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社交,你究竟在恐懼什麼?

是自卑嗎?是膽小嗎?是陌生嗎?是怕別人欺負你嗎?還是害怕太過親密?

NO!都不是!

  很多年輕人都說自己有社交恐懼,但是卻不知道自己在恐懼什麼。

  有人說是自卑,但為何別人對你很熱情友好,沒有看扁之意時,你依然會恐懼不安?

  有人說是恐懼陌生,但有為何你跟自己家人相處時,這些抬頭不見低頭見的人,你還會想要拚命地逃離?

我們到底怎麼了?

那些年大家見面就打招呼的熟人朋友,如今卻跟你玩起了「躲迷藏」;

曾經在一個屋檐下一起吃飯學習的同學,見面時卻有種說不出的尷尬;

甚至連生你養你的父母,你也不敢和他們對目交談……

  你到底在恐懼什麼?讓我們先來看看社恐人在社交時經常會出現的那些瞬間:

  1、我是人潮中的一顆麻石,沒人願意多看我一眼,不規則的我總是顯得那麼格格不入,沒有色彩也沒有地位。說白了,就是沒有存在感……

  2、「好想跟她借一下計算器啊,哎呀~算了吧。」

  「他去超市,剛好可以叫他幫我買桶面回來…哎呀~算了吧。」

  「好冷啊,叫室友幫我拿件外套過來…哎呀~算了吧。」

  如此種種……

自己有需求,想叫他人幫忙,卻邁不出自己心裡那道坎。

  3、同伴們都在熱情地聊天玩笑,而我卻坐在這裡,顯得好突兀,好尷尬。很想努力去融入ta們,找到自己的團體,但自己卻沒有能力,只能茫然無措。

  4、很多次,想去見某個熟識的朋友,心裡卻有個聲音在說:「這樣就去找ta會不會太唐突了?」

  明明拿起了電話,甚至按了撥號鍵,卻又在快要接通的那一瞬間掛斷……

  聊天窗口開了又關,關了又開,想說的話輸了一遍又一遍,每次都在手指快要觸碰到「發送」鍵的那一刻猛地抽回來……

糾結,猶豫,想要,卻又不敢。

  5、「待會就輪到我發言了,怎麼辦?」

  「說錯了怎麼辦?」

  「同事們會不會看我笑話?」

  ……

群體性的發言緊張,壓抑,難以在眾人面前表達自己。

  6、「臉上好多痘痘,別人會不會不喜歡我?」

  「他們長得好高啊,會不會取笑我?」

  還有體臭,穿著,打扮,髮型,聲音,經濟等等一大堆「矮矬窮」的描述,總之就是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好,好像全世界都能看見自己的那種醜陋和不堪,急切地想要逃離人群。

  7、在街上遇到熟人怎麼辦?打招呼嗎?微笑嗎?還是點點頭?NO!趕緊跑啊!

在公共場合,一旦碰見熟人,就會刻意地去迴避:摸摸手機,翻翻書,或者將臉扭向一邊,甚至繞道走……

  以上的種種狀況,一思老師都用第一人稱來描述,因為它屬於人的心理活動。但是這種心理活動是帶有主觀性的,比如說覺得自己矮,覺得麻煩別人不好意思,覺得別人會不會這樣或者那樣看我等等。

  主觀性的心理活動並不精確,有時候,當我們去跟人交流時,發現別人對自己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糟糕。就像那些擔心自己矮,會不會被人嘲笑的同學一樣,當他去跟人說話的時候,人家並沒有因為他矮而嘲笑他,反而對他挺熱情。

但關鍵就是,即使別人對他態度不錯,這類問題的同學依然會恐懼害怕,緊張焦慮,內心很不安。

為什麼會這樣呢?

  人生下來就有兩大生物記憶——集體意識和個體意識。人是群居性動物,所以是有集體意識的。舉個例子:你把一個小孩帶到一群他不認識的小孩中間,膽子大一點的小孩會很快跟這一群不認識的小孩玩到一起,而膽子小一點的,即使他不敢過去跟那群小孩玩,但他也會站在旁邊看。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小朋友會跟小朋友玩到一起?因為這是他群體意識的需求,是刻在骨子裡的,通過基因遺傳下來的需求。

那個體意識又是什麼?

