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踏食地·一個人吃遍大半個潮州

一天五頓以上的餐食

每天平均三萬步的運動量

逛吃逛吃

我用雙腳丈量著潮州

腳起泡了

人晒黑了

過程中有迷糊的冤枉路

但也有意料之外的驚喜

或許這就是我所謂的深度游

沒有定點的遊覽,計劃緊湊的景點

有的是隨性,有的是跟著感覺走,有的是想吃就吃

而非汕頭

為何潮州

小眾深度

旅行的意義

每個人都不同

有的人為了風景

有的人為了歷史文化

有的人為了見識一下

我呢,為了美食

通過當地特色美食去了解一座城市

選了潮州

而沒選汕頭

或許更想走不尋常路

人少一點

更特別一點

當然與之而來的問題

相比汕頭那些為人熟識的店家

潮州,都藏匿在街頭巷尾

點評也就那幾家熱門的

其他,幾乎寥寥,沒有參考價值

也挺好,做個開路先鋒,爭做小白鼠

比如市內

交通如何

基本靠走

去之前,特地了解了下公交

有通用的嶺南通

不過購買充值點不多,想著到時再說

誰叫我每次到一個地方,一般都會搞張公交卡

當發現下了機場大巴後,圍繞著自己的是三輪和摩托時,我釋懷了

這裡,或許雙腳更合適

最關鍵是撒,公交都是30分鐘起才有一班

導航出來的公交站,還是反的,也是醉了

還好,潮州也不算大

(對我來說,2Km之內走路都是ok的)

公交還有意思了呢

下車,要按那個下車鈴

想起了tvb里,人家下車,會直接和司機說:司機,前面落車

三輪車幾乎遍地都是

叔叔阿姨會敲個鈴鐺引起你的注意

回過頭問你要不要搭車

基本2Km的路程,8-10塊左右

好像他們還專門培訓過旅遊景點的業務

如果剛來這裡或者行程緊的,倒是可以環城兜一圈,留個影撒的,更直接

環境市容

潮州啥樣

80年代感

下了飛機,一改我腦海中的印象

圍繞我的是山,而不是江河

上了街

滿是熙熙攘攘的摩托車

讓我想起之前《股瘋》里的場景

不過那時是自行車

繁華的市中心主要也是些二線品牌

還看到了盜版德克士的炸雞店

或許這恰是它吸引人的地方

算不得發達,卻有著自己的韻味

有時候不過度開發旅遊景點,也是有好處的

這樣的景象,或許只有在民國電影的拍攝產地才能看到

溝通交流

潮州人呢

外冷內熱

很自在,很悠閑

沒有農村那樣,只剩下老人小孩

也不像大城市,節奏那麼快

即使再小再窄的巷子,也會有各種配套的店家

有麝自然香

老手藝就在那裡,一代代傳承

習慣了潮州話的他們,為了遷就我們努力地表達

嗯,潮州話實在難懂

有時候,聊了半天,相視一笑,也很有意思

總覺得人與人之間是相互的

直接點就好

店主都會很客氣地邀請你坐下喝喝茶,聊聊天

隨便一個話題,就能扯個很遠

四川人的龍門陣,潮州人或許就是工夫茶了

就像有次路過一個賣粿的攤位

了解了粿的知識後,準備買幾個嘗嘗

老闆第一個站出來,說,那個綠豆的,鹹的,不要買,不好吃

有何不同?

