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 | 首發!長篇科幻連載小說:《霾的國》 001

霾的國 001

一隻蒼蠅在窗戶上爬,在藍色背景的玻璃上嚶嚶地搓著手,緊盯著果籃里的人工合成水梨。這是一個拒絕生物的世界,我已經很久沒看見昆蟲了。

窗外是高飽和度的藍天,沒有一絲雜質,白雲也紋絲不動,白得一眼就讓人辨識出這其實不是什麼窗戶,而是一層窗戶紙

霾紀65年,我生在一個普通工薪階層的家庭,家裡只買得起80層樓的房子。80樓不上不下,恰恰就在350米。父親多次埋怨母親,當初為什麼不多花點錢買間再高几層的房子。再高几層,你的身份地位會有質的變化。

樓層越高,房價越貴,高度決定你的社會等級。

霧霾穹頂停留在地表400米。400米上是真正的藍天白雲,陽光可以刺透窗戶曬得地板十分溫暖,暖得可以光腳踏在上面。

400米之下是陰森迷離的世界,好在科技實現了在家也有400米之上的感覺——如果你不是特別在意真實與虛幻的話。

學校里的老師經常說,如果窗戶是透明的,我們可以透過窗戶看到大大的煙囪直插霾霄,大型工廠把400米之上的純凈空氣導進地下,利用人工合成的光能源栽培植物和果實,再把二氧化碳的工業原料排回到霧霾穹頂。

老師說到這裡瞟了我一眼,因為上次老師談到這裡時,我在私下悄悄地嘀咕,即使窗戶透明也看不到窗外。同學們嬉笑,老師愣了下,這次沒用粉筆頭彈我,不是因為我說的都是大實話,而是粉筆這種只允許在教學中使用的違禁品不能濫用。

霧霾中生活25年,眼看就要大學畢業。在我大部分的生命軌跡中,我沒經歷過春夏秋冬,只有濕熱和寒冷;我沒經歷過黑夜和白天,只有昏暗和相對昏暗;我更沒見過星星和月光,據說那是天空中最玄妙、精美的東西,那裡有愛情,還有詩。可惜那些都是霧霾元年之前的傳說了。

事實上,作為的一名歷史系學生,我的大學本科畢業論文課題就是,近現代史方向,探究霧霾元年前後社會結構變遷史考據。在我爺爺輩兒的時候,那裡有太多的新奇的傳說和有趣的故事。可自從那次「不能說的事件」之後,一切都變了。

可以說是科技拯救了我們這個穹頂之下的世界——

隨身攜帶的雪梨移動微型新風系統,能夠讓人類暴露在戶外環境中長達30個小時,讓無數生活在地平線的人們,恢復了行動的自由。

雪梨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SOS操作系統,有3000多款與霧霾有關的軟體。最著名的迷失之城導盲APP,可以通過雪梨手機的攝像頭就能掃描識別2到50米之外的移動物體,大大降低了霧霾中的戶外交通事故。

雪梨集團下屬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也研製出了能夠在地下溫室培育的人工合成水果——當然還是以溫潤清肺的水梨為主。

都是「雪梨」。

人們常說,沒有什麼救世主,但是我認為雪梨公司(Sydney Co.)就是我們的上帝,他們開發了最前沿的科技治理霧霾,他們提供食物,他們提供娛樂內容,他們為我們建造了世界上最密不透風的家。

為了畢業論文,我的這次田野調查就準備了雪梨公司的一款效果最好的移動新風過濾器。這次田野調查我是精心準備,因為它對於我來說就是一次關於好奇心的探險。

我的歷史老師說過,要研究現代社會,你需要觀察每棟大樓400米左右的樓層,那裡是資源重新分配的交集地帶,有想往上攀附的百姓,也有好奇下層社會想要「體驗生活」的權貴階層。這裡魚龍混雜,在這裡你可以讀懂人類的好奇心和慾望。

想要研究10年內的歷史,只需要研究每棟大樓的一到三樓。因為這裡是霧霾污染程度最嚴重的地方,三樓之上,空氣中的PM2.5指數基本平均分布。三樓之下,這裡住著社會的弱勢群體。只有他們才能讀懂人間的滄桑和事態的炎涼,因為他們對每一次事件都刻骨銘心。

想要研究50年的歷史,我們需要到郊外,到田野鄉村去。那裡不僅是海平面,而且暴露在戶外中,是霧霾、酸雨侵蝕最嚴重最危險的地區。但也正因為如此,這裡鮮有人類生存,近幾十年人批量的人類遺迹得以保存,只有外表斑駁的牆面和不斷墜落的瓦片在訴說著那遺失的世界。

想要研究100年前的歷史….那裡是一片未知數。沒人知道100年前的真正樣子,事實上,就連霾紀元年的「那次歷史事件」我們也不能隨便提及。只是同學間偶有流傳雪梨圖書館的某本藏書會記載些隻言片語的傳聞。

