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德國為何不選擇與沙皇俄國結盟對抗英法,卻選擇與奧匈帝國結盟導致雙線作戰的戰略困境?
一戰前與俄國有嚴重利益衝突的是奧匈帝國而非德國,此時德國如果選擇與俄國結盟對付奧匈帝國及英法,不但可以避免雙線作戰的不利戰略態勢,還可獲得俄國這樣實力遠強於奧匈帝國的戰略盟友。一戰結果應該就是二戰初期歐洲戰場的重演:法國戰敗,英國退守本島。
德國和俄國兩大陸權國家進而瓜分歐洲大陸:德國吞併奧匈帝國及義大利北部並佔領羅馬,完成東法蘭克王國和中法蘭克王國的再次統一,從而可以繼承西羅馬帝國-法蘭克王國-神聖羅馬帝國統治地中海西部地區的法統;俄國則將巴爾幹半島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特別佔領是其夢寐以求的君士坦丁堡,從而繼承東羅馬帝國統治地中海東部地區的法統;法國被肢解形成類似威斯特伐利亞條約中德意志邦聯的情形;英國勢力在百年戰爭之後再次完全絕跡於歐洲大陸; (在無外部勢力干涉的情形下)此時歐洲大陸形成德意志帝國與俄羅斯帝國之間的對立平衡;日耳曼人與斯拉夫人之間的民族對立、基督教與東正教之間的教義之爭、東西羅馬帝國之間的法統之爭,最後導向歐洲大陸的統一主導權之爭。
謝邀
我先說結論:不是因為德國故意不選擇同俄國結盟而選擇了奧匈作為走卒,而是正因為德國無法同俄國結盟而不得不選擇奧匈作為同盟。
很多人都覺得德俄只要聯盟就會讓德國自動贏得第一次世界大戰,並且對這一情況沒有成為現實而大為惋惜,並且其中有些人為此痛罵威廉二世中二病發作趕跑了俄國。
誠然,威廉二世確實是一個中二病,但是德俄無法保持同盟真的是他一個人的責任嗎?
如果仔細審視的話,我們就會發現情況並非如此——早在俾斯麥時代,德俄關係就已經大為鬆動,雙方已經為了關稅問題和巴爾幹問題鬧得很不愉快,只是因為當時德國還沒有明顯地挑戰歐洲既有秩序,所以還維持著表面上的友好而已。
1890年俾斯麥去職,1892年亞歷山大三世就和法國簽訂了同盟條約,難道短短兩年間一個世界性的大帝國的外交政策,就完成了整個調轉180度的華麗轉身?
不,1892年的轉身,在1892年之前就已經潛藏了陰影,甚至可以說,哪怕俾斯麥依舊在,這個致命的陰影還是會終結掉德俄關係。
這個陰影就是德意志帝國本身。
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工業革命的進步,德意志帝國慢慢地從之前的一般列強變成了難以想像的龐然大物。它本身太強了,強到了可以壓服歐洲大陸上的任何單個強國,只有他們聯合起來才有抵抗的希望。
在歐洲大陸,這不是新鮮事,事實上這種情況是常事,哈布斯堡、法蘭西都曾出現過這樣的情況,然後都毫無例外地引發了其他強國聯合起來的圍攻,德意志帝國面臨的是一次新的重演——而且是必然的重演。
題主你在問題描述裡面說的一大堆分贓,固然說得十分好聽,但是有一個致命的問題卻無法解決——要是俄國幫助德國打贏了世界大戰,德國在戰勝之後不認賬怎麼辦?或者他把俄國當成了侵略目標怎麼辦?誰來保證他不會這麼做,誰又來幫助那時候的俄國?
