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是不可戰勝的嗎?不。

有人說大年初一沒人看學習類的專欄,我不信。

風險是什麼?

我們該激進還是保守?

如何戰勝風險?

也許你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

01 風險是個什麼東西

風險這個詞語,很多人厭惡,因為風險會帶來不確定的後果。人是追求確定性的動物,這幾乎是刻在基因里的,因為若是天性喜愛這種不確定性,恐怕人類就延續不到現在。

不過有很多人,看上去倒是偏愛風險,因為風險除了會帶來損失以外,還會帶來收益。這也很好理解,不確定的變化嘛,造成的結果肯定在現狀的兩端,要麼變得更好,要麼變得更差。

注意,之所以我用「看上去」,是因為他們偏愛的並非不確定性本身,而是不確定性有概率帶來的更好的結果(仔細斟酌,這有很大的區別,因為也有人願意玩看不到收益的「隨機遊戲」,他們追逐的是風險本身,不在討論之列),一般這個概率越大,偏愛的人就越多。

因此,我們通常說風險偏好者或者風險厭惡者,其實是對願意用多大概率去博取多高收益的人群的模糊歸類,風險偏好者不可能偏好所有風險,同樣的,風險厭惡者也不可能厭惡所有風險。

風險這個辭彙,一說來源於古時的漁民,漁民出海打漁,最希望的是無風無浪,有風就有險;二說是來源於義大利語「RISQUE」,主要也是跟風暴等自然現象有關。總之,風險在產生之初,一直是一個體現客觀危險的辭彙。

不過,後來應用到各個領域後,意義就衍生了,風險變成了「不確定性」的代名詞,既然是不確定性和對現有狀態的破壞,那麼既有可能是差的,當然也有可能是好的。於是,風險就從只能客觀躲避,到開始被人主動尋求。

02 該不該跳出體制

經常有人在後台問我類似這樣的問題,我現在是國企員工或政府公務員,我不想再過這種一眼望不到頭的生活,但是真要跳出體制,我又怕萬一搞砸了回不來。

不要羨慕體制,體制里有這種想法的非常普遍,因為晉陞通道狹窄、事業缺乏成就感等種種因素,導致許多人既留戀這個安樂窩,又無法滿足自己想去更大的舞台發揮才幹的熊熊熱情。

人生就是這樣,阻止你拿到A的不是你拿到了3,而是你先拿到了J。因為拿到3,你完全可以扔了重新選擇,但拿到了J,你就很難再做出放棄重選的決定。我以前說過,有才華的人拿到一副還不賴的牌,其實也並不一定是好事。

不過這不代表所有人都該跳出體制,去追求自己的「夢想」。很多人有跳出體制之心,是因為體制的事情大都簡單,很少有不可替代性的工作,所以他們普遍會認為自己的才能被低估了,但卻沒有意識到,進了體制,其實倒可能是目前的薪水被高估了。

據我的觀察,如果不討論變數過大的後續發展的話,大部分人並沒有顯而易見的一跳出體制就能讓現狀變得更好的能力。就當成功和失敗的概率是50比50吧,這也意味著,跳出體制的風險是極其大的。又由於人通常會在很有慾望逃離某個現狀時,低估該現狀既有的好處,而高估其他選擇的前景,於是,其實這種行為的成功率可能比賭博還低,因為賭博的贏錢概率至少還看得見,且一般離盈虧平衡點不至於太遠。

因此,在被問到這樣的問題時,我通常不會雞湯式地勸他離職,而是建議利用業餘時間,去發展一項自己認為自己有可能勝任的斜杠職業。當斜杠職業的收入開始漸漸蓋過主業的時候,這時再考慮跳出體制的問題,就現實和成熟得多。

為什麼我會這樣建議?難道追尋夢想不該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氣嗎,不用全力拚一下怎麼知道自己行不行?其實你可以仔細分析一下,我的建議的核心是什麼?只有四個字:控制風險。

03 拿捏風險的尺度

控制風險是人人都要學會的事情,它的重要性幾乎貫穿了我們的整個人生,我們需要它來指導我們如何在某個特定狀況下做出最理性和最有利的選擇。

那麼我們該如何確定控制風險的程度?什麼時候我們該更接近放手一搏,而什麼時候我們該更接近穩紮穩打呢?這就得看你現有的牌了。

就拿上面的例子來說,拿到J以上當然該傾向於保守,而拿到5以下,當然該傾向於激進,這是個顯而易見的選擇,它背後隱含的道理也很簡單,當變得更好比變得更差要更容易的時候,我們就更傾向於擁抱風險,反之亦然。

在劉德華還沒成名的時候,他跑了很久的龍套。有一次他接到了一部請他演男主的片,當他聽說這部片是周潤發辭演的時候,就很猶豫,於是去向周潤發請教為何辭演,是不是片有什麼問題。 周潤發說,這部片可能會影響到我在台灣的市場,因為台灣當局不允許在內地拍攝的片子進入。 劉德華聽了也很擔心,畢竟台灣是當年香港電影最大的票倉。 周潤發反問道:你有台灣市場么?你現在什麼都沒有,怕什麼失去。最壞的結果也不會比現在更差,為什麼不搏一下呢?

