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知道的書體都在這裡 多圖
什麼叫書體:書體是隨著字體發展變化而變化,逐漸從字體中分離出來,獨自形成具有各自獨特風格的漢字書寫體系。早期的書體就是指字體,比如甲骨、大篆、小篆、隸書、草書、楷書等等。到了隋唐,字體開始演化成不同的風格,如歐、諸、柳、顏。隋唐之後,又有蘇、黃、米、蔡、趙、六分半等等。
字體和書體的區別在於:字體的構造符合某種共同原則,筆畫和組合方式有著共同特徵。而書體更側重藝術手法,強調其獨特的讀寫形式。
正體和草體:正體是指文字的規範寫法,與草體相對應,其特點是筆畫分明、結體端正,如唐楷、隸書、小篆、魏碑等。正體的另一種含義是與異體對應,表示正統。草體筆畫簡省,書寫速度快,辨識度低。草體包括草篆、草隸、章草、今草。如果沒有特殊指明,草體一般也指今草。
書體一:甲骨文
殷商時期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記錄和占卜有關的事宜(祭祀、天象、疾病、征伐等相關),絕大多數文字是用刀直接刻在甲骨上的,刀法有方圓肥瘦之分,字形姿態各異。用硃色墨色書寫的非常少。
書體二:大篆
大篆,也稱籀(音:宙)文。廣義上的大篆指秦代小篆以前的文字、書體,包括甲骨文、金文、六國古文等。狹義的大篆指春秋戰國時期通行於秦國的文字。一般而言,石鼓文、秦公簋被看做是大篆的代表作。也有人認為籀文是不同於大篆的籀篆或奇字。下圖為石鼓文。
書體三:金文:
指殷、周青銅器銘文,刻在當時用青銅製造的炊具、石器、樂器、酒器、兵器、洗器上。在鍾和鼎上出現得最多,又被稱作「鐘鼎文」、「吉金文」、「款識文」。金文起於殷商,在西周興盛。殷商的金文近似甲骨文,銘文簡短。商末才出現比較長的銘文。周初的銘文,筆畫中間粗兩頭尖,隨著歷史的發展逐漸向粗細均勻、筆畫細長演變。
下圖為西周晚期金文的成熟之作史頌鼎的銘文。
書體四:小篆:
關於小篆的起源:
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罷其不與秦文合者。斯作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大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也。
《說文解字序》 許慎
大篆出於周宣之時,史籀創著。平王東遷,文字乖錯,秦之李斯、胡毋敬省改籀書,謂之『小篆』,故有大篆、小篆焉。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卷七《轂水》
小篆是李斯等人在秦系古文的基礎上,對六國古文兼收並蓄創造出來的、用於統一文字的產物。故一般認為,小篆是李斯所創北魏酈道元《水經注》卷七《轂水》:「等相傳均為李斯所做,是標準的小篆樣本。小篆筆畫均勻,起筆收筆皆藏鋒,字形較為方正,拐角為弧形,無撇捺。
李斯所留下的書法遺存,當是隨同始皇出巡,所至之處的紀功刻石作品。這些紀功刻石作品雖然均無署名,但歷來史料都確信必出李斯之手,這裡權從舊說。見於史料的刻石一共有七處,它們分別是:泰山、琅玡台、嶧山、碣石、會稽、芝罘、東觀刻石。七處刻石中,碣石一刻早已沒入海中,歷代都無著錄。芝罘、東觀二刻石也早已散佚。嶧山刻石原石早已毀於兵火。宋元兩代都也曾作過翻刻,至今尚存。琅玡台刻石,為琅琅玡山的摩崖,是李斯小篆的傑作之一。惜其磨泐太甚,幾無完字,作為範本,會給臨習者帶來較大困難。會稽山刻石,為始皇最後一刻。此石在南宋時尚在會稽山頂,但其字跡幾乎全部損泐,後經輾轉翻刻,書法已板滯無神,失去原刻風貌。要之,能全面反映李斯小篆風貌者,惟《泰山刻石》而無他選了。儘管有學者考證出《泰山刻石》非原石拓本,但與《嶧山刻石》、《會稽山刻石》相較,要近於秦篆原貌多多。
