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魯申請經驗談,關於我兩萬分之一的愛情

一直以來,TestDaily 都在圍繞申請為大家推送優質的內容和觀點,我們想儘可能地幫到大家;看見大家從TD吸取養分,然後一步步走向夢校是最令我們感到開心的事情。但我們知道,關於申請,我們做的還遠遠不夠。

我們了解,每所學校有她自己的喜好;每位申請者也有自己的性格。不僅是學校不願意看見千篇一律的申請,各位申請者也不願給自己貼上「平庸」的標籤。我們深知,每一份申請都是高度個性化的。於是我們想為大家推送更加「精細」、「成體系」的申請經驗,你可以在前輩的故事裡遇見自己,了解自己。

於是我們在我們的社群中邀請了一些「前輩」來分享他們的獨特故事。我們計劃將這些故事編纂成手冊出版,給需要的同學作為參考。

Per Aspera Ad Astra | 盡吾之力,以達天際

2016年底的美國東海岸遲遲不下雪,天卻總籠著一層看不真切的陰霾,北方小城鎮邊的壟畝間一如既往地壓抑沉悶,走在路上都有種一塊大石懸於頭頂的惴惴不安。12月15號,一個同樣寒冷而無雪的日子——晚間的食堂安靜得可怕,12年級生各自的緊張情緒在靜默里發酵。

就是在這樣安靜的一個夜晚,我從食堂走回宿舍,趕在眾人紛紛為晚間的聖誕頌歌做準備的間隙打開電腦,用顫抖的手指按下了收藏許久的鏈接。藍白色的界面躍然眼底,眨了眨眼才看清密密麻麻一屏幕上的第一行字。

Welcome to Yale College.

心情在一瞬間變得難以名狀,或許有欣喜、有感動、有長日將盡終於有所獲的釋然,偶然間忽然想起那句幾乎被用濫的拉丁俚語,peraspera ad astra,越過重重困難終於摘星。

我一直都感激我的運氣與我能獲得的一切機會,而既然已經實現了自己申請階段的目標就更想把心路歷程稍稍總結,好給將來的後輩們一些參考。

所以在此就用幾千字來概述一下我的申請過程,不過我的申請偏向性嚴重,當不成教科書式的典範,現在寫下這些僅供參考,希望可以在思路上給學弟學妹們一些啟發。

個人條件與標化

簡單介紹一下我自己

東海岸某前十美高就讀,十年級入學,之前在國內讀過一年高一。平時傾向文科,理科只擅長數學,但成績比較平均。熱愛文學創作,擅長寫作,對視覺藝術也興趣濃厚。

在初步確定選校清單以及未來方向時,這些客觀條件是很重要的。大學申請的本質是展示個人與學校的匹配度,這些條件不僅對選校幫助極大,而且還影響到申請中別的方方面面,例如所有人都必須應付的標準化考試。我很早就知道我的特徵是愛好文學和寫作,所以也知道標化考試中我的閱讀和寫作類分數要求會比理科方面高許多。

論及標化

我在美高就讀所以無需托福成績,然後參加了學校組織統考的ACT,分數不高也決定不再考它。一方面我Science部分的題目實在是苦手,另一方面ACT閱讀時間太過緊湊,我又對時間要求比較高。所以最後敲定了是考SAT。

我刷了兩次舊的SAT,隔了兩個月,分數卻沒什麼大的變動,都是數學和語法挺高、閱讀卻卡在700-。考完兩次SAT改版,我只好去考新SAT。

不得不說新SAT的閱讀和語法合併後難度大大降低,對辭彙方面也寬鬆許多。我用春假刷了刷題,考了一次就挺順利地拿到了分項780,作文也得了滿分888。然而這一次的數學只考了730,比起大多華裔學生都差了挺遠。不過思考後還是決定保留成績,一來刷了三次實在是太累了不想再刷,二來考慮到我之後申請重點肯定放在文學上和數理化沒什麼大的關係,就沒再管了。

至於科目測試

其實SATII是唯一大學需要的(基本都是2-3門),某種程度上證實成績單的可靠性,所以要注意均衡並盡量考到滿分。我當時考了三門,是分兩年考的,分別是數學2、物理和美國文學,都是在年終知識儲備最豐富的時候考,也比較在狀態,所以考了兩個800一個790。

與之同時考的AP我一共考了7門,也是分兩年考的,總共有:微積分、物理C力學、世界史、英語語言、英語文學、化學和美國歷史,都考了5分。對於AP,我的建議是:不用看太重,因為CB不會提交官方成績單,都是自己申報,頂多一排五分放在申請表上好看一些。不過如果選擇要申報就要選5分(或者一些4分)的報。

