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分享!致手法從業者的一份白皮書!

相信很多手法從業者,都面臨著一個問題,做了大半被子的手法,到頭來才發現,自己遍體鱗傷,體態結構都發生了變化,話說回來了,行醫不是做自我伐生運動,不是練七傷拳,所謂一練七傷,七者皆傷。如果這樣下去,終其一生,只會落得自己渾身是傷。如果連自己都保護不了,怎麼來更好的幫別人解決問題呢!

其實,剛接觸手法的時候,我真的是一種要死的感覺,即使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我都會肩膀酸的要死,大拇指都按的發炎了,當我諮詢別人的時候,他們都會說多練練就好了,做的多就好了,可是2個禮拜過去了,我越發感覺自己身體不舒服,肩膀酸,頸椎也不舒服,晚上睡覺也睡不好,我開始懷疑,如果照這樣發展下去,我不要說能把手法精進了,人都先廢了,因為我比較瘦,手也不向其他人那麼有力氣。所以,每次手法的時候,總是被患者嫌棄,所以每次手法的時候,恨不得把自己渾身吃奶的力氣都用上。

行醫不是做自我伐生運動,不是練七傷拳,所謂一練七傷,七者皆傷。如果這樣下去,終其一生,只會落得自己渾身是傷。如果連自己都保護不了,怎麼來更好的幫別人解決問題呢?

後來,機緣巧合下我認識了高萬虎,他和我年紀差不多,但是他在手法上的造詣,已經超越了他的年紀,他們祖上是做傷科的,又加上他從小練太極拳,所以他對發力,卸力,用力,都有很好的悟性和把控。他常常講「手法」和「身法」要結合起來,才能治病救人,且不傷己。

至於手法的源頭,我們要從武術講起,其實我們流傳的手法源於武術世家,因為練武之人,就是以「力」制敵,那麼人的生死也是離不開力的,大家都知道由於地球引力,人站在地面上是有一個重力和引力的相互對峙,那麼同樣,當一個人對另一個人釋放力的時候,同樣會有一個力反回來,如果對方不想受傷,那麼就必須要大於對方發的力,並且能卸掉對方反回來的力,那麼卸力就是骨骼的骨性結構的內在擺列和肌肉的結構具有緩衝和減少壓力的作用,那麼我們人的身體是有骨骼和骨骼,骨骼和肌肉相互來連接的,那麼力也是靠骨與骨,骨與肉相互來鏈接的,那麼力會通過骨到骨縫,力到骨縫的時候,因為接觸面積的原因,會卸掉一部分,那麼剩下的一個緩衝力會傳導到筋膜,當筋膜的張力回縮的時候,會拉著肌肉一起收縮,力又會通過肌肉和骨一起走向下一個椎體,當到達骨與肌肉的連接處,也就是關鍵卸力的地方,如果肌肉不能很好的放鬆,那麼這個力就會傳導到你的全身,一直到力消散為止,這也正是受傷的地方,極易勞損的地方,大家都知道硬碰硬,是會兩敗俱傷的,或者比較弱的更容易受傷的,大家都知道骨骼是沒有神經支配的,肌肉是有神經支配的,當骨骼的力傳導到緊繃的肌肉的時候,那麼面對外在的力,神經會支配肌肉來極度收縮來對抗外在的力,所以久而久之,就產生了勞損,如果,肌肉面對強大的力可以很好的放鬆,那麼力就會被筋膜張力傳導到下一個椎體,而不會去抵抗他,那麼面對一個虛擬力臂的肌肉,力也會被消散到一部分,那麼力作用到下一個椎體的時候,面對剩下的力對骨骼的壓迫,根據骨骼的結構排列,足以抵擋這個應力,不讓自己受傷,並傳導到下一個椎體,直至力被消散為止。所以,習武之人,為了在格鬥中不讓自己受傷,對發力和卸力的把控會非常重視,即使如此,還是面對強大的對方還是會受傷,他們的傷,大多是一些骨傷和軟組織的傷,為了能繼續格鬥,習武之人,通過外在的力把留在身體的力給「打」出去,來治療。

於習武之人,經常行走於江湖,遇到一些農耕的人,發現以「力」卸「力」的方法,也可以解決一些勞損的癥狀,於是,在行走江湖時把這些傳授給農耕的人,並且交給他們練武的基本功, 來感受力的開始和接受,發力和卸力的關係。