一個國家的行事,是不太講究道義的,實力和利益才是總體的樞軸,如果德國通過擊垮西歐得到了中歐和西歐的霸權,沒有任何理由認為他們可以停下擴張的腳步,反而可以預見到德國人會馬上把矛頭指向大陸上僅存的強國俄羅斯(正如1941年希特勒所證明的那樣),即使不是立即開戰,這種戰爭也肯定為期不遠。
這種例子在中國歷史上也不乏其例,比如兩宋聯金抗遼和聯蒙抗金,每次都會成為獲得了支配霸權的盟友新的侵略目標。
所以,要維護自己的利益和主權不受侵害,俄國人和英國人一樣,都希望維持歐洲大陸上的實力均衡,一旦大陸失衡,出現一個統治性的霸權,那麼俄國要擔心的是侵略(第一次是拿破崙,第二次是希特勒,他們都曾是俄國的盟國或者准盟國,但是他們獲得了霸權之後馬上對俄國開戰),而不是興沖沖地瓜分這個瓜分那個。
所以,很遺憾,儘管設想「德俄聯盟」瓜分歐洲十分有趣,但是這是不會實現的夢想,這是國家利益使然。
威廉二世並非沒有為解決俄國問題作出努力,在日俄戰爭之後,他曾誘騙沙皇尼古拉二世簽訂了《比約克條約》,約定兩國結成防禦同盟,互相不開戰,但是當沙皇帶著條約回國之後,卻馬上被群臣所阻止,最後條約只能不了了之,充分地說明,在君王任性的戰爭與條約之下,還有更為重要的國家利益在主導著一個國家的行動。
所以,哪怕德俄有什麼樣的密約,最後謀求歐洲霸權的德國還是會和謀求歐洲實力均衡的俄國發生劇烈衝突,這是無法迴避的問題——除非德國不謀求歐洲霸權,或者俄國人甘願當德國人的走卒。
這兩個條件都不成立,所以德國人最後只能發現,那個沒有太大野心、並且甘願接受德國領導的奧匈帝國,才是他的忠實盟友。
完畢。首先是德意志帝國根本沒有打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想法。1870年以前的普魯士的想法就是聯通自己的兩部分領土,並且保衛自己的安全,這種安全是兩個層面上的,一個是國際政治意義上的,那就是擴張之後的大普魯士在國際秩序里的安全,當然北德意志聯邦憲法和德意志聯邦憲法還有皇帝宣言把這個大普魯士隱藏在小德意志帝國背後,那麼它也就自然的表現為德意志國家的整體安全,還有在國內政治上的,這個意義上說又可以分為兩個層面,一個是帝國的組織層面的,那就是普魯士國家首選要在德意志帝國之內繼續存在下去,同時普魯士對帝國的獨霸不能受到挑戰。還有一個是階級意義上的,那就是以霍亨索倫王朝為旗手的普魯士地主對普魯士國家的獨霸也不能受到挑戰。這是德意志帝國40年政治運作里掌握絕對優勢地位的右派一切政策的根本。
我這段話看起來有點費解,原因在於我是逆推的。如果我們把順序調轉過來就明白了,普魯士的容克貴族把持著普魯士國家,而霍亨索倫王朝是他們的領袖和代表。1815年合約給了他們一片領土上不接壤的西部領土,他們想要把橫亘在這兩片領土之間的漢諾威王國、黑森-卡塞爾、拿騷吞併掉。但是又無法冒挑戰維也納合約締造的歐洲秩序的險,只好利用此時蓬勃發展的德意志民族主義,來掩蓋自己的本來目的,給自己的擴張普魯士塗抹上一層德意志民族統一的色彩。所以當他們真的戰勝了奧地利、法國之後,他們也不得不把自己深刻的捲入到德意志民族統一的事業里去了,所以他們想要保障德意志國家的統一和獨立,但是這個目的與保證普魯士的完整和王權相比是次要的,跟保障普魯士貴族和特權相比就更是次要的。
所以基於這個認識我們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德意志帝國在它四十八年的歷史當中,其實根本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它到處耀武揚威煽風點火,但實際上它根本沒有一個明確的計劃,也沒有一個勢在必得的目標。它像斯巴達人一樣因為恐懼而炫耀武力,德意志帝國的外交的支配力量是恐懼,是對帝國內部和外部的敵人的恐懼。
1871年合約深刻的傷害了法國人,所以它懼怕法國人復仇,因為懼怕法國人復仇所以它懼怕法國和俄國聯盟,1866年的戰爭深刻的傷害了哈布斯堡王朝,所以雖然它跟奧匈帝國結為同盟,但是它對一個哈布斯堡主導下的德意志神聖同盟的復仇戰爭憂心忡忡,而且這個唯一可靠盟友的長期衰弱症背後,正是俾斯麥主導的威廉街,對布達佩斯馬扎爾民族主義者的支持和煽動。
