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進去的食物是怎麼讓你變胖的?丨IN食刻
一直在說吃什麼,今天也來說一下「吃」這個看似簡單的動作之後帶來的一系列反應,所以接下來,你能看到:
一.食物從嘴巴進去之後經歷了什麼?
二.能量的儲存以及消耗
如果文字有問題,歡迎指出~
一.食物從嘴巴進去之後經歷了什麼?
舉個例子:某天,你吃下去一塊巧克力,你覺得好好吃。
這塊巧克力在你的嘴裡,先被你嚼碎。這個過程我們稱為機械性消化,簡單理解,就是把巧克力從整塊,嚼成方便咽下的小塊。雖然唾液中的唾液澱粉酶也會出動,但是作用卻不大,畢竟巧克力僅僅是在嘴裡停留一會會兒。嚼碎後,便通過食管咽下去。
咽下去的巧克力,第一站來到了胃。
進入胃的過程中,就會逐漸變成液體,到了胃裡,這些已經成液體的巧克力,將被進一步的消化。胃會再進行一次機械性消化,畢竟最開始第一步狼吞虎咽的你,不一定能夠在嘴中把食物嚼到足夠的碎。
在胃進行二次機械性消化的同時還會進行化學性消化,簡單理解就是把大分子消化為小分子,這樣才方便人體把營養進行吸收。
巧克力中的蛋白質,被胃液中的胃蛋白酶初步的分解,之後會被送到十二指腸,進行下一步消化。
之後巧克力液來到了小腸,小腸是食物消化與吸收的主要場所,可不要以為是胃呀。胃更像是一個漏斗,把食物一點點分給小腸。到了小腸里,參與消化的物質就多了,胰液、膽汁和小腸液會對食物進行化學性消化,同時也會進行三次機械性消化。到了這裡,營養物質基本已經被消化吸收了。
其餘的難以消化的食物殘渣,就被小腸推給大腸了。雖然名字上差的不多,但是食物殘渣在大腸中,僅僅是水分被吸收。這時候,寄生在大腸中的細菌,便開始工作了,把殘渣繼續分解成為糞便,最終被排泄掉。
以上便是食物食入到排泄的一個簡單過程。嘴巴→胃→十二指腸→小腸→大腸→排出。留在身體中的營養物質,最終也成為了身體的能量。
二.能量的儲存以及消耗
對於人體而言,所需的能量來源於食物,這也是我們為什麼每天都要吃飯的主要原因。如果你一頓不吃,連逛街都會顯得沒有力氣。對於人體來說,能量的交換也是遵從能量守恆的,要是不知道能量守恆是什麼,一定是初中物理沒學好。
下面列一個公式,來說明一下這個問題:
①能量攝入=能量支出
這是一個相對理想的狀態,也就是說你一天所吃的食物,轉化為能量後,剛好和你一天所消耗的能量相同。那麼你的體重此時就會保持一個水平的狀態。
②能量攝入>能量支出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並不是吃的多,就一定會更胖。具體還是要看食物提供的熱量。要是你的進食獲取的能量多餘一天之內所消耗的,那麼多餘的能量就會被身體儲存起來,以供不時之需,換句話講你身上的脂肪,可都是一塊塊的「電池」啊。
③能量攝入<能量支出
當你一天里所獲取的能量少於一天之內消耗的能量,那麼你的身體「電池」,也就是脂肪,就會站出來給你的身體提供能量。這時,你就處在一個所謂的減脂狀態啦。
那麼接著往下看減脂這件事,要想成功,就必須要達到:能量攝入<能量支出 這一狀態。那我們再看看小於號兩端指的是什麼。
能量攝入很好理解,也就是吃。吃的越多,能量攝入就會越多,當然食物的熱量也會因種類不同,有所差別。
這時你可能會覺得,是不是只要我保持住總量,就可以了?吃什麼不重要。
那麼你就理解錯了,不同的食物雖然營養成分表上都標有熱量,但是實際上你吃下去後,不同的營養物質會因為食物熱效應的原因,在熱量上有所消耗。舉個例子,一個人吃1400卡的脂肪和一個人吃1400卡的蛋白質,雖然總量是一樣,但是胖起來的肯定是吃等熱量脂肪的人。這裡除了考慮到消化食物所用的損耗以及消耗順序。總之一句話:同等的熱量下,盡量選用低糖低脂的食物。
再看看能量消耗。有的人會覺得,只要我動了,才是消耗能量。這句話是沒錯,但是能量消耗並不只有這一點。能量消耗包括日常的活動消耗,也就是你不刻意的運動,比如:起床,走路,打掃家務等等。此外還有你主動的運動,不管是健身還是去跑步都包含在內。
另外還有一點是食物熱效應。在我們進食的過程中,雖然是補充能量,但由於食物熱效應,身體在消化食物過程中也是有能量消耗的,舉個例子就像是發電站發電,也是需要燒煤的一樣。
除了以上兩點(運動+食物熱效應),占消耗中比例最大的當屬基礎代謝。下次有機會再聊一下基礎代謝吧。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歉刪。
能力有限,水平一般,如果看完能有一點點收穫或者看法,那就是我的榮幸了。
關注厘米健身公眾微信號:厘米健身,這裡是最專業的女性健身品牌,健身是一種生活態度。
推薦閱讀:
※大部分膝蓋疼痛與髕骨外移密切相關。
※頸椎腰椎不舒服時,你第一反應會是做按摩嗎?
※關於如何建立『正確減肥方式』的清單
※夏季露肉準備篇:激發你的洪荒之力,讓好身材來的更猛烈些
※你走路為什麼腳越邁越大?不怕扯著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