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禁、浸泡、破腦...精神病患者的世界

本文多圖預警。

近年來精神病患者傷人的案例屢見不鮮,幾乎有成為社會性事件的感覺。對待這些重症精神病患者,科技不發達的時候都是怎麼辦的呢?

最早的治療方法是開孔手術。先來一套18世紀腦科手術的工具。

實際上從很早之前頭骨手術就出現了,被稱為環鑽術(Tereanated),不過最早時這種手術並不是為了治療精神疾病。這是一個青銅時代的頭骨,發掘自以色列的傑里科, 來自公元前2200-2000年。雖然這個頭骨上有著古老的外科手術製造的四個孔(其中一個沒有穿過頭骨),但從骨頭上看,孔內部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癒合。 這表明當時的腦手術可能非常危險,不過還不至於次次致命。當時的人認為得病是身體內進了惡魔,而在頭上開孔可以讓惡魔離開人體。

另一個經歷過鑽孔手術的頭骨,頭骨上也有癒合痕迹,證明病人在手術後又活了相當一段時間。頭骨來自利馬,目前陳列在秘魯人類學、考古學和歷史博物館。

到了14世紀,當時的醫生開始認為在頭骨上開孔可以減輕腦內壓力,治療精神病及癲癇,出現了專門的開孔器械,這是當時的腦手術示意圖。

1517年,漢斯·馮·格斯多夫(Hans von Gersdorff)繪製的開顱手術圖示。

1790年,這種治療法傳到日本,這是當時傳入日本的醫書插圖,畫出了腦手術需要的各種器械。

這種開孔手術治療法一直持續到了19世紀,這套頭骨開孔鑽來自1847年的巴黎。

不過也有大量沒錢開腦的病人,對待這些人的治療方案很簡單,就是關起來。這是1753年畫家William Hogarth所畫的最早的精神病院Bedlam Hospital的樣子。這座精神病院前身是修道院,名為「伯利恆的聖瑪麗修院(St. Mary of Bethlehem)」,修院成立於1247年,1377年該修道院開始接收精神病患者。l547年正式改為精神病院。該精神病院十分出名,院方為了增加收入,將醫院變成了一處景點。人們可以花上兩便士購買一張門票,就可以進去參觀那些被鎖住的精神病人,病人在這裡和動物園裡的動物差不多。這裡的遊客數每年多達十萬人左右,在這張畫中就可以看到鐵隔離窗外觀看的人們。

早期的精神病院經常使用這種約束的方法,在當時患者被認為是十分危險的。 這是1792年的一張畫作,可以看到當時的治療方法無非就是把人鎖起來。

18~19世紀之間,出現了新的治療方法,這是當時流行的旋轉療法。人們相信,這樣做能夠疏通精神病患者腦內的血管,進而使其病情減輕。尤其是狂躁症患者,是十分需要轉一轉的。旋轉的速度有時非常快。這種療法的發明者是達爾文的祖父,Erasmus Darwin。

旋轉療法及其派生的搖擺療法持續時間也不短。這張照片的時間大約在1940~1950年之間,地點是在馬薩諸塞的伍斯特國家醫院。 搖擺機治療法。這時的旋轉療法目的已經改為人工誘發癲癇發作,使患者在一段時間內失能,因此有了這種機器。機器的設計可以使患者快速旋轉或搖擺幾分鐘。 這樣通常會讓患者十分噁心,一定幾率可以人工誘發癲癇。這種治療法在1970年前後被叫停。

另一張照片,旋轉治療椅。天花板上的滑輪組可以讓患者飛快地來迴旋轉。1955年。

另外一種誕生自18世紀的器具叫做由提卡床。可以把病人鎖在裡面,這種器具使用了200年,在20世紀被廢除。

不過在1987年的俄羅斯某精神病院,由提卡床有了現代替代品......

