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水紅樓:白海棠三重奏
探春突發奇想,邀約寶玉,黛玉,寶釵等人開起了詩社,而賈芸又湊趣地送來了兩盆白海棠,海棠詩社就此成立。
忽略詩社成立的種種瑣事以及姐妹們互相的譏刺取笑,僅是黛玉,寶釵,以及後來加入的史湘雲的詩句,就頗有些意趣。依筆者看來,這白海棠詩一段,共有三重含義。
第一重:釵黛湘三人的性格寫照
黛玉的詩句,風流別緻,其筆下的海棠花,是冰清玉潔但又活潑嬌羞的少女,擁有李清照筆下的「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的情態,她半卷湘簾半掩門,既有少女的羞澀自重,同時又渴望與外界的聯繫。冰為土,玉為盆,象徵她冰清玉潔的本質,偷梨借梅,則喻指她從外界中獲取的營養。無論從經常讀的李白杜甫王維的詩文,還是從偷偷讀到的西廂記牡丹亭那裡,她都收穫了非比尋常的靈性與才氣。她是活潑靈動的,充滿了生命的活力。
然後到了寶釵這裡,白海棠卻大不一樣,變得含蓄端方甚至有些淡漠出世,首句便是珍重芳姿晝掩門,自攜手翁灌苔盆。掩門就斷絕了與外界的聯繫,自攜則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不僅如此,她還洗凈胭脂,徒留冰雪,免除了凡心雜念,只留下雪洞般的屋子。
活潑靈動的少女在生命中有自己的情愫和愁怨,所以黛玉說月窟仙人縫縞袂,說秋閨怨女拭啼痕。
高潔冰冷的居士對人生也有自己的追求和理解,所以寶釵說淡極始知花更艷,說愁多焉得玉無痕。
黛玉是嬌羞默默同誰訴,而寶釵是欲償白帝憑清潔。一個有滿腔的情愫需要釋放,一個卻是追求清潔乾淨即可。但她們所共同的悲劇在於,無論是何種追求,終究成為一場空,留下無限的傷懷,所以一個是日又昏,一個是夜已昏,日夜皆昏,時間和世界都不曾厚待他們。
然後到了湘雲這裡,白海棠的詩又出現了不一樣的格局。
之前無論是寶釵還是黛玉,其筆下的白海棠都有著她們自己的影子,與其說寫白海棠,不如說借白海棠說她們自己。但史湘雲不同,她的詩句里,無論是語氣還是用詞,都各加的客觀,沒有釵黛二人那麼多的主觀色彩。史湘雲更像是一個局外人,寫下她眼中所見的白海棠而已。但奇怪的是,別人都只寫了一首,她卻寫了兩首。
從詞句上來看,釵黛二人詩句的主觀色彩較濃,語氣上更具訴說感,而史湘雲的視角比較客觀,可以感覺到她是在描寫,讚歎和嘆息白海棠花,而不是她自己。
不少紅學家認為史湘雲的白海棠是她自己的寫照,認為也宜牆角也宜盆」說的是史湘雲的胸懷寬廣,不拘小節。我不這麼認為。因為第一首的種種意像,或多或少與黛玉有些聯繫,如「仙」,「降」,「玉」,「倩女」,「離魂」等等。第二首的「蘅芷」,「蘿薛」,「喜潔」,「難尋偶」則與薛寶釵遙遙相關。如果非要說「也宜牆角也也宜盆」說的是史湘雲,那又如何解釋後面的「花因喜潔難尋偶,人為悲秋易斷魂"? 喜潔和悲秋,可是與史湘雲的性格毫不相干。因此我認為,史湘雲是把白海棠當成了她心中的林姐姐和寶姐姐了吧,第一首主寫黛玉,但某些詞句似乎又像在說薛寶釵,第二首主寫薛寶釵,但某些詞句又似乎影射林黛玉,不一一贅述。
第二重:釵黛湘合一的女性成長曆程
不少紅學家曾有過釵黛合一的言論,在我看來,這裡不妨把釵黛湘合一來看,更有意趣。
史湘雲天真爛漫,大大咧咧,是情竇未開的女孩。
林黛玉風流靈巧,機敏羞怯,是情竇初開的少女。
薛寶釵端莊典雅,克己復禮,比起黛湘成熟許多。
林薛雖個性不同,但都早已不是一片天真的女孩,因此她們所寫的詩均為有我之境。但史湘雲仍是孩童之心,一片赤誠,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為無我之境,她所寫的海棠詩,無關她自己,反倒湊巧地描摹出了她眼中的釵黛。
在人生的道路上,黛玉走在了湘雲的前面,寶釵則比黛玉走在更前面,史湘雲這個小妹妹,望著兩位姐姐的背影,甚至無法分辨誰在更前面,於是便有了白海棠詩,寫下了釵黛二人在她心中的投影。
難道不是每個女孩都有這樣的成長之路嗎?從天真爛漫到情竇初開,從無憂無慮到嬌羞脈脈,終至不語婷婷,日色黃昏。
