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越弱,父母越壞
01
素素嚴重抑鬱,試圖自殺過兩次,她對人生很絕望。
素素被姚阿姨一手養大,爸爸在素素兩歲的時候拋棄了她們。
為了生計,姚阿姨在餐館當服務員。
姚阿姨心中充滿怨恨,把怨恨發泄到素素身上,情緒說變就變,經常指責、抱怨甚至威脅素素。
素素問到爸爸,姚阿姨一臉怒氣,罵素素不要提那個混蛋,是他讓她們母女過得這麼難,男人沒一個好東西。
在素素眼中,爸爸拋棄了她們,可恨;
親戚鄰居經常閑言碎語,可恨;
小小的她心中充滿怨恨,性格很孤僻。
素素戀愛了,戀人帶來的關懷讓素素感到溫暖,素素視對方如生命,可對方受不了她的處處控制和依賴離開了。
後來,素素找了一看起來老實的男人嫁了,可孩子出生不久,老公就各種嫌棄、恩斷義絕離開素素。
素素肝腸寸斷、心力交瘁,痛恨媽媽把她帶到世界上,想到媽媽辛苦把她養大,又充滿愧疚,但還是壓抑不住地怨恨媽媽。
素素也恨自己,恨自己走錯的每一步路,恨自己無力擺脫痛苦的命運。
當一個人被怨恨蒙住了雙眼,他便停滯不前,心中充滿黑暗、痛苦、絕望,生活也是一眼看不到盡頭的苦海。
02
兮兮從記事起,爸媽就經常吵架,兮兮很煩躁。
媽媽管控兮兮的各個方面,髮型、服裝、飲食、時間安排,尤其是學習方面。
不管什麼時候,媽媽總是指責、抱怨兮兮。
隨著年紀的增長,兮兮有了自己的判斷和思考,媽媽很生氣,罵她叛逆,她怎麼解釋媽媽也不聽。
媽媽有壞情緒向兮兮發泄時,兮兮只能壓抑地選擇忍受。
媽媽很在乎面子,愛討好他人,兮兮也拷貝了媽媽的這一點。她經常察言觀色,看他人對自己臉色不好,就覺得自己哪裡做錯了什麼。
在成長過程中,兮兮走了很多的彎路。
趙聰追求兮兮,兮兮開始不喜歡趙聰,可想不到真的愛上了趙聰,趙聰渣男的本質也顯露出來。
兮兮不斷委屈求全,想讓趙聰回到她身邊,而趙聰拿她根本不當回事。
荒廢了幾年,兮兮總算明白不愛就是不愛,錯過就是永遠。
後來,兮兮再次談戀愛,發現自己愛的人還是拋棄了她,這讓她很崩潰。
談到工作,兮兮爸媽強烈希望她到穩定的大公司工作,兮兮偏偏選擇了很不穩定的小公司。
小公司不是業務調整就是管理很差,有的乾脆倒閉,兮兮的工作換來換去。
看到好友紮實的工作積累、穩定增加的薪資,再想想自己可憐的薪水,兮兮感到很難過。
兮兮開始多讀書,歸納總結了自己和媽媽的性格、優勢、劣勢,發現大多是一樣的。
她反思自己,不斷改變自己,兮兮越來越自信,也越來越富有能量,她並不怨恨媽媽,反而因多了理解更愛媽媽。
當媽媽試圖控制兮兮時,兮兮會告訴媽媽她的想法。媽媽發現兮兮了解得多,考慮問題也比較全,選擇了尊重女兒的選擇。
當媽媽把壞情緒發泄到兮兮身上時,兮兮給媽媽講情緒管理,只為自己的情緒負責,不為他人情緒買單。
兮兮積極調整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方式,生活出現了很多美妙的改變,也收穫了甜蜜的愛情和喜歡的工作。
「孩子越弱,父母越壞」,當我們足夠強大的時候,我們對於原生家庭帶給我們的悲傷、憤怒,會有足夠的胸懷去接納、包容。
我們不再怨恨父母,理解父母成長中也有很多不如意,慢慢變得充滿愛和能量。
03
曉曉是位很愛笑的女孩,每天都能聽到她爽朗的笑聲。
她很熱愛自己的工作,擁有生活多彩的生活。
但她的原生家庭並不幸福。
童年是灰暗的,爸爸醉酒,經常打她和媽媽,媽媽總是以淚洗面。
曉曉怨恨過自己的原生家庭,生長在怨恨中的曉曉,憤怒、壓抑、冷漠。
媽媽忍受不了這種生活,選擇了離婚。
曉曉和媽媽一起生活。
媽媽做保潔員維持生計,下班還會做收銀員、手工等兼職。
曉曉知道媽媽很辛苦,經常想方設法地讓媽媽開心,看到媽媽快樂,曉曉也快樂。
媽媽努力賺錢,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多。曉曉放學回家,媽媽都會高興地和女兒聊天,曉曉的心態在媽媽的感染中變得樂觀起來。
曉曉原生家庭很糟糕,但她依然綻放出自己的樣子。
媽媽告訴曉曉不要去恨爸爸,恨一個人是很浪費時間、折磨自己的事情。
經歷過痛苦的母女,更加珍惜快樂的時光,她們臉上的笑容,充滿對美好生活的感恩和嚮往。
心中充滿恨的人,看到的是一個殘酷無情的世界;而心中充滿愛的人,看到的是款款溫情的的世界。
04
怎樣跳出原生家庭的樊籠,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呢?
