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地緣格局 | 一個夢想稱霸歐亞的海峽王國
與老仇人俄羅斯毛子一樣,土耳其也是個橫跨亞歐兩洲的國家。它的國土包括西亞的安納托利亞半島、以及巴爾幹半島的東色雷斯地區。
除此之外,土耳其還擁有著世界上最小的海——馬爾馬拉海。小個子有大能量,不要小瞧了這個老幺,馬爾馬拉海可是亞洲小亞細亞半島同歐洲巴爾幹半島之間的內海,也是黑海與地中海之間的唯一通道,具有重要的政治及軍事戰略地位。
馬爾馬拉海的絕大部分都被土耳其的領土溫柔地環抱著,只在東北過博斯普魯斯海峽通黑海連接,西南經達達尼爾海峽通愛琴海,地形之特殊,讓土耳其在海洋強國面前多了份硬著腰板說話的底氣——它可以通過馬爾馬拉海掌控黑海-地中海的跨海貿易,同時吃著碗里的不忘鍋里的,不放過亞歐路上貿易的機會。
當然,福兮,禍之所倚。如果土耳其人只是滿足於馬爾馬拉海這點小甜頭,必然會在全球海洋貿易這塊大蛋糕上連喝湯的資格都撈不著,歷史上有太多固步自封繼而一敗塗地的例子。同時,也會極大損害亞歐貿易,被某些國家視為眼中釘肉中刺。想擺脫這種困局,土耳其不得不擴張。
請叫我蘇丹大人!樞紐伊斯坦布爾以及周圍列強
土耳其地緣任務一、在安納托利亞建立起防禦陣地
要想擴張,就要穩住後宮,也就是安納托利亞高原。這是片半乾旱的高原,山丘連綿,地形崎嶇。山多就意味著基建與農業成本的高昂,意味著資源的相對缺乏。相較於一片平坦的馬爾馬拉地區,毫無吸引力。
但多山也意味著得天獨厚的防禦,不是亞洲強國想打就能打。因此,安納托利亞被打入冷宮之後又重新獲寵,土耳其人在這裡構建了防禦陣地,但人生真相永遠如此殘酷,如此策略其實是以安納托利亞為緩衝,從而一心一意地建設平原地區沃土。
這是關於一個有剩餘利用價值的備胎的凄慘故事。
頗為乾旱、環境不佳的安納托利亞高原安納托利亞高原上的民族分布二、向多瑙河擴展直達維也納土耳其愛的是多瑙河河谷!
是的,我愛你,所以,你是我的!多瑙河是歐洲第二大河,是歐洲重要的國際航道,也是世界上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畢竟歐洲一個國家就跟我們一個省差不多大。土耳其這個亞洲小弟為啥想分一杯羹?首先多瑙河離土耳其很近——距離馬爾馬拉350千米,就比石家莊去帝都多50千米。其次河谷地帶土壤肥沃,可提供大量耕地。最重要的是,黑海周圍並沒有海軍強國,土耳其可以在巴爾幹半島的東部維持自己的利益。
除了安納托利亞,還有其他四處天然防禦。第一個是在中部橫穿保加利亞的巴爾幹山脈,以及在西南部屹立的里拉和洛多皮山脈。顯而易見,它們攔截了歐洲南部與東部的豺狼虎豹。是馬爾馬拉沿岸地區的西面屏障。
馬爾馬拉地區西側防線第二個是摩爾多瓦,這個國家曾經是前蘇聯的一部分。它所處的地區史上稱為比薩拉比亞,此處多瑙河三角洲與科爾巴阡山相遇,依託著三角洲天然的地勢,土耳其可以在此屯兵抵禦從歐亞草原侵入的力量。
比薩拉比亞第三個是多瑙河下游,即塞爾維亞、羅馬尼亞與保加利亞的交界,此處多瑙河即將入海。上文提到的喀爾巴阡山與巴爾幹山兩大巨頭在此狹路相逢,真真有一種霧鎖山頭山鎖霧,天連水尾水連天的詩意。但對應到現實,就是懸崖峭壁與惡水橫欄的地理障礙,掌握此處,就能抵禦來自巴爾幹地區的攻擊。第四個是維也納。維也納位於阿爾卑斯山的東北麓和維也納盆地西北部之間.。能攻佔此處,聯合薩拉比亞,抵禦北方不成問題。