生活習慣

喝工夫茶

切記,不是功夫茶,而是工夫茶

那天在潮州歷史文化館看到的

功夫,涵指外在的技藝

功夫,則包含內涵的精神修養

(八塊錢門票不是白花的,咳咳)

隨處可見,不僅僅家家戶戶,即使做生意的小店

桌上總有套工夫茶的裝備

吃完一餐

來上一口清茶,解膩消食,實在是完美

之後特地在路過的茶葉店買了茶葉

才知道這是他們的特產,鳳凰單樅

清香,回味悠長,甘甜

景點

有啥好玩

人文為主

牌坊街的舊貌新顏

甲第巷的風華絕代

開元寺的香火鼎盛

韓文公祠的發人深省

廣濟橋的非凡智慧

韓江,昌黎路

以韓為首的路名,潮州的江山都姓了韓

這個粿,那個粿的

什麼是粿

變形的米

到了潮汕,你就離不開粿

要是你通過拆字去猜,必會誤入歧途

說白了

就是米製品

各種各樣不同名字的粿

實際上,區別就是它的外形、顏色,還有餡料

相對來說

粿是重大節日才會做的

但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

自然見到他們的機會也多了

草粿

它是粿的一種另類

因為它不是米做的

叫它仙草粿,或許你就明白了

嗯,就是燒仙草

不過用街邊小攤來呈現,就多了份地道

溫熱,QQ的,不似龜苓膏,帶著點光澤

很簡單地撒上些許白糖

入口清涼,微甜,適合潮熱的天氣

糕粿

很像我在蘭州吃的炒粉

而它

用了咖喱粉

用了雞蛋

略微焦黃的雞蛋裹著嫩滑帶著點Q度的糕粿

看著這個容器,就知道它的年限和功力了

粿條

這個是街邊最常見的小吃了

類似於河粉

但是它更細膩

帶有一點牙感

柔軟順滑,很清爽

它的火候控制很重要

一過就會軟爛

它幾乎可以百搭

湯底很簡單,蔥、炸蒜、香油、鹽和味精

最後末了會撒上一把薑末點綴

清淡的湯頭

卻因為不同的澆頭而變得不一樣

微微的咸反倒是突出了食物本身的新鮮度和鮮美度

牛雜里的心、肝、筋、肉、丸

豬腸里的大、小連著的腸

口感、味道,層次都不一樣

這次還特別地吃到了鱔魚粿條(就是糊的那張。。。)

