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還是租房?我終於看見一個靠譜的答案
1.
元旦的時候,辭舊迎新,心想不管生活和工作都得有點儀式感。有儀式感的生活和工作才能都會變得有趣,有節奏,有新鮮感,所以就打算送同事們點禮物。
想來想去每人送一本我特別喜歡的書吧,就是那本《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講了一個生活陷入低谷的人,靠著讀書一步一步走出困境的故事,書里順便介紹了一些讀書方法,我覺得這本書寫得實在,接地氣,讀了兩三遍,送給同事們或許會是個好的選擇。
順手買了古典寫的這本《拆掉思維里的牆》。其實也並沒有太在意,如果非要說為什麼要買,那就是我最近正著手看一些以前不屑於看的書。比如《思維導圖》,比如《寫作訓練》。
2.
之前不屑於看這種書,是因為我覺得我不是天才,更不是偉人,智商更是不高。作為一個普通人,再通過訓練也達不到那種天才的高度,這種訓練簡直都是愚蠢的,和思維里的牆更沒有關係。
最近參加了一些學習,也不再東跑西跑有時間和朋友坐下來聊很多東西,很多想法有了變化。其實天才和庸才都是在經過艱苦卓絕的訓練後才能分出來的,在這之前,沒必要也沒有資格來定義自己。
而訓練和方法以及思考方式的改變,或許是升級的重要方式。
比如我之前一直覺得早早買房子這件事情有哪裡不對,但是房價漲得又讓人絕望,所有人紙面的財富都在增長,買房或者早早買房似乎已經是無法辯駁的事情。
對於一個不管便宜還是貴都買不起房的人,兩可之間總是會感覺到絕望。終於,在《拆掉思維里的牆》這本書里,我終於找到了一個滿意的答案。
3.
我在北京。燕郊兩三千塊錢一平米的時候,我那時工資只有幾千塊錢,想想燕郊那麼遠,這輩子應該都不會住到哪裡去吧?背那麼多房貸買房壓力大,太沒有必要了。
天津武清買房送戶口的時候,我覺得戶口又有什麼用呢?像我這樣到處跑的人,說不定將來就去上海廣州或者國外工作了,戶口對我來說不是什麼吸引力。
固安房子賣不出去的時候,我查了好幾遍,最後還是覺得買房負擔太重,算了吧,人生在世幾十年,何必何必?我實在不想有壓力。
於是,「不想有那麼大壓力」,「背那麼多房貸,這不是想要的生活」,「說不定將來我就離開回老家了」,「老外也很少年紀輕輕就買房的」,總之,有太多理由,但是這些理由連我自己都說服不了。
畢竟,同道大叔賺了兩億多,也就能買幾套房而已。尤其在中國社會的語境里,買房是一件政治正確的事情。
然後就在「永遠買不起房,永遠熱淚盈眶」的情況里,看著高昂的房價熱淚盈眶。
4.
終於有個人站出來說服了我,也給了我一個重要能說服自己的理由,那就是寫這本書的古典。
古典說,好呀,你不要買房對不對?只要你成長速度超過房價就可以了啊,一輩子租房住都可以。不信我就算算給你看。
假設小強和小明都畢業了,家境都差不多,如果你們買房,家裡最大支持都是首付款。
現在他們剛工作工資都是5000元。小強決定買房,付完首付,三十年貸款一個月還款3000元,小明沒有買。
於是就會有如下的圖表(供參考)。
於是,在職業發展方面,兩個人就會有截然不同的選擇。
有房貸在身,必然選擇不同。假設兩個人都是上進的青年,那麼花錢的方向也截然不同。
有房貸在身的小強,不敢輕易毛線,跳槽的時候都要想想。
沒有房貸的小明,當然沒有這方面的想法。當然,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小明的積累是會從量變到質變的。於是,10年後,注意啊,是10年。(你堅持過一件事情超過10年嗎?除了吃飯睡覺。)我們得到了這麼一個結果。
這時候,兩個人大概三十三四歲了,如果不產生大的變故,正常的發展應該是這樣的。
當然,還有一個這樣的表格表明當有機會擺在你面前的時候你將會錯過:
於是古典總結說:
簡單來說,如果你有一份5000元的工作,用30年的貸款買著一棟最一般的房子,那麼在接下來的10年時間中,在我們最有旺盛的學習力和拼勁的時代,在我們最需要選擇自己適合的職業目標、最有機會開始嘗試創業的年代,大部分購房者永遠與這些機會陰陽相隔。
5.
說的真好,切身感受得到。這種計算方法太貼地氣了,我怎麼沒想到呢?可能是即使不買房,我也總月光的原因?
你也並不是上進的青年?貌似看來只有祝我們生得快樂,死得愉快了。(捂臉流淚)
但是我感覺在這「永遠買不起房,永遠熱淚盈眶」的情況下,似乎應該去干點什麼。
嗯,就去干點什麼。
推薦閱讀:
※全面解析:房價,北京貴還是紐約貴?
※九成人認為房價不會跌,這就是最大的國情
※如何看待「中國單身成年人口相當於俄英兩國人口總和!」?
※樓市崩盤史:中國樓市會不會崩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