然而土耳其的祖宗奧斯曼帝國功虧一簣,未能抱得維也納歸,在潘諾尼亞平原受挫於歐洲人,昭示著帝國的終將覆亡。
奧斯曼帝國的維也納之戰
有我在,你們這些異教徒休想拿下維也納!幸虧有波蘭幫忙!維也納差點兒就丟了三、奪取並守衛克里米亞
迎娶多瑙河之後,問題並沒有完全解決。如何保住馬爾馬拉與巴爾幹地區兩個寶貝兒子?就不得不面對歐亞草原與地中海的威脅。
黑海北岸有一個特殊的地方——克里米亞。這塊半島通過僅6.3KM寬的皮里柯普地峽與大陸相連,此處地勢稱之為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毫不為過。克里米亞還將黑海一分為二,同時又影響著頓河流域,奪取克里米亞半島也就意味著控制了黑海北海岸,通往黑海的貿易是誰說了算顯而易見。軍事上,以克里米亞為跳板向北發起進攻也相當有利。
克里米亞的位置決定了每個大佬都想成為她唯一的男人四、沿整個地中海東部構建海軍設施
至於最後的地中海,複製粘貼克里米亞策略就行。在愛琴海沿岸部署海軍部隊保護馬爾馬拉,加上塞普勒斯,從而獲得地中海東部,進而全面封鎖住通往東地中海的路徑。
奧斯曼的東地中海堡壘。愛琴海大概有2500個島嶼,估計上帝造這片的時候手抖了。
當然,紙上談兵永遠容易。愛琴海島嶼眾多,資源稀缺,所以很難迅速佔領,敵對勢力可以越島攻擊土耳其。塞普勒斯也沒好到哪裡去。
所以在地中海東部試圖建立起一個帝國需要的人力、財力遠非一般。在這一點上,多瑙河地區的肥沃耕地與充足資源實在令人側目。
美麗滴愛琴海星軌
五、發展政治經濟體系以融合被征服的民族
極盛時期的奧斯曼帝國所到之處勢如破竹,太過神槍手的速度導致了一個很尷尬的問題:what?人不夠了?我私心覺得多爽啊,房價一定很便宜。解決方法也不難,用被征服的人口來繼續經營就行了。與蒙古帝國很相像的是,奧斯曼也動用了很多俘虜加入軍隊,果然帝國們都是一個套路。
威震二百餘年的奧斯曼帝國禁軍這種融合而非剝奪的統治方式,帶來了一個真正的多民族管理體制——米利特製度,它正是帝國長治久安的關鍵。政治上,地方政府可獨立運作,甚至可以反抗統治者。法律上,帝國合共有三個法院系統,穆斯林及非穆斯林各佔一個,非穆斯林包括猶太人及基督徒管轄的宗教社區,另一個是貿易法庭。經濟上,鼓勵受迫害的猶太人來君士坦丁堡等地居住經商。國家採取多元文化與宗教政策,穆斯林與非穆斯林都被視為帝國臣民。在軍事上,連最引以為傲的禁衛軍幾乎都由非土耳其裔的人組成。
如此龐大的奧斯曼帝國,融合了太多種民族
奧斯曼帝國19世紀初趨於沒落,龐然大物走向解體。1853年至1856年,奧斯曼聯合英國法國等國對抗俄羅斯帝國。俄羅斯帝國擁有著更強大的軍事力量,土耳其人損失慘重,類似於拿破崙的滑鐵盧戰役,帝國搖搖欲墜。任何人也無法阻擋我!俄國在東歐方向的大擴張奧斯曼帝國的擴張路線中,盲目地吞併了太多並不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地區,比如波斯尼亞,抑或高加索以及美索不達米亞。
只有通過海軍控制東地中海才能真正取得戰略優勢。甚至還可以以此為基地,控制北非。
讓我們走出歷史的迷霧,重新看看如今的土耳其,它難現奧斯曼的輝煌,一來難以擴張,二來如今的土耳其人已經不是當年的土耳其人。
