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羅莎·盧森堡的《資本積累論》?

盧森堡在該文里對馬克思的資本積累理論進行了批判,所以引起了其他馬克思主義的強烈反對。不過也有人說盧森堡正是在該文里提出了「依附論」、「世界體系理論」的雛形,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客觀評價盧森堡對於政治經濟學的貢獻呢?


謝 @安玲 邀!(不過弱弱說一下,「客觀評價」我覺得我是無論如何也做不到的,而且「客觀評價」會不會是一個自相矛盾的說法呢?)

弗蘭茨·梅林說《資本積累論》是「 自馬克思死後無可匹敵的真正了不起的、令人銷魂的成就」。我深深地贊同梅林的說法。

所謂資本積累的「積累」,必須要與「資本」結合一起理解,它不是指把錢存起來那麼簡單,而是指把錢當作資本來使用,即投入生產創造剩餘價值。「資本積累」更類似於投資活動。因此,《資本積累論》要探討的問題實質上是資本主義擴大再生產如何可能的問題。

從社會總體看(而不是從單個個人看),不變資本+可變資本+剩餘價值=社會商品總價值。

如果生產沒有擴大,那麼這個圖式可以永遠進行下去。這種簡單再生產的意思就是剩餘價值全部用於消費,而不構成資本投入生產。但是,不擴大生產,連簡單再生產也做不到,因為各種設備必須在簡單再生產之外同時進行生產。所以,無論從邏輯還是從現實上看,社會必定是在進行擴大化再生產的,即把剩餘價值的一部分取出來變成資本,而不是把它們全部用於消費。

這時,《資本積累論》最精彩的地方就出來了。羅莎·盧森堡認為,在資本主義社會,這樣擴大化再生產根本就是不可能的。擴大生產,不變資本、可變資本、剩餘價值三個部分都會增加。不變資本增加沒問題,因為買進了更多的設備;可變資本增加沒問題,因為僱傭了更多的工人;剩餘價值增加就有問題了!誰來支付、消費這些增加了的剩餘價值呢?只剩下資本家了,但資本家是不可能去支付、消費它的,因為擴大生產本身就是意味著減少、節約剩餘價值部分的消費!

這是《資本積累論》的前半部分,單單是這部分就能讓我們理解很多好玩的情況。不是有人嗷嗷叫要增加消費,浪費也是好的嗎?比如美國人在日常生活中能有多浪費資源? - 知乎 ,比如你有浪費力嗎? - 連岳 - 微讀吧

市場是鼓勵浪費的。所有出售產品的人,內心都渴望消費者無節制地浪費,不停地購買產品。

可是都用來消費,從哪裡來的投資呢?投資多了,消費就少了。消費多了,投資又少了。無論怎麼鼓吹消費的好消費的妙,甚至借錢、印錢給你花,給你消費,也沒用。因為,在資本主義社會裡面,消費跟投資,消費跟資本積累,就是綁得死死地矛盾啊。

很好玩。在馬克思、盧森堡他們的著作裡面,資本家都是最講究節慾傾向的。不是還有人提出利潤是資本家應得的,因為投資是他們犧牲出來的嗎?

「社會越進步,就越要求節慾」,也就是越要求那些以佔有別人勞動及其產品為業的人實行節慾。從此勞動過程的一切條件就如數轉化成資本家的節慾行為了。穀物不只是吃掉,而且還用來播種,這是資本家的節慾!葡萄酒保留一個時期用以發酵,這是資本家的節慾!資本家「把生產工具貸給〈!〉工人」,也就是說,把生產工具同勞動力合併在一起作為資本來增殖,而不把蒸汽機、棉花、鐵路、肥料、挽馬等等吃光,或者按照庸俗經濟學家的幼稚說法,不把「它們的價值」變成奢侈品和其他消費資料揮霍掉,這就是資本家在掠奪自己的慾望。

沒毛病,這是同一堆資本家。資本家的這種精神分裂,正正是擴大化再生產的矛盾的表現,是資本主義矛盾的表現。說得太對了!可是資本家的這種狂躁,正正說明這是一個越走越黑的死胡同。個別資本家可以為爭奪到的市場份額擴大生產,但是他們爭奪到的市場份額正正是排擠掉別的資本家的市場份額的。結果,從總的資本主義社會來說,市場份額根本就沒有擴大,擴大化再生產在資本主義社會根本就是一個死結。因為擴大化再生產是簡單再生產的前提,結果,生產在資本主義社會裡面就是一個死結。最起碼,羅莎·盧森堡的這部著作告訴我們這個道理,她有力地診斷出了資本主義的死症

