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百歲人生---長壽時代的工作和生活》

百歲人生:長壽時代的生活工作

關於作者

本書的兩位作者Andrew Scott和Lynda Gratton都是倫敦商學院的經濟學教授。Andrew Scott還是牛津大學經濟政策研究所核心成員,多次在哈弗大學、牛津大學、倫敦商學院舉辦學術演講,並擔任多家國際金融機構以及模里西斯總理的經濟顧問。Lynda Gratton的「轉型公司人力資源戰略」被認為是目前全球最先進的人力資源系統,目前主要致力於人力資源、新型工作方式和僱傭關係的研究,曾經出版過多本知名經濟學著作。

關於本書

本書為我們提出了一個非常精彩的問題:如果你能活一百歲,請問該如何去規劃和看待你的人生?這個問題,在這個個人壽命不斷增長的時代,顯得尤為重要,也是讓我們每個人都倍感到焦慮的問題。本書作者從個人壽命增長這個角度,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重新審視人生和社會發展趨勢的全新視角,並給我們提出了大量建議。

一、人類已經進入長壽時代,我們這代人活到100歲將是大概率事件。根據加利福尼亞大學等研究機構的數據顯示:從1840年開始,人類壽命就在以平均每年大約3個月的速度遞增;每過十年,人類就可以多活兩到三歲。在進入21世紀之後這個趨勢還在加速:從2001年到2015年,15年時間人類壽命增加超過5歲。並且,這個增加不僅是針對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也同樣如此,甚至表現的更加突出。中國建國初期平均壽命不到40歲,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權威報告,截至2016年,中國人均壽命已突破了76——整整多了36年的時間。現代人不僅壽命時間在延長,其健康時間也在隨之延長,發病期被推後並且壓縮。百歲人生里,你年輕健康的日子比例將非常大。

二、長壽時代,我們的人生格局會發生巨大改變。三段式人生終將消亡,取而代之的是多段式人生格局。傳統的「三段式人生」就是人生分成了邊界非常明顯的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上學,第二個階段工作,第三個階段回家養老。三段式人生幾乎是過去幾十年里大多數人的基本節奏,其實是特定時代下的特定產物——如果人類只能活6、70,這個節奏還是可以的;但當大家都能活到100歲的時候,三段式就要不可避免要崩盤,根本無法再繼續下去。這裡面最根本的一個問題,是財務和工作的問題,也就是未來第二段人生里積累的財富,可能很難再支撐。

三、自我更新,自我革命,擁抱新事物,是未來人生格局對我們的必然要求。多段式人生的快速變化節奏,就要求我們必須時刻做好準備,隨時擁抱新鮮事物。學會自我否定、自我更新,習慣於經常跟過去的自己說再見。每過一段時間就要把自己清理一遍,敢於放棄已擁有的東西——包括經驗、學歷、知識,甚至還有你的三觀。這長達一百歲的人生里,三觀被來回顛覆,重建,再顛覆,再重建,將會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不敢或不想面對新事物,想吃老本,固步自封,只會被這個時代底拋棄。終身制學習、碎片化學習,也是多段式人生節奏帶來的必然要求

四、未來大量職業將被人工智慧取代,城市和地區間的發展差距會更加明顯。

五、未來跨年齡的交往會成為主流。在長壽時代,年齡已經不能代表你所處的人生階段,也無法代表你的能力和水平。各年齡段之間的代溝將被徹底打破,跨年齡的交往將越來越普遍。我們需要更強的溝通、交流能力,以及開放的心態,去真誠迎接來自不同年齡階段的新朋友。不要再帶著有色眼鏡,去看待跟你年齡不同的人。

六、人們的選擇,會變得越來越慎重。在多段式人生里,人們做選擇反而會比在傳統三段式人生裡面更加慎重。在未來人們的選擇會更多,但並不等於每個選擇會更加隨便。因為每個選擇做出的背後,都意味著還有成本的存在。在傳統三段式人生里,選擇的錯誤,帶來的成本和風險相對較小。在多段式人生里,選擇的風險其實更大。最典型現象就是人類婚戀時間的普遍推遲。許多人不願結婚,並不是因為時間少、工作忙,實際是因為內心不願意輕率做出選擇。社會「反成熟現象」開始成為趨勢,年輕人害怕被限制選擇。人們不急著找工作,不結婚或晚結婚,晚生孩子或者選擇做「丁克族」,這種現象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人們不想喪失選擇權。在長壽時代,喪失選擇的人生是無奈的,並且很難向下一個人生階段順利過渡。這種成年人的「反成熟」現象是長壽時代每個人應該具備的特質。

七、長壽時代,並不是人人都能平等的享受到多段式人生帶來的精彩。雖說長壽時代已經到來,但並不是人人都能平等享受百歲人生帶來的福利。而解決這個公平性的問題,也是政府面臨的最大挑戰,需要想辦法儘快。對於缺乏專業技能的低收入人群,他們可能很難打破舊有的三段式人生向多段式人生過渡。這些人一旦失業,就會走入惡性循環。即使有政府的救濟,也依然是社會弱勢群體——相比富人,他們可能幾乎體會不到百歲人生帶來的無限精彩可能。

推薦閱讀:

我們不知道的魏晉
孫子兵法全文
『閱享』石黑一雄:回憶是不可靠的東西

TAG:阅读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