點頭。

我說,「找到他的核心觀點還不行。既然是專家,他不但得自圓其說,而且得把自己的觀點和別人的觀點比較,還得圓眾家之說。不然怎麼能是專家呢?咱們現在找找,他怎麼看待別人觀點的。」

我邊說邊找,很快又找到了。因為理論著作,不是小說,所有的作者都希望讀者儘快找到關鍵的內容,儘快理解他究竟在說什麼。

我說,「在這裡。你看山田敬三列舉了別人的觀點。比如,瞿秋白說魯迅「從進化論最終地走到了階級論,從進取的爭求解放的個性主義進到了戰鬥的改造世界的集體主義」,最後得出的結論是魯迅最終走向了馬克思主義,甚至至今還有不少擁護該論的意見。可是,魯迅從未稱自己為馬克思主義者,據說他甚至連《資本論》都沒有讀過。所以,儘管魯迅翻譯了一些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文章,但是並不能因此得出結論,他就是一個馬克思主義者。」

其餘的就是其他人對這部作品的評論了。

2.給一本書結案

翻閱完畢,關鍵問題,核心觀點都找到了。

我說,好了,這本書現在讀完了,我們重新梳理一下哈。

本書的問題是:魯迅的世界究竟是什麼?

從基本的歷史背景和魯迅個人經歷得出的回答是:魯迅面臨深刻的社會問題的現實世界,和文學世界。魯迅的願望是通過文學世界作用於現實中的個人精神世界。

但這些還不足夠,這樣的回答並沒有抓住魯迅文學世界的本質。因為許多作家做的都是同樣的事情。那麼魯迅文學世界的特殊本質是什麼呢?

有的觀點認為,魯迅是從進化論,走到階級論,從進取的爭求解放的個性主義,到戰鬥的改造世界的集體主義。一言以蔽之,魯迅文學是馬克思主義文學。例如瞿秋白。

但是山田敬三並不認同這個觀點。因為,魯迅雖然翻譯了一些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但他甚至沒有讀過《資本論》,也從未自稱是馬克主義者。

山田敬三考察了存在主義的特徵,例如,個體面對有限自由,在被迫做出選擇的過程中必然面對的責任、苦惱、不安和孤獨。魯迅的個人經歷和文學作品,完全包含這些要素,而且與這些要素深刻的契合。

在山田敬三看來,魯迅的精神生活是被處以「自由之刑」的存在主義者的生存方式。

魯迅作品反映的是,無意識的存在主義。所謂無意識是指,魯迅並沒有研究過存在主義。事實上,在那個時代,存在主義的思想正在發展,尚未傳播到中國。所以魯迅的存在主義,是不了解存在主義思想的情況下,自發的思想契合。所以,也可以說魯迅的作品是自發的存在主義。

那麼,我們是什麼觀點呢?我認為,山田敬三的研究,指出了魯迅作品超越時代的特徵。它們不僅僅是在中國社會四分五裂、列強入侵、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得不到基本保障的特定歷史時代的產物,或者其作品的意義僅限於那個時代,而是具有超越性。他的作品,反映著人在所有的時代都會面臨的根本問題,那就是在有限的選擇自由的情況下,必須面臨的責任、痛苦和孤獨,並試圖從中尋求並創造活著的意義。

說到此處,我已經陶醉在思維之中了。

一邊說,一邊面露得意之色。

從眼神來看,我那位中文系的同學已經有些目瞪口呆。

我提醒她,「有沒有超時。」

她低頭看了一下手錶,「18分半。」

我得意的笑了。

她問,「你是怎麼做到的?」

3.如何用半小時讀完一本書?

我跟她說,我是理工科的。我剛才的辦法,是理工科的套路,也是人的思維的最基本的套路。

第一,書籍討論的核心問題是什麼?最重要的問題只有一個。

第二,對於這個核心問題,作者的核心觀點是什麼?根據是什麼?最重要的觀點只有一個。

第三,對於這個核心問題,其他人有什麼不一樣的觀點?根據是什麼?

第四,兩者相比較,哪一方的觀點更有道理?為什麼?

第五,作為讀者,你怎麼看?最重要的判斷只有一個。

如果這樣讀一本書,你未必讀的很快。但讀書會變成福爾摩斯探案。圍繞著核心問題,不斷找線索,找證據,最終發現答案。

其效果,完全可以用來寫個書評,或者做個讀書報告。細節部分,你再根據主題內容做做補充就可以了。如果以後寫論文,或者有其他需要,再回頭查閱即可。

這個方法可以用來速讀,也可以用來精讀。所謂精讀就是針對書的一個章節,甚至一個段落,都可以用這種提問的方法,挖掘到深刻的部分,並且將事實、概念和問題在大腦中連貫起來。

如果你經常這麼做,那麼用不了多久,你也會讀得像我一樣快。或許比我讀得還要快。因為,這麼讀下去,讀的越多,自然越快。因為同一個領域的書,大部分內容都是重複的。更重要的是,越讀越有趣,思維的樂趣。

顯然,與世界上所有的方法一樣,這個讀書方法也有其適用範圍。

例如,這種方法不適用於讀太經典的書。

比如《道德經》,處處都是重點,處處都是核心,每一句都是銘言,每一句都是定理,每一句都包含重要概念。智慧已經被濃縮的不能再濃縮了。這樣的書,適合抄,適合完完全全記到腦子裡,等著哪天一個生活場景擊中你,然後恍然大悟。而且,恍然大悟好多次。

