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地緣格局 | 從文明的搖籃走向文明的木乃伊
埃及面積102萬平方公里,接近於一個內蒙古自治區。似乎不小——但稍稍留意便會發現,它的大部分領土都是沙漠。
沙漠包圍中的埃及埃及給人的感覺跟國徽一樣:土金,不是土豪金埃及真正可以居住的地方不到3.5萬平方公里,跟海南省同等大小,這落差也是大得可怕。這部分寶貴的土地就在尼羅河河谷與三角洲地帶,是整個埃及的核心區域,聚集了埃及99%的人口,而且是高達8300萬的超量人口。
埃及的人口分布密度世界上最長的河流尼羅河從南到北流貫全境,但尼羅河下游的河流分叉與上游的瀑布險灘,限制了大型船隻的航行。而且由於能在埃及氣候下生長的樹木不多,缺乏古代建船必須的木材,所以埃及人從未發展出一種航海文化。這些尼羅河的特性——不宜航行和蜿蜒的特徵——深刻地影響並塑造了埃及的社會、政治和經濟發展。尼羅河三角洲——美麗的銀杏葉尼羅河瀑布群下面開始帶你們穿越尼羅河了!
一個字:長
缺乏天然交通渠道,那就只能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埃及人需要人工建設基礎交通設施。但這遠遠不夠,埃及這片土地貧瘠如嬰兒一般嗷嗷待哺,渴求著完善灌溉設施,否則更多的可耕地則無從談起。而這些,都需要舉國之力的資金與人力、以及政府當局的合理規劃。
沒有灌溉設施,怎麼在沙漠里開墾耕地?龜裂的埃及大地結果就是,埃及很貧困。國民生產總值與常年掙扎於戰爭之中的阿拉伯國家相當。而最後那點為數不多的錢,以建造設施的名義攥緊在政府的手裡,政府也由此發現管理大眾如此簡單。
尼羅河決定著整個埃及,而人口、資源與權力的集中化是埃及的核心特徵,二者影響下的埃及對外界的孤立,以及對內部的軍事控制則成為一個流行的主題。大片荒漠將埃及隔絕成一片孤島,在限制了交流的同時,卻也保護了埃及免受攻擊。因此在整個埃及的歷史進程中,政治地理和技術的變化也成為埃及發展的最大驅動力。
埃及的法拉夫拉沙漠,呈現出一片奶白色在古代,只有農業與建築技術可供利用。因此那些埃及最先進的部落往往擁有兩大特徵。一是需要河流提供穩定水源,二是需要有一定保護性的自然環境。在史前時期,埃及的茫茫沙漠保護著他們安居樂業不問世事,因此古埃及繁榮一時,孕育了大量人口與先進的技術,在這段時期,誕生了許多日後驚艷世界的金字塔。
終於該我出場了!璀璨奪目的古埃及文明
盛極必衰,金字塔是埃及繁榮巔峰的表現,卻也是埃及大勢已去的徵兆。埃及沒有任何競爭對手,在法老王朝時期,技術不再進步。法老們每天乾的事情就是變著法兒地來讚美這座龐大古國的昌盛,於是就像現在天朝的樓盤一樣,無數的金字塔如同雨後春筍在埃及大地上競相盛放。如今,埃及留給了我們嘆為觀止的古文明與藝術奇蹟,但這些同樣也是對古國腐朽的暗示。
夕陽西下,古道西風金字塔。就如同那個古老的寓言龜兔賽跑一樣,烏龜們趕上了。在埃及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日子裡,世界其他地區紛紛迎頭趕上,對於掌握了先進技術的國家,拿下埃及不再艱難。公元前1650年,錫克索斯王國遠道而來,打得埃及人措手不及。埃及人也終於開始蘇醒,重拾起同時期被認為有埃及文化特徵的東西——比如戰車。
錫克索斯人與古埃及戰車,為什麼打個仗還有人在裸奔?從那時起,埃及開始了悲慘的被佔領史。從公元前11世紀開始,斷斷續續地被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阿拉伯帝國、奧斯曼帝國所征服。直到20世紀前半葉英國人允許了埃及的獨立,但這不代表世界其他國家就忘了埃及。埃及在古代世界成功的因素——高產量高密度的食物生產,使得它對於任何中東抑或地中海國家都具有著戰略性意義。這也是為何在漫長的3000年里,埃及數易其主,是名副其實的大糧倉。
埃及是我的!
埃及是我的!
埃及是我的!
埃及是我的!
埃及是我的!
埃及差點就是我的了!
埃及是我的!
我也想要埃及!