1反思自己的內在關係模式心理學家武志紅認為,童年時與重要親人的關係,決定了我們的人格。
所謂性格或人格主要就是內在關係模式,我們後來的一生就是不斷將這個內在關係模式投射到外部人際關係上的過程,於是我們會把所有重要的外部人際關係都變成童年時的關係模式。
其實,我們大多數人的人生就是一個輪迴。如果你得到了幸福,你就重複幸福;如果你得到了痛苦,你就重複痛苦。
我們要反思自己的內在關係模式,童年時我們與父母關係如何?
是尊重、欣賞、信任、關懷、鼓舞、支持、商量、融洽、包容、理解,還是控制、挑剔、猜疑、討好、指責、抱怨、打擊、冷漠、威脅、虐待?
有的人談戀愛經常愛上同一類人,或者總是被拋棄;
有的人工作總是換來換去,辭職理由幾乎是一樣的;
有的人常常在人際交往中開始很受歡迎,但隨著交際的加深,反倒越來越被疏遠。
這時,我們就要再反思自己的內在關係模式是怎樣影響自己的待人接物,對於他人是正面的情感多,還是負面的情感多?
那些讓自己痛苦摔跤的,反覆出現的困擾,只有經過梳理和反觀,總結出心得體會,我們才能避免再次摔跤,陷入相同的痛苦。
2
正視自己痛苦和怨恨等情感體驗
在反思的過程中,一些糟糕的事情可能會引起我們強烈的情感體驗,憤怒、恐懼、無助、怨恨、悲傷。
看到一篇對媽媽充滿了怨恨的文,怨恨媽媽的懦弱、情緒化、自暴自棄,引起不少人的共情。
可怨恨無濟於事,而且會讓我們的生活更加沉重。
毀滅一個人最好的方式是讓他怨懟自己的父母。選擇怨恨,也就選擇了一條自毀的道路。
對待怨恨最好的方式是:看到自己的怨恨,理解並允許自己的怨恨,然後告訴自己是時候放下怨恨,追求屬於自己的生活了。
美國開國先哲本傑明·富蘭克林說過:「唯有痛苦才能給人帶來教益。」
直面痛苦,梳理自己所有痛苦的記憶,在其間找到心中的缺失、恐懼,和自己最深的渴望。
我們要學會坦然面對痛苦,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而且我們已長大,完全有能力靠自己的拼搏和奮進去實現自己想要的。
3
不斷觀察、修正自己心智模式肯尼思·克雷克提出了心智模式,它是人們在大腦中構建起來的認知外部現實世界的「模型」,它根深蒂固存在於人們心中,影響人們的觀察、思考以及行動。
如果我們不觀照自己心智模式,它會自動地處理自己和外部的信息,並採取一系列感性、魯莽的行動,形成慣性強大的思維定勢。
跳出原生家庭的影響,我們就要不斷觀察,看看自己有什麼樣的成見、偏見、觀點、思維,哪些已經構成了嚴重羈絆自己的障礙。
植入新的比較理性的、合理的觀點和想法,培養自己的批判性思維,不斷修正自己的心智模式,提升自己的認知和格局。
我們會原諒過去所有的一切,為自己由衷得放下感到輕鬆,還會享受心智模式不斷走向成熟帶給我們的驚奇而愉悅的變化。
4讀書、旅遊、體驗多彩人生多讀書,多學習,可以間接體驗他人生活的多姿,可以品味他人的思考,可以觀看他人的行動。
你會發現很多人有著或者曾經有過和你一樣的痛苦、一樣的掙扎、一樣的憤怒,然而,經過反思、覺悟、拼搏,他們的人生變得格外明媚,你也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去實現想要的人生。
去旅遊,去領略大自然巧奪天工的壯麗,去感受異域文化的博大精深、去追尋不同民族獨特的生活方式。
去做一些一直想做而未做的事情,體驗豐富多樣化的人生,拓寬自己的世面,你會發現自己走出了狹隘的個人生活和情感世界,你的心胸變得自由而博大。
伯特蘭·羅素說:「須知參次多態,乃是幸福的本源」。
不斷增長自己的學識和眼界,你會發現有很多美好的人、事、物值得自己去尋覓和追求,也會得到幸福和快樂。
原生家庭再糟糕,你依然可以活出自己的精彩。
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長,尤其是爸爸;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爹拼媽;孩子的氣質里,藏著你為他做過的事;最有效的教育,就是讓孩子看到父母如何做人;這世上哪有什麼起跑線,你就是孩子的起跑線;要想有「別人家的孩子」,首先要成為「別人家的父母」;孩子的教育,拼的是父母的人生功底。
作者簡介:彩紅,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簽約作者,喜歡讀書、聆聽音樂、品悟生活,寫一些溫暖、有力量、治癒系的文字,追求平和、喜悅的人生。
推薦閱讀:
※她跳樓了,你說她只是心情不好!
※家長父母們在孩子的啟智方向做過哪些努力,都是如何「點亮孩子的天賦」的?
※不對,救孩子!
※就這一次,我和我的倔強!
TAG:育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