亮點絕對是脆中帶爽的鱔片

和粿條的軟嫩形成鮮明的對比

再搭上蒜片和空心菜

香而不膩,鮮而不腥

粿條實際上就在你身邊

東南亞餐廳都會有海鮮炒貴刁,就是它的諧音呀

粿汁

唯一不適應的一款

它實際是兩部分組成

熬的米漿汁,和粿角

粿角就是大片的粿條

但是質感更佳

有點面片的感覺

不過兩者在我看來有些格格不入

特別是上面還搭了點蔥油

感覺介於清爽和油膩之間

反倒是滷味讓我眼前一亮

簡簡單單以豬為主,

豬肉、大腸或者豆乾

能吃出老鹵的味道

複合的味不重,卻恰到好處

把食材本身的異味給去除

更香,更糯,有嚼勁,微微的甜

沙茶粿

粿條一汆

肉絲青菜一蓋

花生醬,沙茶醬一澆

拌勻就好

相比湯的

這個簡單中帶著醬料的回味

粿條更有質感

這時候的perfect match

就是來上一碗手打牛肉丸

吃完,一身汗,爽

鹹水粿

傳說中的開元路鹹水粿

連影子也沒看到

隨意隨意

路邊遇到

試試就好

這家我留意了幾回了

固定攤位

買的人還不少

就它了

5塊錢

滿滿的一盒

看老闆一層又一層地碼放

一開始我想到會很多

但沒想到會有那麼多

實際上就是很簡單的組合

有了造型的粿

散上調過味的菜脯顆粒

一口一個

帶著韌勁

菜脯帶著點蔥香,咸中帶著甜

而且回味能感受到米香

火鍋吃了嗎

牛肉如何

牛雜牛丸

要說哪兒排隊人最多

非西湖邊上的鎮記老尾牛雜

我愣是想去,愣是沒吃到

所以,我去了隔壁那家

烈日炎炎下

一堆人排隊

很簡單的流程

你要吃啥,說一下

默認選擇就是牛雜

然後粿條

你可以換米粉

或者換牛雜里的別的

30一碗

直接買單

碗底是調過味的

然後

阿姨熟練地拿出煮了一會兒的粿條

澆上汆燙了10-15秒的牛雜

最後澆上汆牛雜的湯

配合的阿叔撒上薑末

端著碗和配的辣椒醬給我

就算是齊活了

和阿八弟吃的差不多

湯的味道基本被配料佔據

一開始,你會覺得很清淡

甚至會有種血腥的味道

但是慢慢

你就緩過來了

試試各種不同的牛雜

味道立馬就出來了

特別喜歡牛肝和牛心

這嫩度,這新鮮度

這量也是杠杠滴

吃完

徹底飽了

粿條也沒有我擔心的糊爛

阿姨手勢很不錯

他們家的牛肉丸倒是小的那種

很紮實,很帶勁兒

有吃嗎?

海鮮粥呢

白粥小炒

粥是早晚喝的

或許這也是潮州人養生的一種方式

是呀,燒烤撒的,還是少吃吃

情願喝喝粥,過過海鮮

和印象中煮到米開花不同

這回吃到的都是有形的

卻不失軟糯的質感

綿而帶著米香

這裡我要提一下潮州人對火候的把握

絕對是無敵了

回顧吃過的東西

無論是牛雜,豬腸,還是鱔片

最讓我驚艷的就是那晚那碟薄殼

就在斷生的那個剎那

保留了食物本身最佳的口感

而且吃完也不拉肚子

或許是食材本身就很棒吧

九層塔,蒜

很簡單

但是很鮮美

而且每個吃起來都爆漿,好不好

美死我了

帶回來了嗎?

有啥特產

潮州三寶

看著其貌不揚

嘗著好似蜜餞

實則開胃消食

有時候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

那麼多好吃的,自然有天然的方式來幫助消化

他們就出現了

維薩我能吃那麼多?