《資本積累論》的後半部分談的就是帝國主義問題。既然擴大化再生產在資本主義內部找不到消費者,那隻能去開發非資本主義的社會,爭奪那裡的市場,在那裡賣出商品,實現商品的價值。所以,英國會給中國帶來鴉片;所以,自由貿易只是資本主義的童話,或者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用來哄小孩的,尤其是哄那些不發達的國家的;所以,相反,保護關稅必然要有;所以,資本主義國家不僅會與非資本主義國家爆發戰爭,它們之間也會爆發戰爭;就算到最近,特朗普大罵The Germans are bad, very bad,不也是因為他認為德國產品佔據了美國的市場么?

在《資本積累論》裡面還提到一個好玩的例子,就是國際借債的問題。小時候看香港電視新聞,說改開以後,日本是借錢給中國最多的國家,好像要我們中國人要在這一方面感謝日本什麼什麼的。但是盧森堡就告訴我,這沒有那麼高尚啊,實際動機是發達國家要力圖掙扎解決有效消費不足的問題呢!比如說改開的時候中國沒錢,日本就借錢給中國買日本的設備,這樣日本不就可以解決脫手很多賣不出去的產品了嗎?當然,錢最後還是得我們中國人還啊!對了,這個好玩的例子好像最近就在我們身邊上演呢!三分鐘看懂「一帶一路」戰略 - 知乎專欄

所以羅莎·盧森堡認為帝國主義是資本的世界競爭階段。那麼,爭奪市場,拼得個你死我活的,靠什麼?當然是軍備了!這就梳理了軍國主義的實質。而且,軍國主義還能為擴大化再生產和進一步資本主義化提供動力。首先它通過稅收把一部分的工人收入轉化去承擔軍備開支,幫助軍工廠的資本家實現剩餘價值。其次,對工人收稅,從社會商品總價值來說,就是減少不變資本的價值,對於總體資本家來說,相當於減少工人開支,是剝削工人的有效手段。最後,對小生產者收稅,還能迫使他們破產,變成無產者,充當產業後備軍。軍國主義可謂一箭三雕啊!

大多數研究者最重視的是帝國主義理論這一塊,因為它讓我們看到,資本主義並不是一個單一的封閉的體系,而是與非資本主義緊密結合,須臾不離的。就像 @安玲 所說的馬克思主義留給我們的四大insight - 知乎專欄 「 從社會衝突出發考察歷史和把社會衝突當做社會關係的主導形式的insight 」。資本主義就是與非資本主義這種對立的社會扭結在一起過程。沒有非資本主義,資本主義就是不可能的。但是,資本主義要擴大化再生產,就必須不斷蠶食非資本主義,使非資本主義變成資本主義(比如日本跟中國的例子,又比如軍國主義迫使小生產者破產),結果,資本主義就不斷破壞自己生產的基礎了,不斷作死,又不得不作死。

反對羅莎·盧森堡的人,主要就是針對帝國主義理論發難的。比如,他們說盧森堡是等待資本主義不斷消滅非資本主義從而自我滅亡,是消極的革命了。這個發難,不得不說,是胡說八道的。不認真看盧森堡的文字,只看看她的行動就知道了:發起與改良主義者的論戰、參加1905年俄國革命被捕、反對一戰被捕、德國十一月革命失敗後被殺,還有各種集會演講,呼籲群眾遊行罷工,通過各種運動實現自我組織而不是只會服從工會和政黨的領導...基本上沒有人能夠比她更激進的了。而且,她就在《資本積累論》中寫道:「但在正式到達這個資本自己創造的經濟絕境之前,國際工人階級起來反抗資本的統治已成為一件必要的事情了。」這裡說的是「之前」,而不是等待「之後」。她怎麼就成了一個消極革命的人呢?

