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扇」了一巴掌,對《好好學習》的「質疑」
從開始閱讀成甲《好好學習》這本書至今,總共閱讀2遍,寫了9篇讀書筆記,閱讀量和讀者的關注度都很高,著實讓我開心了一陣。但是,前幾天和朋友分享的時候,被狠狠的「扇」了一巴掌,原來我犯了一個最常見的「病」——失去理智。
我們很多人只要看到大咖或牛人寫的文章、出版的書,都會奉為「聖經」、「寶典」,會不自然的跟隨作者的思路,感覺像著了魔一樣,總覺得作者說什麼都是對的,自己做的一塌糊塗,要改進行動。從這點而言,能促發你行動,說明作者還是有功勞的,但是我們卻失去了最重要的能力——批判性。
作者的假設和觀點都是正確的嗎?作者的論據都是能100%支持觀點的嗎?有沒有其他案例能反駁作者的觀點?等等。可能有的人認為,「批判」等同於較正、吹毛求疵,甚至會認為「u can u up, no can no bibi」。國外學生會在大庭廣眾之下質疑或挑戰教授的觀點和學說,這也造就了獨立的思維。我們缺的就是這個,可能緣於我們從小沒有受到過相關的培訓,從小父母就教導我們要聽老師的話,老師說的都是有道理的,漸漸的就養成了聽所謂的「權威」。我朋友很好的提醒了我,要重拾「批判」。我想把這些質疑寫下來,希望成甲老師以及其他也閱讀這本書的讀者能解答這些疑惑——
1. 到底什麼是認知?什麼是認知差異?造成認知差異的原因是什麼?羅輯思維CEO脫不花提到羅胖、張泉靈、《浪潮之巔》作者吳軍的厲害之處,是不是可以證明他們就是認知水平高呢?
2. 我們常說要激活舊知識,鏈接新知識。很多人會說,你有自己的知識體系,就能做到舊知識與新知識的鏈接。雖然看似簡單的「鏈接」兩字,但到底如何才能「鏈接」?我總覺得應該有個什麼契機或東西能把新、舊知識連起來。是不是跟我們的腦科學有關?如果找不到那個「鏈」,如何才能「接」呢?
3. 作者提到的認知效率概念。效率本身是可以被用來計算的,比如工作效率,就是工作產出與投入之比。認知可以嗎?如果不可以,那該如何解釋認知效率?雖然作者舉「李叫獸」的例子,但是似乎還是沒法很清晰的知道什麼是「認知效率」。
4. 作者提到比較多的就是了解問題和事務的本質,找到規律。如何具備找到「本質」的能力?這個能力該怎麼培養?需要花很長的時間去找到本質嗎?如果沒有這能力,也不具備充足的時間,該怎麼辦?如何根據不同的情況,制定不同的方法?
5. 作者用物理中的「臨界質量」概念來闡述「臨界知識」。臨界質量是物理概念,被應用到IT行業是指知識技術積累到一定的臨界點,新技術就會跟裂變反應一樣爆發,並劇烈擴展。這裡有個很重要的概念「臨界點」,即我學了多少知識才算到達並有可能會突破臨界點?知識量本身是沒有邊界的,如何才能知道臨界點在哪裡?
6. 作者說要投資自己的能力圈,就要找到自己的優勢並且比90%的人都要做的好?這個就涉及到操作難度了,我怎麼知道自己會比90%的人都優秀?換句話說,我覺得自己已經很牛了,那怎麼證明我認為的「牛」確實擊敗90%的人了?
以上這些絕無冒犯作者之意,只是跟我朋友分享後有的一些想法,可能由於自己的知識面和理解力有限,所以特意向跟作者和大家來探討,對於這些內容能有更好的解答,謝謝!
推薦閱讀:
※讀《悉達多》
※結束與回顧:Weekly 的這一年
※讀後感·3 海邊的卡夫卡
※一周書單丨慾望深處是最黑暗的潮濕
※總有一個瞬間,會讓你覺得讀書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