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忍,是一種自欺欺人的包容?

先解釋自欺欺人的意思, 如同字面上所說,就是欺騙自己,也欺騙別人。容忍這件事套上了自欺欺人的形容,實際上是欺騙自己「這是我最好的選擇」,也在欺騙別人「你不會明白我為什麼這樣做」的一種行為。

那麼,這樣的容忍有意義嗎?如果不容忍應該怎樣做?今天就這兩個問題我想談談我的看法和理解,以及對陷入這種掙扎狀態中的人一些建議。

自欺欺人,有時是無奈,有時是無情

講這個話題之前我想先談談前些日子跟幾位朋友的互動,他們認為我的文章沒有抓住讀者的「痛點」或是「癢點」。比如這個題目來說,最好事先來一段故事,故事裡人物的命運被某種力量反覆的諷刺著,刺激讀者產生代入感,使大家產生表達的情緒(支持或是反對)促進文章的傳播:一段故事,配一段道理,再配點圖片就很完美了。

但事實上,有些東西靠故事和大道理是講不通的,因為故事中的衝突只能吸引人的眼球,刺激的人的表達欲,但是對於深度的思考和以此為鑒的自我解析,往往也會因為字裡行間的火藥味和蛋糕味而變得不那麼重要了。

所以在我的文章中,我希望大家去思考一些背後的事情。比如這個小標題所想傳達給諸位的一種思考:因為某些原因而選擇容忍之後,是無奈還是無情,往往傷及最深的,是自己的心靈。

容忍這個詞,我曾經認為是先能容,才能忍。畢竟容的下,才能忍得住。這個想法跨越了我的整個學生時代(從高中那時起,對生活的諸多思緒所引起的考量,會讓更年輕的我躊躇不止,儘管難以得出令我自己完全信任的結論)而後的工作,遇到的人和事而引發更多更深層次的思考,讓我改變了這個觀念:

其實是先能忍,才能容。因為很多事情從正確與錯誤的觀念上出發,你是對的,而你的目標是錯的。但是當你因為某些現實原因被迫去接受錯的東西對你造成的影響時。你要先堅定你自己是對的,所以先忍,而後因為要藉助錯的東西去讓自己獲得某種利益(也可以稱之為補償)才能容得下。

我曾經也想過,不容忍會發生什麼呢?也曾經嘗試過不容忍而直接反抗,但絕大多數的結果伴隨著毫無意義的、嚴重的代價。再然後我發現,當我開始容忍的時候,我也會付出代價,而這個代價是我可以控制的:就是我的情緒,和我的觀念(通常為三觀)。

寫到這裡,細心的諸君想必發現了我為何將容忍解讀為自欺欺人的包容:因為自欺欺人的包容,是我可以控制的一種狀態,儘管在這種狀態之中我很難受,很不愉快甚至無法理解某種荒繆對我造成的影響。但是可以控制,意味著事態會在我的掌握之中。

而當我進行反抗的事情,事態不僅不會受到我的控制而造成了或多或少(通常情況下很嚴重)的影響,而最為關鍵的是這種影響會成為一些不友好(甚至是惡毒的)的人的利用工具:他們會利用你的反抗來大做文章,來對你造成更深更重的傷害。

不過在這裡我想強調一點:容忍不是無休止的,因為某天你掌握了力量(對家庭、公司的話語權,身份的提升,地位的影響力)時,你會發現曾經的容忍會讓你在這個位置上站的更穩,也因為了你的容忍,而導致了你的力量更加精準(因為看透了一些人和事的惡)也更加有效(你明白那些人和事情的軟肋)

當然,容忍的作用不僅如此:容忍其實也是一種自省的力量,這種力量可以打破你的懶惰,打爛你的不自信,打碎你的玻璃心。因為當你容忍到了一定程度的時候,隨之而來的是一種改變的現狀的需要:你的身體會牢牢記住你容忍的感受,並且會堅定起來,做你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當你開始自欺欺人的忍受了一些事情的時候,其實你的思想和意識會變得空前的清醒:人,只有痛的夠深,才會有動力去作出真正的改變。

推薦閱讀:

給你個機會回到5年前,你最想對自己說什麼
有效的情緒管理,離不開獨立思考
【認真想】獨立思考
照看好你的痛苦,它比你的同情心更易被人利用
對於問答網站的依賴是否會弱化人們獨立思考的能力?

TAG:职场 | 正能量 | 独立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