別說100年前,我們的爺爺和奶奶都在「那次事件」中走散,同學的祖輩甚至還被「清洗」。

在霧霾當空的日子,「希望」是一種易碎的奢侈品,所以我們不被允許緬懷歷史。「回憶太多的歷史會遮蔽住你對眼前生活的嚮往,甚至失去希望。」這是某國家級報紙的社論,在很多人看來,其實不無道理。所以當我下定決心做這個歷史考據的選題時,老師,父母,我周圍的朋友都是震驚的。

霾紀65年,人們的出行方式非常「便利」——就是盡量避免出行,所有商品買賣、體育運動、娛樂活動、教育都在大樓里一條龍搞定。如果一定要走出大樓,就只能坐真空地鐵了。從一棟大樓到另一棟大樓,上車,乘車,上樓,全程都不需要新風過濾器。這也是政府公共設施的一部分。

不過田野調查就不行了,說它是一次「探險」真不為過。

我要乘坐真空地鐵到最遠的一棟大樓,然後在邊防處嚴格接受嚴格的強制裝備檢查。暴露在戶外空氣中,PM2.5高達5000μg/m3,二氧化硫的含量同時也破26000μg/m3。除了高濃度的固體顆粒物,暴露在空氣之外最危險的就是下雨。一旦下雨,雨水經過400米以下的空氣中變成強酸,腐蝕一切。

但是,那些曾經外出田野調查回來的學長們說,這些都不可怕。可怕的是極強的暴露感。四周一片混沌,「伸手不見五指」的比喻成為現實。我們只能相信在霧霾中雪梨公司的導航儀(SOS上的迷失之城APP只適合短時間、短距離內使用)。

然而導航儀並不是每次都管用,在霧霾爆發期,PM2.5大小的固體顆粒物中隱藏的磁性微粒(Magnetite)形成一種聚合效應,聚合在一起的磁體會影響到導航儀的電磁系統——雖然這種影響極其微妙,但請你試想身邊都是這種微妙的電磁鐵…….

我田野考察的這個村莊叫做「土庄村」,很普通的名字。事實上,這也是我選中他的原因,名字普通,村莊普通,也最有代表性。我也從來沒有把自己心底深處的想法告訴別人,因為我怕,害怕外面的世界,在一個名字普通的「土庄村」,或許幺蛾子能少一點?儘管後來發生的事情證明,這是一個完全錯誤的選擇。

土庄村離最近的一棟大樓(站點)有30公里,從地鐵站出來,只能靠著導航儀摸索前進。來之前我也做了一些功課,土庄村興盛時曾經有700多戶人家,人口一度達到近3000人,雖然沒有多少良田美池,但山間也阡陌交通,後山連著省外的高山余脈,算是一塊中規中矩的小鎮。霾紀元年,和這個國度所有其他的沒有庇護的村莊一樣,在那次事件中變成一座荒村,逃亡的逃亡,離散的離散。

如今,在酸雨和霧霾中,成片破敗的房屋已經潰爛不堪,此刻在霧靄中顯得格外妖異。我想起了那些古典文學小說中的描述和演繹(據說一百年前這些小說奇幻修真小說十分流行)。至少村莊里的人是家家戶戶幾乎相連的,不像我們現在居住的大樓,每戶人家之間隔著厚重、密不透風的碳板。雖然雪梨公司號稱這種碳板能完全阻隔和吸附兩戶房子之間的霾塵,但是它也抹殺了我們的「鄰里關係」。

「關係」在霾紀是一個危險的字眼,比如「梅奧人際關係理論」是政府重點批判的理論。這種理論強調人是「社會」的人,而不是經濟的人。現代觀點認為,只要制度、科技、工業協作達到一定的高度,人們是可以完全拋棄家庭外部的人際關係的。

事實上,有激進的左翼組織一度提倡,在家庭內部也應該徹底斷絕「關係」的存在,因為父母的功能只是存在於生理,一旦嬰兒降生,只靠精準的科技和流水線撫養程序,是完全可以取代父母的地位的。

「梅奧」因此也成為了霾紀元年同時莫名消失的一批社會學家之一。在霧的國,他的名字完全不能提。

正當我想到這裡時,突然旁邊的瓦礫動了一下。我嚇了一跳:在PM2.5指數逼進6000的大氣環境中,是不可能有除我以外的生物存在的。驚詫之餘,有人重重地拍了我的肩膀。那力道之重,更像是一塊板磚砸到我的肩頭。

然而更糟糕的是,我發現雪梨移動過濾面罩上顯示的PM2.5指數突然暴增至12000,或者說,警報一直在閃爍,而我壓根沒有發現。在這種環境下,空氣中的二氧化硫濃度不用等酸雨,很快就會腐蝕我的防護服。我轉身看去,整個人僵住了......

<連載中>

Story by: Yadi

Written by :Ming


推薦閱讀:

每日電訊【2217-03-03】萬萬沒想到……居然違法
每日電訊【2217-11-13】撤軍!撤軍?撤軍……
來自古羅馬的世界第一部科幻小說——Lucians true history

TAG:雾霾 | 小说 | 科幻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