或許他們也有功勞

那天也是緣分

看著路邊的瓶瓶罐罐

好奇嘗了下,味道還不賴

收了它

等走到牌坊街一看

原來就是三寶之一,黃皮豉

研食潮州十怪

腸粉從早吃到晚

相比那些個膽固醇有些高的粿條組合來說

腸粉算得上是營養均衡的一頓了

你想,有蔬菜,有雞蛋,還有糧食

有意思的是不同的攤位有各自不同的風格

有加蚝油的,有加花生醬的

有大號粉一屜完成

有中號粉兩屜疊加

始終不變的是沙茶和菜脯

一餐5-8塊就能吃飽

只要米漿調的好,生意就會不錯

所以大街上滿是腸粉檔

都不用掛招牌,直接看那些個裝備就知道了

蒸汽裊裊

研食潮州十怪

魚生蝦生配著菜

生魚片吃過不少

魚生的吃法,只記得順德有,撈起嘛

這裡配菜為主

還各司其職

這回沒吃到魚皮

基本就是魚肉,魚腩還有魚鰭

魚腩比較完整比較大,適合包

魚肉相對細碎些

魚鰭就是肚子這裡大骨頭,兩根骨頭搭著一塊肉,帶著韌勁

調料

上面撒的姜

裡面是花生、蒜、豆醬為主的料浸在麻油里

配料里除了基本的蒜片、香菜、辣椒、蘿蔔絲、薑絲

菜脯是一大亮點,脆啵啵,咸中帶甜

然後就是水果類的油甘子

看了點評,好像每個時期用的還不一樣

新鮮油甘子不甜,帶點酸帶點澀

反倒是起到開胃的效果

有種檸檬的作用

小哥給我說明了一下

慢慢我也摸索出我覺得不錯的吃法

魚肉適合直接蘿蔔絲和菜脯蘸醬的組合

甜的脆的,醬因為偏咸,這樣正好

而魚腩,需要包上所有內容,點上醬

來一口油甘子,一口把卷嚼起來

這種複合的感覺就對了

魚鰭就直接浸醬里

吃起來有點狼狽

主要魚骨粘的太老,拔不出來,靠扯的

還是挺有意思的

研食潮州十怪

豆醬香味雞中來

普寧豆醬,自從潮汕火鍋在上海流行後,應該慢慢被人所知道

豆醬不僅僅可以用來當蘸醬,配海鮮

豆醬焗雞,豆醬焗蟹,那也都是名菜

可當我看到真相時,產生了疑惑

不就是烤雞嘛

當切開的那陣,你就不言自明了

豆醬的香味,濃濃的化不開

就像烤雞烤鴨用啤酒一樣

豆醬也是發酵的

讓雞肉的質感更鮮嫩

趁熱吃

皮脆肉多汁

鹹度剛好

研食潮州十怪

甜品里有鵪鶉蛋

潮州的甜品,講的是搭配

配料一大把

直接捧著就能辦喜事的感覺,^_^

鴨母捻和炒冰算是其代表

鴨母捻我倒是更傾向把它作為冬日的滋補暖心品,各種餡料湯圓配合養生佳品

炒冰則更像是夏日裡的熱帶風情,各種水果顆粒,炸芋頭絲

亮點倒不是那些常見的甜品元素

而是鵪鶉蛋

水撲蛋也就算了

它完全是單獨處理後存在的

但卻真還很搭

小小的,沒那麼紮實,也沒有雞蛋讓別人嫌棄的雞屎味兒

提前處理過,水份不多,韌韌的,有股子甘香

研食潮州十怪

豬腸乾坤千千萬

你猜它是甜的鹹的?

我這麼問,看來不是鹹的

哈哈,它屬於甜中透咸

更像是粽子的一種

或者糯米雞

豬腸包裹

中間糯米中又嵌著各種食材

板栗、蓮子、花生、芋頭、香菇等等

最有勁的是還有豬肚在裡面

每一塊都有驚喜

上面搭的是香菜和芝麻

澆的是類似蜂蜜醬油的料

真的只有在吃之前你才會意識到它是豬腸

研食潮州十怪

羊奶比牛奶賣得快

說實話,只要是動物,都會有自身的味道

雞有雞屎味兒

豬有肉嗝氣

牛有牛騷味兒

羊有羊膻味兒

一切就看你吃的多不多,適不適應而已

在現今,牛奶沒事就有問題的情況下

開闢下羊奶,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都說撒都要吃

這樣營養才會均衡

羊奶相比較羊肉什麼的來說

味道相對清淡,微微的

再加上處理,基本可以忽略,只剩它有的一些風味而已

中醫說,這個對肺和氣管好呢

這裡有瓶裝的鮮羊奶

早餐攤上也有現煮的

打上一個雞蛋,香噴噴,甜蜜蜜

研食潮州十怪

蚝仔蚝仔大得來

香港或者廣州

吃蚝吃的鴨蛋香

台灣,吃的是潤滑q彈的質感和醬料香

潮州,吃的則是個頭,和蚝仔本身的味道

不僅單個的個頭大,量也驚人

蚝和麵糊雞蛋估計是事先攪拌好的

舀在鐵板上就好

表面積很大的一攤

然後就是很大的油

澆熟

成型後翻面

後面應該是撒上了椒鹽之類的

聞起來還是很香的

一開始吃,不覺得膩

但是慢慢就不行了

蚝的個頭有大拇指左右

我要說下潮州人的口味了

或許是依賴喝茶去膩

所以他們的味型比較單一

要不就是很咸,要不就是很甜

阿拉上海人的口味是咸中帶甜,用糖提鮮,是吧

要是配的魚露調出一個酸辣鮮甜的味道,就歐了

研食潮州十怪

鹵鵝必須晾涼賣

那會兒大巴下來走到漢庭的過程中

或許是傍晚時間

三步一攤,五步一檔的

不是賣溪口老鵝的

就是賣豬雜、狗肉之類的

我找的這家,純屬路過

吸引我的細節是撒?

