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搖滾三十年——老年心氣
上月,由網易娛樂出品的紀錄片《少年心氣》,通過對中國搖滾早期的大量搖滾樂隊及音樂人的採訪,試圖探討了三十年來中國搖滾樂與商業化之間曖昧的關係。
製作上的粗糙(文案錯別字滿天飛,鏡頭語言及剪輯都堪稱拙劣)暫且不論,與片名正好相反的是,我看到的是中國搖滾「老年心氣」。
先不管網易出品的這部中國搖滾三十年紀錄片《少年心氣》拍得咋樣,它起碼應該改個名字叫《老年心氣》。
不僅因為我們在片中看到各種中國搖滾的「老炮」們隔空鬥嘴,為商業化這樣老生常談的話題撕逼不止;更因為我在這個片子里看不到什麼希望可言,因為其實撕了那麼多,跟「商業化」也沒什麼蛋關係,大家只是在聊該不該掙錢罷了。
靠做音樂節發了小財的摩登天空底氣十足;反光鏡則得隴望蜀,希望能更多獲得電視媒體曝光機會。另外一個方面呢,沒掙到錢的那些樂隊卻紛紛控訴現在的音樂節已經變成了「形式主義」。
我之前在網上看到一個網友的評論很切題:喬尼·米切爾反商業,專輯狂賣40萬張;中國某些樂隊反商業,專輯狂賣40張。
你得首先有那個商業潛力,才好意思反商業。
而不是做出狗屎一樣的音樂,現場唱得跟狗屎一樣,表演著你17歲寫出來的歌,然後寄希望於別人開開心心地把你造出來的狗屎吃下去——
還得要付你大價錢你才滿意。
這是一些中國搖滾的「老前輩」的問題。他們似乎看不到音樂是在發展的,不止是在中國,在全世界都是如此,樂迷的口味也永遠在變化。人類就是一種喜新厭舊的物種,你總得鼓搗出一些新的東西來。
一成不變的音樂,跟30年前一樣換湯不換藥的東西,再加上幾把開口就車禍的嗓子,那一點也不搖滾,甚至一點也不搖滾精神。這其實跟這個時代那個時代,這個主義那個主義也沒啥關係,對某些樂隊而言,你就是今天給他們一人發一張綠卡,給他們打包送到「自由與民主」的燈塔國供起來,他們也不可能再寫出像樣的好歌了。
就是給他們移民到火星上面去也沒戲。
而最搞笑的是,被某些人奉如圭臬的魔岩三傑,恰恰是商業化成功運作的典範。而張培仁當年寫的那些軟文,被各種段子手添油加醋的胡謅一番,現在的有些天真的樂迷居然還能把它當真了。搞的黃秋生不得不跑出來解釋自己當年穿的是皮衣,老實說我總是腦補黃秋生變身成綠巨人的場景——不然咋能把衣服「撕得粉碎」。
其實近些年來中國搖滾並不窮了,機會大把大把的有,政策是有縮緊的時候,但那也只是堵住了排骨、菌蟹鎖這些樂隊成功的機會而已,對於大部分的中國搖滾音樂人而言,沒有獲得成功跟趙家人沒多大關係,純粹只是單純的寫不出好歌罷了。而那些躺在功勞簿的老人們,不能因為自己當年沒趕上好時候,就覺得自己理所應當在當下也能分一鍋羹。為了論資排輩,還搞出來一個所謂的「中國搖滾協會」,我真覺得毋寧說是「中國搖滾老年協會」。
這些得了老年病的前輩們,你們可歇歇吧!
我支持中國搖滾商業化,但這並不代表我支持那些躺著掙錢的樂隊們。
去年對我來說是一個分界點,我越來越少看音樂節和巡演了,而以前我幾乎把我所有的假期都安排上了各種觀演計劃。
因為真的挺無聊的。我看到一些樂隊數年如一日地在舞台上複製著相同的曲目單,連過場的台詞都能被人背下來;我看到一些樂隊在舞台上「表演」著成名曲,卻連他們自己都已經對歌詞無動於衷;我看到一支樂隊在舞台上把琴弦彈斷了,台下照樣po,台上照樣演。
我知道有些人可能會說,玩音樂也是一份工作啊,大家逢場作戲嘛,難道你還非得期待每次人家唱哪首歌的時候都一定情感大爆發么?
那為什麼李志的演出總是一票難求呢?說到底,觀眾又不是傻子。
那你說李志有哪裡做得多好的么?似乎也說不上。作為一個「音樂人個體戶」,他努力寫好歌,培養樂手和製作團隊,不論是在專輯還是在現場,奉獻足夠誠意的音樂——除此以外好像也並沒有高明到哪裡去的手段啊,既沒有紅頭文件政策扶持,也沒有幕後金主慷慨解囊。
所以說到底這是一件事關職業道德的事情。
搖滾樂再牛逼,它也首先得是一種音樂;既然身處音樂產業之中,商業化沒什麼可指摘的——但你得首先做出有商業價值的音樂,然後用專業的態度去面對音樂、面對觀眾,再裝逼一點講的話,面對歷史。
當你把這些都做好的話,再去談精神上的東西,這才真正有意義。
說句不中聽的話,如果我是張炬,我聽到我的幾個老哥們一起唱著跑調的《禮物》送給我,我會覺得挺難過的。
推薦閱讀:
※從零開始說搖滾十二-硬搖滾/早期重金屬:創世之初
※滾堂五歲拉!一起來場回憶殺~
※如何能讓Coldplay來大陸開演唱會?
※我眼中2016年十張國內搖滾專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