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產地重磅調研:角逐東北,玉米與大豆的生死博弈
文 | 揚韜 來源 | 揚韜略,ID:yangtaolue1968 編輯 | 撲克投資家,轉載請註明出處
導語:產業大戰,花落誰家?
2016年,玉米價格暴跌,東北包地種玉米的人損失巨大。國家適時出台政策,每畝地補貼150元左右,直接發到地主的銀行卡里。那麼,這筆補貼地主會自己留著呢,還是會轉給包地人呢?如何分配才是最佳模式呢?
2015-2016年,中國的一些部委確實出台了許多讓人唏噓的規定。比如,股市裡的「槓桿牛」和「熔斷機制」,保險行業的萬能險突飛猛進,以及玉米收購政策的突然調整——2016年3月28日,發改委宣布終止已經實施了8年之久的玉米臨儲政策,改為市場化收購加補貼的模式。
按照糧食部門公布的數據,2015年全國玉米產量2.25億噸,而全國消費量僅1.75億噸,出現了0.5億噸的過剩。同時,持續8年的臨儲,使得國儲玉米總量高達2.5億噸。國家不堪重負,所以決定放棄保護性的收儲政策,改為市場價調整。
此舉出台的時間已經臨近玉米種植時節。 農民茫然無措,不知道市場價會如何調整,再加上前一年玉米收益還不錯,且已經備了種子,所以多數人最終還是按照計劃種了玉米。結果,到玉米成熟季節,市場價格暴跌,東北一些地方甚至出現了「一元錢三斤」的超低價格,而一年前的收購價曾超過每斤1元錢。
如果說股市的熔斷機制坑的是小散戶,那麼,玉米臨儲的突然取消,損失最大的是種地的農民。在大連商品交易所掛牌的玉米期貨價格,2015年3月時高達2500元,其後一路暴跌,2016年3月底已經降低到1500元一帶。而此時國家臨儲收購價格仍維持在2015年的每噸2000元(2014年2240元),所以農民基本無感。但2016年9月,在玉米成熟季節,玉米期貨價格甚至一度跌破每噸1400元。如果按照期貨價格去對比,農民一年之內減收就會超過2000億元。
但是,奇特的一幕出現了。2017年2月底到3月初,我跟隨幾位期貨界大佬去東北調研玉米市場情況,結果發現,東北地區農民手中玉米餘糧已經所剩無幾,超過8成的玉米已經銷售給了中儲糧、中糧和其它玉米深加工企業。很多地區的農民餘量幾乎售罄!這一奇蹟,是在玉米價格創下近10年新低的背景下實現的,雖然農民有怨言,但整個東北地區的農民竟然悄然消化了這個8年來最大的政策調整——儘管所有人損失累累!
這樣的「奇蹟」是怎樣發生的?新的一年,農民又有什麼打算呢?一路調研,我不時能感受到東北人的淡定。中國的玉米是一個市值容量高達5000億元的超級市場,其間的價格波動,反映著無數人的悲歡離合。但在博弈中,東北人通過各種變通的手段,將這次價格調整平穩度過了。
比如,關於種糧補貼的問題。國家政策當然是希望補貼給種地的農民。但這麼多年來,農村土地的權益變化比較複雜。20年前(1997年)的第二輪承包雖然確定了30年不變的原則,但最近十多年農村變化非常大,很多人離開了農村,農地出現了承包權轉讓和多層轉包。最終種地的人,並不在國家控制的名單上。所以,農地補貼最安全也最妥帖的補貼模式,還是按照當初確權時的名單進行——錢是發給「地主」的賬戶卡上的。
但很多地主已經將土地轉包給他人了。在東北,一垧地(100米見方,或1萬平方米,摺合15畝)的承包費在2016年普遍是5000-8000元。如果種地者拿不到補貼,年度損失最多會超過每垧地5000元,而補貼可以達到2250元。補貼能拿到手,最起碼可以減虧或者不虧。
據了解,絕大多數補貼款是給了種地者的。少部分土地墒情較好收入較佳的區域,補貼款是由地主留下的,並降低了次年的承包款。還有的地區,則由地主和包地者各占補貼款的一半。雙方博弈的結果,就是盡量平穩地度過困難時期——我們沒有聽說地主全吞補貼款而讓種地者承擔全部損失的情況。
2017年新的承包季開始出現新問題。從黑龍江到吉林,包地費用從以前的5000-8000元普遍下降了3000元左右,但雙方約定的補貼款歸地主,部分地區補貼款也給種地者。這樣的價格,意味著每畝地承包費是0-300元,幾乎是白種了。可惜,許多承包者打了退堂鼓,不願意再包地了。
調研中,我們看到的是怨聲載道。去年有的農民因為綠豆和紅小豆前一年賺錢不錯,所以2016年種植季就不種玉米而改種綠豆和紅豆,沒想到紅豆價格又開始跌,綠豆則在收穫季節迎來雨水而發霉。所以,改種者雖然避開了玉米價格下跌,卻照樣滿滿都是淚水。
所以,我們也遇到了幾例極端者,說到2017年的種植計劃,恨恨地回答:啥也不種了,讓它長草,割了草餵羊,最起碼不會虧錢!
