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我們在抗戰中不怕死?連長們都光著脊樑沖最前面!

作者:薩沙

本文章為薩沙原創,如果轉載請務必註明

【薩沙講史堂第二百一十九期】(歷史系列第86講)

洛陽保衛戰是抗戰歷史上,最為慘烈的防禦戰之一。國軍15軍的2個師和中央軍1個師共1萬5000多人,苦戰21個晝夜,殲敵近萬,最終只有2000多人突圍成功。這就是其中一個戰鬥。聽薩沙說一說吧。

1941年,15歲的徐廷文因家裡過於窮困,主動頂別人蔘軍。當年國民政府的兵役政策,總體還是公平的。大家有興趣也可以看看薩沙《抗戰抓壯丁真相》一文。老百姓無論貧富,一律進行抽籤徵召壯丁,一家裡2丁抽1或者5丁抽2。一些有錢人家不願意兒子從軍冒險,就出高價找人頂替。他們花錢買一個自願頂替的男丁,再花錢買通保長,然後讓自己兒子在外面躲一躲。

徐廷文頂替別人蔘軍,得到了1500元錢,這救了他陷入絕境的全家。

參軍後,軍官發現他不足18歲,對他很照顧,讓他從事輕鬆的通訊兵。由於個子小,連長甚至沒有給他長槍,將自己的盒子炮送給他。由此,徐廷文練了一手好槍法。

徐廷文被編入後來防禦洛陽的豫西本土部隊,第15軍65師194團1營3連。

1944年豫中會戰打響了,徐廷文所在的營駐紮在黃河邊。此時日軍在對岸頻繁調動,看來馬上就要渡河。當時15軍沒有重武器,不能對抗日軍渡河部隊。無奈之下,團里決定組成敢死隊,冒險去對岸埋設地雷。那麼,等到日軍渡河的時候做夢也不會想到有地雷,能夠將他們阻擋一下。

自然,在日軍眼皮地下埋雷太危險,才叫做敢死隊。敢死隊員要不怕死,還要有很好的水性。為什麼呢?萬一被日軍發現,就要設法游回來。徐廷文出於抗日熱情報了名,參加了這個危險的敢死隊。

深夜,12個人乘坐小船偷偷飄到黃河北岸,扛上地雷上岸。剛埋了幾個雷,就被日軍發現,機槍瞬間打響,徐廷文他們12人趕忙撤退!

此時到處都是日軍火網,已經來不及上船,只得紛紛跳入河中。日軍不斷開槍開炮,加上夜間黃河浪大,12個人全部被衝散。上岸以後徐廷文才知道,連他在內一共只回來了2個人,其餘10個人不知去向,不是被打死,就是淹死了。

沒多久,日軍就殺到洛陽了,雙方激烈交戰。敵眾我寡,火力懸殊,陣地到處都是漏洞。一股日軍,竟然繞過主陣地,突然將徐廷文他們第1營營部所在窯洞包圍。營部沒什麼戰鬥兵,不能正面對抗,只能固守待援。

萬幸的是,窯洞大部分在地下,地形複雜,日軍不敢下來,大叫:投降吧!饒你們一命!

徐廷文他們都不吭聲,日軍派出兩個偵察兵向洞口摸去,大叫:快繳槍,都出來!

徐廷文舉起盒子炮慢慢瞄準,梆梆兩槍,將兩個鬼子都打倒了。

鬼子見偵察兵被打死,頓時急了,用機槍拚命掃射。子彈打進窯洞內,徐廷文他們就貼著牆壁躲避,沒有一發打中。

過了一陣,日軍見他們不還擊,以為國軍害怕了,又下來4個人大喊:快投降吧!剛才誰打的槍?槍斃!其他的人沒事!把那個人交出來!

徐廷文二話不說,朝這4人又打了幾槍,打倒了幾個。

正在這時,2連連長親自率部增援而來,從日軍側後猛擊,將他們打跑了。

徐廷文打死了好幾個鬼子,營長獎勵給他一匹紅馬,讓他騎著送信。

此時戰爭已經到了白日化,第1營也被增援到最激烈的北邙山前線。兩軍在這裡慘烈鏖戰,日軍使用了包括輕型轟炸機、150毫米重炮、中型坦克、毒氣在內的所有武器,國軍只有輕武器。

徐廷文回憶:在北邙山打了很長時間,打過來打過去。我們三次把老日(當時對鬼子的稱呼)從北邙山打退下去,也失守過陣地。失守後,團長下令奪回來,我們就衝過去。拉鋸戰,沒打一回就死了不少人,最後我們一個連150多人就剩下10幾個了。我們一營長就死在這裡,全連連長都死光了!這些連長不怕死,打起仗來就脫個光脊樑,拿著槍跑在最前面。當官的帶頭沖,當兵的敢不拚命嗎?那時候大家打紅了眼,槍一響,當兵的就打,壓根沒想到死這回事!

徐廷文的部隊在北邙山整整支持了10天,彈盡援絕,死傷殆盡,就是不退。日軍只能殺光陣地上所有國軍官兵,才能佔領一塊陣地。彈藥沒有了,連糧食也沒了。日軍炮火太猛,後方運輸隊不上來,只能讓空軍飛機往陣地上扔餅乾。

徐廷文又回億:打著一仗,我們受的罪太大了。最後一晚上,日軍幾十輛坦克向北邙山進攻,我們守在核心陣地上清宮廟裡,外面陣地全部被炸平了。這次得到軍長命令,讓我們退到洛陽城內繼續巷戰抵抗。我們就退進去,在城內又苦戰了幾天。混戰中,我的小腿被日軍擲彈筒炸傷,帶傷邊戰邊退到十字街一看,1個團就剩1個連的人了,人都拼光了。這時候軍長下令突圍,我只好帶著傷游過護城河。腿上這塊彈片一直沒有取出,直到我60多歲才在鄉衛生院做了手術。

最後薩沙說一句:洛陽的國軍,好樣的!

【薩沙講史堂第二百一十九期】(歷史系列第86講)


推薦閱讀:

史上最強公司何以侵佔印度?東印度公司揭秘
被衝擊的不是機關,而是安定天下的權威
國內博物館的安全措施如何?
雜談太平洋戰爭(二十三)是非成敗中途島(中)
《叫魂》雜談

TAG: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