選校和敲定名單

忙完了標化差不多就是選校的時候了,我是11年級的春天開始準備的,雖然之前零零散散看過一些校園,也沒有對它們進行過什麼詳細的了解。我們學校college office的顧問先根據我的情況幫我列了一份粗略單子,讓我通過官網和college fair去多了解一些。

不過事實證明,最後我的選校敲定基本上沒怎麼基於網路上的信息,而更偏向於我與學校的直觀互動。例如中西部小城Gambier的文理學院KenyonCollege之前按地理位置就不在我的考慮範圍內,然而暑假去那裡參加了一個寫作夏校並深深被其魅力所折服、也意識到那兒在寫作方面豐富的資源,於是果斷地放上了最後定下的清單中;再例如NYU和Brown乃至Yale,對它們的無限好感都來自於每屆從我們學校前往這些地方的畢業生。從往屆錄取中總能稍微看見一些大學尋求學生素質的規律,而我最後清單上的十所學校無一不是我認為我能夠契合其中的。

排名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資源。而這就是為什麼要摸清楚自己個人特質的原因:誠然,每個排名靠點前的學校都有自己的強項,但選校過程中想要篩選出的就是有著可以給自己特質和將來規劃提供足夠資源的地方。我當時對自己的分析大概是這樣的:我鍾情文學、熱愛寫作,所以我希望我去的地方文科氛圍濃重並有優秀的creative writing program;與此同時我也不確定將來是否會改變方向,所以我想去一個可以在我需要轉變方向的時候給我這麼做的條件、機會和鼓勵的地方。也就是因為這些原因我決定了Yale是我的第一選擇(而暑假去看了一圈學校也證實了想像)也就是我的EA校,同時另一所我認為符合這些條件的學校Pomona就成了我的ED2選擇。

選校中另一點無論任何老師和顧問都反覆強調的就是,一定要分好三六九等,當然是按照錄取可能性。看著滿目的藤校名聲、優秀排名很容易看花了眼,但一定要記住錄取率和風險,並做到量力而行。我最後的十所學校名單上至少有三所是穩紮穩打、十有八九可以錄取的學校,而reach校也控制在了半數以內。當然了,最重要的是,最後名單上的學校全部都是我非常喜歡、並覺得被錄取了不會心有不甘的——這也是選校中最後也是最關鍵的原則。一切努力都得建立在真心喜歡申請的學校的基礎上,否則申請本身也就會失去意義了。

課外活動

Common App(CA)上的activity list看似簡單,實則花了我許多時間去填寫,甚至最後修改了四五遍才達到滿意。申請中最重要的固然是硬性條件:GPA、標化成績、獎項等客觀反應學術實力的因素,但活動清單更像是把學術和文書甚至推薦信串聯起來的一部分,其中環環相扣,任何一點都不可或缺。下面就舉例幾個我列在CA上的活動,並講一講需要均衡的這麼幾類。

第一類:校內活動

據我們高中的顧問老師提供的經驗,大學在選擇錄取學生的時候最看重的一點就是學生來到大學可以為那裡的community提供什麼。而高中作為學生當前的community,大學也自然會仔細觀察學生在其中發揮的作用。

填寫校內活動的時候,我建議leadership越重的越靠前填寫,選自己影響力大且持續時間長的。我的最終清單上有一半都是校內相關,有與我興趣愛好相關的,例如校報、年鑒,也有聽從顧問老師的建議加上的,例如數學隊隊長。老師給我的建議是要讓大學看到自己均衡和靈活的一面,所以在有側重的同時,這些活動也不能過於「一邊倒」。但我選擇的活動都至少持續兩年以上、大多持續了整個高中生涯。

第二類:暑期活動

暑期活動分三種,有組織的夏校、自我進修(上課、實習等)和公益活動。這一類活動的重點是有意義。可以這麼理解:如果把這個活動寫成一篇文書,能不能出彩?如果可以,那麼就是有意義的好活動。暑期活動完全基於自己選擇,也能和向學校展示的各種強項掛鉤,增進申請說服力。

我由於有幸十一年級的暑假被全美最難進的兩個寫作夏校錄取,所以把這兩個放在了CA的活動單子上。十年級的暑假我還有一項自我進修——在劍橋和我們學校的一位老校友學了五周拉丁語,覆蓋了學校里一年的內容,從而在回學校的時候在這門課上跳了一級——但由於CA上只能填寫十個活動,實在放不下,所以最後沒有填。不過,CA並不是描述活動的唯一地點,非常有意義的活動也可以放在文書里。例如我學拉丁語的經歷就放進了一篇文書。

