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武堂:戰斧秘話 暗黑中世紀的狂野殺器

  戰斧的歷史有多久?答案是,它幾乎和人類文明一樣久。按照考古發現,早在120萬年前,原始人就已經使用原始的手斧進行切割和打獵,而今天意義上的、帶手柄的斧子,則大致出現在公元前6000年左右。隨後的2000多年裡,作為工具和武器,它們開始以驚人的速度在世界各地普及:比如在我國南方的河姆渡遺址中,出土數量最多的就是尺寸、材質不一的手斧和石斧,而在歐洲,斧更成了一個特定時期的象徵——在今天的考古學中,有個術語叫做「戰斧文化」,形容的就是公元前3200至前1800年、北歐地區的原始文明。

  人類最早的斧子由手直接抓握,後來,人們為其添加了木柄以方便使用——這就是現代意義上的斧。在誕生之初,為斧頭安裝手柄的方法可謂五花八門,其中最簡單的方法是直接用繩索將斧頭固定在木柄上,也可以在斧頭上鑽孔、或者開出一個槽口,從而將木柄插入其中,還有的會在木柄頭部釘入一個鐵楔子,讓木柄膨脹,從而起到進一步的固定作用。

原始社會,石斧是先民們最常用的工具和武器,樣式往往非常簡單

  總的來說,當時的戰斧設計比較原始,其手柄往往非常短,斧頭呈紡錘形或楔形,殺傷力完全無法和今天的木工斧相提並論。但隨著後來,各個文明陸續掌握了冶煉技術,斧頭終於成了一種可靠的工具和武器。和刀劍不同,戰斧在鑄造時不需要特別的技術,但又便於使用,因此在當時,可以算作一種性價比較高的武器。另一方面,由於戰斧的外觀極為厚重、能給人以一種威懾感,因此,古人們也為其賦予了許多政治和宗教意義:比如說在我國的河姆渡遺址中,就發現了玉石製造的斧,由於材質使然,它顯然不是工具或兵器,而更有可能是原始宗教中的祭祀用品;而一些古代國家和地區,還出現了兩邊開刃、裝飾華麗的戰斧——由於重量極大、且難以揮動,這些戰斧只會出現在特定的儀式(如祭祀和處決俘虜)上,而極少被用於戰爭中。

許多遊戲中和藝術作品中經常出現巨大的雙刃斧,但這些戰斧由於過於沉重,很少在戰場上使用

  隨著時間流逝,斧也隨著文明的進步不斷發展,它們變得更為鋒利、也更為堅固可靠。到這個階段,戰斧基本徹底擺脫了兼做生產工具的角色——換句話說,它們主要用途也變成了砍人和砍樹。在古典時代,歐洲裝備最精良的戰士——羅馬軍團士兵便攜帶了戰斧,按照當時的規定,他們每行進一定距離之後,便要就地構建營地,這時就需要用利斧砍伐樹木。以現代的觀點看,這些羅馬戰斧更像是鎬頭,其全長大約達到了75厘米——它們也可能是歷史上第一批採用標準化設計的戰斧。

羅馬軍團士兵使用的斧,它的樣式很像今天的鎬頭

  羅馬帝國衰亡後,另一種戰斧成了戰場上的主角,它們被稱為「法蘭西斯卡(Francisca)」——它們的斧頭非常修長,但斧刃長度大約只有不到10厘米。它們給人的印象是如此深刻,以至於最初,歐洲人直接將裝備這種戰斧的部落稱為「法蘭克人」。而在羅馬帝國滅亡之後,他們迅速發展成了一個強大的政權——這就是在中世紀舉足輕重的墨洛溫王朝,而在查理大帝在位時期,其勢力達到了鼎盛。

「法蘭切斯卡」——歐洲中世紀早期最著名的戰斧,它不僅可以用於近戰,還可以用於投擲

  和之前出現的戰斧不同,「法蘭西斯卡」不僅被用於近距離搏殺,也經常被當做作投擲武器。東羅馬帝國的歷史學家普羅科匹厄斯(Procopius)就曾描述過法蘭克人的戰鬥風格:「他們每個人都裝備了劍、盾牌和戰斧。這種戰斧為鐵制、非常厚重,但手柄很短,兩邊極為鋒利。他們隨著一聲令下,將戰斧投擲出去,擊破敵人的盾牌,並殺死他們。」普羅科匹厄斯還在著作中強調,法蘭克人通常會在交鋒前一刻進行投擲,目的是為了提前殺傷敵方戰士,進而破壞他們的陣型。由於斧頭重量較大,而且手柄長度較短,在投擲後,它能以相當大的動能有效殺傷對10米內的敵人,即使斧刃沒有命中目標,但憑自身的質量,也可能讓對手摔倒或者喪失戰鬥力。

