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通過閱讀,來體驗兒童的世界——「熊孩子」與Ta的冒險精神
「文學幫助我們理解人性。無論在什麼時代、什麼地方,人性總是不變的。」
大家好,我是陳棉棉。我在加拿大溫哥華的一所兒童早教學校工作,我的工作需要我有能力隨意切換到孩子的視角,體驗孩子們眼中的世界,這樣才能和他們無障礙的交流。
在這篇文章里,我想簡單的講一點關於大家都討厭的「熊孩子」,以及他們不為人知的另一面。文章中的案例全部出自馬克.吐溫的小說《湯姆.索亞歷險記》,配圖來自網路,侵刪。
湯姆.索亞是一個戴著草帽、無法無天的小男生~感覺和下面這位有點像啊~
「我們通過閱讀,來體驗兒童的世界」——作為閱讀老師,重讀一些經典的關於兒童的文學作品,無疑幫助了我很多。有幾本關於兒童教育的書,我是百讀不厭的,例如《窗邊的小豆豆》,《紅頭髮安妮》(也譯作《綠山牆的安妮》),《小王子》,《湯姆.索亞歷險記》,《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等等。
其中,行文最風趣幽默的當屬馬克.吐溫的《湯姆.索亞歷險記》。在我十二歲那年,我在父親的推薦下看了這本書,深深為之心折。十多年過去了,我已從一名小小少女長成大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不斷的重讀此書(總共讀了不下5遍),每次讀仍然會忍不住笑出聲來,每次讀都會有新的體驗和感悟。
而越是長大,父親所說的一句話越是縈繞於心:「文學幫助我們理解人性。無論在什麼時代、什麼地方,人性總是不變的。」
就像兒童有兒童的天性,成年人有成年人的規則。自古以來,成年人的煩惱總是「孩子不聽話」;而人是如此善忘的生物,每個大人都忘記了,自己也曾經是煩人的小孩。他們都忘記了,當他們自己做孩子的時候,是怎樣抱怨大人不理解自己的,又是怎樣千方百計冒著挨打的危險暗暗做著大人不允許自己做的事的。
所以,每當我快要忘記了做孩子是什麼感受的時候,我就會去看一看《湯姆.索亞歷險記》,以及它的兄弟篇《哈克貝利.芬歷險記》。
這部作品的主人公性格非常鮮明:
湯姆是個美國男孩,從小就失去了父母,被他「刀子嘴豆腐心」的姨媽養大,常常用惡作劇將全家鬧得雞犬不寧。在老師眼皮底下打過架、在校園裡撩過妹(居然說服妹子訂婚成功,也是不得不服氣),和「小流氓」稱兄道弟,還上演了一幕慫恿小夥伴一同離家出走、在小島上露宿好多天,爭當「海盜」的鬧劇。到了最後,湯姆和小夥伴們一起找到了一堆寶藏(真正值錢的寶藏哦)。
~~聽起來真是讓人羨慕不已的青春啊( ̄▽ ̄)~~
湯姆的故事是如此的受歡迎,以至於這本書被多次改編成電影和動畫(當然我還是覺得讀原作最有趣)。
這本書是在1876年出版的(當時也是紅遍全美國),所以裡面免不了也有一些反映陳腐落後的時代的迷信觀念,例如什麼給人搓冷水澡可以治病啦,用草藥和亂七八糟的藥品治療兒童啦,男孩子和女孩子不可以坐同一桌啦,等等。如果有讀者今天在我的推薦下看了這本書,請不要效仿那些情節:)
放在今天,湯姆的故事仍然有它的價值。湯姆這個「熊孩子」的大膽冒險,讓我忍不住思索,目前輿論是否高估了「熊孩子」的破壞性,而低估了「熊孩子」身上的優秀潛質?
如果我們用「優勢觀點(Strength-based Perspective)」來看待湯姆這個「熊孩子」,故事又會是怎樣的呢?
1. 「熊孩子」一定是壞小孩嗎?
