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潮汕粥,孕育了多少超級富豪

中國人愛喝粥,會喝粥,也因此形成了特有的「粥文化」。「莫言淡薄少滋味,淡薄之中滋味長」,明代詩人張方賢在他的《煮粥詩》中對粥這一具有悠久文化傳統的美食進行了美輪美奐的描繪。由於飲食習慣和文化內涵的差異,北方的粥略顯粗放,一如北方漢子的豪放大氣,簡潔明快;而南方的粥則綿軟細膩,花色繁多,香氣四溢,恰似南方女子的溫婉細緻。一生之中,一年之中,總有邂逅粥的日子。

廣東人愛喝粥是出了名的,潮汕雖然也是廣東的一部分,但在生態上又顯得非常特立獨行。在潮汕人的生活中,有兩樣食物不可或缺,一是茶,還有就是粥。除了體驗茶文化外,喝粥也是了解潮汕美食的重要一環。一碗粥,在潮汕可以變幻出無盡的花樣來,根據清朝光緒年間《粥譜》中的記載,潮汕粥的品種有近250種,當地的粥文化頗為源遠流長。

很多潮汕人早晚都要吃粥,有些人家甚至一日三餐都喝粥,這既是潮汕人保持借鑒傳統的延續,同時也是一種極好的養生方式。當地人認為粥能夠養胃補脾、潤肺生津,增進食慾,而且清爽可口,易於消化,既解了口腹之慾,又無增肥之憂。

就是這樣一方水土、一碗粥,成就了潮汕人精明勤奮、重商守信的個性,也養育出了像李嘉誠、馬化騰這樣的超級富豪,那麼,這碗樸實的潮汕粥到底有哪些神奇之處呢?

粥的叫法

潮汕人至今還保留著古代的說法,稱「粥」為「糜」,意思是煮米使之糜爛。早餐時把早午餐的粥一道煮了,稱為「晾糜」;白粥稱為「白糜」或者「白米糜」;鹹粥稱為「芳糜」或「香糜」,夜宵的粥叫做「夜糜」。

一碗好粥是怎樣煉成的呢

潮汕粥和其他粥類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於,煮出來的潮汕粥米和漿是分離,每一粒米都特別有嚼勁。有不少外地的客人會以為米沒有熟,其實潮汕人食粥就是講求這米漿的香濃和米粒的勁道,為了保持這一點,在選米和熬制過程中都有諸多的講究。

首先要選擇當年春季或者6月上旬出的上好的新米,又叫「肥仔米」,這樣的米膠質比較重,適宜熬粥。

接下來要在水中泡出大米的香味和軟糯;然後全程大火煲煮,廚師要不停地用勺子攪動鍋里的粥,確保粥不會粘鍋或是溢出,陪著這鍋粥慢慢「成熟」。如果是海鮮粥,就會在粥七八分熟的時候加入海鮮食材。

有經驗的廚師會在米粒剛剛熟的時候就熄火,然後靠餘熱將米繼續熟化,在這個過程中,最上面就會形成一層「米油」,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米漿,這可以說是粥中的精華所在。當粥滑入喉嚨時,那種粘稠適中,柔膩如一的溫熱美味,立刻變得親切溫暖,讓人百食不厭。

潮汕粥的種類

白粥(白糜)

通常做主食,吃的時候搭配各種小菜。

鹹粥(香糜或芳糜)

潮汕靠海,鹹粥多以海鮮為原料,同時必須加入肉碎給海鮮提味。現在鹹粥的外延擴大了,也包括了很多禽鳥類、豬牛肉類、蔬菜、鱔魚等等。

鹹粥又分為砂鍋粥泡粥。廣受歡迎的砂鍋粥包括:魚片粥、膏蟹粥、沙蝦粥等;

膏蟹粥

蝦粥

泡粥是用八成熟的白米飯加了高湯後再熬粥,常見的有:蚝仔粥、鮑魚粥等。

鮑魚粥

怎麼吃潮汕粥

喝粥自然少不了小菜,在潮汕地區的深夜或凌晨,街邊的大排檔永遠是燈火輝煌。各種佐粥小菜幾十種,羅列在長台上任君選擇,另一邊則是明爐砂鍋,跳動著歡快的白糜。

老潮汕人喝粥經常搭配潮汕秘制豆醬、潮汕三寶(花生、鹹菜和蘿蔔乾)、烏橄欖菜、貢菜、各種醬菜、腐乳、煎鹹魚、生腌蟹、腌牡蠣、香煎蚝仔烙、菜譜卵、潮式拌海蜇等等。有家叫金海灣的大酒店曾經為蔡瀾先生擺過一整桌雜咸,五花八門多達一百種,讓所有看到的人過了把癮。

香煎蚝仔烙

自己動手做潮汕蝦粥

1、基圍蝦洗凈去掉蝦須、蘿蔔乾切丁,大米用清水浸泡一個小時

2、砂鍋中加水,燒開後倒入浸泡過的大米,然後一直不停用湯勺攪拌

3、大約煮10分鐘,米粒爆開膨脹,此時加入蘿蔔乾和海米,繼續攪拌

4、再煮5分鐘,加入基圍蝦和薑絲,之後煮5分鐘,期間根據個人口味不加或者加少量的鹽

微信公眾號:樂鼠基地

內容為原創

轉載請註明出處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官方網站:樂鼠基地 | 國內外精品美食資訊分享

吃貨集中營

分享最新最全的國內外美食資訊
推薦閱讀:

潮汕腸粉的醬汁是怎麼調的?
潮汕話為什麼沒有自己的文字?
為什麼賣半導體元件的潮汕人那麼多?
非潮汕地區女性嫁去潮汕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TAG:美食 | 潮汕地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