藝術畫:公元5世紀,法蘭克勇士大戰拜占庭帝國軍隊

  與此同時,另一種開創性的戰斧也登上了歷史舞台,這種戰斧有一個弧形的凸刃,如果對著垂直截面看,會發現其底面(靠近斧背處)接近三角形,靠近開刃的地方呈菱形——這種造型可以在不增加重量的情況下,提高斧頭的強度和殺傷力。從側面看,它們的下半部分有一個明顯向內的凹陷,讓斧頭可以勾開盾牌,或者充當攀爬城牆的工具。

維京戰斧斧頭的垂直截面,可見其靠近斧背處接近三角形,靠近開刃處呈菱行

用維京戰斧鉤開盾牌的使用實例

  這種武器後來被稱為「寬斧(broadax),它既可以像傳統戰斧一樣進行砍殺,還能可以像長刀一樣橫掃敵人。在數百年的進化後,寬斧變成了一種重0.5-1千克,手柄長近2米的長兵器,並隨著維京人的征服和擴張,擴散到了歐洲各處。

  公元1000年左右,丹麥人又對上述戰斧進行了改良,其刀刃的長度能達到30厘米,同時斧刃內側的凹陷更為明顯了——這種武器後來被稱為丹麥戰斧(Danish ax)或者「長斧」,重量超過了1.8千克,斧柄長度接近1米。這種武器需要雙手才能使用,由於要連續保持大開大合的揮舞狀態,使用者必須具有異常良好的體力,它也可以解釋為什麼,當年維京人會在歐洲造成如此巨大的恐慌:試想,當手持巨斧的、體格健碩的維京戰士出現在面前時,毫無經驗的士兵一定會感到驚慌失措。

 如今,一提到維京人,往往人們就會聯想起嗜血的、手持戰斧的北歐壯漢

  在中世紀頻繁的戰爭中,防禦手段也在隨著武器的進步不斷改良。最初,中世紀時期的士兵們通常會有一件鎖子甲,而到14世紀末,出現了一種新式的防具——板甲。這種鎧甲經過了硬化處理,可以有效抵禦劍和長矛的穿刺。在遭遇鐵鎚等重型武器時,其弧形設計的表面可以擋開一部分的衝擊力。但戰斧在對抗板甲時有一個獨特的優勢——其重量相對較大,而且可以利用斧刃進行大幅度的劈砍——這就使其破開當時的板甲。事實上,丹麥長斧後來之所以能得到普及,很大程度上的就是得益於其巨大的劈砍力量——如果使用它的是一名騎士,那麼,伴隨著戰馬疾馳產生的巨大動能,其威力更將成倍上升,甚至有可能直接劈開人的軀體。

文藝復興時期出現的板甲,戰斧仍然可以對它們製造有效威脅

  中世紀時,雖然騎士的主要武器是長劍,但由於其破甲能力,戰斧仍在戰場上佔據了一席之地。另外,當騎士們的長劍脫手,或者陷入近身戰時,他們也會選擇更為方便的戰斧作為搏鬥工具。當時的許多繪畫都展現了戰士手持利斧的景象,其中的主角不乏聲名顯赫的人物,其中比較有名的一位是英格蘭國王斯蒂芬,在他統治期間,因為王位歸屬問題,英格蘭陷入了曠日持久的騷亂,為保住王位,這位國王經常親自上陣。在1141年的林肯之戰中,斯蒂芬在佩劍脫手之後,用戰斧砍殺了許多敵軍,直到斧柄折斷。另一個有名的國王是「獅心王理查」——他將大半生的精力放在了參加十字軍東征上,經常在戰鬥中身先士卒——而戰斧就是他最喜愛的裝備之一。

反映林肯之戰的中世紀手抄本插畫,左側手持戰斧立於山丘上的就是英格蘭國王斯蒂芬,他正在與勸降使者談話

  同時,為方便在馬上使用,一部分戰斧又經歷了更進一步的進化:其手柄被加長,這既是為了增大劈砍的威力,也是便於在馬上揮舞。按照記錄,當時許多騎士的戰斧手柄長達75厘米,這已經接近了雙手戰斧的長度。另外,騎士們還通常會在這些戰斧的手柄末端鑽孔、並插入皮帶,在戰時,他們便把皮帶纏繞在手腕上,以防止武器脫手的情況出現。