當然,農民不會不種地的。在海倫,政府工作人員說計劃減少20%的玉米種植面積改種大豆。但村支書則不同意,從他們了解的情況看,最多會有超過6成的土地改種大豆。於是,有的地方大豆種被一搶而空,種子點準備的玉米則乏人問津。一位備貨玉米種價值360萬元的大戶欲哭無淚:往年此時,玉米種基本賣出8成了,但今年幾乎無人來買!一路走來,往年此時8成玉米種子都賣掉了,但今年最好的地方也沒有賣出2成。
更多的農民在觀望,很多人感到迷茫:今年種啥呢?你說種啥?種啥都虧,連工錢都賺不出來。一些買了大豆種子的人也擔心,那麼多改大豆的,萬一秋天大豆臭市了怎麼辦?如果國產大豆數量太多,不是做豆腐而是榨油,那就得向進口豆的價格看齊,保不準價格能跌多少呢。2016年國家還托底大豆給點補貼,2017年誰知道政策會怎樣呢?
調研中我們還了解到,去年黑龍江地區的玉米其實出現了較大幅度的減產,不少地方在關鍵的生長期有一個多月沒有下雨,有的玉米地絕產,有的減產嚴重。問下來平均減產幅度超過3成。如果考慮全國情況,可能減產幅度還要大一些。
於是,一種奇特的現象出現了:往年是外地玉米進入東北,而今年,東北玉米大量被運往四川和華北地區。原來,以前國家在東北四省區(包括內蒙古)高價收購臨儲糧,由此導致外地玉米流入東北賣高價。而2016-2017收購季,臨儲取消、各地玉米大幅度減產,東北玉米以產量大價格低而被外地客商看中。春節前後東北玉米轟然南下,以至於東北玉米收購進程大超預期。優質玉米缺貨,價格開始回升,每斤價格從0.40元逐漸漲到0.57元,但此時,除了榆樹、德惠等地有少量農民囤積外,絕大多數的農民早已把玉米在低價賣光了。
3月份的玉米現貨漲價已經與農民無關,三四月的市場行情便成了農民種植的重要導向:如果這段時間玉米價格回升一些,或許會有農民猶豫著不改大豆而繼續種玉米。但也有人擔心,四月份如果現貨玉米不足,國家輪儲會拋出庫存玉米,價格可能被壓低。如果現貨價格無法回升,可能會有更多人改種大豆、綠豆、土豆、大米、紅豆,玉米種植面積可能大幅度下降。
問題是,國家是希望玉米種植面積下降的。從2015年開始,國家就提出計劃,希望5年之內調減玉米種植面積5000萬畝,將全國玉米種植面積降低到5億畝。沒辦法,國家維持了8年的高價收儲,以至於玉米種植面積增加了1.2億畝、產量增加了6000萬噸。與此同時,中國大豆的進口量從2007年的3000萬噸增加到2016年的8400萬噸,成為中國最重要的進口物資之一。進口大豆竟佔到全國消費量的8成以上!
玉米增產、過剩,大豆種植不足以至於完全依賴進口,2016年進口大豆花掉340億美元外匯,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這種狀況,也許早就該改變了。有傳說國家準備未來減少2000萬噸大豆進口,而靠國內補足。不過,要達到這個目標,需要種植面積增加1.5億畝。這似乎又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如果要讓農民改種大豆,憑什麼呢?保護價補貼會否持久?畢竟,國產大豆價格遠高於進口大豆,主要原因還是國產大豆都是非轉基因的,而進口的不然。於是,有的人便從中做文章,悄悄開始種植轉基因大豆。目前,東北的大豆收購點普遍配置了轉基因檢測食指,每一批收購都要進行檢驗。從了解的情況看,確實不時有大豆被檢測出含轉基因。
這其實是一個矛盾的話題。一方面,我們進口的8000多萬噸大豆幾乎全是轉基因的,國內消費的大頭擺在那裡。另一方面,我們自己卻不允許種植轉基因大豆以至於只能依賴進口。這個結,將來怎麼解開呢?