四十年間的德意志帝國沒有明確的目標,沒有政治上的動力,只有簡單的條件反射式的應急性處理。這不是英國外交部那種居高臨下的「就事論事」。而是一種政治老年痴呆。德意志帝國把持在把持著皇帝的俾斯麥手中,俾斯麥窒息了所有的其他政治家和政黨,把他們至於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地步,整個國家的政治原動力來自官僚,而官僚系統又被俾斯麥貶低到事務性公務員的程度。
所以俾斯麥自詡他的外交是在玩七個永不落地的球,但這種耍雜技走鋼絲式的外交手段,是一個威廉街辛苦閱讀文件的公務員理解的外交,是建立在文件、報告、備忘錄、電報、基礎上的技巧的外交。而不是服務於具體的目標的政治手段。
題主提出了一個看起來更可取得世界大戰的勝利的外交道路,但是德意志帝國沒有人想打一場世界大戰。它的外交也不是為了打一場世界大戰服務的。至於德意志帝國到底想幹什麼,我認為德意志帝國的目標,就是什麼都別干,維持現狀。讓腓特烈大帝留給普魯士的東西平安的進入二十世紀,就是德意志帝國統治階層的理想。
而這一點和奧匈帝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從1867年到1906年奧匈帝國同樣沒有明確的目標內部分裂把它弄成歐洲外交上的黑影,但是從1906年艾倫塔爾就任外交大臣,在皇儲弗朗茨費迪南大公的支持下,帝國有了新政策那就是巴爾幹政策。在戰前幾年的外交里維也納成為發動機之一,雖然主要是給威廉街惹麻煩,但奧匈帝國是在追求某個準確的目標的那就是向愛琴海挺進。而威廉街從1870年到1914年只有一個主題那就是在為這些錯綜複雜的利益服務,盡量讓他們都留在自己的體系內,就像一個誰都不想得罪的老好人,但又不肯放棄自己的任何利益,最後幾乎淪落到沒有朋友的地步。
然後我們再看看為什麼即使不是為了打世界大戰德國也不可能跟俄國結盟,三皇同盟是1870年代的產物,那時候的德國、奧匈帝國、俄國其社會經濟發展水平雖然不均衡,但其實相差不大,這三個國家都把持在地主貴族階級手中,這三個國家的資產階級對它們的君主和貴族來說都是麻煩,而且它們都剛剛經歷了一些麻煩事,所以希望維持歐洲的和平和現狀,這就是三皇同盟。但是在俾斯麥去職的時候德意志帝國已經先於其他兩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俾斯麥統治的是一個東部領土幾乎沒有像樣的工商業的農業的普魯士,但當他被威廉皇帝一腳踢下台去的時候,他背後是一個工業人口已經超越農業人口的德意志帝國,他執政期間對俄國農產品的保護性關稅已經激起了俄國的強烈憤怒,俄國人因此對德國採取報復性手段,規定任何外國人不得在俄國持有土地,這一條對德國貴族來說打擊巨大,第三任帝國宰相霍恩洛厄侯爵就因此蒙受巨大打擊。而這種農產品問題上的矛盾實際上已經嚴重的損害了兩國關係,因為當時這兩個國家的掌權階級都處在災難的邊緣,進口的殖民地農產品,正把歐洲地主的利潤擠的越來越低,而近代的優雅生活的成本卻越來越高。
一個普魯士的伯爵夫人一年只在買聖誕禮物的時候去一次柏林,而且她還只捨得買三等車票,那是鐵路方興未艾,三等車廂為了防止男性乘客威脅女性乘客會給女性乘客分發鋼針防身的時代。俄國的地主也好不了多少,俄國地主正在走向破產。所以這兩個大君主國的地主都迫切的需要他們掌握著的政府來幫助自己,所以他們必然成為互相競爭的兩極。
俾斯麥去職之前他已經對德俄之間的同盟關係失去信心了,他兒子作為外交國務秘書曾經坦率的表示,再保險條約大概可以在我們對法國開戰的時候拖住俄國沙皇一到兩個星期,因為它終究是一個同盟條約,但也僅僅是一到兩個星期而已,因為它也僅僅是一個同盟而已。
1890年繼俾斯麥之後出任帝國宰相的卡普里維之所以沒有續簽再保險條約,正是基於這個認識,所以他希望在關稅問題上和俄國謀求妥協,讓比已經工業化了的德國與更加依賴農產品出口的俄國和解,讓俄國農產品得以輸入德意志帝國,從而改善德國的工人階級生活水平,同時也改善德俄關係,但是結果呢?