在1800年左右,出現了拘束椅。這種椅子自帶馬桶,可以長時間把患者綁在上面。

到了19世紀,拘束椅升級了,可以對患者進行電擊,並抑制腦部供血,還能起到剝奪感知的作用。當然,馬桶仍然是標配。

18世紀還出現了水療法,這個時代果然是腦洞大開的年代,和後來的水療不同,這時的「水療」是用冷水和熱水對患者輪流猛澆,讓患者老實下來的療法。

後來,在20世紀初,這種水療發展成了「連續浴」療法, 該療法來自德國,護理者將把患者在特製浴缸里浸泡幾個小時到幾天,水溫取決於患者的情緒。可以讓激動的患者快速鬆弛下來,也可以緩解褥瘡。

攝影師Alfred Eisenstaedt拍攝於Pilgrim精神病院。約1930年。

1955年,連續浴中的患者。

不過儘管出現了這麼多療法,但精神病治療界仍覺得這些療法的效果並不怎樣,對待重症精神病患者,用的最多的療法到了最後仍然是拘束療法。

對待特別有攻擊傾向的患者,有時還會給他們戴上特製的面具。

1938年,被關在特製拘束器中的患者。可以看到他還穿著拘束衣。

最早的拘束衣出現在1900年前後,最早的拘束衣由皮革和厚帆布製造,用鐵鉚釘連接,結實程度可不是一般的衣服能比的。

但人們總是希望自己的親人能夠生活在自己身邊,整天被這樣關著,患者的親人也不一定舒服,所以在這種需求之下,1935年,出現了手術療法。即腦白質切除術(lobotomy)。

讓我們來看一下這種手術的開端。本段引用自鬼谷藏龍的文章《獲過諾獎的神經科學「黑歷史」:前腦葉白質切除術》。

面對一種無葯可醫的嚴重疾病,任何一根救命稻草都會成為世人矚目的焦點。在1935年於倫敦召開的神經學大會上,來自耶魯大學的神經學家約翰·弗爾頓(John Farquhar Fulton)與他早期的同事卡萊爾·雅各布森(Carlyle Jacobsen)發表了一項研究成果:他們損毀了兩隻黑猩猩的前腦葉與其它腦區的神經連接,結果發現這兩隻黑猩猩變得溫順了許多[2]。這個不算很驚人的研究成果卻深深地啟發了與會的一位葡萄牙神經外科醫生,他就是本文的主角——安東尼奧·埃加斯·莫尼斯。莫尼斯迅速意識到這可能為手術治療精神病尋找到了一個突破口。

通過手術治療精神病並不算是一個很新穎的想法,從十九世紀末就已經有人陸續開始了這類嘗試,但這些手術的效果大多並不盡如人意,不過莫尼斯還是決定要再試一次。1935年11月12日,就在莫尼斯從倫敦回去後不久,他於里斯本的聖瑪塔醫院(Hospital Santa Marta)做了第一次嘗試,由於他本人的手因為痛風而不太靈活,所以手術實際上是在他的指導下由其助手利瑪(Almeida Lima)完成的。他們小心地在病人顱骨上鋸開一個口子,然後再通過這個開口向前腦葉當中注射乙醇來殺死那一片的神經纖維。手術之後,病人活了下來,並且癥狀有所減輕,儘管病人最終沒有恢復到能出院的地步,但是莫尼斯依然宣稱他的手術取得了成功。受此鼓舞,莫尼斯又接二連三做了更多類似的手術。非常幸運的是,莫尼斯前20例手術的病人都倖存了下來並且沒留下太過嚴重的後遺症。

莫尼斯由於在早些年因為發明腦血管造影術(cerebral angiography)而在國際上頗有名望,因此他的工作剛一發表就在全世界備受關注。儘管不久後他就發現損傷前腦葉會帶來一些不可避免的影響,比如反應遲鈍以及性格變化等,但他依然相信較之對精神病的出色療效,這些副作用是可以被容忍的。同時,他也對手術進行了一系列改進,比如他發現用乙醇很容易殃及無關的腦區,故而專門設計了一種被稱為「前腦葉白質切除器」(leucotome)的器械來機械損毀前腦葉的神經纖維。因此,這套手術方法後來被稱為前腦葉白質切除術。

腦葉切除術所用的手術工具,先在頭骨上開孔,然後將這個工具伸進去,按動手柄上的彈簧片,工具就會由一根鐵杆變成十字架形,毀壞一大片腦組織,再次按動彈簧片,十字形的部分會收回去,拔出鐵杆,手術就完成了。另外,直接使用一根鐵杆進行攪動的做法也是有的。

配合手術使用的頭骨開孔工具。

這個莫尼斯因為創造了這種手術療法在1949年被授予諾貝爾醫學獎,在1940~70年,數萬的精神病患者甚至只是情緒容易激動的人被進行了這種治療。僅在美國,1939~1951年間,有18000人被執行了這種手術(統計數字來自cerebromente.org.br: The History of Lobotomy)。從1950年開始,這種手術的副作用就開始受人攻擊,到了1970年,這種手術在世界上基本被禁止了。