 英格蘭長弓兵的標準裝備,中下方就是一把攜帶型的戰斧,它的既可以用於近距離搏殺,也可用於砍伐樹木、製作防騎兵柵欄(右下方)

  還有一部分戰斧的發展方向則截然相反,它們的角色重新開始向「工具」靠攏。經過重新設計,這些斧頭的斧背變得更厚重,在需要的情況下,士兵們可以將它們翻過來當做鎚子使用。比如中世紀的英格蘭長弓兵就喜歡攜帶一柄短斧,它們既可以充當防身武器,也可以用於砍伐和削尖木樁,製造阻擋騎兵的柵欄。

  除此以外,還有一些改進體現在了手柄上,從14世紀開始,一些戰斧的斧頭上增加了一種名為「榫舌」的結構,這種結構可以增加斧頭與斧柄連接處的強度,並保護斧柄外露的部分。至於另一種改進則更為激進——這就是為戰斧安裝鐵制或鋼製的斧柄——在如此改進之後,戰斧的重量大大上升了,其揮舞時的衝擊力也大幅度增強,斧柄也不會因為過度使用而折斷。但這種設計也存在一個問題,即汗水和水汽容易在斧柄上遇冷凝結,導致其在使用時脫手。為避免這種情況,到15世紀中葉,一些工匠開始將斧柄設計成多邊稜柱形,或者為其增加了護手。

 一柄採用了鐵手柄的歐式戰斧,另外,其還在手握處增加了幾圈金屬套,用於防止脫手

  隨著火器等新式武器的出現,15世紀之後,戰斧的地位早已不似從前,出於偏好,只有一些貴族和國王仍在使用它,這其中就包括了英國歷史上最具爭議的君主——理查三世。他的統治時間處在15世紀後期,當時,由於統治權的問題,英國爆發了曠日持久的內戰,交戰的雙方是蘭開斯特家族和約克家族,它們的紋章分別是紅玫瑰和白玫瑰——因此,這場戰爭也被稱為「玫瑰戰爭」。

「我會用沾滿鮮血的斧頭砍出一條路」——事實上,理查三世的生平確實和斧頭有關

  從1461年開始,理查三世所在的約克家族掌握了政權,但內訌卻隨之此起彼伏。1483年,理查三世抓住機會,依靠陰謀奪取了王位,也正是這段不光彩的經歷,令後來的歷史作者們將他描繪成了一個陰暗殘忍的人物。比如,莎士比亞的歷史劇《亨利六世》,就曾給他安排了這樣一句台詞:「我會用沾滿鮮血的斧頭砍出一條路。」

  從某種意義上說,斧頭確實與理查三世的生平有關,因為相關記錄表明,他從年輕時起就開始使用這種武器——經過長期練習,他的右半部分肌肉,比如右臂、右肩和背部——要比左半部分更為發達。這些,再加上天生的脊柱側彎(但並不影響騎馬戰鬥),經常給人以一種印象,他是個天生駝背、左臂萎縮的心理變態。後來,他的失敗、被殺,及其政敵的不斷抹黑,更是讓這位君主名譽掃地。

 理查三世的形象曾出現在了很多藝術作品中,這就是早前上演的英劇——《空王冠》中的理查三世,扮演他的是著名的英國演員「卷福」

  直到最近50年,他的形象才逐漸回歸了真實,按照新的說法,理查三世雖然性格極為多疑和高傲,但依舊是一位勇敢的戰士——但他的英名最終在1485年的博斯沃思原野戰役中毀於一旦,當時,理查三世親自指揮部下,與他得政敵組成的大軍展開決戰。在戰鬥的最初階段,形勢一度僵持不下,但此時,這位國王卻犯了一個錯誤——為了速戰速決,他親自指揮衛兵發起了攻勢,最初,他們幾乎銳不可當,理查本人更是用戰斧手刃了兩名騎士——但就在此時,理查的坐騎卻陷入了泥沼,他的敵人趁機一擁而上,將這位國王當場殺死。