比如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這樣的書,也很難速度。因為這樣的書,太深奧,一環扣一環。裡面有大量的模型,事實和概念。作為一個整體,構成對人的心理結構和成長過程的完整描述。另外,每一章還都是演講稿,文辭太優美,感情太飽滿。適合反覆品味。讀個幾十上百遍,總會有新感悟。

再比如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這書太專業、太深刻,稱為西方近代哲學的巔峰。這樣的書,要細細讀。最要緊的是,確保能讀進去,不要發瘋就已經很好了。

再比如充斥各種公式、圖表的專業書,也不適合速讀。要麼拿來查閱,如果是核心專業,就必須鑽研才行。

上述方法對於這些書雖然不能做到速讀,但用於精讀、品味、挖掘深刻內涵,是適合的。萬不得已的時候,用來速度,臨時抱佛腳,也能解燃眉之急。

那位女生並沒有繼續問下去,我從她聰慧的眼神中已經判斷出,她已經知道這方法是可以檢驗的。無需問的太多,她已然知道該如何做,如何精進了。

自從吐露這個秘訣之後,那位女生就再也沒找過我了。我想,應該是進入了欲罷不能的學習狀態了。

天下英雄出我輩,一如書海歲月催。

一頁頁充滿了鬼畫符的紙張,一本本磚頭般分量被稱之為書的東西,不知改變了多少人的容顏。

我也是如此。我正在欲罷不能的研究一個大問題。

4.天下武功

從那以後,我記住了存在主義這個詞兒。讀過一遍,講過一遍,再加之在極為特殊的情境下,所以印象深刻。

電影《何以笙簫默》的主題曲《默》僅從歌詞就能判斷,屬於存在主義作品。例如,歌中唱到:

「我被愛判處終身孤寂

不還手 不放手

筆下畫不完的圓

心間填不滿的緣

是你

為何愛判處眾生孤寂

掙不脫 逃不過

眉頭解不開的結

命中解不開的劫

是你」

凡是這種哭天喊地般悲傷的曲子,一般為愛情類,都可以稱之為存在主義曲風。

如果你跟懂些音樂的人坐一起聊,拽個「存在主義」這樣的詞兒,他們會身體前傾,看你的眼光都會不同。

有一天,我跟一位兄弟——阿童木談及此事。

阿童木渾身滾圓,眼睛是圓的,耳朵是圓的,鼻子是圓的,臉是圓的,胳膊是圓的,身體是強壯的。眼神中泛著智慧的光芒,常常面帶兒童般的笑意。

我正滔滔不絕,阿童木臉色越來越難看。

我趕緊打住,「兄台有何高見?」

阿童木說道,「哥。你應該搞個速讀系列。什麼初級速度法,中級速度法,高級速度法。得分期,分療程。即便不分期,你也得多弄幾招。像什麼五郎八卦棍,九陰真經,九陽真經,獨孤九劍,降龍十八掌,多好。要是改成五郎一卦棍,九陰一經,九陽一經,獨孤一劍,降龍一掌,聽起來多彆扭。要不就攢本秘籍,譬如《如何閱讀一本書》,幾十萬字的那種。你這倒好,辛苦琢磨的秘訣,隨隨便便就告訴別人。一,不值錢,二,沒換來時間。不值錢也就算了,講的都是中原一點紅、小李飛刀的那種,就一招,沒神秘感。」

我恍然大悟,一拍腦門,「天下最厲害的武功原來是兩個字,包裝。」

阿童木直搖頭,嘆息道,「其實只有一個字,裝。」

我悵然若失,「累。」

阿童木看著我,欲言又止,「哥...」

我微微一笑,「不要緊。這樣的秘籍,哥還有許多......」

本文評論區精選

喬小海1 天前

「第二個層次的閱讀我們稱之為檢視閱讀(inspectional reading)。特點在強調時間。在這個閱讀層次,學生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一項閱讀的功課。譬如他可能要用十五分鐘讀完一本書,或是同樣時間內念完兩倍厚的書。因此,用另一種方式來形容這個層次的閱讀,就是在一定的時間之內,抓出一本書的重點—通常是很短,而且總是(就定義上說)過短,很難掌握一本書所有重點…我們想要強調的是,大多數人,即使是許多優秀的閱讀者,都忽略了檢視閱讀的價值。」阿德勒《如何閱讀一本書》

森驕陽2 天前

謝謝!完美演繹了《如何閱讀一本書》中很多方法在現實中該如何操作。

以詩與遠方之名

中文系路過~文學理論真的很難讀啊,雖然都能看懂,但多個晦澀的專業名詞湊在一起就把文章的難度提高了幾個檔次,瞬間變得難以理解了。而且,我們專業的老師著書時為了體現B格,才不會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呢,通常都是發揮本專業的寫作優勢,怎麼有深度怎麼來……

Ivan Wang

這不就是寫論文的套路嗎?答主活學活用

哥舒

真傳一句話,假傳萬本經。就現代書籍來說更是如此明顯。就不舉例了,比比皆是。

流風

這個,這個,,確實很對啊,闡述觀點的書基本都可以這麼讀

王伏波

其實還是要有足夠的閱讀量,例子中的書是關於魯迅的,這個大家都很熟悉,生平作品簡介都可以略過,如果是一位完全不認識的作家評論,這些套路就算可以用,也會滯緩不少,所以閱讀速度的提升,也是有門檻的

推薦閱讀:

如何通過放棄生活中的7%使效能翻倍?
怎麼用八十多天從倒數考到全班第一?

TAG:读书方法 | 高效学习 | 个人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