如果保持現有格局,則國產大豆是沒有什麼競爭力的。如果產量多了,價格低了,國產豆也會被用作油豆,價格會大幅度降低。如果因為旱災等原因產量少了,就算有補貼,也可能無法彌補農民的損失。
看了,中國的農民如果要想賺錢,大約就必須學習期貨知識了——這是一個諷刺的結果,似乎種地的農民還得根據期貨價格去預測未來一年的行情,否則就賺不到錢。如果真的能做到這一點,那農民就變成金融家了。
所以,未來的出路或許是國家改變補貼政策。這一畝地,不管種的是玉米還是大豆還是其它,應該許可其有一個穩定的收入機制。如果因災減產或減收,就給予一定補貼,讓農民心裡有數,不至於隨著價格的波動而一窩蜂地改種其它品種。就好比今年要改大豆一樣,如果到了秋天大豆因災減產,豈不是又哭一地人?
另一方面,國家這次對玉米的補貼僅限於東北四省區,華北地區是沒有補貼的。這對於華北地區的農民而言,打擊更大。目前,據說華北地區農民餘量也不足四成了,很多農民傷了心,今年會改種大豆或花生等作物。如果這樣,今年的玉米種植面積也許會提前達到政府部門的五年規劃。一旦玉米大量減產,今年還可以由國儲拋售來替代,明年呢?
這次東北地區的調研,我們一行人沿著黑龍江的中線北上,從哈爾濱到齊齊哈爾,然後從西線南下到長春周邊,行程2000多公里。沿途所見,茫茫雪原下,千里平原如畫,顯示出東北好糧倉的形象。即便如此,一些澆灌條件不佳或土地不成片的地區,農民叫苦連天。但在另一些地區,幾個人可以種上千畝地,價格再低,也還有利潤。再對照一下華北地區的情況,我們大致會有一個預期:
未來的中國,絕大多數山地和多數丘陵地帶,將不再種植糧食作物。玉米水稻小麥大豆這些大品種,只適合機械化大規模種植,東北和西部的平原地帶或成主要糧倉。此時,國家應對這些區域給予全面的重點扶持和補貼。而丘陵地帶,則適合經濟作物種植。山區?除了價值較高的水果外,最大的可能性還是退耕還林。這樣,中國的農業人口才會大幅度減下去,未來的中國也許只需要1億多農民就可以滿足糧食需求了。
東北經濟雖然停滯不前,但大多數縣城的基礎設施建設都是不錯的,尤其是北安縣城的面貌超出想像。東北的高速公路也是不錯的,只是機場數量有點少。
其實東北經濟的潛力是很大的。我們走訪了幾個村子,家家戶戶都有閑散勞動力。外面是零下十度的天氣,冰冷如刀割,但屋裡面卻暖意融融。在長達三四個月的時間裡,那麼多的大老爺們閑著沒事做,這不是人力的浪費嗎?為什麼不讓他們做點事情呢?問題在於讓他們做什麼呢?
說到東北的生育水平低、人口外流現象,有一位大佬一針見血地說:這裡的工資水平還是太低,想什麼辦法讓人留下呢?漲工資啊。如果深圳的月工資1萬,這裡的月工資1.5萬,那麼毫無疑問全國人才就都跑過來了,人口呼呼就上去了。所以,國家在這裡砸錢是對的,砸的還不夠,遠遠不夠。
只是,砸錢可以,做什麼呢?目前來看,在東北搞重工業不太現實,最大的選項是發展高科技產業。而這又需要人才素質較高。看起來是一個兩難的選項。如果找不到出路,東北經濟要走上快車道,還真不那麼容易。
最後說說投資。這次在東北調研的一周多時間裡,從幾位浸淫期貨市場10年以上的大佬們那裡學了很多東西。他們在做每一筆交易之前,都會先有紮實的調研和深入的研究,有時候跑幾個星期下來不支持做多也不支持做空,則他們就完全放棄。他們的經典做法一般是確定多空方向後,短時間內建倉完畢,然後是中長線持有的。有的人做多持倉長達13個月,有的人做空甚至長達50個月。在此過程中,除了移倉,一般不做短線交易。
想一想我們的很多散戶,做股票還動輒要做日內,更多人想抓住每一次熱點、熱門股、龍頭股。你如果問問他們做了多久的研究,則往往茫茫然不知所措。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不把功夫下在盤外,卻想在交易中盈利,豈不荒謬!所以,當我在零下十幾度的正午時分,與大佬們一起在路邊店快餐的時候,是發自內心地感慨:賺錢的人各有其門道,但如果不付出努力,沒有人會天然成功。在投資市場,每一個賺錢的人,幾乎都是必然的;而每一個虧損的人,也幾乎被註定是要虧錢的。
所以,要想投資獲得成功,就沒有捷徑可走,只有一條路:付出遠超常人的代價,悟出投資的真諦。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