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尋常的一年:中東1979
1979年,對於世界而言,是極為普通的一年,但對於中東卻不同尋常。儘管硝煙和動亂並沒有停息,但幾件事的發生卻改變了中東。
伊朗伊斯蘭革命
1979年2月1日,年近耄耋的霍梅尼從巴黎飛到了德黑蘭,受到國內市民的廣泛歡迎。而伊朗最後一位國王巴列維卻黯然離開了他統治長達36年的國家,病死他鄉。回想這一幕,不覺令人唏噓。
霍梅尼
巴列維進行聲勢浩大的「白色革命」,加快了伊朗現代化歷程發展。它使伊朗社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致使傳統和現代、宗教與世俗、專制與民主之間產生激烈衝突。國王全面西化的措施完全不顧自身國情,過度強調改革的世俗化、現代化而忽視國家的宗教性,一旦改革出現問題,會遭到致命的打擊。
當時的伊朗,社會矛盾普遍存在:上層統治階級價值觀和下層社會穆斯林伊斯蘭價值觀的反差,窮人憎恨富人的豪華奢侈,平民憎恨權貴的巧取豪奪,農村人憎恨城裡人的燈紅酒綠,純樸的穆斯林憎恨西方化帶來的縱情聲色,具有民主意識的知識分子憎恨殘暴的專制統治。
下層社會民眾面對貧富差距、西方化、專制統治、親美外交等社會問題,只能在傳統核心社會文化的伊斯蘭教中尋求幫助。許多社會勢力與宗教勢力開始聯合,伊朗國內出現很多宗教政治組織,如伊斯蘭民族黨、人民聖戰者組織,宗教勢力不斷壯大,國王不得不做出讓步。
1978年8月,巴列維任命毛拉之子謝·埃米爾為首相,並採取恢復伊歷、解散婦女部、關閉賭場等措施,但宗教勢力並沒有妥協。遠在巴黎的霍梅尼,通過磁帶錄音呼籲人民打倒國王,霍梅尼的聲音迅速傳播到伊朗各地。巴列維可謂四面楚歌,不得以交權終老他鄉。
伊斯蘭革命的勝利標誌著巴列維君主獨裁統治的終結,廢除了在伊朗延續千年的帝制,建立了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霍梅尼在政治社會各個領域推行伊斯蘭化,宗教與政治緊密結合併高於政治。伊斯蘭革命的勝利推動伊斯蘭復興運動的發展,標誌著伊斯蘭復興運動達到高潮,這對中東地區世俗化運動產生劇烈衝擊,宗教復興力量成為中東社會重要的力量。
然而,中東經過幾十年的世俗化運動的客觀事實,已深深地紮根於中東國家之中。宗教狂熱運動很難長期存在下去,從而使伊斯蘭復興運動內部發生裂變,產生溫和派和極端激進派。極端宗教勢力與暴力恐怖活動結合,深深影響了中東安全局勢。
埃以和約簽訂
3月26日,埃及和以色列終於簽訂合約,結束了長期以來的敵對狀態。四次中東戰爭之後,雙方力量達到一種平衡,埃及不得不承認以色列的存在,從而改變了第二次中東戰爭後的「三不原則」(不談判、不締和、不承認)。
埃及和以色列經過四次中東戰爭的洗禮,雙方都無力再戰,兩國國內社會矛盾重重。尤其是第四次中東戰爭之後,以色列經濟混亂,損失慘重。同樣,龐大的軍費開支使埃及難以維繫,迫切需要一個相對和平的環境進行經濟建設。其次,埃及和蘇聯的矛盾日益加深,埃及不滿蘇聯對埃及的滲透和控制,1976年,埃蘇徹底斷交。蘇聯失去了它在中東地區最為重要的橋頭堡,致使蘇聯在中東地區的擴張勢頭遭受重挫。
在第四次中東戰爭中,阿拉伯國家首次將石油作為武器,西方國家遭受嚴重的石油經濟危機。他們被迫調整中東政策,由「單邊親以」政策改變為「雙邊對話」模式,阿拉伯國家得到了應有的正視和尊重。在美國的努力下,埃及逐漸轉入到美國陣營中。
1977年,卡特政府外交重點之一就是全面解決中東問題,國務卿萬斯先後訪問了以色列、埃及、敘利亞等國,這為阿以和談奠定基礎。11月,薩達特首次訪問以色列,可謂是破冰之旅。1978年9月,薩達特和貝京雙方受美國的邀請在戴維營會談,確定和平解決中東問題的綱領。1979年3月26日,埃及和以色列正式簽訂和約,結束了長達30年的政治對峙和軍事對抗的狀態。
