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alers:天天要看乾貨,不怕被燒死咩
網路上有一群小夥伴,每天都是嗷嗷待哺的樣子,會用一個詞來評判所有的信息。這個詞就是,「乾貨」。
「這個是乾貨,我要趕緊看……」,然後一臉渴望的樣子。
「這個沒有乾貨,……」一臉吃到了壞的甘蔗的表情,趕緊吐開。
這種行為模式很有問題,因為我們在用一個簡化的標籤,判斷一個複雜的事情。
首先,乾貨的標準每個人都不一樣,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人會思考這個標準問題。於是媒體會利用大眾的「標籤化」思考,劫持你的注意力。於是先告訴你,這是乾貨哦,這個人很牛哦,這是大神哦,你先跪好。這是千百年來屢試不爽的套路。
其次,假使真的有一個標準的存在,那也必然是無法統一的。於是乾貨的存在於否,完成取決於認知者的水平。對於一個領域的初學者,告訴具體步驟往往是乾貨,1234看下來,特別有安全感,於是你往往大喊一聲,「干啊!」;但是對於行動經驗多一些的人而言,講一下思路、價值以及心法,其實更有意義,而這些你拿去給一個初學者看,很容易當成雞湯而扔掉。
在政府工作報告訓練營上,我會分析政府工作報告的邏輯結構。有許多小夥伴聽了說,原來我就以為這些全是假大空,沒想到真是學問深。其實很顯然,你想想是一個政府更牛,還是你更牛。當然為了讓你明白這個道理,我也用了「標籤化」思考的方式。
所以,我覺得你可以先不要快速用「乾貨」與否去評判,並馬上下結論。一方面這會很快地暴露你的水平,另外一方面,也會讓你忽略掉一些可能你沒注意的細節。對寫文章的人我也建議少以「乾貨」之名搞噱頭,就當是為自己的成長積德了。
最後,我們很容易把一些看得特別爽的內容當成乾貨。但是這只是在情緒上你爽到了而已,而這種東西非常容易做成技巧或者秘訣的形式,讓你感覺可以快速上手。這些乾貨其實是你成長路上的毒蘑菇了。如果你非要說,「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那我也沒辦法了。
除去以上這些,其實幹貨有點像化肥,適當適量剛剛好,失控就會很麻煩。天天要看乾貨,就像天天給你施化肥,你就不怕被燒死咩!
對於乾貨,還有另一個視角,是以行動量說的。參見文章《Scalers:接住乾貨的前提是,腦子裡不能有水》。
推薦閱讀:
※張大佛爺的耿直屬性,才是啟月配的最大萌點好么
※有什麼乾貨比知乎好的平台嗎?
TAG:干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