在故事開始的時候,湯姆就進行了一系列或明或暗的惡作劇,奠定了大家認為他是個「熊孩子」的角色認定。我第一次看這本書也是這麼認為的,覺得誰家有這種孩子真是倒了八輩子的霉。
多年以後,當我有了不少和兒童打交道的經驗,我意識到,即使是「搗蛋鬼」的惡作劇,事情背後也是有原因和心理發展需求的。
況且,即使是淘氣的「熊孩子」,也未見得一定是「壞小孩」。他們也可以表現得正直善良,關鍵在於,他們是否處在一個鼓勵他們表現出正直善良的社會/家庭大環境中。
換言之,如果社會和家庭對於孩子的教育,從本質上來說就是「反人類」的話,懂事聽話的「乖孩子」也許會抑制自己的天性,為了取悅大人而默默忍耐。至於「搗蛋鬼」和「熊孩子」,他們可不會逆來順受,而會以他們自己的方式進行反抗。
以下摘錄了一段湯姆「惡作劇」情節,出自《湯姆索亞歷險記》的第十二章「湯姆喂貓葯,姨媽心開竅」。
(重要提醒:給孩子和貓喂葯一定要謹遵醫囑,文中的做法是絕對錯誤的!!!)
此時此刻的湯姆對這種等同「迫害」的治療已經麻木不仁,老太太對此驚恐萬狀。她要不惜一
切代價治好他的麻木不仁。她頭一回聽說止痛藥這個名詞,現在就派上了用場。她馬上買了一些,嘗後覺得這下有救了。用這種葯簡直等於拿火燒人。她丟下水療法和別的,一心把希望寄托在這止痛藥上。她給湯姆服了一湯匙葯,然後萬分焦慮地等著結果。果然見效了,湯姆不再麻木不仁了,她的心情馬上平靜下來,也無憂無慮了。再瞧那孩子,突然醒過來興趣十足,就算老太太真地把他放在火上,也比不上他這陣子的勁頭。湯姆覺得他該醒了,儘管姨媽的折騰讓他覺得很有浪漫情調,但卻缺少理智,花樣多得讓人眼花繚亂。他絞盡腦汁,終於想出一個解脫的計劃:假稱喜歡吃止痛藥。於是他時不時地找姨媽要葯吃,結果弄得她煩起來,最後她乾脆讓湯姆自己動手愛拿多少就拿多少,不要再來煩她就行。要是換成希德,她完全可以放心,可這是湯姆,所以,她暗中注意藥瓶的情況。她發現藥瓶的葯越來越少,但想都沒想到湯姆正在客廳里用這種葯在補地板的裂縫。
有一天,湯姆正在給裂縫「喂葯」,這時他姨媽餵養的那隻黃貓彼得咪咪地叫著走過來,眼睛貪婪地盯著湯匙,好像是要嘗一口。
湯姆說:「彼得,要不是真想要,就別要了。」
可是彼得表示它確實想要。
「你最好別弄錯了。」
彼得拿定了主意要。
「這可是你自找的,我就給你,我可不是小氣,你要是吃了覺得不對勁,別怨別人只能怪你自己。」
彼得並無異議。因此湯姆撬開它的嘴,把止痛藥灌下去。
彼得竄出兩三碼遠,狂叫著在屋裡轉來轉去。它砰的一聲撞在傢具上,碰翻了花瓶,弄得一塌糊塗。接著它昂起頭,後腿著地,歡快地跳來跳去,按捺不住發出高興的聲音。隨後,它又在屋裡狂奔亂跑,所到之處,不是碰翻這個就是毀了那個。波莉姨媽進來時正好看見它在連翻斤斗。它最後哇地大叫一聲,從敞開的窗戶一飄而出,把餘下的花瓶也帶了下去。老太太驚呆了,站在那兒,眼睛從鏡框上往外瞪著;而湯姆卻躺在地板上笑得喘不過氣來。
「欺負小動物」應該算是「熊孩子」的標配吧?這種行為確實無地可洗。不管怎麼說,給貓咪胡亂灌藥的確是件非常惡劣的事情(可能會造成貓咪重傷或死亡)。可是,除了合理譴責和懲罰之外,我們更加需要了解的,是「熊孩子」惡作劇背後的根源。他們為什麼會這麼做?