奧斯曼帝國海軍首先是區位問題。海洋運輸業的發展影響了整個地中海,歐洲可以繞道非洲直達遠東,經過地中海,地中海從此孤立,不復繁華往昔。蘇伊士運河開鑿後,地中海航線事實上已經在英法列強的掌控下,奧斯曼能維持表面上的統治就不錯了,更無力壟斷貿易路線。
奧斯曼的新航線
冷戰時期以及結束後,每個大國都在尋找並劃分勢力範圍。土耳其面臨著輕易便可壓制它的鄰居。他們別無選擇,要麼擴張要麼滅亡。但擴張不容易,充滿了危險與挑戰。
土耳其周邊的強國與麻煩。。普京與土總統埃爾多安(我真的不是在罵他土)首先,巴爾幹半島是出了名的火藥桶。這裡地緣政治、歷史、民族、宗教的混亂三天三夜都說不完,而且很多都是歐盟與北約的成員或者受保護員,但這已經是最優選了。
巴爾幹的民族多到數不過來。。
其次,山多的地方各種少數民族多。有超過50個民族生活在高加索地區,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傳說中的車臣人。高加索也是窮山惡水之地,但離歐亞草原又近,容易受到攻擊,當然不適合擴張。
這裡也是民族多到數不過來。。。目光轉向黎凡特,也就是東地中海地區,一道以山脈為依託的海岸帶。與高加索相同的是,種族結構複雜,黎巴嫩這片彈丸之地上擁有至少十八個宗教派別,這還不是全部,敘利亞、約旦、以色列都擠在這裡,隨便揪一個出來都是一堆問題。這也許是個突破口,但絕對不是片輕易耕種的良土。黎巴嫩內戰期間的貝魯特大屠殺其次便是土耳其人的性質已然改變,現代的土耳其只是奧斯曼帝國之中很小一部分。18世紀那場戰役導致丟了克里米亞這塊戰略之地,跟著便是巴爾幹地區、阿拉伯領土。沒人要的安納托利亞留給了土耳其。
奧斯曼崩潰後,昔日土地上的國家大繁殖!當然自己的兒子再丑也得要。奧斯曼覆亡後的土耳其對安納托利亞進行著基礎投資建設,雖然緩慢,但勝在穩定。基建搞好了,人就願意來,商人、官僚、警察軍隊都慢慢形成。21世紀的安納托利亞已經可以在各方面努力向馬爾馬拉地區看齊。
如果不是我,恐怕連安納托利亞都守不住!上海博物館「安納托利亞文明」大展上有一面「嵌寶石鏡子」但再怎麼掰也無法為安納托利亞洗白,這是片乾燥崎嶇的山地,可用土地很少,也就不需要人來耕種,土耳其人也就不願意為這片土地作出太多讓步,權力的不平衡與政治融合的缺乏,種種問題就會顯現。從帝國到共和制的轉變,使得土耳其不再可能是一個多民族的政治體系,它早已摒棄當年海納百川的姿態,從多元的統治轉向土耳其人多數制,種族之間的摩擦與隔離不可避免。比如棘手的庫爾德問題今年7月15日的土耳其軍事政變於是土耳其出現了分化。他們不再歡迎異族,也不再包容異教。除此之外,土耳其人自己的社會中,都存在著世俗的「馬爾馬拉海派」與宗教的「安納托利亞派「的分裂。前者寄希望於土耳其與歐中的交接,後者則期待著伊斯蘭世界的拯救。
土耳其國內就如同一鍋沸粥,翻騰著不同派別的權利、宗教鬥爭,前路何方,無人能知。
歡迎關注我局微信公號:地球知識局ID:diqiuzhishiju推薦閱讀:
※國際關係史(近代)——東方問題
※阿卜杜拉一世與「大敘利亞」的歷史
※20 世紀土耳其的「伊斯蘭主義」
※土耳其15天旅行,乾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