  用通俗的話來講,個體意識是人與人之間的區別,是「我」跟「你」之間的區別。當我們說出「我跟你不同,我是我,你是你」這句話的時候,意味著一種防範意識,一種種敵對性的態度,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因為人的生物性總是先以保護自己的安全為主要目標,而個體意識區分哪些是我的,哪些是你的,哪些對我有益,哪些對我有害,我該如何才能獲取更多的資源……

有社交恐懼的人,多半是集體意識不斷被壓縮,個體不斷被放大的結果。所以,準確地講,它是「群體安全感失調症」。也就是說,人有社交障礙是因為他的群體的安全感已經缺失了,過分放大自己的個人意識,過分強調自己的不良感受。

  關於社恐產生的原因,準確的講有以下幾個:

1、有過不愉快的群體經歷

  也許曾經的你是個活潑開朗,善於表達的人,但是在生命的某些時間段,你遭遇過別人的嘲笑,排斥,誤會,中傷甚至是群毆,欺侮……經歷過這些情況的人,他們的群體安全感開始動搖,當他們再次進入同樣的環境的時候,同樣的感受會浮出水面。這時,出於對自我的保護,他們會選擇逃避,壓抑。

2、過度溺愛的家庭教育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溺愛式的教育,什麼都以孩子為中心,滿足他所需要的一切。這樣的孩子容易養成某些不好的品格,比如自我膨脹,不懂合作,說話不考慮他人感受,做事習慣以自我為中心……

3、自卑

  自卑其實是自信心建立的缺失的結果,而自信心的建立,來源於經歷,經歷得越多,對一件事情就越確信,你對事物的確信程度決定了你的自信程度。就像追女孩似的,一開始你跟女生說話都緊張得發抖,慢慢地,隨著你對她的了解的加深,你開始放鬆自己,慢慢地變得舉止自然,甚至最後在她面前非常的神采奕奕……

  這就是一個人自信心的建立過程,它依賴於你的行為。

4、溝通表達有缺陷

  要說的話說不清楚,要表達的東西表達不清楚,心裡明明知道是這麼回事,但話到喉嚨卻卡住了。很多人不會跟人說話,不會跟女孩聊天,以為是自己的技巧問題,拚命地去網上學習聊天話術,慣例,技巧。但其實這是思維上的問題,無關於技巧。

5、違背群體的價值觀

  習慣以自我為中心,以自我感受為第一位,不考慮群體的感受和利益,關於對錯的評判也只是按照他心中的尺度去評判,甚至是以他的喜好去評價。這樣的人,個人意識總是凌駕於個人意識之上,喜歡用跟群體的對抗來證明自己。

與人交往張牙舞爪,喜歡對抗,總是表現出強勢的一面,也是社交恐懼的一種,只不過他們是在用看似堅硬的外殼來偽裝自己那脆弱的內心。其本質還是逃避。

說到最後,怎麼辦?我們又該如何去面對?

  其實要解決社交恐懼,很簡單,我們只需要解決我們在人群中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幸福感,直白地說,就是你在人群中感覺到「爽」,感覺到舒服,感覺到快樂,輕鬆。而安全感,跟大家在一起時,你覺得你不會被侵害,不用提心弔膽,甚至是大家都在幫你,有種實打實的放心。

  很多市面上的培訓課程都認為社交障礙是技巧問題,於是有了專門教你聊天的泡學,還有人把社交障礙的問題說的很嚴重,要去醫院治療。但是,以上我們提到的這些社交障礙,它並不是一種病,而是一種能力低下的體現。

  既然是能力低下,那必須要有一套完整的訓練體系去訓練。這就是我們立體思維法課程開設的目的和解決的問題,教你學會如何思考問題,如何做事,如何跟人溝通,如何在頭腦一片空白的時候抓住重點。

  當然,我們的課程不止於此,如果你跟女孩子交往感到害羞,臉紅,緊張,焦慮,歡迎報名諮詢我們的戀愛心態建設課程。

  本文整理自

  -一思結公開課-【社交恐懼到底在恐懼什麼?為什麼會這樣?】

  想聽更多精彩公開課的朋友歡迎加群:

  凡事都有解直播群E336752392

  點擊鏈接加入群【凡事都有解直播群E】:

二維碼頁面

○圖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為凡事都有解原創,轉載請註明

推薦閱讀:

為什麼我就撩不到妹子??
壞習慣總也改不掉的5個原因,進來看看你中槍了沒
如果你做錯了,應該怎樣道歉才能讓人徹底原諒你
別再做明知故犯的傻事——論有效控制自己的系統方法論
如何才能做到不退縮不逃避

TAG:社交恐惧症 | 人际交往 | 情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