——百度百科
下圖是我在西安碑林博物館拍攝《嶧山刻石》……的北宋淳化四年重刻本。原碑在唐前毀於大火。
書體五:隸書相傳隸書是秦始皇時程邈所造。
案隸書者,秦下邽人程邈所造也。邈字元岑,始為衙縣獄吏,得罪始皇,幽系雲陽獄中,覃思十年,益大、小篆方圓而為隸書三千字。
唐張懷璀《書斷》
隸書實際上是快速書寫的較為方折的篆書,剛出現時僅僅在中下層流行,官方的重要文字使用的字體依然是小篆。隸書的隸字表隸屬,隸屬於小篆,對小篆起輔助作用。
近年來不少文物,如四川青川縣城郊郝家坪戰國土坑墓葬群出土的木牘、湖北雲夢縣城西睡虎地第十一號秦墓出土的鑄件,證明了隸書在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前已出現,程邈也不是隸書的創造者,至多是整理者。隸書字形扁方,向左右兩方舒展,起筆時逆鋒像蠶頭,出鋒上挑似雁尾。筆畫轉折處用暗筆轉,或者重新起筆。
東漢後期隸書達到鼎盛,作品或古樸或雄奇或飄逸,風格不一。下圖為《張遷碑》。
下圖為《曹全碑》
下圖為《鮮於璜碑》
下圖為《石門頌》
書體六:楷書
楷的意思是楷模、標準、樣板。隸書、篆書在其頂盛時期也曾被稱作「楷書」。我們現在講的楷書,是指由隸書簡約演變而來的法度嚴謹、點畫分明的「真書」。也有人認為楷書和真書有別,此處存在爭議。唐碑和魏碑是楷書的兩大體系。魏碑是楷書的發展階段,筆畫還帶有隸書筆意,結體扁方,行筆瀟洒。唐碑是楷書的鼎盛時期,名家輩出(如顏柳歐褚虞薛等),書體眾多,法度嚴謹,字跡整齊。
歐體
唐早期書法家歐陽詢所寫的一種正楷書體,歐陽詢為潭州臨湘人(湖南長沙),他是在繼承了漢隸、晉代、二王及北魏、北齊書法精髓的基礎上,融會變革,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其藝術特點是:嚴謹工整、平正峭勁,字形雖稍長,但分間布白,整齊嚴謹,中宮緊密,主筆伸長,顯得氣勢奔放,有疏有密,四面具備、八面玲瓏。氣韻生動,寓險絕於平正之中,使點畫瘦硬勁健,稜角分明,結體善於造險,但重心仍然十分穩固,無欹斜傾側之感,而得寓險於正之趣。點畫之間,顧盼造應,出奇制勝,使每個字和整篇字歸於平整穩妥。故其書看似平穩,莊重森嚴,細察則變化多端,勁險刻勵,靜中有動,別有情趣。用筆,方正、略帶隸意,筆力剛勁,一絲不苟,指法沉實,力貫毫端,八方充滿,無任何外力,筆畫結實有力。骨氣內涵,及無過分的瘦勁。也不顯得十分豐滿。每一筆畫都是增一分太長,減一分太短,輕重得體,長短適意,恰到好處,可以說唐初歐體的出現,已經意為著唐楷的基本成熟。其代表作有《九成宮醴泉銘》、《皇甫誕碑》、《化度寺塔銘》等。
下圖是在西安碑林實拍的《九成宮醴泉銘》(局部)。
顏體顏真卿秉承家學,追秦漢六朝遺風,取張旭、褚遂良的筆法,兼容當時民間書法於一爐。其正楷端莊雄偉,大氣磅礴。體型方整,而結構則外松內緊,善於避讓。章法上字口豐滿,字大撐格,茂密森嚴,似拙反奇,平整中見險勁之姿。在用筆上吸收了篆書,草書挺拔綿韌的筆意,易方為園,遒勁豪岩、頓挫分明。點如高山墜石,橫畫細而不枯相對勁瘦,豎畫粗而不肥,兩側豎畫多呈弓狀,且弓背向外。撇稍細。捺較粗,波磔的起收有隸書的蠶頭燕尾之勢,雖筆畫粗碩卻又鋒穎銳出,與橫畫形成鮮明的對比,堅利挺拔。轉折處不折不頓,提筆另下,而又渾然天成,勾如屈金,戈如發弩,縱橫有象,低昂有態,用筆自始自終都為正鋒,筆法充分發揮了男性的沉著、剛毅。把雄偉豪壯的氣勢,溶入楷書。開盛唐一代雄風。顏體字的出現,突破了二王及唐初歐。虞、褚。薛四大家以秀雅為尚的美學觀念,以「雄」代「秀」,以「俗」代雅,以肥碩代廋硬,能充分體現了盛唐時期的時代氣勢,威嚴、雄心勃勃、蒸蒸日上的時代風貌,把楷書推向高峰。其代表作有《多寶塔碑》、《東方朔畫贊》、《顏家廟碑》.《勤禮碑》、《嘛姑仙壇記》、《自書告身》、等。都是學習楷書的典範。