1798年,拿破崙帶領法國軍隊進軍開羅辛勤耕種的古埃及人這些侵略者的進攻途徑分為三種。
第一種是沿著尼羅河由南向北。古代的尼羅河流經喀土穆,也就是如今蘇丹共和國的首都,在此處雨量增多,有利於發展基礎的農業,為足以挑戰埃及人的政治實體的出現提供了可能性。
第二種是自東向西沿著地中海沿岸平原,黎凡特的侵略者可以穿過西奈荒漠抵達尼羅河三角洲地區。這是條最為可行的路徑,除了努比亞人,其他成功的陸路進攻全部採取此方案。
最後一個就是走海路。埃及由於沙漠的包圍,一直是個陸權國家。只要能集中力量跨越地中海,那麼控制亞歷山大便不在話下,繼而擾亂通往黎凡特的陸路軍事補給,奪取埃及的控制權。
底比斯的Medinet Habu神廟雕塑詳細紀錄了拉美西斯三世與海上入侵者的尼羅河三角洲戰役二戰重創了整個歐洲,帝國如將傾之大廈紛紛崩潰,英國撤出了埃及。隨後的冷戰中,埃及的納賽爾政府最終選擇了蘇聯,因為離蘇聯更近,且蘇聯看起來更具攻擊性。納賽爾埃及時期,雙方也算是各取所需。蘇聯獲得了一個熱忱的盟友,而蘇聯對埃及的援助則幫助了埃及的穩定。埃及的阿斯旺大壩便來自於老大哥的慷慨饋贈,埃及軍隊也得益於蘇聯援助而完全重建,一舉反轉過去只對內控制的窩囊形象。納賽爾同志真是相當喜歡上時代封面啊阿斯旺大壩阿斯旺高壩竣工紀念牆但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上世紀60年代,蘇聯在地中海的海軍規模遠遠趕不上美國部署的海軍。美帝給以色列大把大把地撒錢,經濟援助比埃及一年自立更生的經濟增量還要多,充分證明了找錯了靠山多麼悲慘。
我和你心連心後來大家都知道了,蘇聯如一個病入膏肓的老人日漸衰落,與美國之間的差距越拉越大,那些背靠蘇聯的國家也在面臨著危機,比如埃及。美國控制著地中海地區的軍事力量,也就意味著埃及是否能進入世界發展,得先讓美國點頭,否則都是白費。
之後的埃及戰亂頻仍。1956年,納賽爾將蘇伊士運河收為國有,引發第二次中東戰爭,結果是埃及中止了不斷開挖的蘇伊士運河的收入。1973年贖罪日戰爭,以色列曾威脅要轟炸阿斯旺大壩,使得埃及更加意識到與美國敵對可能會導致的自毀。
贖罪日戰爭,10月7日埃及軍隊渡過蘇伊士運河因此開羅當局對於聯盟結構的思考更為理性,更加符合歷史先例和地緣政治現實。1970年納賽爾總統去世之後,上台的薩達特總統開始與美國結盟。這保證了正常的貿易,同時援助了蘇伊士運河的重新開放,最重要的是暫時除去了埃及的心頭之患——確保以色列不會侵入到西奈半島。
我也要上封面(⊙v⊙)
美國的錢真沒白花埃及的地緣需求
一、確保從尼羅河三角洲地區到上游地區的安全
任何成功的埃及政府顯而易見都需要向北推進到尼羅河三角洲地區。漫長的尼羅河在埃及北部陡地散開,以開羅為起點,亞歷山大港為終點,最終浩浩蕩蕩匯入地中海。這一地區人口密集,是古埃及文明的發源地。亘古的季節性洪水賜予了這片土地深厚肥沃的泥沙積沉,同時它擴散的外形也允許發展規模化經濟所需的基礎設施。
第一瀑布以北的尼羅河流域當然,這些都是次要的。在被沙漠圍困的埃及,三角洲地區是與外部世界聯繫最直接也最方便的地區。與之相反,尼羅河越往上游越窄,經濟利益也就越小,發展所需耗費隨之陡增。雖然在南部的河谷地帶最終變寬,但那已經是喀土穆了,埃及無法控制。
來自烏干達的白尼羅河與來自衣索比亞的青尼羅河在喀土穆匯流
二、完全控制蘇伊士運河
埃及乾旱貧困,要想維持生活,就得修建無處不在的水管系統,而這需要收集幾乎所有資源以及人力,這也是古埃及為何會使用那麼多勞工的原因。否則埃及就會面臨著饑荒,甚至社會秩序的崩潰。這是埃及從古至今所面臨的難題。
埃及的用水分配埃及的主要灌溉系統說白了想要建設更加完備的供水系統,需要的就是更多的錢,蘇伊士運河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了。這條橫跨亞歐交界的蘇伊士運河長約163公里,有兩個方面在戰略意義上十分關鍵:作為埃及和任何路上貿易通道之間的介面,以及作為地中海和紅海之間沿岸貿易的主動脈。控制了蘇伊士運河,就可以向任何經過運河的船隻收稅。在古代,法老們藉此積累了輝煌的財富。如今,自1975年6月重新啟用到2000年6月的25年里,徵收的船隻過境費達300億美元。大大緩解了埃及的財政緊張,甚至提高了它的國際地位。