而公益活動,我的建議則是:只去做自己全身心在意、並對自己有著特別意義的活動。如果僅僅是為了一份漂亮的大學申請而做,不如不做。我平時在學校會有機會去附近的鎮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servingcommunity dinner、去邊上的農場幫忙一類,但我既沒把這些放在大學申請上,也沒想著為了大學申請才去做這些事情。畢竟,申請是展示個人品質的平台而非虛假的包裝,活動和申請不可本末倒置。

第三類:與自己興趣愛好相關的校外活動

這也算是大多數同學最不缺的一環了,大至親自組織策劃的大型project、小至特定主題的公眾號或博客,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活動,選對自己最重要、且持續時間最長的即可。我自己選了長期幫報紙專欄寫稿、自己的詞源學博客、在博物館解說等等,也都是持續了很久的。

文書

準備好了以上一切後,終於到了某種程度上最重要的一環——寫文書。到目前為止,大學所能看到的都是零散的片段,而文書就是把這些片段都串聯起來的橋樑。文書的質量決定了一份申請的最終質量。

文書的數量多少和內容都取決於具體申請的學校,而所有學校都需要的一篇就是CA上的common app essay。這是所有文書里最長的——650字,據說也是大學最看重的。對於這篇文書題材的選擇,我的建議是,寫對自己最最最重要的事情。也就是說,如果你認為有一件事決定了你現在是什麼樣的人,而在向大學展示你這個人的時候它也是無可或缺的,那麼恭喜你,已經找到了最好的題材。

我自己的CA essay寫了我對文字創作的熱情,並強調了我的家族史寫作。我描述了我成長過程中在課本和大眾輿論中所見到的、或許帶上了不甚準確的特定因素的「所見歷史」,還有我從身邊人和自己搜集的一手信息里所了解到的、我眼中的「真歷史」,並寫了我如何以對文字的熱愛為契機把歷史融合進我筆下所寫,並開始書寫家族史小說的經過。我寫它僅僅是因為它對我意義非凡,所以某種程度上「不得不寫」而已。CA essay本身或許就是探尋屬於自己的「不得不寫」的過程,這篇文書不僅僅是讓大學、更是讓自己對自己有更深層次的了解。

CAessay以外,基本上所有人都要寫的就是指定大學的why essay了。我一向覺得why essay格外苦手,因為大學之間相似的資源實在是太多,如果要指定為什麼一定得是這所學校實在是有些困難。不過後來我受前輩提點才明白,why essay要看的並不是大學可以給你帶來什麼,而是你可以給大學帶來什麼。於是我就拋下了原先寫上的我多麼喜歡某個圖書館、又多喜歡某部門的課,轉而寫我想要在這個教授的課上做這樣的研究、在那個社團里組織那樣的活動、而這些事情又多麼契合這個學校的風格。有了這樣的思路之後,why essay也都迎刃而解了。

除了這兩篇必須得寫的essay之外,有些學校還會有特定的additional questions。這些問題要求字數有短有長,最多也不超過CA essay的一半,多半僅僅是用來更好地了解個人而非苛求多引人注目的成就,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輕鬆真實地答,玩心起來的話抖個機靈都無所謂,或許還能讓深夜看著申請的招生官眼前一亮。

例如Yale有一個短問題是「如果你能成為過去或現在的任何一個人,你會變成誰、為什麼?」一向自豪身為歷女的我毫不猶豫地放棄了變成政壇大佬成就豐功偉績、或是穿越到老一輩身上感受其生活艱辛乃至+1s的機會,而是寫下了:我想變成戰國大名明智光秀的妻子明智熙子,原因是——我喜歡她丈夫啊。(當然啦,光秀其人在歷史記載上疑雲重重,我也寫上了想要一探究竟歷史真相……不過身份還是重點嘛。)再例如UVA的一篇短文書,問題是「你的quirk(小怪癖)是什麼」,而我沒寫什麼能牽扯上學術或大作為的東西,而是寫了我擅長並喜歡迷路。

一言以蔽之,文書最重要的是真實而獨特,讓人眼前一亮。每個人都有自己真實而獨特的一面,問題只是如何把這一面展現出來。而最根本也是最難做到的一點或許就是「Don』t aim to impress」。在我剛開始寫文書的許多時候也顧慮著許許多多,每次下筆都想著怎麼樣才能讓自己看起來最厲害、最無懈可擊,可到了最後還是發現真實的自己最自然。這點在學術類的文書中尤其明顯,許多學校都有一題是讓描述最扣人心弦的學術體驗,我最一開始盡己所能寫著學習高端拉丁語的樂趣,通篇引述維吉爾,但寫著寫著還是累了——因為儘管我挺喜歡讀拉丁語的,但並沒有真正地在翻譯維吉爾的時候投入到廢寢忘食啊。