劉德華擁抱了風險,並隨之創造了一個票房神話。

有些書會教你all in,有些書會教你永遠不要all in,究竟什麼時候該做出什麼選擇,該控制到什麼程度,這得視乎你有多少可失去的東西。

這個簡單的拿捏風險的規則適用於所有的理性人。無論是李嘉誠,還是王健林、宗慶後,這些人在年輕的時候都是不知道風險為何物的,然而在聚攏了海量財富以後,卻開始變得越來越保守,改革轉型也越來越慎重,因為以前離地很近,摔了就摔了,現在離地太遠,摔一下就摔不起了。

04 戰勝風險

我們對待風險的態度各有不同,不僅是因為以上的種種原因,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事實,那就是同一件事的風險對於每個人而言,本就是不同的。

此話何解,風險不是客觀的嗎?如果只將「風險」具象成某一種現象,是的。但我們所說的風險,通常指的是容易引起意料之外的變數的可能性,這就有很大不同了。

每個人由於擁有的智識不同,技能不同,甚至所處狀態不同,同一事件的風險就變得完全不同。試想,同樣是在懸崖邊閉著眼走鋼絲,你所面臨的風險跟熟練掌握這一技能的運動員會是一樣的嗎?你看來這是送命的事兒,在人家那裡就未必。

再舉一個例子,多數人都嘗試過坐在駕駛位和副駕駛時感受到的不同。當你處於駕駛位風馳電掣,認為一切盡在掌握,並不存在多大的風險時,坐在副駕駛的那位就未必如你這般認為,這就是所處位置和狀態的不同造成對同一風險(撞車概率)的判斷和認知的不同。

我們都知道,投資有風險,創業有風險,哪怕你走在路上也有風險,而當我們決定去擁抱這些風險與它們共存共舞的時候,我們肯定需要將這些風險儘可能地弱化乃至規避,而我們的每一次學習、分析、觀察、總結等行為都是為了增加自己的「贏面」,讓風險帶來的不確定性結果有更大概率向著更好的那一面發展。

但是這樣的應對,有點像練內功,根基深厚但見效甚慢。有時候生活是不會等你的,在你面臨巨大風險的時候,它需要你做出即刻的判斷和選擇,怎麼辦呢,有沒有一個取巧的方法?有,在專欄里免費送給大家。

這個方法叫作風險的等價轉化。

我用一個虛擬的例子作簡單說明:假設有一種小眾的投資品,對於它的漲跌你不知道從何判斷,有人說用K線,有人說用基本面,總之有幾十種說法,大家都有一套道理,你如何去判斷它的風險呢?你當然可以去學習其中一種不知道是不是有用的分析方法,但它能提高「贏面」的前提是它的有效性,有沒有一套固定的投資方式是必勝的呢?我認為沒有,因為如果有,這套方法就失效了,我在《投資——看這一篇就夠了》中開篇就進行過闡述。

就算真的有這麼一種「秘術」,等你學成都已經滄海桑田了,如果我們就是要即刻做出當下最好的選擇呢?那麼看起來只能是漲跌概率各50%,閉著眼聽天由命了。不,我們還可以進行風險的等價轉化。

在你的知識體系中,找出一個經過檢驗的、你自己最確定的「真理」,將它當作槓桿進行風險轉化。比如你很確定當這種小眾投資品被大規模普及的時候,它的價格一定會比現在高得多,那你就保持這根槓桿不動,這樣原來的隨機漲跌風險就轉化成了一個判斷風險,那就是它會不會被大規模普及。如果會,那麼我就應該買入並長期持有到大規模普及;如果不會,我們再去找其他槓桿。

看起來這個問題是不是更容易通過一些資料和訊息去解答了呢?如果還是很難判斷,我們可以用這種方式再進行轉化,直到轉化到你能通過現有知識和資料大致判斷為止。

於是,你就能做出是否投資的判斷了。風險呢?通過邏輯推理,已經在你不斷地轉化中大大縮小,而這一切甚至不需要你啃上數十年不知道有沒有用的天書就能完成。

是不是很實用?以某些確定性的規律為槓桿,將無法判斷的事通過條件式等價,轉化為容易判斷或自己更有把握判斷的事。

我們所有人都活在概率里,任何時候做的任何事情。從這個層面上來講,我們的整個人生就只在做一件事情,就是試圖將平衡桿慢慢挪向自己認為更好的那一頭。

PS:這個專欄里寫的都是認知和方法,也許沒有給你正火燒眉毛的現實問題提出「命令式建議」,但我相信,每當有人在這裡真正得到一些東西,並融入自己的思考和行為模式,也許表面看上去生活並沒有發生即刻變化,但其實左右日常每一個選擇的概率一定會有微小改變,或許正確與錯誤的比例從50比50變成了51比49,別小看它,久而久之,整個人生就會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

(完,歡迎點贊和分享)

作者:蔡壘磊

天使投資人|思維工坊創始人 | 高智商協會勝寒會員 |LinkedIn專欄作者

如果你也喜歡看理性、思辨的文章,請拿起手機掃以下二維碼,關注公眾號「請辯」(luojisiwei),有任何事,歡迎來後台找我。

我的新書叫:

《認知突圍:做複雜時代的明白人》

噹噹分榜穩居前三

當人手一冊的認知書籍,你值得擁有。


推薦閱讀:

關於概率、隨機、技能的辨析
世上的充分條件很少,該具備的必要條件很多
蒙特卡洛抽樣的次數該如何確定?
星界德天胡概率詳解——爐石與概率的碰撞(2)(未完待續篇)
測度論

TAG:风险 | 风险控制 | 概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