1978年9月,埃及總統薩達特和以色列總理貝京在美國總統休養地戴維營達成戴維營協議
圖片來源:鳳凰網
埃及和以色列和解開創了政治解決阿以問題的新途徑,最終承認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建國的合法性。埃以和解引起阿拉伯國家強烈不滿,遂宣布與埃及斷交,並將埃及開除出阿拉伯聯盟,阿盟總部從開羅遷往突尼西亞。從此,埃及失去了在阿拉伯世界領頭羊的位置,阿拉伯世界開始新的分裂。埃及從此陷入被孤立的境地,逐漸失去了大國的光環。隨著阿以問題的發展,阿拉伯國家逐漸接受了政治解決阿以問題的方式,埃及與阿拉伯國家的關係得到緩和。
強人上台
7月16日,一個頗有歷史爭議的人物薩達姆上台,成為伊拉克最高首腦。他在美國眼裡被視為「戰爭的撒旦」,而在阿拉伯世界則被視為英雄,這些爭議給薩達姆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1957年,薩達姆加入阿拉伯社會復興黨復興黨先後推翻卡塞姆和阿里夫的統治,復興黨貝克爾出任總統。薩達姆成為革命委員副主席,權力僅次於總統貝克爾。隨後,薩達姆權力不斷集中,他將總理納依夫驅逐,並控制政府多個要害部門。1979年,薩達姆從伊拉克的「二當家」成為了「大當家」,從而取代貝克爾成為伊拉克總統,黨政軍大權在握,建立了對伊拉克的絕對統治。
這位政治狂人既把伊拉克帶入中東一流強國的陣營中,又把伊拉克推向地獄之門。在薩達姆的不斷努力下,伊拉克經濟飛速發展、國力強盛、社會秩序穩定、國民人均收入不斷增加,伊拉克成為海灣地區最為強盛的國家之一。但薩達姆強國之夢並沒有維持很久,伊拉克很快被硝煙所瀰漫,兩伊戰爭、入侵科威特、海灣戰爭和伊拉克戰爭,常年的戰火使伊拉克飽受摧殘。常年的戰爭改變了伊拉克周邊地緣政治,巴格達失去了昔日的輝煌,一代梟雄薩達姆最後也窮途末路。
兩伊戰爭場面,圖片來源:新華網
薩達姆上台引起人們對「英雄造時勢,還是時勢造英雄」的爭議,一代強人的功與過終將留給後人評判。
入侵阿富汗
在1979年即將結束之際,12月27日,伴隨著蘇軍裝甲車和坦克的轟鳴聲,駐紮在蘇阿邊境的大部隊越過邊境線入侵阿富汗。蘇軍在短短的幾個小時,就將阿明政權推翻,隨後控制了阿富汗交通、大城市、通訊和政府機構,扶植了卡爾邁勒親蘇傀儡政權。
蘇聯入侵阿富汗直接目的是為了推翻有親美傾向的阿明爭取,實質上這是美蘇在中東地區爭霸激化的反映。蘇聯剛剛失去了中東地區重要的盟友埃及,它在中東的形象和威信一落千丈,蘇聯在爭霸活動中處於下風。當時美國被伊朗人質事件整的焦頭爛額,蘇聯趁著西方國家還沉浸在聖誕喜悅中而悄悄地發動了入侵計劃。時任美國總統的卡特採取強硬姿態,對蘇聯採取糧食禁運、抵制莫斯科奧運會和推遲討輪限制戰略武器條約等措施,並積極援助阿富汗國內抵抗組織。
反抗蘇聯的阿富汗人
蘇聯雖然獲得南部邊境的安全,卻陷入了阿富汗的泥淖之中。驚人的軍費開支、阿富汗頑強的抵抗、國際社會的譴責和美國的強硬政策使蘇聯付出慘重的代價。蘇聯內部也矛盾重生、經濟崩潰,使得莫斯科在國際社會上更加孤立和被動,從而加速了蘇聯解體。
伊斯蘭革命、埃以和約、薩達姆上台和蘇聯入侵阿富汗,這些事件橫向改變了整個中東地區乃至世界的地緣政治格局,縱向上改變了中東的歷史走向。
中東1979註定是一個不尋常的年份。
今日主筆/李明偉
註:本文首發於頭條號中東研究通訊,中東研究通訊系今日頭條簽約作者。
推薦閱讀:
※「非洲之角」吉布地抗衡阿聯酋,後者「另擇良木而棲」?
※敘利亞危機六周年:持續不斷的和談何時能帶來和平?
※伊朗2009年總統大選後的「綠色運動」:互聯網的狂歡與註定失敗的群眾反抗
※沒有糖的埃及還能叫埃及嗎?
TAG: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