雖然德意志帝國的工業化已經取得了成功,雖然帝國農業人口已經下降到比工業人口還低的程度,但是普魯士地主的政治能量遠超其他任何階層,這個階層立刻拋棄了他們反動、保守、忠君和虔誠的新教徒的假面具,跳出來組織集會、遞交陳情書,並且表示要在德意志帝國議會裡跟天主教中央黨合作,要「抗爭到皇上聽從我們的呼聲為止」。最終卡普里維只能下台。
綜上所述,德意志帝國和俄國的社會發展水平相似,都是未工業化的農業國,而且國家權利把持在地主階級手中,但是俄國的體諒更大,所以在工業化的過程中它被德國甩下了,但是工業化的德意志帝國又無法擺脫地主階級的控制,所以在經濟上邊緣化深知趨於破產的地主階級依然能夠決定帝國的道路,所以他們不可能接受另一個可能威脅到他們僅存的那一點農產品市場份額的俄國作為盟友。你自己不是已經回答了自己的問題么,在真實的世界裡,德國吸取了一戰中兩線作戰導致戰敗的經驗教訓,結好俄國,先收拾英法,然後呢?法國投降之後,英國靠著英吉利海峽和強大的海軍始終拿不下,這個時候,軍國主義的德意志帝國要如何釋放自己的內部矛盾呢?你以為在歐洲大陸只剩下兩個強權的時候,他們不是想著互相吞併卻會和諧友愛么?如果是後者,那事情根本就發展不到這個地步。威廉一世在凡爾賽宮加冕之後,德國便已經是歐洲秩序最大的挑戰者甚至是顛覆者,德意志帝國不是從前普魯士那樣的阻擋法國的炮灰,而是把曾經歐洲霸主踩到腳底下的恐怖大國。一戰和二戰爆發的時候,德國有歐洲最發達的工業和鐵路網,德國的人口幾乎是英法兩國的總和,注意德國的人口不是像俄國一樣的灰色牲口,也不是像奧匈帝國一樣的民族馬賽克,而是歐洲受教育程度程度最高的單一民族人口,英法的人口素質雖然和德國不相上下,但是各自只有三四千萬人口的英法怎麼能單獨擋住當時已經八千萬人口的德國?一戰剛開打法國就動員了四百萬人,幾乎所有的青壯年都動員了起來,而德國甚至還沒發全力。一戰如果沒有俄國人在東線,那麼我們已經在二戰中看到了結果,法國幾乎必然淪陷。而法國淪陷之後德國的行為我們同樣可以在二戰中看到,便是入侵俄國,奧匈帝國或是義大利參戰不參戰、站在哪邊甚至根本無關痛癢。而一戰中俄國的實力比二戰中蘇聯的實力不知道差到哪裡去了,打敗法國之後,俄國憑什麼與虎謀皮,奢談平分歐洲?二十世紀上半頁的歐洲歷史,就是德國崛起、也是諸大國齊心協力遏制德國崛起的歷史,不是德國選擇了奧匈帝國或者義大利當盟友,而是其他所有有野心、排的上號的大國都會把德國當作敵人,只有奧匈帝國和義大利這種當時已然是二流的角色才會心甘情願當德國小弟。為什麼關東六國要結盟和秦國作對呢?為什麼韓國、魏國會率先投降而趙國、楚國卻要戰鬥到最後一刻呢?義大利、奧匈帝國就好比韓、魏,而英、法、俄就好比趙、齊、楚。德國空前膨脹的實力和空前膨脹的野心,同樣給德國帶來了空前強大的敵人。
