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會在二十年後失業嗎?
周末,閑寫一個最近在瞎想的事兒。
我大概10年前剛來北京讀書,乘坐的公交車是那種可以自動投幣的,也就是說,你不需要找售票員買票。
但即使是這樣,每輛公交車上還是會配一位售票的阿姨,而且必須是本地人,有人跟我解釋,即使不需要,也必須設這麼一個售票員的崗位,這是為了解決就業問題。
最近,我在某個會場上遇到一位速錄師,會議還有一段時間才開始,她正在收拾自己的機器。速錄師的打字機是那種小一點的鍵盤,按鍵不會太多,主要靠敲擊數字來快速敲打下所聽到的會議內容。
她跟我聊了一會兒說:其實自己有時也會擔心失業的問題。
因為現在的語音識別技術已經突飛猛進,類似於科大訊飛這樣的公司,已經可以將各種普通話、或方言,迅速地轉換成文字內容了,如果語音識別的技術更加成熟、應用得更廣泛,那自己的職業會不會受到威脅呢?
不止如此,我在網上看到了一場討論:類似於谷歌翻譯等這些工具,在不斷地進化之後,會否直接取代翻譯者的工作崗位呢?
尚小的時候,我有讀一些類似於飄、呼嘯山莊、基督山伯爵這樣的外國小說,有意思的是,這些小說往往有不同的翻譯版本,而不同的翻譯家做出來的版本,其文字語言和內在的魅力,是有天壤之別的。
所以我大概明白,翻譯不會有唯一的標準答案。翻譯家自己在作品裡投入的感情,會使得作品別具特色。
當我剛開始使用谷歌翻譯時,我覺得:果然是機器,翻譯地東拼西湊的,毫無邏輯。
但最近幾年再用谷歌翻譯時,越來越感覺,它的文採在上升,它翻譯得越來越流暢。這讓我覺得恐懼,許多部分,我甚至覺得這就是一個真人翻譯出來的。
雖然我還是堅持,人工翻譯有具大價值,但也不得不承認,技術、人工智慧正在替代某些工作。
包括在理財行業,也正在有很多人做研究,開發出更智能的程序,通過大量的數據做出模型,讓普通人無須煩瑣研究,就找到更好的投資組合。
又諸如開車,國內的百度、騰訊、樂視,紛紛在研究自動駕駛,雖然還在前沿,但卻似乎已經成了一股潮流。
而在製造業,富士康正在不斷引入機器人,來替代一些重複的,又或者精密化的工作,效率更高、故障率更低。
在美國,亞馬遜甚至在線下開了一家無人管理的超市,顧客可以自動購物自動結賬,整個超市自動補貨、自動計算客戶貨物價格、自動運營。
…
有一次,聽創新工場的一個講座,研究院的一位科學家說:
人工智慧對生活的改進,並不是突然的、一下子產生翻天覆地變化的;而是漸進地、溫和地。我們看到阿爾法狗圍棋大戰取勝,驚嘆人工智慧的技術,但它只是一個小小的表演而已。真正的人工智慧,正在你的生活中,逐漸地創造出一些變化,逐漸地升級,逐漸地將世界變了模樣。
身處各行各業的朋友,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自己的工作可能被突然替代...
如果人工智慧技術勢不可擋、終將改變這個世界,那麼我們會不會在二十年後,丟掉自己賴以生存的工作?
ps.寫到這,我突然想起,經常給我公眾號畫畫的淺九應當不用擔心失業,因為藝術其實是一種人類思考的反應。不過她是用電子畫板畫的,這就意味著,那些生產木製畫板、紙質畫紙的人,可能會失業啦。
微信公眾號:越女事務所
歡迎關注,感受金錢最大的善意。
推薦閱讀:
※沒有一技之長,工作沒有前途,家裡沒錢,我該怎樣徹底改變現狀?
※在高強度的工作學習中如何有效的休息?
※我們為什麼要如此努力工作,永不停歇?
※職場歐洲|在義大利做室內設計師是怎樣一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