下圖為多寶塔碑碑文。這個原碑也在西安碑林博物館,被玻璃罩著。
柳體
即晚唐元和進士柳公權寫的一種書體,柳體是在吸取了歐、顏兩家之長,融為一體,又獨創的一種書體。其特點為豐腴妍潤、而骨力挺拔。結體修長偉岸,中宮收斂,外畫伸展而英氣飛揚。其用筆的特點是:點畫以骨力勝,但不枯乾,運筆方園並用,以方為主,提按分明,頓挫有力,厚重遒勁,橫畫向右上微斜,但由於其長橫稍見上凸,短橫右端稍興,而仍給人以,穩妥平正之感;起筆、轉折,稜角分明,懸針,垂露都依字勢二定,點畫多取側勢,撇輕捺重。凡「口」「日」之類四角圍框之字,多上寬下窄,形狀若斗。由於柳體字既有鮮明的特點,又無過分誇張的筆畫,點畫形態精到,使轉、脈絡、分明、結體多變,左右均衡,但以縱長取勢,且中密外疏,在整體書風上,柳體如:「轅門列兵、森嚴環衛,法度森嚴,變顏體之肥、而為清勁挺拔、瘦硬通神,在晚唐以勁媚之美的書風時期,引起了很高的讚譽。是學書入門的較好書體。其代表字帖有:《玄秘塔》、《神策軍》、和小字《金剛經》等。
下圖為玄秘塔碑碑文。這個原碑也在西安碑林,被玻璃罩著,反光不太好拍。
魏碑
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社會動蕩,審美也在發生著改變,人們不再追求僵化的漢隸,因此開始改變原有的書寫形式,簡化筆畫,化圓為方。這個階段的書體,既有漢隸的遺風,又有楷體的創新。因為北魏時期的這類書體無論是從數量還是質量上講,都遠遠超過其他各個朝代,因此把這種書體稱作「魏碑」。魏碑大體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以《爨(音:竄)寶子碑》、《爨龍顏碑》、《中嶽嵩高靈廟碑》、《廣武將軍碑》等為代表的轉型初期書體,半隸半楷,字體古拙,方正又多變;以《龍門十二品》為代表的方正嚴峻類;北魏元氏家族墓誌;以《石門頌》為代表的一類,特點是用筆洒脫,氣韻自然,包括《歲在壬辰建》、《當門石坐》等;以《歲在壬辰見》、《當門石坐》等為代表的鄭道昭在山東雲峰諸山的石刻書體;以《張猛龍碑》、《張黑女碑》等為代表的接近唐楷的作品。
下圖為《爨寶子碑》:
下圖為《張猛龍碑》:
趙體
趙孟頫所書寫的正楷書體,特點是字形稍扁,行筆流暢瀟洒。下圖為趙體小楷《道德經》:
瘦金體
宋徽宗趙佶書寫的楷書。特點是中宮收緊,外化伸展,用筆瘦而剛,頓挫分明。下圖分別為瘦金體《大觀聖作碑》和《千字文》:
行書
關於行書發起源,百度百科上面寫了很多:
據張懷瓘《書斷》說:「行書者,乃後漢潁川劉德升所造,即正書之小訛,務從簡易,故謂之行書。」由是說而知:「行書」是「正書」轉變而成的字體。清宋曹云:「謂行者,即真書之少縱略。後簡易 相間而行,如雲行流水,穠纖間出,非真非草,離方遁圓,乃楷隸之捷也。 務須結字小疏,映帶安雅,筋力老健,風骨灑落。字雖不連氣候相通,墨縱 有餘肥瘠相稱。徐行緩步,令有規矩;左顧右盼,毋乖節目。運用不宜太遲, 遲則痴重而少神;亦不宜太速,速則窘步失勢。」
據王僧虔《古來能書人名》云:「鍾繇書有三體:一曰銘石之書,最妙者也;二曰章程書,傳秘書,教小學者也;三曰行押書,相聞者也。河東衛凱子,采張芝法,以凱法參,更為草稿。草稿是相聞書也。」由是而知行書亦稱行押書,起初當由畫行籤押發展而來。相聞者,系指筆札函牘之類。行書出現的時間大約同八分楷法差不多,而其形式也和八分楷法及以後的正書非常接近。這相當於從隸書中變出(章)草書——由「正體字」中派生出別支來。桓靈朝的「正體字」除了隸書以外,其次就是「八分楷法」,所以人們又認為行書就是「八分楷法」的別支。其實它也是同其他書體一樣最初的創始還是一般的群眾書寫者,只要把八分書寫得同其他書法流走一些而去其隸體波勢,就變成行書了,在漢末一般出土的簡書中我們是可以隨處看到的。在漢末,行書沒有普遍地應用。直至晉朝王羲之的出現,才使之盛行起來。行書到王羲之手中,將它的實用性和藝術性最完美地結合起來。從而創立了光照千古的南派行書藝術,成為書法史上影響最大的一宗。