其實比較微妙的是英德關係,德俄關係匂宮出夢說的很好了,擴展的說下英德關係是怎麼變壞的。英德關係曾一度非常好,三國協約中英國的加入也是到了快大戰前才,關係就在於法國、俄國和英國對於殖民地的爭奪,這時的英國把德國作為歐洲大陸上對抗法俄的潛在盟友來看待,而且兩國王室的姻親淵源十分濃厚,英國王室實際上是德國人但由於德國工業的發展尋求市場,英國殖民地是最大的市場,當時開拓和保衛海外市場最好的方法就是有一隻不錯的海軍,德國有能力建設世界一流的海軍,德國和英國只隔著北海,德國的海外殖民地少,艦隊集中在本土,英國艦隊分散在全球,德國產品在歐洲和全球從低價商品到中高端逐步滲透一系列原因構成邏輯鏈條——開發海外市場,建設強大海軍,引發英國憂慮,貿易摩擦增多,開發海外市場,爭奪殖民地,引發英國憂慮,貿易摩擦增多,互相關閉市場,貿易摩擦增多,開發海外市場
英德矛盾逐步激化,要不是同時期法國和俄國也在和英國進行激烈的殖民地爭奪,英德矛盾早就變壞了
同時德國為了保證自身安全,必須要有稱霸歐洲的陸軍,現在為了自身發展,還需要有一流的海軍,英德偏偏又這麼近,英德不變成死對頭也不行於是乎,殖民地爭奪告一段落,英國就很快加入三國協約,維護歐陸平衡,也是維護自身安全一戰後,德國追求自身安全的情況沒有變,英法相對安全,想把更多經歷放在經濟上,德國就開始從軍事要經濟,要安全二戰後,蘇聯威脅西歐,西歐大家都不安全,被迫抱團冷戰結束,俄國遠在天邊有波蘭等國擋住,歐洲內部一體化,大家都不搞軍備競賽,只在經濟上競爭如果俄國沒有再次威脅中西歐,而歐洲內部再次分裂,德國也會快去練成新軍隊抵抗威脅,哪怕這種周圍國家都反對我的威脅只存在於腦子中,而法國肯定也會刺激性的加強軍備,英國也會至於中美,應該感謝太平洋足夠大,人民海軍足夠弱,在人民海軍沒有成長為能夠打敗美國一個艦隊(非航母作戰群)前,他不是威脅,兩個前不值得針對部署,三個前不值得毀滅,如果有一天我國海軍軍事實力到了美國的三分之二我們還沒有發生戰爭,那麼只能說感謝核武器被發明出來了。從地緣的角度,德國崛起之後和法國俄國的矛盾是結構性的,德國的兩線作戰基本上不可避免。法國俄國都不希望身邊有一個遠強於自己,甚至強於歐陸其他國家之和的超級大國,因為後者的存在對兩國的安全構成巨大威脅。而且法國俄國沒有直接的地緣矛盾,二者的最優策略都是遠交近攻,結盟是必然的。
德國如果想在英法俄中找一個結盟,從地緣的角度反而是英國的可能性稍大。普法戰爭後法國俄國都在與英國積累地爭奪殖民地。事實上俾斯麥也一直極力支持法國海外擴張,以圖激化英法矛盾。但是隨著德國過於不斷發展,打破歐陸平衡,並由於經濟發展的需要以及威廉二世個人野心開始海外擴張大建海軍,與英國構成全面競爭,最終把英國推向法俄的懷抱。