看著環衛師傅騎車在他這裡停了下來

買了不多,10塊錢

應該是做下酒菜吧

老闆處理得很細緻

去掉筋筋拉拉

切掉脂肪

斬件

配上醬料

禮成

一系列熟練的動作

讓我覺得

這家靠譜

後來才知道

小攤,經營了有40年

應該是子承父業吧

要了剩下的那個鵝腿

不用切

直接帶回去啃就好了

吃的就是那股子爽勁

有時候,緣分就在不經意間

只是需要你自己把握住

鵝不同於鴨

沒有那麼多的油脂

質感很紮實

但是又不會木木柴柴的

滷水賦予了它香味和回味

很甘香

水份控制得剛剛好

撕扯著,也不會噎到

這時候來上一口啤酒

一個嗝,就很爽

凈是滷水豐富的味道

鹵,並不意味著咸

恰到好處,才是經典

對了,吃鹵鵝時,千萬不能加熱,熱了,質地味道就變了

研食潮州十怪

豬油讓芋泥更自在

所謂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那幾天,那叫一個來來回回的找

瞪大眼睛地尋

愣是沒找到有吃芋泥的地方

正當我準備買買特產收拾回上海的時候

沒有一點點防備,也沒有一絲顧慮,你就這樣出現

它原來屬於早點攤的範疇的呀

16塊錢

扎紮實實的一個

留回上海吃

一層豬網油包裹

讓裡面的餡料不至於在蒸制過程中化開

一勺下去

有大塊的南瓜、大塊的芋頭,周圍包裹著綿滑的芋泥

光吃芋泥會甜到齁的節奏

還是大塊的更自然

一了心愿

研食潮州十怪

木雕技藝傳下來

有那麼多不同形狀造型的粿

自然少不了好搭檔,模具

細節的呈現,完全由手工打造

握在手裡沉甸甸的,不僅僅是木料純正,更是文化傳承

傳統的每個粿印模是用柯木為料製成胚,再雕鑿凹形,手工操刀精心雕刻吉祥字樣和花草紋樣,這是潮汕傳統木雕藝術中獨具特色的傳統手藝。

粿印的製作包括選材、設計、雕刻、拋光等諸多工序,每一個環節都煞費工夫。

因為雕刻粿印是手工活,無法批量生產,所以雕刻師傅的「能力」和「經驗」,在製作過程中也顯得尤為重要。

隨著加上一些手藝高超的老師傅漸漸老去,從事粿印製作這個行業的人就更少了。

因此這門傳統手藝應該得到繼承和發揚。

盼著以後能看到各種卡通圖案

甚至針對個人的

那才叫創意無限,是吧

人家畫肖像,刻章

我給你刻粿印模

逛吃逛吃記錄

兩點需要看清楚

一,營業時間,錯峰可是沒吃的。。。

二,打好預防針,不好吃可別怪我,^_^

推薦指數高的,可能是我喜歡的,可能是我覺得值得一試的,畢竟錯過就不一定能吃到了

1、西馬路口腸粉

地址:西馬路環城西路口

營業時間:傍晚開始

消費:香菇雞蛋腸粉 ¥6

推薦指數:不推薦

2、蔡伯糯米豬腸

地址:西馬路前段

營業時間:一直都在

消費:22一斤,很實在,不長的一段就要7兩了

推薦指數:值得一食

3、西馬唐餅家

地址:西馬路前段

營業時間:一直都在

消費:7毛一個餅吧,芝麻、紅豆、綠豆還有芋頭,不一定都有。花生酥不錯

推薦指數:值得一食

4、白粥小菜

地址:西馬路中段

營業時間:早上

消費:10塊錢吃飽吃好

推薦指數:值得一食

5、早點攤

地址:西馬路中段

營業時間:早上

消費:金瓜芋泥 ¥16

推薦指數:值得一食

6、鱔魚粿條

地址:新英里(西馬路對面)

