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能是寶寶睡前5分鐘最想聽的故事書——《小兔子睡不著》書評

這可能是寶寶睡前5分鐘最想聽的故事書——

《小兔子睡不著》書評by王石雲月

多年以後,面對不知道躺在誰的身邊熟睡的熊丸子,我可能會想起來他2歲多時那一個個哄睡他的夜晚。

我的朋友們都知道,我是一個對於科學育兒有執念的媽媽,熊的出生彷彿是專門來治療我的完美強迫症。他不按常理出牌,有時候天使起來令我會由衷地強吻他,有時候卻會把我辯駁地說不出話來。

進入2歲之後,在他明白了當一個「大孩子」是一件多麼有成就的事之後,他無時不刻不在宣揚自己的地位。例如,在睡前,他通常用他的「睡=玩」的理論來轟炸我:

「媽媽,我沒有玩好,睡著之後就沒什麼可以玩的了。」

「媽媽,大孩子都可以自己睡覺,但是我有時候是大孩子,有時候是小孩子」

「媽媽,我想到一個好主意,你看行不行?我想再玩3分鐘和5分鐘和7、8分鐘」

「媽媽,我睡不著,你把燈開開,外面天黑了,一開燈咱們家就亮了」

………..

想想看,我們小時候不也這樣嗎?正在外面跳皮筋,媽媽喊回家吃飯;正在玩沙子,爸爸一提溜就回家了…..來不及和小朋友說再見,來不及切換情緒;無處釋放的力比多,無處安放的青春。

愛玩是天性,本不該抑制;睡覺也是essentials,「吃-玩-睡」也不能簡化成「玩-玩-玩」,怎樣才可以讓寶寶在「玩」上完全滿足,但是又能消減「玩」和「睡」的終極矛盾呢?

在我看來,讓孩子快樂地入睡,輕鬆地接受睡覺這件無聊的事的關鍵,就在於睡前的魔法時刻。這個魔法時刻包含幾個要素:入睡前的情緒放鬆、心理暗示、代入感、睡眠榜樣。我們逐一來說。

入睡前的情緒放鬆

在《嬰兒的人際世界》(The Interpersonal World of the Infant)這本書里,丹尼爾斯特恩(美國著名精神分析學者,研究嬰兒的生理髮展如何受到親子關係的影響)說明:嬰兒需要與其照顧者之間的互動,以便對自己的身體有所體驗。因此,入睡的習慣會影響因而對自己的感受,而這種感受又會對其身體狀態產生效用。

舉個例子,比起被隨便放到床上去睡的嬰兒,父母抱在懷裡搖晃或者陪他玩過才上床的嬰兒,會對自己有不同的感受,這些感受會留在他的心裡,倘若他睡在嬰兒床里或自己的房間,那麼入睡前的慣行睡前儀式遺留下來的感覺會感染TA與父母分開的經驗。

我們都是社會性動物,需要認同感和價值感,孩子也不例外。認可孩子在睡前的情緒,讓他感受到你並不是著急地等他睡著要去做別的事,幫助他用正面的方式理解睡覺——睡覺並不是中斷你玩的一種方式,而是為了更好的玩積攢能量。

同時,建立穩定而有序的睡前儀式,會幫助孩子增強可預期性,可預見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安全感,讓孩子覺得他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有知情權,有決定權,被其他家庭成員所尊重著。

(相關鏈接:睡前儀式,整夜覺的開始!)

心理暗示&代入感&睡眠榜樣

孩子拖延入睡,或者一定要父母陪伴著入睡,一方面可能是歷史遺留問題,業已形成一種習慣,沒有什麼對錯,就像我們睡前刷朋友圈一樣,是一種慣性的力量;另一方面則是孩子可能並不相信自己可以自己睡覺,TA不覺得睡覺是應該由自己完成的,父母也會無形中強化孩子這種信念,認為TA就是不能自己睡,TA一定需要我。這種心理暗示時常顯現,以至於我被問到的最多的問題之一就是「是不是晚上夜醒了,不要理TA,讓他哭比較好一點?」。

我解釋說,好像在「每次都滿足」和「完全拋棄」之間,沒有任何其他可能的辦法。然後又會被問到:「那如果一段時間不理TA,會不會讓他沒有安全感,和我不再親近了?」,我說:「也許可以把問題倒過來想,如果每次TA叫你們,而你們都立刻有反應,孩子會不會覺得很沒有安全感——因為TA不相信有能力可以自己處理,不相信上一次的安撫所給予的愛可以持續一段時間。」

是的,如果我們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孩子給予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讓孩子相信自己可以擁有自主入睡的能力呢?最近看到的一本繪本就很好的利用了心理暗示的方法來增強寶寶的入睡動機——就是如下這本《小兔子睡不著》(由中信出版社引進)。

小兔子睡不著

其實我蠻早就買了這本書的原版,自己讀完雖然沒有像Amazon裡面reviews那裡所反饋的「立馬昏昏欲睡」,但確實感受到作者Carl-Johan Forssen Ehrlin對於兒童睡眠心理的深刻理解。

故事本身並沒有特別出彩,就好像我們讀的很多睡前的繪本《你睡不著嗎?》、《今晚誰哄我睡覺?》一樣,都是講述主人公睡不著,最終通過朋友的幫助,逐漸放鬆下來最後睡著的故事——這本書里羅拉小兔踏上了入睡的旅途後,碰到了她的好朋友哈欠叔叔,瞌睡蝸牛和迷糊貓頭鷹,在他們的幫助下,羅拉小兔最後自己睡著了。不同的是,每一個詞、每一句的編排,在恰當時刻的強調、代入讀故事的你,閱讀的語速、語音、語調和技巧的指導,無一不使這本繪本綜合地運用了各種促進睡眠的元素,從而達到了良好的安撫效果。

此處無劇透

其實,會不會自主入睡,能不能睡整覺這些都是睡眠能力發育的里程碑,也重要,也不重要。孩子總有一天會長大,會自己睡覺,沒有任何人(據我所知)是成人後還需要父母哄睡的,我們能做的不是強制孩子去睡覺,用催眠的方式讓孩子在我們希望他入睡的時候睡著。我們能做的是,通過科學的方式來提供促睡地物理環境和心理環境,然後,就由孩子自己決定了。把睡覺的權力交給孩子,把擔心和焦慮留給自己。哦不,當你把屬於孩子的權力還給孩子時,你的擔心和焦慮也會煙消雲散。


推薦閱讀:

和寶寶合睡竟然會不安全?來看科學解答!
月子里的睡渣到百天的天使,我做了什麼?
科普貼——寶寶的大腦跳躍期

TAG:宝宝睡眠 | 孩子睡觉 | 母婴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