德國的困境是由地緣決定的,即使短期內能通過巧妙外交的手段緩和,長期來看也很難避免。唯一可能的解決方法是,趁法國表面上還是歐洲最大的威脅時徹底削弱法國。普法戰爭時,法國人口3800萬,而普魯士控制的北德意志邦聯總共3200萬。之前法國在克里米亞戰爭與英國結盟中打敗俄國,在義大利打敗奧地利,表面上處於國力鼎盛期,並在海外各方向擴張,例如法屬印度支那,西非各地,墨西哥第二帝國等等,還曾試圖吞併萊茵河以西的德國領土,盧森堡甚至比利時,對歐洲各國都是最大威脅,大概相當於一戰前德國的地位。當時各國完全沒想到普魯士迅速取得勝利,反而擔心法國取勝並因此打破歐洲均勢。如果俾斯麥1870年不僅拿回阿爾薩斯-洛林,而且把邊界推回到1548之前,大概是馬斯河-羅訥河一線,將能大大削弱法國,使其在未來的戰爭中無險可守。
這樣對英國來說,幾百年的頭號對手被嚴重削弱,而德國將會永遠陷入與法國的仇恨中,這將是英國喜聞樂見的(當時阿爾薩斯-洛林之外的居民母語不是德語,如果僅僅拿回阿洛未必會徹底令德法關係不可逆轉地惡化,事實上俾斯麥在戰後正是抱有這種想法而支持法國在非洲的擴張)。當時英國也很難預見到德國如此迅速的崛起並在幾十年內徹底打敗歐陸的平衡。德國崛起的一個重要因素是1871年至戰前人口從4000萬猛增到6500萬,而法國則是從3600萬增長到不到4000萬,這在當時很難預料到。而當時普俄關係也遠強於俄法關係,二者同樣是意識形態保守,有著傳統友誼,法國則因支持波蘭起義而得罪俄國。此後致力於消化西部領土,並繼續聯合各國反對法國,支持英國在非洲擴張並從中分得一杯羹。法國在非洲的大部分殖民地都是在普法戰爭後在德國的支持下攫取的,沒有西非北非的廣大殖民地法國更不是德國對手。這樣即使各國最終發現到德國已成為最大威脅,如同歷史上發生的那樣,由於法國的削弱,德國因得到西部領土和本屬於法國的非洲殖民地而更加強大,西線開戰後很可能再次迅速取勝,如同普法戰爭和二戰中那樣。不邀自來。高票答的比較完整了,鄙人補充推薦一本書吧。題主如果對這個問題非常有興趣的話,徐棄郁有本著作叫《脆弱的崛起--大戰略與德意志帝國的命運》,書不厚,但是比較詳細地還原了二德子的戰略怎麼一路從俾斯麥時代轉(zuo)換(si)到一戰前的模樣。
地緣政治上因為南歐和巴爾幹。奧匈和俄國,德國只能選擇一個,最終他選擇了奧匈。經濟上因為法蘭西高利貸帝國對沙俄的資本輸出。根本上,是因為德國戰略錯誤,德國糟糕的地緣位置決定了,它必須非常小心點運用外交的武器。然而我們都知道,威廉二世在這方面基本是一個逗逼。
這根本輪不到德國去選擇,是俄國根本不願意做德國的朋友才對吧。德國當時是歐洲最強,一個打三個打不過,打兩個綽綽有餘。德國這麼強,俄國如果不幫法國,德國可以瞬秒法國,然後扭過頭來幹掉俄國。海峽另一邊的英美無可奈何只得自保。所以俄國的策略必然是聯合法國一起干德國對吧。
二戰里法國和俄國開始時沒有繼續採用一戰時的正確策略,導致法國無懸念被瞬秒,德國扭過頭來干俄國,多虧了美國人幫忙,多虧了斯大林時代的工業化成就,否則俄國也會被幹掉。
國家戰略的核心利益決定了德俄之間很難有協約!