這種手術的副作用異常巨大,這幾段引文同樣來自上述文章。

隨著手術的普及,尤其是「冰錐療法」問世後,情況變得糟糕起來:由於這種手術既沒有精確的定位,也沒有標準的操作流程,醫生往往是憑感覺對著病人大腦亂搗一氣,所以術後病人的表現可謂千奇百怪。有些病人直接死於手術或是因為手術後遺症而自殺;有些人出現了不同類型的殘疾;也有一些出現了極端的狂躁或是抑鬱癥狀;而最多的情況是,病人精神病癥狀有所減輕的同時也出現了嚴重的後遺症:這些病人變得像行屍走肉一般,孤僻,遲鈍,麻木,神情獃滯,任人擺布,從此一生就生活在無盡的虛無之中,一個母親這樣描述她接受過前腦葉白質切除術的女兒:「我的女兒完全變成了另一個人,她的身體還在我身邊但她的靈魂卻消失了。」最後,即便是前腦葉白質的支持者,也不得不承認只有四成病患得到了好轉,剩下的要麼毫無效果要麼變得更糟。

1944年,《神經與精神疾病雜誌》(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就撰文認為前腦葉白質切除術會導致病人出現暴力傾向或是奴性和盲從。1947年,瑞典精神病理學家斯諾里·沃法特(Snorre Wohlfahrt)更是多次強調「前腦葉白質切除術過於危險,不適合用來治療精神分裂症或是其它精神癥狀。」

到20世紀40年代後半段,情況變得愈發糟糕起來,聲稱可以「治療瘋狂」的前腦葉切除術本身卻陷入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瘋狂和混亂中。由於媒體和廣告的添油加醋,這種本該是治療嚴重精神病的最後手段在一般民眾的心目中儼然成了解決一切問題的萬金油。在日本,許多小孩子被他們的家長送去做前腦葉切除術,而原因僅僅是家長覺得他們「不乖」。在丹麥,政府專門為這類「新型療法」建造了大量醫院,而針對的疾病則是從弱智到厭食症簡直無所不包。在情況最嚴重的美國,由於弗里曼等人鼓吹「精神病要扼殺在萌芽狀態」,成千上萬的人沒有經過仔細檢查就被拉去做了這種手術。更有甚者將這種手術用在了暴力罪犯和政治犯身上。

文章中提到的「冰錐療法」是一種簡化的腦葉切除術,這種簡化後的手術可以用簡單的器械來執行對腦葉的破壞活動。工具僅僅是一個鎚子和一根大鋼針。

當年的宣傳品。

手術示意圖。

記錄了手術過程的照片。1947年。

在1970年之後,用外科腦手術進行治療的方案因為人道問題及巨大副作用的原因基本被禁止,另外,醫生們開發出了氯氮平及利培酮這樣的神經抑製藥物,對精神病人的治療方案終於固定了下來,直到現在,藥物治療都是精神疾病治療的主體。

好了,今天就講到這裡,下次再見。

零到兩萬粉,七個月里我都做了些什麼 - 知乎專欄

-------------

人骨、人皮和人肉--密教儀式的往日世界 - 知乎專欄

黑死病與鳥嘴面具 - 知乎專欄

廢土生存手冊-讓你活下去的最後保護 - 知乎專欄

猛鬼追魂與地獄美學 - 知乎專欄

耶穌的死和復活是預言還是策劃? - 知乎專欄

自願去死?!自殺遊戲背後的險惡黑幕 - 知乎專欄

瘦長鬼影之夢:Slenderman的虛幻與真實 - 知乎專欄

飽含痛苦的愛:宗教自殘中的極限歡樂 - 知乎專欄

新幾內亞面具後的謎團 - 知乎專欄

靈魂烹飪與活人獻祭 - 知乎專欄

真實的殭屍與巫毒 - 知乎專欄

推薦閱讀:

20歲的人生贏家,你「會」當嗎?
日常秀恩愛,看得我好癢啊!
怎麼判斷自己的設計是美的還是丑的?
有儀式感的家營造起來並不難,而且一樣能夠舒適地生活
日本黑幫紋身不只是裝酷耍狠,更是一幅溫柔的盔甲

TAG:历史 | 设计 | 科技 |