難道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過程嗎?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還是山,一步接著一步,走過整個青春。
為什麼林黛玉最多愁善感,為什麼寶玉始終愛的是林黛玉呢?那是因為和寶玉一樣,林黛玉也正處在青春的路上,或者說只有他們兩才在青春的同一時期,只有他們才能真正並肩同行。而湘雲還未上路,寶釵早已在山川之外。
但時間不會放過任何人,所有的青春終究會有一個結局,所以無論是冷月葬花魂,還是變成另外一個薛寶釵,真正的林黛玉都必須死亡。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薛寶釵是已經死過一次的林黛玉,不然她又怎麼也曾有偷看禁書的經歷。但早在寶黛二人嘗到青春和愛情的甜蜜與苦澀之前,薛寶釵就已經為自己的青春選擇好了結局。殺掉林黛玉,成為薛寶釵,她的心裡回蕩著這樣的話語,但林黛玉真的會被殺死嗎?如果真的可以,她又怎麼會有夏日撲蝶時的真情流露,她又怎麼會在聽到寶玉說」木石前盟」時怔住。
那個珍重芳姿晝掩門的少女,會不會偶爾也想要看看外面的世界呢?那個左右討好,上下逢源,一問搖頭三不知,似乎無欲無求的女子,在她冰冷的外表之下,是否是拼了命想要按捺住一顆火熱的心?還是那顆心早已逐漸冰涼,就像她院子里的大石頭呢?
第三重:釵黛湘代表的所有少女
釵黛湘三個聲部對白海棠的演繹構成了白海棠詩的第一層含義,即三個不同性格的妙齡女子對人生,對自己,對他人的一些理解。同時,一些詩句又暗示了她們的性格和今後悲慘的命運。
把釵黛湘看作一人構成了第二重含義,這個少女每一步的成長和蛻變都有潛藏的悲劇因素,從未情到有情終至無情,每一步走來,都飽含了那個時代下青春女性成長的血淚。不然,曹公又怎麼會說,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的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
再把釵黛湘依然看作三個少女,作為那個世界中三種不同類型的女性代表,構成了白海棠的第三重含義,她們是湘雲,是黛玉、是寶釵,但她們又是天底下所有的少女。這些少女有的靈氣逼人,情根深種,最終卻為情而死,淚盡夭亡;有的情商極高,博學多識,最終卻成為婚姻的犧牲品,還有的尚未成熟,還是一派天真,但悲劇的種子已經在未來的路上悄然發芽,不然又怎麼會有寒塘渡鶴影?怎麼會有湘江水逝楚雲飛?
在紅樓夢中,黛玉之死可看作理想的幻滅,而寶釵的結局(無論是死還是孤獨到老)則是現實的摧殘。而湘雲呢,她比林薛都年輕,但在真正的紅樓夢結局中,她也終究會凋零。郎君早逝,家族覆滅,理想和現實的雙重悲劇終究會加註到她身上。
可恨紅樓未完,無法看到三位女性的真正結局。從前八十回來看,黛玉的角色塑造最為完整,其淚盡夭亡的結局也不難想像;薛寶釵的完整度低一些,據脂硯齋批語透露的「雪寶釵夜成十獨吟」和「薛寶釵借詞含諷諫」的回合里,她應該是有更大戲份,會更加呈現出一個立體的薛寶釵,她的具體結局如何難以推測, 但可以肯定的是金簪雪裡埋的悲慘程度絕對不會亞於玉帶林中掛;史湘雲的完整度則更低,在後四十回她應該會有多場重頭戲,以完整呈現她雲散高唐,水涸湘江的結局。(順便吐槽高鶚續書中的史湘雲,不僅著墨極少而且毫無亮點,簡直暴殄天物。)
魯迅先生看紅樓,說過「悲涼之霧,遍被華林」。我今看紅樓,發現原來早在海棠詩社熱鬧欣喜的成立之際,大觀園裡就已經奏響了青春的悲音,可惜可嘆。
PS:之前看過卡卡所寫的一篇紅樓夢感想https://zhuanlan.zhihu.com/p/23304681,也給了我很多靈感。感謝!
推薦閱讀:
※為什麼由秦可卿來擔任寶玉的第一任性教師?她是出於什麼原因和賈珍通姦?又出於什麼立場向鳳姐託夢?
※紅樓夢12金釵都是什麼星座?
※紅樓夢裡妙玉會用什麼香?
※賈府的衰敗對公司、團隊的發展有何啟示?
※為什麼會有人覺得林黛玉不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