首先:19世紀拿破崙戰敗後,歐洲事實上建立了維也納體系,在該體系中,英國和俄國是最大的受益者。英國維持了海外龐大的殖民地,俄國則維持了歐洲的陸上霸權,一直到1848年歐洲大革命興起最為巔峰,俄國號稱是歐洲的憲兵,到處鎮壓革命。但是德國的崛起事實上不僅挑戰英國的海上霸權,也挑戰了俄國陸上霸權。三國同盟建立起來,德國是領導者,那麼俄國呢!如果選擇加入同盟,則徹頭徹尾的變成小弟,如果加入協約國,起碼法國還能對等的對待俄國。其次:奧匈帝國和俄國的尖銳矛盾,導致德國必須和俄國對立。奧匈帝國中的奧地利和德國同文同種,雖然分屬兩個帝國,但是奧地利和德國合併的呼聲一直很高。而奧匈帝國的位置很尷尬,西部為法國和義大利、北部為德國,東部為俄國,都是強國,只有東南部的巴爾幹半島國家基本上弱一點,同時奧匈帝國基本上是純大陸國家,只有義大利東部的亞得里亞海才是出海口,這個地區隨著大航海時代的興起,作為內部海無法支撐起一個海權國家,想海權擴張找優良的出海口只有往巴爾幹方向擴張,而陸權擴張也只有往巴爾幹方向。事實上奧匈帝國的後期及基本上就是巴爾幹半島打轉,一戰也是這裡的導火索。巴爾幹半島也是俄國的出海口,俄國一直想把黑海艦隊換成地中海艦隊,而且這裡斯拉夫人較多。兩個強權國家對於巴爾幹都是必爭的出海口,其中的矛盾可想而知。德國本身對於奧匈帝國就是有同屬感,屬於支持的,在加上德國在地中海沒有艦隊基地,他也希望奧匈帝國能拿下巴爾幹半島,到時候可以使用巴爾幹的出海口控制東地中海,然後進一步威脅英國通往印度的航道!所以德俄在地中海艦隊和出海口的問題上矛盾特別大。再次:俄國在19世紀中期一直到一戰前有兩場特別重要的戰爭,一場是克里米亞戰爭,直接導致俄國在歐洲擴張的停止,俄國對內開始農奴制改革,增強國力,對外則大量的侵佔中亞和中國的領土,在此期限俄國國力是上升的。還有一場是1904年的日俄戰爭,直接導致俄國在東方擴張的停止,俄國的太平洋艦隊和部分波羅的海艦隊全軍覆沒,更加暴露了俄國虛弱的本質。在此內憂外患的情況下,英國和法國為了遏制德國,給了俄國大量的援助,幫助俄國挺過了這段時間。請注意,日俄戰爭結束於1905年,英俄相關協定簽訂於1907年,不得不承認,在此期間,英國和法國是給於俄國是支持的。再次:19世紀後期,歐洲列強已經不僅僅是掠奪黃金還白銀了,對於殖民地有三個方向:原材料供應地,產品市場銷售地和資本輸出地。對於德國這三個方向都需要,而且與俄國那麼近,他們需要向俄國傾銷工業品;而俄國呢,對內是保護國內的資產階級,不允許德國大規模輸出工業品,同時向德國出口的農產品又收到德國容克地主的抵制,兩者在經濟利益上矛盾特別大。其本質,德國沒有廣泛的海外市場,只有在保證國內市場的前提下向海外市場擴張,俄國雖然領土大,但是都是屬於環境惡劣的地區,無論是西伯利亞還是中亞,都人煙稀少,沒有足夠的國內市場,同樣,俄國也沒有廣泛的海外市場,俄國和德國經濟矛盾特別大,都想保護自己,打入對方市場,經濟沒有辦法形成互補性。兩個國內的資本家都是互相敵視的。而英國和法國有廣泛的海外市場,其工業產成品的檔次和技術也遠高於俄國,在經濟上能和俄國形成一定的互補性,而且為了國家利益,稍微讓出點海外市場也是可以的,即使讓出的也是低端市場,對於英法的國內影響較小。最後:土耳其海峽是俄國的生命線。