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古典音樂,不是做閱讀理解
01-25
那是在2009年的下半年的某一天(我那時還是個古典小小白,現在已經晉陞為小白_(:зゝ∠)_),第一次聽到小提琴協奏曲《梁祝》的全曲。聽完覺得一遍不夠,還得再來一遍。於是就翻出了音樂教材,按照書上的介紹,又聽了一遍。「啊,這段是他倆在約會。」「啊,這段是英台抗婚。」「啊,這段是英台哭墳。」「啊,這段是他倆變成了兩隻小蝴蝶。」
「啊,這段是……」
估計很多人第一次聽《梁祝》的古典音樂小小白也是這種感覺。會按照樂曲走向而分析這段音樂表現了啥。進而將這種「科學的分析方法」推廣到各種樂曲中。例如當時的我,用這種「科學的分析方法」詳細地分析了貝多芬第五交響曲的第一樂章。「啊,這段很沉重。命運在敲門。表現了命運到來的嚴峻性與可怕。」「啊,這段相比之下比較柔和。應該是貝多芬對於生活中美好的熱愛。」「啊,這段很激烈,表現了貝多芬與命運鬥爭的場景。」「啊,這段……」當時的我就這麼似懂非懂地聽完了。自我感覺良好。然後開始如法炮製莫扎特的K.551「啊,這段氣勢如虹。表現了莫扎特的雄心壯志。」「啊,這段很歡快,表現了莫扎特愉悅的心情。」
「啊,這段也很歡快。莫扎特仍然很快樂。」「啊,這段……依舊歡快……」「啊,這段……」當時我已經覺察到了我的「科學的分析方法」似乎對K.551不太管用了——不過我並沒有放棄。不久之後我接觸了哥德堡變奏曲「啊,這種樂器音色好特殊,讓我想起了超級馬里奧的BGM的音色。」「啊,這段很平和。表現了巴赫平靜的心態。」「啊,這段節奏快了,表現了活潑的心態。」「啊,節奏又慢下來了,表現了巴赫活潑之後感悟生活的態度。」「啊,這段……這段我怎麼弄不明白了?」
事實證明,這種「科學的分析方法」已經徹底失效了。後來,我在書店買了一本《西方音樂史》,才意識到我當初的「科學的分析方法」是多麼愚蠢、多麼SB。我們平時接觸到的音樂,基本都以流行歌曲為主,這類歌曲充滿了十分強烈的抒情色彩。以至於我們在聽某個音樂作品的時候總是下意識地去想:「這首曲子/歌表現了什麼(情感)。」就像學生時代的我們,做著語文試卷上的閱讀理解題一樣:「這句話在文中的作用是?」「這幾個動詞/形容詞/副詞/名詞起到了什麼作用?」「全詩/全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然而畢竟音樂是抽象的藝術,如果像分析文章一樣逐字逐句分析的話,就失去了它作為抽象藝術的意味。以這樣的態度來肢解音樂便索然無味。尤其是在古典音樂上。像浪漫主義音樂這種明顯帶有抒情色彩的音樂,是可以說出曲子里表現了什麼樣的情感內容的。但是像巴洛克音樂這種並不以抒情為主的音樂,再談音樂裡面的「情感」便是空中樓閣。又例如有人說莫扎特是「永恆的陽光」,音樂里永遠樂觀純凈。
這種論調我想來都是尼克楊問號臉的。本身古典主義音樂就是處在巴洛克和浪漫主義中間的「過渡」流派。這一時期的音樂並沒有浪漫主義音樂鋪天蓋地的個人情感的疊加,但從復調音樂向主調音樂的轉化這裡面必然會有一些個人情感的因素,但畢竟沒有後世浪漫主義音樂那樣情感十分直白的表露。「陽光」「樂觀純凈」只是莫扎特的創作特點所致,一生創作多以大調音樂為主,又偏愛極其多的裝飾音。這麼盲目評價肯定是不合適的。對於他的某些作品可以,但隨便拿出一個作品都這麼評論肯定是不合適的——讓我想起了在網易雲音樂里有人就是跟我犟K.626是「灰濛下的黎明」我是真的無語。再有,那些聽出哲學道理、聽出邏輯感的。我想我們可能聽的不是同一個作品吧。好好的音樂,愣是被某些人整成了玄學——這一點我是很痛心的。聽古典音樂,不是做閱讀理解。我們不需要「逐字逐句」地進行「賞析」——最好不要帶有先入為主的情感去聽古典音樂(尤其是浪漫主義之前的音樂)。古典音樂就在那裡,我們只要帶著耳朵來,就夠了。
推薦閱讀:
※勃拉姆斯的弦樂六重奏——對逝去愛情的追憶
※23歲的彷徨,第26號小提琴奏鳴曲——莫扎特
※音樂社會發展史:為何鋼琴家特別多?
※貝多芬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英雄」(作品55)
※勃拉姆斯的「不可描述」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