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晉設計師的悖論 —— 如何獲得沒有經驗的經驗
簡評:原文作者 Richard Yang 是 SONY 的 UX designer,然而他卻主修岩層通訊(rock communication),輔修中世紀陶藝。很多人常常會發郵件問詢他如何轉行做設計師,這是他的回答。
開始學習設計最好的方式就是著手你的第一個項目。在線課程、培訓班之類的過於蕪雜,太難篩選,很多人都浪費了大把時間在尋找所謂「最好的」設計資源。
第一步:想法
富有熱情的項目總起源一個點子。下面是一些 Udacity 產品設計課程中講過的幾個最常見的想法類型。
- 簡化(Simplify):例如 Instagram 簡化了 Facebook 分享照片的功能;
- 仿照(Me Too):例如阿里巴巴仿照亞馬遜的點子,但用在不同的市場;
- 虛擬化(Virtualize):例如 Uber 把計程車體驗搬上移動互聯網;
- 混搭(Remix):例如 Slack 結合了 Email,聊天以及私人小組通信。
最棒的想法通常不是雄心勃勃奔著萬億美元估值的 App 去的,最棒的想法通常都是從解決個人痛點開始的。如果你打算創業,以下是一些可以參考的建議:
- 避免群聚性的問題(critical mass problem),比如社交網路這種需要大量用戶才能成型的產品;
- 足夠大的市場,你要解決的問題是普遍需求;
- 目標是去解決痛點,而不是簡單的不方便。
第二步:工具
不要死磕某種設計工具,而是應該靈活變通,在合適的場景選擇合適的工具,列了一個表單供大家參考:
【設計類】
- Sketch:強烈推薦,不過只適用於 Mac 平台;
- Adobe XD:類似 Sketch,PC 用戶選用;
- Webflow:網頁設計最佳工具之一;
- Axure RP:複雜但全能;
- Figma:網頁端的免費工具;
- Adobe Illustrator
- Adobe Photoshop
【原型】
- Invision:入門,定製化操作有限;
- Flinto:適合所有階段的設計師;
- Webflow:適用於自由職業;不用編程就可以搭建網站;
- Principle:多用於微交互;
- Framer.js:需要一定的編程能力;
【線框】
- 紙和筆:雖然基礎,但是好用;
- Balsamiq
- Sketch
【任務管理】
- Trello
- Invision:可以連接 Sketch,而且具有優秀的評論功能;
【規格說明(Specs)】
- Invision Inspect
- Zeplin
- Sympli
第三步:需求
實操才訓練人。
千萬不要這樣子做——完成課程 A,B,C......參加某某訓練營,然後成為合格的一員。事實上在我學習設計的時候,並沒有從一堆頂尖設計書籍開始。因為我知道學習新知識時,應該是打心底想要把新知識用於重新設計整個項目中,這才是熱情的源泉。因此在通識的基礎上,亟需解決某個問題而相應地查詢資料進行深度學習,這樣反而事半功倍。
在每一次迭代中持續改進,在改進中持續進步。
第四步:實現
你可以嘗試遊說每個你見到的程序員,把自己的項目展示給對方。或許哪一天你就能打動某個程序員加入你的項目,當然這一天不僅看你的項目,也看你的運氣。與開發者溝通常常能讓自己發現以往忽略的問題,而加入程序員後,細緻全面的流程能提升你的設計。
小提示:你可以從從 ui-patterns 和 goodUI 學習常規的 UI 來避免一些常規錯誤。
第五步:Now What…
總結你這幾個月的付出,寫一篇全面的案例分析在你的作品集中,別忘了強調和程序員一起工作的寶貴經驗。即使在 dribbble 上擁有滿滿的概念項目展示,也無法幫你得到一份工作,要把重點放在案例研究上。
當然啦,你也可以參加一下 hackathons 活動來展開你的項目,或者接觸早期的創業公司試試手,畢竟大部分初創都需要設計師。儘管有時候你是無償勞動,但不管如何這都能為你積攢第一筆經驗。如果你實在很難加入對方的團隊,那你也可以嘗試起草一份設計方案,把對方的產品或者網站過一遍,找出你可以解決的問題,Remember this,多關注案例研究而非紙上談兵,天道酬勤,付出才有收穫!
原文:How to get experience without experience?—?a new designer』s paradox
相關閱讀:
- UI 設計中顏色使用法則
- 16 種原型設計工具使用場景
歡迎關註:知乎專欄「極光日報」,每天為 Makers 導讀三篇優質英文文章。
推薦閱讀:
※「翻譯」窺探 Facebook 設計評審
※日用之器—毛巾
※斯坦福推薦設計學院閱讀書單
※監禁、浸泡、破腦...精神病患者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