理查三世的最後時刻

  對戰斧來說,這場戰役也發生在一個轉折點上——16世紀之後,戰斧逐漸淪為一種儀式性的裝備,其裝飾變得更加華麗,而戰場地位則被更輕便、或更符合戰術需要的裝備取代。其中,取代短柄戰斧的是彎刀和劍,而長柄戰斧則出現了和長矛融合的傾向。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瑞士人使用的斧槍。顧名思義,它是長矛和戰斧的集合體,其斧背上的鉤可以把騎兵鉤下來,槍尖可以穿破鎧甲、刺擊對方要害,在近距離對戰時,揮舞斧刃的衝擊力也足以給敵人以致命一擊。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出現的斧槍,它在樣式上很像中國古代出現的戟

  作為當時為數不多的、足以克制騎兵的兵種,瑞士僱傭軍在文藝復興時期聲名顯赫,他們裝備的斧槍一度被其它軍隊廣泛模仿,但在戰場上,人們也逐漸發現,它們實際上並不如長矛方便和好用——在當時,為了剋制敵方騎士,步兵們的戰術莫過於手持長兵器、排成密集的方陣,但斧槍(2-3米左右)不僅在長度上不及長矛(3-6米),而且在揮動時需要一定空間,這一點實際和方陣作戰的要求相互排斥。正是因此,隨著時間流逝,斧槍逐漸遠離了戰線,一部分則成了衛士手中的儀仗,還有一部分遊離在方陣外的、軍官和士官的身份象徵。

  至於純粹意義上的戰斧數量就更少了。在當時的歐洲,唯一還在戰場上充當主力步兵武器的斧大多是雙手斧,比如說蘇格蘭的洛哈伯戰斧(Lochaber Axe),其長度可以達到7英尺(約2米左右),外形很像中國古代的斬馬刀,在戰場上既可以刺擊、也可以劈砍,有時也會作為馬上兵器使用。另一種有名的戰斧是東歐地區廣泛使用的月刃斧(Bardiche),這種戰斧有長達60厘米的斧刃,但斧柄只有大約1.5米,顯得頭重腳輕,因此,其戰場上的使用方式也只能是以劈砍為主。

蘇格蘭人使用的洛哈伯戰斧,它在樣式上很像我們熟知的斬馬刀

  雖然上述戰斧都被使用到了17世紀,但需要指出的是,它們的登場舞台往往遠離歐洲戰事的中心。在這些地區,長槍方陣遠遠沒有得到普及,在這種落後的戰爭環境中,手持重斧的勇士們依舊有用武之地。同樣的情況也適用於中東地區:在16到18世紀,戰斧仍是奧斯曼帝國騎兵的主要武器之一,其式樣主要來自波斯(即今天的伊朗地區),也被叫做「tabar zin」,和歐洲戰斧相比,它們更沉重,斧刃呈半月形,連同鐵制手柄在內,最大長度能達到2米。

 在奧斯曼帝國、波斯甚至是印度地區廣泛使用的戰斧——「Tabar Zin」

  而在更遙遠的東方,斧也在我國軍隊中抱有了一席之地,但其發展歷程則和歐洲截然不同。在商周時期的戰爭中,斧仍不失為一種重要的武器,但後來逐漸演變成了權力的憑證。在任命重臣時,皇帝會授予其節鉞:其中,節就是符節,而鉞實際是一種大斧,被授予它的重臣往往可以代替皇帝行駛一定的權力。

我國古代兵書《武經總要》中描繪的戰斧,事實上,在清朝期間,戰斧仍然是綠營兵的制式兵器之一

在我國文化中,斧也充當著魯莽、勇武和叛逆的象徵,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使用大斧的江湖好漢,如李逵和程咬金

  在春秋戰國到唐朝的上千年里,斧一直在軍隊中屈居二線,但在宋朝和金朝,由於士兵的鎧甲越來越厚重,有破甲作用的斧反而受到了青睞,並因此被騎兵廣泛使用,同時,戰斧的種類也出現了分化,比如鳳頭斧、開山斧,峨眉斧和銼頭斧等。這些戰斧一直被沿用到清朝時期。

  戰斧真正被淘汰是在17-18世紀,此時,火器已然成了戰場上的主宰——真正專註使用戰斧的民族和軍隊已所剩不多,而北美的印第安人就是其中之一。沒有人清楚他們是何時、如何掌握了製作戰斧的技巧,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和世界其它地區一樣,他們的戰斧最初由木棒和石塊製成,但當歐洲殖民者到來之後,他們迅速掌握了冶鐵技術,並將其用在了武器領域。