還有比如布哈林認為,《資本積累論》會推導出一個荒謬的結論,即資本主義國家的工人階級在資本主義蠶食非資本主義的過程中是受益人,因此矛盾會轉變成資本主義與非資本主義的對立,發達國家的工人階級將會喪失革命性....不得不說,布哈林認為荒謬的這個結論,好像還挺符合實際情況的呢...但是,在盧森堡那裡,為了維持世界市場和統治,軍國主義也給工人階級帶來迫害啊!而且,現代社會中資本的跨國流動,特別是往不發達國家、工資水平低的國家流動,這也深深傷害了發達國家的工人階級啊!所以,在不發達國家是資本主義激起的貧困和動蕩,在發達國家則是分裂日益嚴重。 資本主義,全球化,未來 - 知乎專欄

所以,《資本積累論》清晰明確地指出了資本主義的問題,她的很多內容不僅今天沒有過時,而且才開始熠熠生輝。對我來說,《資本積累論》戳破了很多很多謊言和騙局,好像把世界在我們面前剖開得清清楚楚。難怪她那麼堅定地跟改良主義者鬥爭,難怪她那麼英勇地與帝國主義、軍國主義政府鬥爭。如果你也看清了事實,你知道不得不如此的話,那你也可能會像她那樣做的:「Sozialismus oder Barbarei!」要麼是社會主義,要麼是野蠻狀態,沒有其他的選擇!

不知道客觀不客觀,但這就是我的評價:「 自馬克思死後無可匹敵的真正了不起的、令人銷魂的成就」。

---------------------------------------------------

@1781的小提琴 和 @張義潮 的答案是可以回應一下的,以便我們梳理清楚馬克思主義的基本概念。

@1781的小提琴 認為「她在分析擴大再生產時,保留了簡單再生產的假定——工人們的消費不實現剩餘價值,這等於是說可變資本的總額保持恆定。」這是雙重錯誤。一方面,如果說工人的消費實現剩餘價值,那麼這豈不是說剩餘價值是歸工人所有嗎?這難道不是混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範疇嗎?另一方面,工人階級消費的增長當然是可能的,但是這表現為增大了的可變資本,它本身就是資本積累、擴大化生產的途徑。所以,從何得出保留簡單再生產的假定呢?當然,擴大了的可變資本與擴大了的不變資本一樣,都是從剩餘價值中轉化而來的。羅莎·盧森堡顯然不會否認這個事實。但是,擴大的可變資本又意味著擴大的剩餘價值…這不過是繞圈子。難道擴大剩餘價值就是為了擴大可變資本?這簡直是把資本主義生產的邏輯顛倒過來了(實質上,資本家擴大生產,只是因為有利可圖,因為追求更多的屬於資本家的剩餘價值),把資本主義生產說成滿足無產階級需要的社會主義生產了。

其次,@1781的小提琴 認為「賣東西給非資本主義消費者而又不從他們手裡買任何東西,這顯然是矛盾的,也是不符合資本主義的發展歷史的。」實在不知這個說法有何依據。說賣東西不同時是買入任何東西,這本身難道不是否定一切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基礎嗎?難道關鍵不是在於買不買入任何東西,而在於買入什麼東西嗎?非資本主義社會首先是作為有支付能力的消費者而出現的,從而實現剩餘價值,而剩餘價值要進一步資本化,當然就要從非資本主義手中購入不曾作為不變資本生產資料和不曾作為可變資本的工人的消費品作為擴大化再生產的基礎了。

最後, @1781的小提琴 認為「這個過程完全可以納入到資本主義再生產的體系內部來考察,根本不需要強行定義一個「非資本主義世界」」,但問題在於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交易就是資本主義內部的交易,而資本主義內部的交易,正如上面所說的,是不可能進行擴大化再生產,從而簡單再生產也是不可能的。這樣, @1781的小提琴 同志又不得不繼續面對這樣的問題,比如說,資本主義的帝國主義國家掠奪資本主義第三世界,那麼資本主義的第三世界如何可能,或者說第三世界的資本主義如何可能呢?難道說又要設定第四世界,然後是第五世界?

之後 @張義潮 認為盧森堡沒有區分物質的擴大化再生產與價值的擴大化再生產,這是想當然的說法了。因為盧森堡正是在這一區分的基礎上,認為物質擴大化再生產是可能的(否則一切人類文明都絕無可能了!),但價值的擴大化再生產是不可能的,由此得出資本主義體系之內的擴大化再生產是不可能的。「物質上擴大再生產並不等於價值上的擴大再生產,並且剩餘價值並不是剩餘產品」,當然!但是,資本家是為了追求更多的剩餘價值,才進行資本主義的擴大化再生產。物質上擴大化再生產的可能性,並不妨礙價值上擴大化再生產的不可能性。

其次,說資本的有機構成及利潤率,都與盧森堡的資本積累論毫無關係!因為盧森堡在這裡論述的是剩餘價值的問題,而不是利潤的問題。而且說點與此問題無關的,總量利潤、還有「總結利潤率」這個奇怪的說法當然是與技術有關了,因為在勞動時間既定的前提下,勞動生產率、技術越高,可變資本也越少,從而歸入剩餘價值的部分就越大,社會總利潤就越大。而且生產力的發展當然會導致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

