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資本:有錢也帶不動日本業界
從去年年初開始,由中國投資、日本動畫公司製作的「中日合作動畫」如雨後春筍一般出現在觀眾的視野之中。隨著《一課一練》等5部中日合作動畫一同登陸去年10月新番,動畫的「中日合作」儼然已經成為一股潮流。
但是在這一波合作大潮中,不少問題也隨之出現,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被廣大觀眾詬病的動畫質量。兩國人才與技術的合作結晶,居然有不少是粗製濫造的作品。在憤怒與不滿的同時,這一現象也讓很多人感到十分費解。
近日,幾名中日動畫業內人士在訪談中就對此提出了他們的見解。其中既有兩國文化差異與行規不同的原因,也涉及到日本動畫業界自身的弊病,原因意外地複雜。
中日動畫行業的差異
國內知名動畫公司繪夢動畫的創始人、動畫導演李豪凌在接受日本動漫媒體AnimeAnime採訪的時候,就談到了兩國動畫行業的之間的差異。
繪夢動畫在2015年的時候進軍日本,成立日本分公司,招攬了不少日本動畫業界人士。回顧剛踏入日本市場的時候,繪夢也遇到了「水土不服」的問題。比如國內動畫公司一直以來都是在項目成型之後才開始找聲優之類的,而日本的動畫公司卻一般在企劃階段就會決定聲優、導演等製作人員。
代表作:《一人之下》、《狐妖小紅娘》、《凸變英雄》、《王牌御史》
另外兩國在動畫製作流程上也有不同,不了解這些的繪夢動畫曾經在動畫製作環節上出過各種問題。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裡,繪夢學到了不少2D動畫製作的先進技術,但也承受了一定的損失。李豪凌認為,一方面是國內動畫公司缺乏經驗所致,但另一方面,日本動畫業界本身也存在著問題。
第一個是合同方面的問題。日本業界在擬定合同的時候,時常會不願簽訂合同書,有時候單單就用口頭約定,而有時雖然簽了合同但裡面的內容卻寫得非常模稜兩可。這一情況讓人驚訝又難以理解,畢竟合同是保護兩方合法權益的憑證,這可能會在未來衍生出許多糾紛。
另一個問題就是待遇,中國的動畫公司對於員工的福利待遇和薪水是有保障的,而對比之下,日本的動畫從業者大多連公司的正式員工都不是,不僅沒有福利,基本工資也很低。
《白箱》中日本動畫從業者收入,最左邊即為動畫師
可以看出,雖然現在「中日合作」風生水起,但是在背後,兩國的動畫公司都有不同程度的問題,加上行業規則與行事方式上的區別,合作之路並不能說一帆風順。
當然,在兩國合作製作動畫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還不止這些。說完上面這些宏觀上的業內問題,下面我們聊聊更實質性的現象。
製作委員會坑害中國資本?
相信有不少人都想過這麼個問題:理論上像騰訊這樣家大業大的公司出資製作,動畫也應該是彈藥充足,但是為什麼有錢卻沒有好質量呢?《Wake Up, Girls》的導演、動畫界著名評論家山本寬和動畫製作公司GAINAX的前社長岡田斗司夫在去年12月底的直播中談到了其中一個重要原因——製作委員會。
製作委員會這一制度初現於宮崎駿的《風之谷》,而將它發揚光大的正是岡田斗司夫老東家GAINAX的名作《EVA》,現在已經被絕大部分動畫採用。製作委員會由出資製作動畫的公司組成,並且最終將動畫所得的收益分配給投資的公司。對於這一制度,山本寬認為現在亟須改革,因為它對中國投資方和日本業界人士來說都是個大坑。
之所以說製作委員會制度有問題,是和現在大舉入侵日本業界的國內資本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打個比方,假如說一個國內的視頻網站掏出了10億日元要合作動畫,對於平均每話大約1000萬日元的TV動畫來說,這個數字基本上就意味著預算怎麼燒都行。
但是對於被投資動畫的製作委員會而言,拿到了這麼多錢,他們並不會感到高興,反而會感覺很麻煩。一部12話TV動畫的預算總額一般也就是1億多日元,製作委員會中出資最多的公司只要拿出4000萬日元左右,就足以保證自己的利益了。但是如果中國公司一下子砸了10億日元,那麼其他出資公司的處境就很尷尬了。
岡田斗司夫補充到,雖然現在日本動畫業界一直在說歡迎中國的金主投資10億甚至20億日元,但是實際上,如果國內哪家公司真的投資了這麼多錢的話,那麼這部作品就幾乎等同於中國公司100%出資了。
但是這樣一來的話,日本公司就完全失去了對作品的話語權。於是他們利用了製作委員會這個制度,設立了一個版權窗口。然後預定一個製作預算的最高上限,比如2億日元,在這種方式下,主要的投資方只需要拿出4000萬日元就可以保證自己的話語權和收益。
如果中國公司出資20億日元的話,當然日本公司也可以相應地拿出N億日元來投資,但現實是日本公司不一定拿得出這麼多,也不一定敢承擔這個風險。
於是這種方法應運而生:把這20億日元投資到其他十幾部動畫作品上,反正只要不超過原先設定的單部製作預算上限,那麼日本公司只要投入幾千萬日元就能保證自己的權利了。
寬叔認為,這也是現在動畫數量明顯增加的一個原因,投資方的資金被製作委員會投資給了其他動畫。動畫越來越多,但是這個行業卻承受不了成倍增長的數量,所以導致行業現在的衰退。
岡田斗司夫說,現在有錢、想要投資動畫的公司很多,但是製作委員會的各位大人物們還想繼續操控動畫的版權,所以早就已經定下了動畫製作的預算上限,不管誰來投資多少錢,動畫的製作費用也不會再增加。那麼走出這種困境的方法是什麼?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只要這些掌管版權的製作委員會大人物們都走人,讓動畫公司和中國投資方直接接觸,問題就能迎刃而解了。
無良製作人的常用名言
從製作委員會的視角來看,與其做一部沒賺到什麼錢的好作品,還不如做一部投資少、回報高的動畫。製作委員會這一模式既然出現並一直沿用至今,說明有其存在的道理。但是寬叔認為,至少上面這種商人的想法需要改變,只有資金到位了才能做出好作品,不重視動畫的話,就算動畫做出來也不會火。
寬叔和岡田斗司夫談到的這一問題,說穿了就是日本廠商可能沒錢、可能怕風險不敢投錢,但國內公司卻出手闊綽,動輒就是以億為單位。日本公司為了保證自己的收入,利用製作委員會設立遊戲規則,強行給動畫預算封頂。預算不夠,也就做不出好動畫了。
看到這裡,相信你應該對中日合作動畫的現狀及其背後存在的問題有了一定的認知。雖說在日本製作動畫確實應該按照人家的行規,但是日本動畫界有些規矩本身就有問題,甚至還刻意創造規則,強行讓中國的公司遵守。
商人為了爭取利益,採取些手段也無可厚非,但是中國資本的介入對現在問題百出的日本動畫業界無疑是一劑良藥,希望未來日本業界可以逐漸接受國內的公司,也希望合作動畫的質量能越來越好。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白鵝紀】微信公眾號!
推薦閱讀: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評《大護法》
※戰艦少女r有機會動畫化么?
※看嗨國漫怎麼能不知道這10家?
※《那年那兔那些事兒》小朋友可能夠理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