最終我選擇了最開始的我或許都看不上眼的題材:我鍾情南朝詩人謝脁的詩歌,就算在大洋彼岸讀書的時候也都一拿起來讀就停不下來,宛如上癮。這不算太起眼,但我聯繫了讀這些詩的和我自己寫作的經歷,又把這篇和CA essay串了起來,從而最後展示了更完整的我。朋友讀了那篇文書後說,這篇就算是不署名掉到地上,我撿起來都知道是你——後來仔細想想,這或許就是文書應當達成的效果吧?並非展示虛假的形象,而是體現真實的自己。畢竟,學習拉丁語可以宣稱自己熱愛維吉爾的人千千萬萬,但深夜挑燈夜讀也放不下謝宣城文集的人,大概也沒有幾個吧?

關於推薦信

我和AO並沒有聯繫,follow up方面沒什麼經驗,就說一說推薦信吧。我的推薦信按CA要求請了兩個老師寫,都是學校里非常了解我的、也知道我在做的事情的老師,一位是我十一年級的英文老師(十二年級我還和她一起做活動、上選修課)另一位是我十年級的數學老師也是我的advisor,平時聯繫非常多也和他上過選修課的一個老師。我從來沒有讀過他們給我寫的推薦信,但從平時他們給的評語和日常交流確信他們寫的一切都是真實而積極反映我的內容。所以推薦信的書寫不必要找什麼特別傑出或者有名的人物,一切比不上了解自己來得重要。

有的學校可以收第三封推薦信,但我從所有地方聽來的建議都是:除非對申請有非常大的幫助、重要到無可或缺,否則就不要提交了。AO面對著大量的材料要閱讀,他們並不需要多一份不會給申請加上多少重量的推薦信。

Holistic Review/總結

許多學校的AO都會強調他們的錄取是遵循holistic review的原則,也就是每個部分都起到關鍵作用、沒有任何一部分會有絕對作用。大學不會因一個部分達不到某根線而把優秀的學生拒之門外,但正因如此,大學申請的錄取過程也充滿了不確定性。

在知道這一前提的條件下,良好的心態在申請過程中也就更加重要了。我在申請過程中有過很失望的時刻,例如發現SAT的數學只考了730,或者是在十二年級秋天關鍵點的成績單上發現一個hard grading的歷史老師給了一個89分的選修課成績。但是事實證明,這些顧慮或許都是多餘的,因為心之所向,想去的地方終究會拋出橄欖枝——只要你適合那兒、那兒也適合你。

申請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也曾為了GPA苦苦掙扎、考試撲面而來的時候幾欲崩潰、或者是因為文書不滿意熬到凌晨第二天清早又拖著疲憊的身子去上課,但在這份感想中都選擇一筆淡化。說到底,我還是得感謝申請過程:如果還不能說它讓我完完全全認識到我是什麼樣的人的話,至少也給我機會建構了一二自己想要的未來模樣。我想我是很幸運的,申請路早早在12月結束,再也不用提心弔膽;但是同時,看著聽著身邊的一些經歷,我總想,在這個看似隨機的過程中,或許每個人也都有他獨特的一份幸運。

開玩笑時,總會把夢校比作男神女神,被錄了歡呼雀躍,被拒了心如刀割。但其實錄取和不錄取,也就都那麼地過去了。沒來由地,我就想到《上海堡壘》里那段曾經在網上被傳爛了的話:

據說一個人在世界上適合跟他在一起的有兩萬個人。其實你遇見這兩萬個人里的任何一個,也許都會發瘋一樣愛上她。可惜很多人一輩子都未必會碰見一個那樣的人,也有的人運氣更差,一下子碰見不止一個。碰上了就碰上了吧。喜歡一個人,沒有辦法的事情,軍事法庭都擋不住。就讓上帝的歸上帝,愷撒的歸愷撒,你喜歡誰沒辦法。不過你要明白,再怎麼,也不過是兩萬分之一的愛情。

謹此紀念,我2016年末結束的申請季。我感激我這兩萬分之一的愛情,也感激一路上與我互相扶持著走過的所有人。

作者: 梨醬

編輯:王導

?? 出國留學的意義是什麼?

?? 怎樣才能寫好留學文書呢?


推薦閱讀:

專業剖析|藝術管理——送你一份無與倫比
在蘇黎世大學(University of Zurich)讀書是一番怎樣的體驗?
在日內瓦大學讀書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法國除了著名的高翻學院還有值得去學翻譯的大學嗎?

TAG:耶鲁大学YaleUniversity | 留学 | 留学美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