營業時間:傍晚開始

消費:鱔魚粿條 ¥20 鱔魚粥 ¥20

推薦指數:食指大動

7、鎮記牛雜

地址:西湖邊

營業時間:一直都在

消費:牛雜粿條 ¥30

推薦指數:值得一食

8、阿八弟牛肉丸

地址:西湖邊

營業時間:一直都在

消費:牛肉丸 ¥15

推薦指數:值得一食

9、阿禮小吃飄香店

地址:西湖邊

營業時間:一直都在

消費:鴨母捻 ¥8 春餅 ¥2

推薦指數:不推薦

10、阿凱白粥小炒

地址:新東路

營業時間:晚上

消費:白粥+薄殼 ¥16

推薦指數:食指大動

11、新橋小籠包

地址:新橋路加油站向前50米

營業時間:一直都在

消費:團購肖米+燉湯 ¥9.9

推薦指數:不推薦

12、小巷腸粉

地址:新橋路小籠包邊上小巷

營業時間:早上

消費:腸粉 ¥5

推薦指數:值得一食

13、令腸粉

地址:后街二支渠后街旅社斜對面(靠近西新路)

營業時間:一直都在

消費:韭菜白腸粉 ¥6

推薦指數:值得一食

14、糕粿

地址:下西平路

營業時間:白天

推薦指數:值得一食

15、豆醬焗雞

地址:開元路下西平路

營業時間:下午是4點開賣

消費:30一斤好像

推薦指數:值得一食

16、老柯小食

地址:牌坊街水平路

營業時間:一直都在

消費:反沙芋 ¥20

推薦指數:不推薦

17、胡榮泉

地址:太平路362號

營業時間:一直都在

消費:雲吞餃 ¥15

推薦指數:值得一食

18、新橋路鹹水粿

地址:新橋路(翻版德克士對面範圍)

營業時間:下午

消費:鹹水粿 ¥5

推薦指數:值得一食

19、吉怡路猴哥酒料

地址:吉怡路

營業時間:晚上

消費:血蚶 ¥25

推薦指數:不推薦

20、阿裕蚝煎

地址:南較路4號

營業時間:晚上5點開始

消費:蚝煎 ¥15

推薦指數:值得一食

21、炒冰

地址:開元路新橋路路口(麥當勞邊上)

營業時間:下午

消費:炒冰 ¥6

推薦指數:值得一食

22、官塘原味魚生

地址:綠榕北路景山路段14號

消費:魚生 ¥50

推薦指數:值得一食

23、潮楓路潮興巷豬腸粿條

地址:潮楓路潮興巷路口

營業時間:晚上

消費:豬腸粿條 ¥15

推薦指數:食指大動

24、早點攤

地址:南較路

營業時間:早上

消費:羊奶加蛋+油條 ¥8

推薦指數:值得一食

25、老牌粿汁

地址:南較西路

消費:豬腸粿汁 ¥10

推薦指數:值得一食

26、小攤鹵鵝

地址:下東平路南春路附近(一個祠堂對面)

營業時間:白天

消費:鵝腿 ¥16

推薦指數:食指大動

27、草粿

地址:漢庭門口附近(游擊戰為主)

營業時間:白天

消費:草粿 ¥3

推薦指數:值得一食

28、老丁伯甘草記

地址:漢庭門口

營業時間:一直都在

消費:16一斤

推薦指數:值得一食

微信公眾號:yan10研食

懂健康,愛健身,西餐嘴,中餐胃的挨踢好奇萌大叔

真實的感受,用心地分享,願你們看到


推薦閱讀:

味蕾難以忘卻的,還是那街邊的一抹煙火氣
雖然吃了它就要漱口,但還是愛得不能自拔
終於等到你

TAG:潮州市 | 小吃 | 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