鷺濤清徹,蜃閣化城重——由清明上河圖談紙質文物的修復及淺析
今天比較開心,因為偶像回關我了,按照我的弱智心性,肯定要如同小孩子獻寶一樣炫耀一下。記得上一次更專欄是四五個月之前了,因為正是年底,天天忙著建設社會主義。現在我盡量回到正常更新,至於能不能補之前的欠更,那就看我文思能不能如尿崩吧。不過話說,好久沒更新的專欄,居然還零星有關注,我也表示感謝。
還有一件開心的事,就是時隔三年,我的珠寶證終於發下來了,所以我會在近期去珠寶的專欄也更新一發做紀念,這裡不再細說,下面是正文。
相比較其他具有特殊意義或者國寶級的文物而言,清明上河圖因其本身所擁有的獨特視角和極其細緻到誇張的工筆,將本應藏在藝術中的歷史背景直接呈現在表面任人品評和揣摩。其磅礴大氣與細膩婉轉在畫中達到超脫般的統一,所謂見微知著,即是這份大與小的純粹和真切。讓欣賞和沉浸在其中的人們只能流於表面而難以觸碰它的本真,以至於無數看到它的人在得到最初的滿足後不得不深深嘆息。
同時,作為最難以保存的紙質文物,加上其本身的珍貴,讓歷代修復工作都困難重重。也因為不得不小心翼翼和深思熟慮,歷代修復工作中,都因此在現有修復水平上不斷創新,進而影響提升當時社會環境中的裝裱和修復技術,可謂貢獻極大。
作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的國寶級文物:清明上河圖,可以說是一副偉大的現實主義繪畫藝術珍品。這在中國乃至世界繪畫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在五米多長的畫卷里,共繪了數量龐大的各色人物,牛、騾、驢等牲畜,車、轎、大小船隻,房屋、橋樑、城樓等各有特色,體現了宋代建築的特徵。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清明上河圖》雖然場面熱鬧,但表現的並非繁榮市景,而是一幅帶有憂患意識的「盛世危圖」,官兵懶散稅務重。 作者通過在長卷上,以散點透視的構圖,將繁雜而富於變化的景物統一納入。圖中所描繪的城廓、市橋、屋廬分以遠近高下,而草樹、牛驢等牲畜則大小出沒;以及人居人行,舟車往還先後之紛繁,皆是天花亂墜而氣象萬千。 整幅畫粗看時場面浩大,氣勢恢弘,而處處細品時則發覺其構圖嚴謹、筆法細緻,可以說這幅畫作在充分表現社會生活深刻的同時也聚合了高超的藝術表現手法。 原畫真跡在問世之後的800多年中,一直被各路人馬爭相收藏、巧取豪奪,幾度失傳。曾經五次入宮,四次被盜,最後被發現回到故宮時已傷痕纍纍。
這幅名畫在數百年來曾歷經諸多名家裝裱修復。然而,整個修復過程,也充滿了波折、爭執和各種令人哭笑不得的故事。在建國後某次裝裱的過程中,曾在畫首處刪除了一處,其內容是一頭正在嘶叫的牛。故宮方面認為,此處畫面並非原作,而是後人臆測修補。所以,在修復時將這塊補絹拿下,畫面內容則空著,被撤下來的補絹就被重新歸檔留在故宮。然而也有社會各界人士提出異議。其中一位複製過《清明上河圖》的社會人士認為畫面上的並非牛,而是一頭正在發情的壯年母驢,修復專家誤解了原作畫意,此處不應刪除。對此,故宮回應稱,此處其實是一處樹杈。這些情況早在修復時就討論過,這樣做的想法是尊重歷史,而不添枝加葉。
也曾有某位粗心的裝裱師疏忽,將此畫接錯了其中一部分。但由於畫卷中景物十分密集,是以長期未被發現。直到近年裝裱專家又一次裝裱時才發現,其中一匹驢缺了條腿。為此不得不耗費九牛二虎之力,才在畫卷中找到那條缺失的驢腿,如此才重新相接修復,臻於完美。
現在,可能因為我們面對的僅僅是成畫,所以大家對他僅有名字和名氣上的認知。實際上,在修復的當時,故宮和民間各類社會人士引發過大量的探討和爭執,此處僅是其中一個故事,我記得這位社會人士是河南人氏,這也充分說明河南是一個底蘊深厚的地方,(當然我估計這也是新中國最早的民科了吧,無貶義)。具體的大家可以查看當時的人民日報等等。
當清明上河圖最後一次回到故宮博物院之後,終於決定將其修復。為此修復界和文物界的專家們歷經持續一年多的討論,最終決定「修舊如舊」,保留這幅傳世絕品的原貌。最終,《清明上河圖》的修復前前後後一共歷經十年之久。經過這次修復,至少可以300至500年不必再「大動干戈」。
古人云:三分畫,七分裱。裝裱工藝歷來與書畫作品相輔相成。傳統書畫一直都作於宣紙和綾絹之上,宣紙因其質地纖薄、柔軟,經墨色浸染後,往往褶皺不平,通過裝裱加固加厚並且加以雕琢,也更能提升意境。
畫上的破洞需要裝裱師一一修補,通過選配的補絹,質地、顏色都要和原作材質極端接近,若不合適,便要自己動手製作,前後工序一共20多道。選材補色更要考驗修復師的眼光和技術,而且因為時間歷史的原因,有些材料已經無法找到或者製作,除非整體缺字或缺了印章,才會留白。
一般普通的工序從托畫心開始,然後方畫心、打料、鑲畫、覆背、打蠟、裝桿(裝框)、封箍……若要上好的字畫裝裱,所有步驟必須全靠手工完成。現在也有很多機裱的畫,字等等,就如同工廠流水線可以批量生產,甚至畫作都可以列印在宣紙上,然後裝裱。不過,機裱的一個缺點就是幾乎無法修復,所以不具有收藏意義。手工裝裱的字畫等等,即使受到時間的磨礪,殘損不堪,甚至打開就蟲蛀,掉渣,飛灰,也不是不能修復的。前幾段提到了字畫類紙質文物是最難以保存的,想必到這裡大家都該理解了,我國現存最早的一幅畫作時間也僅僅是千多年前而已。
也還有許多專家猜測,《清明上河圖》後半部佚失了部分,原畫應該到金明池方才截止,而不僅僅是剛進入開封城便戛然而止。今天,這一切的謎題都深深吸引著各界人士對它進行不斷的探索和研究。
註:1.題圖來自百度百科。
2.本文首發於《收藏、拍賣》雜誌,內容經過部分重新修改。
3.因法律法規,文章版權並非本人一人所有,不方便授權轉載,請見諒。
4.本專欄所談及的文物修復都屬於正常的『文物修復』,非『商業修復』,請見諒。
5.再次吐槽知乎專欄的排版問題,自己手機都看著眼睛疼。
版權所限,請勿用於商業用途及轉載到微信公眾號,包括騰訊旗下和頭條知識類產品。聊天類一對一軟體,群聊天及各類朋友圈僅做科普、交流等行為不在此限。
本專欄所有文章一律拒絕商業用途及轉載到微信公眾號,包括騰訊旗下和頭條知識類產品。
本人曾學習過入門級別法律及訴訟流程並參與實踐多次,未免帶來麻煩,請尊重作者及指導老師,否則必究。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