蘇伊士運河的南出口——蘇伊士灣2009年,埃及依靠蘇伊士運河收入50億美元,不過佔GDP的3%左右,好像也不多?但別忘了,埃及總出口額也就350億美元,總財政收入也就510億美元。而且蘇伊士運河水位線高,沒有障礙,意味著維護成本極低,簡直就是老天賞飯吃。當然,埃及的生命線是尼羅河,但不能因此而貶低蘇伊士運河,畢竟有了它,埃及人除了克服貧困外還可以擁有更多對於未來的期待。蘇伊士運河對埃及外匯的貢獻蘇伊士運河
三、保持與地中海的海上霸權友好關係
沙漠將埃及塑造成了一個陸權國家,一個弱國。埃及缺乏維持教育機構的資金和發展進步的傳統。埃及人容易固步自封,不能吸收新技術,也就無從發展。所以埃及的獨立和生存很容易被威脅。
根據NGO的統計,埃及約有250萬名兒童在初中結業前輟學。埃及目前的文盲率為30%,輟學率為6.5%。儘管埃及教育部承諾為所有學齡兒童提供受教育的機會,但仍有許多低收入家庭難以包袱子女的學費。如此便決定了埃及政府需要與地中海地區的海上強國建立友好關係,以此獲得霸權國家的力量來保護和壯大自己。首先就需要與以色列和平相處,並不與美國作對。
1979年埃及與以色列和平條約回到埃及自身,2011年初的阿拉伯之春成為了現代埃及歷史上一個戲劇性的時刻。
2013年埃及政變蘇萊曼發表關於穆巴拉克辭職的聲明後,塔利爾廣場上的慶祝活動埃及軍隊享受著埃及國家中相當大的權力,聲望財富以及獨立性,與本國政治關係極深,亦時常加以干預,許多國內事業都受到了軍隊深刻的影響,並導致了一系列軍事寡頭政治。與其說他們幫助了埃及經濟,還不如說他們瓜分了大部分利潤,加大了埃及社會的貧富差距。
接受檢閱的埃及軍隊一位當地民眾舉著的牌子中,左為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右為穆巴拉克然而在穆巴拉克時代,對軍事寡頭體制的挑戰出現了,而且有趣的是,出現在這個體制內部。總統的兒子,賈邁勒·穆巴拉克,想把埃及轉變為傳統埃及王朝體制,他想打破軍隊對經濟的控制。賈邁勒獲得了有如世界銀行等國際機構的明確援助,事實上也是為他們自己「私有化」埃及國家資產而工作。賈邁勒成功地威脅到了軍隊在埃及的政治與經濟地位。馬臉賈
引來的是震驚世界的阿拉伯之春。在為期數月的示威活動中,埃及頂級軍官堅定要求總統放棄把權力移交給賈邁勒,同時尋找其他可以以非常規方式代替總統的候選人。埃及軍方聰明之處在於掌握了輿論風口,早早地樹立起了良好的形象,小心避免暴力鎮壓示威者,打得一手好公關。穆巴拉克就嫩很多,內衛部隊在大街上倍受誹謗。「沙漠之盾行動」中的埃及陸軍列隊。但軍方也不是完全沒有風險,畢竟軍隊明面上的統治還是會招來太多非議。軍方更喜歡幕後操縱,表面上營造出文官政府的太平景象。但此次阿拉伯之春軍方幫忙導致政治開放,反而使得問題更加複雜,逼迫軍方也採取更加複雜的平衡策略,以保持文官政府的傀儡無能。
威權政治遭到民眾的反對1987年成立於巴勒斯坦的哈馬斯,也被稱為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是一個遜尼派組織。他們正準備走出大馬士革尋求改變,並影響埃及的政治改革。哈馬斯需要做出許多努力以擺脫孤立。埃及與以色列在哈馬斯問題上保持著一致立場,並一同保護著西奈半島免受外國威脅,這是哈馬斯實現巴勒斯坦政治局勢目標的最大障礙。哈馬斯的分布區域哈馬斯想要加速這一變革的話,可行的方法就是努力在埃及與以色列之間製造衝突。埃及軍隊對於西奈半島的鬆散控制讓以色列人一肚子牢騷,以色列打算在鄰國越線威脅時先發制人。
雖然自從埃以1979年簽訂和平條約後,雙方脾氣都好了很多,長期努力保持著相安無事。但未來幾年,阿以之間的均勢狀態,就如同埃以之間的和平條約一樣,出現了一種緊張狀態。
這不會是一夜之間的變革,但不代表不會發生。
歡迎關注我局微信公號:
地球知識局
ID:diqiuzhishiju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