由於資本主義生產內部所特有的生產方法的日益發展,一定價值量的可變資本所能支配的同數工人或同量勞動力,會在同一時間內推動、加工、生產地消費掉數量不斷增加的勞動資料,機器和各種固定資本,原料和輔助材料,——也就是價值量不斷增加的不變資本。可變資本同不變資本從而同總資本相比的這種不斷的相對減少,和社會資本的平均有機構成的不斷提高是同一的。這也只是勞動的社會生產力不斷發展的另一種表現,而這種發展正好表現在:由於更多地使用機器和一般固定資本,同數工人在同一時間內可以把更多的原料和輔助材料轉化為產品,也就是說,可以用較少的勞動把它們轉化為產品。不變資本價值量的這種增加,——雖然它只是在某種程度上表現出在物質上構成不變資本的各種使用價值的實際數量的增加,——會使產品相應地日益便宜。

「不變資本各要素變得便宜」只是「起反作用的各種原因」之一,「引起一般利潤率下降的同一些原因,又會產生反作用,阻礙、延緩並且部分地抵銷這種下降。這些原因不會取消這個規律,但是會減弱它的作用。」僅此而已。


她對關於小企業和技術更新的分析蠻有道理的,她算是第一個給那些小企業和技術更新是經濟活力之源之類的論點打臉的馬克思主義者吧,她的結論是矛盾和動蕩反而激化了。見下圖。其他不太清楚,沒讀過她的這本書。


@克里夫托 (第4點涉及回復的關鍵)

盧森堡理論的微觀基礎是有邏輯問題的,可以說絕大多數馬克思主義學者分析這樣的問題都會。 

說說盧森堡邏輯的幾點問題: 

   1、物質生產上的擴大再生產,與價值增值上的擴大再生產是兩回事。(事實上《資本論》中就舉一個物質上擴大再生產不等於價值上的擴大再生產的例子),在盧森堡看來就沒有區別?比如產量可能幾年內翻一翻,但產值確不發生變化,或者有可能下降。物質上擴大再生產並不等於價值上的擴大再生產,並且剩餘價值並不是剩餘產品,在生產中勞動使用不同,生產什麼消費品都不一樣。在資本價值量不斷擴再生產的體系,大量的消費品生產有可能大量指當時生產力下的奢侈品生產。同時資本不斷提高一些消費的商品有構機構。(補充說一點,資本有機構成提高不是技術關係導致的,而是社會關係導致的。因為按馬克思的微觀基礎,總量價值、總量利潤、一般利潤率都是與技術關係、具體使用價值無關的,只有使用價值才與技術關係相關,而總量價值與技術關係無關的。

 2、雖然資本有機構較高的商品可能採用更多的新技術,但不能說技術關係提高了資本的有機構成的原因。因為技術提高,生產作為商品的資本品(如機器等)的價值量(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也會降低,因而不能說資本有機構成提高是技術因素導致的,而資本有機構成較高領域的商品中的不變資本的商品也會是一個高於價值的生產價格。

  3、再者在資本主義中存在一種追求更高利潤率的積累式為主的競爭,低於一般利潤率的金錢積累速度,資本是要失去相應的社會地位或者破產的,而盧森堡的體系,顯然忽視這一點。

4、用貨幣計量的不是商品的價值,而是價格。

@克里夫托,這裡嚴重錯誤,他直接把元(貨幣)計量的說成是價值。

還有可變資本增加、減少與就業無直接關係。因為工人的以價值量(勞動時間)計量的工資是一直在下降的,而以貨幣計量的工資可以上升,因為貨幣的價值在不斷降低。

他及他所認為的盧森堡說資本價值量上擴大再生產的不可能是極端荒唐的。

如:原來工人干10小時,有5小時工作時間屬於自身,為自身服務,而資本擴大再生產後就變成4小時,3小時,2小時,同時工人的貨幣計量的工資可以增加,但貨幣的價值不斷下降。如以前1000元貨幣的價值是240小時,而以後可能變成120小時,60小時的價值。

————————

如果有人對我的回復有質疑,我們可以討論馬克思理論的微觀基礎,因為馬克思理論的微觀基礎是把技術關係和使用價值剝離掉了的,而價值關係是人支配人勞動的一種權力關係,在人支配人權力關係上的勞動,是與技術生產率完全無關的,它不涉及具體的使用價值(實物)生產,因而根本找不到像新古典那樣的涉及生產具體實物蛋糕的邊際生產力。