俄國對出海口的渴望不是一般國家能理解的,除了巴爾幹半島以外,黑海艦隊的直接威脅就是土耳其控制的海峽,所以俄國一直想控制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海峽這一條水道。俄國對土耳其的奧斯曼帝國一直是壓迫有機會就侵佔的。土耳其一直通過英國和德國靠攏,制衡俄國,最典型的就是克里米亞戰爭。德國正式看到通過土耳其控制的海峽可以使俄國的黑海艦隊無力化,就在相當程度上支持土耳其。而俄國也正式因此更加仇視德國。尤其是一戰開始後,英法對俄國的支援有兩條路,一條是北海-波羅的海,這條線被德國威脅;還有地中海-黑海,土耳其控制的海峽是關鍵。最終惡性循環,俄國的不安全感促成侵佔土耳其-土耳其尋求德國支持-德國支持土耳其-德國和俄國矛盾加深-英法支援俄國的生命線被土耳其控制,德國威脅-德俄矛盾無法化解-俄國處於戰略生命線考慮必須侵佔土耳其。事實上俄國和德國在19世紀有相當一段時間是關係友好的,但是隨著地緣政治矛盾加深,但是還不至於翻臉,最終支持不同的盟友導致最終翻臉。還可獲得俄國這樣實力遠強於奧匈帝國的戰略盟友?是哪方面的數據告訴題主俄國實力遠強於奧匈帝國?
為什麼沒人從種族的角度來分析?日耳曼和斯拉夫的矛盾在條頓騎士團時代就開始了,東歐一直是德國想擴張的領土,而俄國一直以斯拉夫保護者自居,2個民族也是彼此仇恨,所以說矛盾是不可調和的
前面答主都回答的很充分了,歐洲強國都會選擇均勢而而不是搭便車作為面對霸權的回應,尤其是義大利和德國統一之後,各強國之間的緩衝和可以討價還價用來犧牲的小國都沒有了,導致了一旦開戰必然是列強直接接觸的大戰。
順便補充下德國與俄國的其他矛盾:德國占統治地位的容克地主不願意讓低成本的俄國農產品進入德國,以資本家為首的很多德國人想要把俄國變成一個經濟殖民地,不願意對俄國進行投資,俄國因此轉向尋求法國資本。另外日俄戰爭之後俄國在遠東的擴張不得不停止,轉移國內矛盾的目標重新轉回巴爾幹,再加上英俄在伊朗和阿富汗兩個緩衝國利益分配的協調,英俄矛盾得到了控制,俄國同奧匈以及德國之間的矛盾反而凸現了出來。在添加一點自己的看法,我覺得一戰前隨著工業和人口的飛速發展,德國人的自信心和民族主義情緒爆棚,民族主義是把雙刃劍,既幫助德國統一,又助長了德國的擴張傾向,從而使得外交妥協無法實現,形勢更加緊張。德國工業家希望開拓世界市場,在全球範圍內與英國爭奪霸權和市場,容克地主不希望俄國農產品進入德國,軍人和普通民眾希望對法國進行預防性打擊,將其繼續踩在腳底,從而獲得戰功和榮譽。這種種力量,讓德國不得不沖向戰爭的深淵。上面說的很透徹,也沒什麼好補充的,只是突然想到了假虞伐虢和唇亡齒寒這兩事。俄國實力不足,與虎謀皮也只會自取滅亡,弱國抱團取暖才能獲得一線生機。德國拋出橄欖枝,俄國也不敢接啊!
俾斯麥死後,德國人不會玩外交德國人不會玩外交德國人不會玩外交
俄皇和德皇是表兄弟。
但是親兄弟也無法阻止德俄大戰。俄法同盟的形成就是防止德國稱霸歐洲大陸。
一戰德國一直在東西兩線作戰也一直在避免倆線作戰,所以秘密資助列寧和布爾什維克推翻俄皇。可惜俄革命成功太晚美國介入後失敗已經無法挽回……
攪屎棍英國再其中的干預起不了決定性的作用借用某位大佬的一句話:阻止德意志統一是列強應擔起的責任。你德意志都統一了沙俄還會把他當對抗奧地利和法國的緩衝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