在我看來,原因有以下幾點:
(1)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如果我這麼做了,不知道會發生什麼?好想試試看」——於是湯姆就義無反顧的進行了給貓喂葯的「惡作劇」。
應對措施:
如果湯姆的姨媽能夠帶領湯姆進行自主的科學探索活動的話(可以參考我之前的文章「兒童的科學實驗」),湯姆這一類在好奇心驅使下進行的「惡作劇」會減少很多。可惜那個年代的大人都不肯陪著孩子們玩,整天就是拿著書本念經、懲戒和說教。
(2)對權威的反叛:
故事的背景是,湯姆和他的小女朋友鬧了彆扭,小姑娘生了病不去學校了。湯姆為此感到很傷心,整天都無精打采。湯姆的姨媽急壞了,不明就裡的她認為得靠自己給湯姆治病,於是,她「每天拿些所謂的靈丹妙藥給他灌上一通,要不惜一切代價治好他的麻木不仁」。結果呢?
經過這番「好心」的折騰,那孩子卻更加憂鬱、更加蒼白、沒精打采。於是乎,她又動用了熱水浴、坐浴、淋浴,直至全身水浴法,但都無濟於事。那孩子仍然看上去像口棺材,死氣沉沉。她又特別往水裡加了一點燕麥和治水泡的藥膏,她還像估量罐子容量一般來合計著湯姆的用藥量,每天拿些所謂的靈丹妙藥給他灌上一通。
對於姨媽這種沒完沒了的折磨,湯姆實在是受夠了。他厭惡這種「隨意受人擺布」的狀態,於是他迫切的希望通過反抗來重新奪取人生的自主權。
反抗的方式有兩種:一是陽奉陰違的欺騙(騙姨媽自己喜歡吃藥但實際把葯倒掉),二是堂而皇之的「惡作劇」(給貓灌藥,鬧得全家人仰馬翻)。
應對措施:
如果湯姆的姨媽懂一點兒童發展心理學的話,她會明白,做一個「權威型(Authoritative)」家長,比做一個「威權型(Authoritarian)」家長更好。
誠然,她深深的愛著湯姆,可是她並不了解他,也沒辦法給他真正有效的幫助。
一味的通過威權來壓制「熊孩子」,他們是不會聽話的,只會將自己的小動作從明面轉向暗面,伺機而動罷了。
(3)對小動物意願的曲解:
湯姆那個年齡的兒童的心智發展,仍然處於非常「個人中心」的階段。通俗來講,就是他們會不顧現實,以自己的內心意願去解析外部世界。誰都有過類似的「中二」時期,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百分之百的信任自己的判斷力。
比如,從湯姆的眼中看過去,他是真的相信大黃貓彼得想要嘗一口他的止痛藥,因為它「咪咪叫著向他走過來,貪婪的看著勺子」。事實上,貓咪也許只是很高興看到小主人,走過來挨挨擦擦的表示親熱而已,結果被拉過去莫名其妙的灌了一大勺火辣辣的止痛藥。
應對措施:
一是加強監督,二是培養孩子的「同理心」(Empathy)。
在加拿大某些省的現階段律法中,不允許12歲以下(各地區對於年齡有些微的不同)的孩子獨自在家,這是很有道理的。在這個年齡階段前的兒童,身心發展階段很不平衡,很容易做出傷人傷己的探索行為。
讓他們長期有人陪伴監督是一件好事,不僅是對孩子負責,也是對家裡的寵物負責(心疼文中被灌藥的大黃喵彼得——作者寫得這麼真實生動,估計是親眼目睹過貓咪遭受這樣的迫害T^T)。
除此之外,還要加強孩子「同理心」的培養:要讓湯姆意識到,他看到的未必是真實的,每個人和每隻貓對於這個世界的見解都不同,而真正的尊重是不隨意揣測他人的想法,不擅自為別人做決定。
(未完待續,下周再見^_^)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