比如,當工人的勞動力出賣給資本家時,工人的勞動就不屬於自身,資本家驅使工人勞動1小時,可以讓他用拖拉機挖土1小時,也可以讓他用鋤頭挖土1小時,還可以讓他去機場接客人花1小時,在這裡不涉及具體的使用價值(實物)生產,因而根本就找不到人與物的關係上的技術生產率,只有人與人社會關係上的權力支配。

因而總量價值、總量利潤是與技術生產率無關的,價值量上的擴大再生產並不等於物質生產上的擴大再生產。


實際上羅莎·盧森堡是通過漏洞百出的理論分析,最後湊巧得到了一個可以解釋資本主義的擴張歷史的結論。

她認為,資本主義無法在封閉的體系內部實現擴大再生產,資本主義所積累的剩餘價值,只有賣給資本主義體系外部的非資本主義消費者才可能實現。

首先,盧森堡對資本主義擴大再生產的理解有根本上的錯誤。她在分析擴大再生產時,保留了簡單再生產的假定——工人們的消費不實現剩餘價值,這等於是說可變資本的總額保持恆定。而實際上資本家在擴大產量時,是需要把一部分剩餘價值拿出來追加到可變資本中的,也就是說資本家不僅需要購置新的機器,同時還需要多僱傭一部分操作機器的工人,給工人的工資就實現了剩餘價值。

其次,盧森堡的理論中還有一個矛盾在於:如果剩餘價值通過賣商品給非資本主義消費者來實現的話,那麼又從非資本主義生產者手裡買進什麼東西呢?誰來負責消費非資本主義生產者生產的商品呢?賣東西給非資本主義消費者而又不從他們手裡買任何東西,這顯然是矛盾的,也是不符合資本主義的發展歷史的。

從歷史上來看,帝國主義把生活消費品輸出到第三世界,並換取到了廉價的原材料,這個過程完全可以納入到資本主義再生產的體系內部來考察,根本不需要強行定義一個「非資本主義世界」。

事實上馬克思的擴大再生產模型在一定條件下完全可以在封閉的體系中持續運行下去,而盧森堡並沒有真正理解這一模型,同時代的其他馬克思主義者對她的批判是完全合情合理的。


盧森堡批判的是馬克思的再生產理論(或者叫實現論),而不是資本積累理論。僅再生產理論而言,盧森堡批判的理論基礎顯然是站不住腳的。民粹派經濟學家在實現論上犯了與盧森堡相類似的錯誤,得到的結論是俄國資本主義發展不起來,列寧批判民粹派的理論文章也可以拿來批判盧森堡。

盧森堡的《資本積累》發表後,引起了很多批評,布哈林的《帝國主義與資本積累》是比較系統的,盧森堡為此還在獄中寫了《反批判》。

要指出一點的是,批判盧森堡的除了站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上外,還有很多第二國際的修正主義者,而他們則是借盧森堡的理論失誤攻擊盧森堡本人的政治立場。

總之,雖然盧森堡的《資本積累》在理論方面有欠缺,但瑕不掩瑜。盧森堡正確地看到了帝國主義存在的問題,雖然給出的解釋不太令人滿意,但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發展還是很有益處的。

另外,盧森堡不管在理論上犯過什麼樣的錯誤,她始終是一名堅定的共產主義戰士,值得全世界的共產黨人尊敬和紀念。


她提出了壟斷資本的超額利潤不是來自於公平交易下的剩餘價值剝削,而是來自於對別國經濟或本國別的生產領域的掠奪。即壟斷資本主義階段,擴大再生產不再能夠單純的在資本主義生產條件中進行。這就是題主所謂的「依附論」與「世界體系論」的理論出處。這種思路在當時很新穎,而且是對的。可惜的是,盧森堡對該思路的論證卻是錯的離譜,顯示了她不是太理解馬克思的經濟學思想。


資本主義現在活的這麼好,早就打破了馬克思主義說的資本主義必將滅亡的預言了。


推薦閱讀:

馬克思的歷史分期理論究竟是斯大林的五階段論還是三階段論?
資本主義剝削的厲害還是社會主義的剝削厲害?
中修的馬克思主義是從哪裡來的?
瑞典共產黨論十月革命和當代世界

TAG:政治經濟學 | 馬克思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