人們一直對行書的產生時期存在爭議。有人認為「真生於行」,還有觀點人為現有行書後有真書。目前來看,行書的發展很大可能有兩個渠道:一是從隸書和楷書的過渡時期產生,把這時候的行書端正後就是楷書的形態;二是楷書出現後,為了便於書寫將筆畫連接起來。所謂的「行押書」是早期的行書書體,用於簽字、畫押和書寫簡訊。
行書筆畫流利、大小參差、氣韻相連、姿態變化多端。著名的行書作品有《蘭亭序》、《中秋帖》、《祭侄文稿》等。
下圖為《祭侄文稿》:
下圖為《中秋帖》
草書
百度百科對草書的介紹有點雜亂,貼個維基百科的:
草書(別稱:藁書)是漢字書法中的一種手寫字體風格,因字跡潦草而得名。
發展:它出現較早,從漢代初期,書寫隸書時有時才「草率」地書寫而形成的,由於漢章帝喜好草書,因此被稱為「章草」,是一種隸書草書。章草字字獨立,接近於行草,但對難寫之字簡化不多,書寫不變。後來楷書出現,又演變成「今草」,即楷書草書,寫字迅速,往往上下字連寫,末筆與起筆相呼應,每個字一般也有簡化的規律,但不太熟悉的人有時不易辨認。一般也把王羲之、王獻之等人的草書稱為今草。
今草簡化的基本方法是對楷書的部首採用簡單的草書符號代用,代入繁體楷書中(儘管草書出現得不比楷書晚),往往許多楷書部首可以用一個草書符號代用,為了方便,字的結構也有所變化。因此,不熟悉的人較難辨認。草書符號的整理可以查閱《標準草書》。到唐朝時,草書成為一種書法藝術,因此演變成為「狂草」,作為傳遞信息工具的功能已經減弱,成為一種藝術作品,講究間架、紙的黑白布置,是否讓人能認清寫的是什麼已經不重要了。在狂草中,有「詞聯」符號,就是把兩個字(常見片語)寫成一個符號。由於當時書寫多是從上到下地豎行書寫,詞聯符號的設計也類似。「頓首」「涅槃」等都有草書詞聯符號。清朝石樑將歷年收集的歷代名帖整理彙編成《草字彙》十二卷。日語中的平假名是以漢字的草書形式為藍本創作的。中國大陸的很多簡化字來自草書楷化。現代人學習草書一般以今草為起點。普遍認同的草書寫法有于右任先生編著的標準草書(有同名字帖)。章草:由隸書直接演變而來,「凡草書分波磔者名章草」,起於西漢,成熟於東漢。章草的起源,按照唐朝張懷瓘主張,「章草者,漢黃門令史游所作也。」「因章帝所好名焉。」,認為章草起於史游所做的《急就章》,得名於漢章帝。另有因《急就章》得名和因用於章奏而得名的說法。著名的章草作品有《平復帖》(陸機)等。今草:亦稱「小草」。相傳起源自東漢末年張芝冠軍帖,由章草演變而來。東晉之後逐漸成熟,以王羲之、王獻之的《十七帖》為聖品。行草:行草介於行書(行楷)與草書間的字體,相較於行書比較草率,但相較於草書又較易辨認,是為了彌補行書的刻板和草書的難於辨認而產生的。
狂草:唐朝張旭喜歡在酒醉之後書寫作品,稱之為「狂草」。書法多以奇形怪狀、粗細對比誇張、以及充滿情感的線條相連,在《舊唐書》中讚譽為「變化無窮、若有神助」。而唐朝懷素狂草繼承張旭,謂之「以狂繼顛」,並稱「顛張醉素」。
20世紀30年代,于右任先生成立了草書社,集合眾專家搜集整理古今草書精華,制定推廣「標準草書」,因此于右任先生的《標準草書》成為草書初學者的入門書籍。王羲之的《草訣歌》也推薦給大家。值得強調的是,學習草書需要有其他書體的基礎,如果你楷書行書寫不好,那還是先去打基礎吧。學習草書最好從臨習小草或章草開始,例如《十七帖》、《書譜》、《真草千字文》、《上虞帖》、《遠宦帖》等。
下圖為《上虞帖》: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