那麼看現在做手法的人,只知道用力而不知道卸力,更不知道如何讓自己的做到放鬆,要做好這些必須要自己身體先去感知力在自己身體的遊刃有餘,才能卸掉別人身上的力,要不然,別人身上的力沒卸掉全跑到自己身上了。

可能大家對於「身法」這個詞還有點陌生,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高醫生所理解的身法,傷科當中所謂的身法就是我們做手法者在對患者進行治療時我們自己身體的「形」與「態」,也就是姿勢與體態。在傷科的治療中對身法是非常重視的,但是這又是很多人比較容易忽視是地方(甚至很多人連聽都沒聽過)

高醫生剛畢業去醫院工作的時候,主要是做軟傷,平均每天要做三四十個針灸和推拿,前面有三個月的時間每天下班都是腰酸背痛,他當時就去問老師:「怎麼樣做治療才能讓自己不累?老師說:師兄師姐都不怕累,就你怕累,他覺得高醫生很懶。

因為其實他早就發現身邊的師兄師姐豈止是累,還渾身是傷(其中慢性疼痛比較常見)有些自己身體的問題比患者的還要嚴重!

當然像這種情況我同樣在很多做手法的老前輩身上也看到了。

後來!

直到工作半年以後他遇到了另一位教他傷科的老師,他從他那裡第一次聽到身法這兩個詞,而且他說身法的目的就是避免自己受傷和讓觸診更加準確,跟他學習了一段時間之後,再加上自己的體會,慢慢的發現身法真的使我們做治療必須要掌握的基礎與核心。

身法是根本,是一切治療的根本,身法是操作手法的時候,我們該用什麼樣的身形與姿勢來發力。而身法的基本核心包括兩點:

1.做手法者如何避免力量留在自己的身體上導致自己受傷(避免老了渾身是傷)

2.通過身法的應用來達到更加清楚和準確的觸診

以前那些做的傷科師傅往往都是鏢師出身或者武師出身,他們把自己的身體練的非常清楚,知道如何發力,如何卸力,保護自己身體不受反作用力的傷害,但是像這些體悟與大量實踐得來的經驗,很少被記錄下來,因為以前的很多從事傷科的大多數都是文盲,還有就是很多體悟的東西他不知道怎麼寫,因此這些東西在很多中醫院校也幾乎失傳也毫不奇怪。

身法細講

1.節節貫穿,力達湧泉

我們在做手法及針法的時候,這個從患者身上回傳的反作用力肯定有要我們通過身形的轉換將力卸到腳底的,只有這樣我們身上肌肉與關節才不會被這個力傷到。這就是我們內家拳當中講的「節節貫穿,力達湧泉」。

就像我們在做下壓的手法時切記不要用蠻力,膝蓋和腰要鬆開,身形順著跟下去;將身形下沉引力向下,就不會使自己的身體受力。就像我們在做腰椎複位的時候扳腰時候在發力的瞬間身形隨著屈膝松垮將力量直接泄到腳底,而不留在自己身體上。

2.腳下生根,順勢而動

除了沉肩墜肘、屈膝松垮以外,還要「腳下生根」,太極大師陳長興人送外號「碑位先生」,就是他的腳可以向樹根一樣扎到地上,因為我們只有站穩才能真正意義上讓身體鬆開,也就是「氣沉湧泉」。

還有一點就是當我們在發力的時候最好是手與腳同邊(也就是說當我們左手施力的時候就是左腳在前)那為什麼要這樣子呢?大家看一下下面這個動圖當中李小龍六寸拳的發力

可以在如此短的距離間將一個中年男性打到雙腳離地彈開數米遠,這個力量是非常嚇人的,之所以他發出那麼大的力而不承受反作用力的傷害就是因為他在發力的時候是同手同腳,這樣子的話回返的力量才能泄到另一隻腳而不是由同側的關節來承受。

我們再來看一下第二點:通過身法的應用增加觸診的準確性。

以前和老師學習傷科的時候老師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搭手便是,我每次問老師這個患者是什麼問題?他總是說,來搭手便是,我一搭手什麼也不是,所以說傷科對觸診是非常重視的。

