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吉尼亞》:這個以破案為目的的遊戲並不只有破案
第一人稱視角之下,枯燥的點擊讓你心煩。在Virginia中,移動和點擊是玩家僅有的操作,你需要在場景內小心地移動滑鼠,不放過一個零碎的物件,看著圓圈游標放大,才會找到可以觸發劇情的線索。
從這一點來說,Virginia就像是一個步行模擬器,這也讓多數追求「遊戲性」的玩家感到枯燥乏味,另外,無聲電影一般晦澀的表現手法也把一部分玩家拒之門外(友情提醒,在設置中把字幕和文本翻譯都打開,有助於劇情理解)。但只要接受了這一點,並靜下心來以女主人公的眼睛進行觀察,那麼遊戲講述的一切都會慢慢為你呈現。
Virginia處於遊戲與電影的夾縫中,以線性敘事為主要敘事手法,但遊戲並非完完全全地以線性進行——上一秒還在走廊上行走尋找著推動劇情的線索,下一秒就切換到了別的場景,配合女主人公不時處於現實與幻想的夾縫之中,這給玩家帶來了超現實主義的感覺。雖然前期可能會讓人難以適應,但隨著故事發展到中後期,女主角賣友求榮做的順理成章,隨著鏡頭在現實與虛擬之中的迅速切換,音樂越發敲人鼓膜,這故事變得悲壯的同時也使玩家感到無比哀傷。
如商店頁面所說,這是一個與破案相關的故事,在遊戲中,你以新晉FBI探員的身份與調查員Maria Halperin共同行動,調查一個青年的神秘消失。在此過程中,你對其家庭成員了解了相關情況,你發現了一些線索,你抓錯了嫌疑人,你因私闖民宅進行調查而被拘留等等……
雖然遊戲中有著謎之案件等你解決,但這並不是一個展現FBI探員如何與犯人鬥智斗勇的故事,可以說,這個故事沒有半點激動人心,甚至會讓人感到壓抑、哀傷。這是第一人稱敘事的高明之處,當你以Anne Taver的眼睛進行觀察的同時,你將融入她的生活,發現她的生活細節。
雖然表現晦澀,但當Anne下樓拂上了空曠的病床時,再加以前面情節的聯繫,你可以猜到這是Anne在緬懷去世的母親(其實是父親);當Anne四處翻查了Maria的吊墜,並被不客氣地請出了辦公室,再到後面Anne為Maria撿吊墜的情節,你會發現Anne在不知不覺中早已對Maria產生了超出調查對象(涉及劇透)以上的關注。以第一人稱視角進行遊戲的好處就在於,當你以Anne的眼睛觀察著世界的同時,Anne的生活和情緒也將源源不斷地湧入。然而,眼睛的觀察終究告訴了你表象,只有通過思考將表象聯繫在一次才能夠獲得更多的線索。
就在玩家以為Anne對Maria已產生不同想法後,隨之而來的故事發展則讓你大跌眼鏡。被調查的Maria並不是第一人,或者說,從此Anne走上了賣友求榮升職加薪的道路。鏡頭迅速切換,喝酒打牌的朋友是晉陞的墊腳石,前一秒聽講座的後輩是晉陞的墊腳石,Anne的辦公室換了一個又一個,直到自己站在了FBI局長的位置,為新晉FBI調查員頒發證件。升職加薪換來的權力越來越大,而當初的懸案則一直處於未解決狀態……
我曾以為故事將要在這裡結束,鏡頭卻從此轉入了光怪陸離,回憶與想像與現實相互混雜,這也彷彿與Anne的心境相仿:一邊做著不為人恥的事情,一邊為內心自責,一邊以解決當年案件為契機為自己脫罪。在光怪陸離的鏡頭下,時間似乎可以倒流,然而只是遊戲玩家的痴心妄想,一切已經不可重來了。唯一的慰藉,就是時隔多年後,Maria與失蹤的男孩都出現了在Anne的眼前。
由於文化差異,許多玩家對於遊戲劇情的理解可能會僅僅停留於情緒的感染,到最後結局的時候甚至還有點雲里霧裡。感謝評論區(東門宅 :: Review for Virginia)中結合美國文化的解讀,這會讓玩家更容易理解遊戲。
Virginia自帶官中,目前史低18元,鑒於發現的比較晚,今天已經是打折的最後一天了。雖然在遊戲體驗的過程中我為電影式敘事以及布拉格愛樂團的音樂所折服,但這並不代表遊戲會對你的胃口,強烈建議在購買前在商店頁下載遊戲Demo進行試玩。
傳送門:Save 50% on Virginia on Steam
~The End~
推薦閱讀:
※81號避難所:鼴鼠和居里夫人(1)
※漫談《生化危機》的起源:藤原得郎和他的《甜蜜之家》
※如何評價遊戲《奇異人生》的主角Max Caulfield?
※如何評價遊戲《瓊的最後一天》(Last day of Ju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