在這張宣傳畫中,《刺客信條3》主角手持的就是一把印第安戰斧

  在歐洲殖民者到來之初,整個北美是實際是一片危機四伏的蠻荒大陸。衝突經常在各路殖民者,殖民者和印第安人,以及效忠於不同勢力的印第安部落之間爆發。和歐洲的戰爭不同,這些衝突往往規模較小,而且以突襲為主,在這種環境下,戰斧仍然不失為一種可靠的肉搏武器。許多印第安戰士和殖民者都非常喜愛它,後來,美國人更是將其當成了軍隊文化的一部分——著名P-40「戰斧」戰鬥機和「戰斧」巡航導彈都以此為名。

  另外,18-19世紀,戰斧的另一個忠實用戶是歐洲各國的海軍。雖然當時他們的風帆戰艦上安裝了重炮,但這些火炮發射的往往是實心鐵球,仍然很難對敵艦造成致命傷害,要想令敵艦喪失戰鬥力,水兵們還是要經常跳上對方甲板,以便徹底將敵人解決——由此催生了對近戰武器的需求。在17-18世紀,戰斧在地面戰場被淘汰的同時,英國海軍卻大量裝備了登艦斧(Boarding Axe),這種武器的斧刃不長,斧背處增加了一個醒目的鉤子,以便水手們攀登敵艦甲板時使用。

英國海軍裝備的「登艦斧」——進行艙面肉搏時的武器

  在狹窄的艙面上,登艦斧的破壞力並不遜色於刀劍,它製造的傷口比刀劍更寬、更深,幾乎可以瞬間讓敵人喪失戰鬥力;而在非作戰狀態下,登艦斧還是一種重要的工具,它們可以用來砍斷纜繩,清理各種障礙物。而在各國的陸軍中,也從存在類似的情形:從18世紀開始,在法國,每支部隊中都安排了一些特殊的士兵,在戰場上,他們的任務是用大斧掃清各種障礙,而平時則負責砍伐樹木,修建障礙物和掩體——這些士兵後來成了工兵部隊的前身,至於大斧則成了他們的標誌,今天,我們仍然能看到肩扛大斧、腰系皮圍裙(用於防止被木屑扎傷)的工兵在法國閱兵式上出現。

手持大斧,出現在閱兵式上的法國外籍軍團工兵

  戰斧最後用於前線搏殺是什麼時候?一般認為,它可能是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它們最初作為普通工具帶上了戰場,但在危急時刻被士兵們當做武器。比如一戰中,就出現了所謂的「塹壕斧」,在狹窄的戰壕中,它們制式的佩刀更靈巧、且更具有殺傷力。而在二戰中,也偶爾有士兵在前線使用斧的例子,蘇軍炊事兵伊萬·謝列達(Ivan Sereda)就是其中之一。

《戰地1》截圖,手持利斧的德國士兵。和遊戲中一樣,在一戰戰場上,許多士兵也用戰斧當做塹壕肉搏武器

  1941年,謝列達所在的第91坦克團遭到了德軍的攻擊,危急之下,謝列達抓起一把斧子躲進了掩體。這時,一輛德軍坦克因為故障在附近停下了,乘員們紛紛下車進行修理。這時,謝列達咆哮著、拿著斧頭沖向了坦克,當德國人鑽回車內後,他跳上炮塔,用斧頭劈彎了坦克的機槍,並大聲呼喊戰友們向坦克內投擲手榴彈。德國人顯然沒有見過這樣的架勢,在驚慌中向謝列達投降了——另外,這也許是冷兵器戰勝坦克的唯一事例。

 反映謝列達事迹的蘇聯宣傳畫,他可能是唯一一位用冷兵器俘獲坦克的士兵

  甚至在今天,在各國武裝力量中,戰斧仍保持著低調的存在感。比如,每個城市的特警都會準備幾把大斧用於破門;在伊拉克戰爭中,美軍也採購了上千把斧子作為臨時工具。但更多情況下,它們是出現在伐木工人、傢具工匠、或是求生愛好者的手中,再也不會有利刃撕裂軀體,再也不會有頭顱被它們斬下,人們甚至忘記了那些偉大的國王和騎士用戰斧建立的功勛,它們代表了一個令人浮想聯翩的時代——但從另一個角度說,這未必不是一件慶幸的事情。

本文作者:遊民星空—最後的防線

本體傳送門:講武堂:戰斧秘話 暗黑中世紀的狂野殺器

推薦閱讀:

維基百科的可信度有多高?
狐狸晨曦的史學水平怎麼樣?
美聯航事件終究拼不過女星出軌么?
你若為王
回望1998:逝去的,留下的

TAG:战争史 | 历史 | 游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