我專門細心觀察過,發現身邊有很多醫生在做觸診的時候自己肩膀架的很高,一口氣憋在胸腔里,而且觸診的時候顯得很急,患者痛的咬牙切齒,其實這些都是不求身法的結果,如果在觸診的時候肩膀是架起來的,自己的呼吸沉不下去,那患者感受到的這個力一定是像一根棍子在戳她身體的感覺,她的感受會很差,這個時候她不可能完全放鬆,她也就不可能把身體的「信任」交給你,這個「信任」不是來自意識,而是來自身體。

而當我們松肩墜肘,把呼吸沉下去,輕輕的屈膝松胯,想像自己的手和一股水流一樣流進患者身體的時候,以這樣的感受去做觸診的時候,患者的感受會非常好,這個時候他會松下來把身體交給你,而正好是這個時候,我們才能清楚的感受到患者身體上張力的傳遞與大小。還有就是身法告訴我們在做觸診的時候我們自己的身體一定是很正的,如果自己都站的歪七扭八的,那麼在這種體位下的觸診意義不大。

後來,他拜訪了國內很多民間的一些傷科流派,最後發現它們基本上絕大部分都在傳承的過程中延續的是比較硬派的手法(就比如像強刺激推拿手法,寸勁正骨手法,尤其是寸勁正骨手法,非常多.)。同樣,我的傷科師傅交給我的也是這些比較硬派的一些手法,好在我從小就開始練習太極拳,太極拳中的柔剛好中和了我傷科手法這個剛性。這就是所謂的造化。

下面要講的這個手法基本上是輕手法佔了90%以上,雖然他講的手法當中有很多現代醫學當中像生物力學和功能解剖及筋膜鏈理論方面的知識,但是他覺得還是得叫傷科手法,因為這個手法操作當中非常關鍵的幾個地方都是傷科方面的東西。

我先來說一下身法,大家先看一下我用文字發的目錄

一、身法(動態的豎勁)

1.如何避免橫氣填胸

2.如何卸力

3.手法中發力的方式

雖然身法每次都要講,但是每次講的都會不太一樣,希望大家能認真的聆聽,我強調身法的目的是為了讓大家更加清楚我們如何在保證保護自己不受傷的情況下把手法做到最好。我這裡說的傷科身法和傳統武術當中的身法是有很大的區別的,因為我們傷科的目的是為了保護自己不受傷的情況下用手法治病,而不是用身法的轉換來打人,所以我們傷科身法追求的更多是一個動態的豎勁,其實所謂的豎勁就是不偏不倚的縱向受力,而縱向的受力分為靜態的受力和動態的受力,也就是靜態的豎勁和動態的豎勁。

在我們身體縱向的承力上,不管這個力量再大,我們的都很難受傷,而且我們的骨頭會變得更加強大,下面先給大家看個圖片:

圖中這位高僧的一指禪倒立就是典型的縱向受力,在這個倒立姿勢下,只要他的力一橫他的手指馬上會被折斷。當然視頻中這個縱向受力是靜態的縱向受力,而我們身法中的要求的是動態的縱向受力,動態的縱向受力要求我們通過身形的轉動與呼吸的協調把力量引到腳底,形成一個穩定和動態的縱向受力,也就是把在我們做手法過程中從患者身上橫向的來反作用力變成了縱向的力通過骨架傳走,就像泥牛入海一樣,反作用力瞬間會被化掉,也就是要求我們做到力不留身,勁不粘體。

那麼如何在做手法的過程中把這個動態的豎勁融入進去,這就需要我們做到以下三點:1.避免橫氣填胸,2.卸力,3.手法中發力的方式

我們先來看一下第一點:如何避免橫氣填胸的現象,橫氣填胸這個現象基本上在每一個不懂身法的醫者身上都存在,所以我想在身法的內容中重點說一下,我師父以前經常跟我講:橫氣填胸,百病齊生。尤其是在做手法操作的時候橫氣填胸,所謂橫氣填胸就是我們在做手法發力的時候力量被堵在上半身,身體出現了上重下輕,外散內空的現象。

要判斷自己有沒有橫氣填胸的現象有個簡單的方法,如果你真的避免了橫氣填胸這個現象的話,每次你做完手法會感覺你的背部會特別的輕鬆,呼吸特別的順暢,當然如果我們持續這個橫氣填胸狀態下的發力對我們身體的傷害時非常大的,尤其是整個背部和胸椎以及心臟。我在醫院工作的時候身邊就有幾個經常背痛同事,而且是每天做完手法就會出現,其實這就是典型的橫氣填胸的現象。

橫氣填胸的危害說完了,下面我說一下如何避免這個現象,說到如何避免其實剛好就是我要說的身法內容的第二部分,如何卸力和發力,因為橫氣填胸其實就是反作用力留在身上的典型表現,所以知道如何泄力自然就能避免橫氣填胸的現象,我們手法的發力是身體整體的力,又叫渾圓力,要在我們平時的手法操作中發出這個渾圓力,有個最簡單而且很有效的竅門。這個竅門就是我們的大腿和肩關節要做一個反方向的對拉,有點像傳統武術上講的八面爭力中的肩胯爭力。

大家先看一下下面這個視頻的發力:baidu.ku6.com/watch/089

在這個發力之前一定要做到胯的對拉,也就是大腿的爭力,視頻演示的是拳的發力,具體到做手法的發力就是每次在做手法的時候在微微屈膝的狀態下膝關節向前頂,臀部向後頂向下坐。肩關節的爭力的具體做法是上臂在沉肩的情況下向前推,軀幹向後向上頂,需要注意的是,這個爭力是一個非常微小的動作,不是那種很大幅度的動,有這個對拉的感覺就行了。關於爭力,我的老師還對我說過一個很簡單但是對於初學者基本上不管用的方法,那就是當我們在做手法的時候試著給自己刻意的營造一個既害怕又喜歡的意識狀態,這個時候你細心一點就會發現你的身體出現了爭力的現象,也就是對拉的現象,這個意識狀態產生的身體爭力和我們生物體最古老的對環境的覺知性有關。

至於為什麼要保持爭力這個狀態,這又是下面第三部分具體發力方式的內容了。其實我們身法中的爭力就是為了做到形不破體,力不出尖。什麼是力出尖?我舉個例子:很多人在做手法的時候力是沖著一個方向去的,這就是典型的力出尖了,大家可以嘗試一下當你正在給患者做一個腰部向前下方的手法發力的時候,你在這個發力時候你先停下來,在你不移動你步伐的情況下,當然可以轉動雙腳,試著換成在患者背部做一個做向右的發力,或者在臀部做一個向左的發力,如果在這個發力的時候你感覺到你的力量發的不充分或者者很難發出力,這就說明你剛才在給患者做腰部手法發力的時候你的力出尖了。

力出尖伴隨而來的就是形破體,所謂的形破體就是你的身體守不住你的中軸了,因為在你身體的發力沖著一個你要治療的部位的時候,你喪失了身體其他部位的向腳底引力的功能,這會導致你在每次做手法一發力的時候反作用力都會順著你歪七扭八的身體轉個遍,這就有點像你每次做完一次手法都是練了一趟七傷拳,所謂一練七傷,七者皆傷,這樣下去,做一輩子手法,只會弄的自己渾身是傷。

如果我們真正要做到不留反作用力在身體上,必須要做到身體的八面支撐,也就是你可以在不做移動步的情況做到各個方向的發力,這個時候你身體的狀態就是八面支撐。

大家看看這個小貓翻身的方式,是不是看著很舒適?小貓要做到這個發力有個很關鍵的要點就是和翹起來的那條後腿前面相對的腿要做一個在推地的同時軀幹往回拉的動作,也就是爭力。

而要在手法操作當中做到這個支撐八面的發力,最重要的要點就是我上面講的大腿和肩關節的爭力,這樣我們才能順著手法操作時的勢來轉動身形,把力量甩到腳底。做到了這點我們才能發出我前面講的動態的豎勁,這個力量就像你站在在起跑線上,只要槍聲一響你馬上就可以蹬地躥出去而不是還需要先來一個明顯的蹬地蓄力的過程。大家不要小看這兩個微小的爭力動作,這是高醫生的師傅50多年臨床當中提煉出來的精華。

在此感謝高醫生的分享,持續關注會有更多的分享哦!

陳軍平 微信 :chenpp19161

高萬虎 微信:gwh183307723


推薦閱讀:

有一種「屁股大」叫「假胯寬」~~~
膝關節疼痛與股四頭肌內側頭密切相關
膝關節的發育與損傷
後交叉韌帶康復訓練(滿世界的前交叉……)?

TAG:运动康复 | 康复医学 | 康复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